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逵负荆》杂剧。元戏曲作家康进之作。一名《黑旋风负荆》,全名
《梁山泊李逵负荆》,一作《梁山泊黑旋风负荆》。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起
义为背景,描写李逵下山喝酒,梁山附近杏花庄酒店主人王林向他诉说女儿
满堂娇被声称宋江、鲁智深的二人抢走。李逵怒气冲天地跑上山大闹忠义堂,
痛斥宋、鲁二人。宋江为辩明事实,同他一起下山对质,才知满堂娇是被冒
名歹徒所抢。李逵知错,回山向宋江负荆请罪。恰好王林上山报信两歹徒送
满堂娇回门。宋江指派李逵下山捉拿,将功折罪。最后两个歹徒被杀,全剧
在庆功声中结束。剧本语言精巧,手法新颖,真实、形象、生动,是所传今
日元代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京剧传统剧目《丁甲山》即出于此,解放后
又改编为《黑旋风李逵》。

(张新莉)


杨显之(生卒年不详)元代戏曲家。在《录鬼簿》里,记载他是:“大
都人,关汉卿莫逆之交,凡为文辞,与公较之。号杨补丁是也。”不仅和当
时的剧作家来往密切,经常为之修改剧本,还和勾栏中的艺人有关系。杂剧
据《录鬼簿》著录一共有八种,现存有两种:《临江驿潇湘秋夜雨》和《郑
孔目风雪酷寒亭》。

(宁洪里)


《潇湘雨》杂剧。杨显之作。全名为《临江驿潇湘秋夜雨》。内容写崔
通中状元后嫌贫爱富,负心另娶。女主人公张翠鸾历尽艰险找到崔,反遭迫
害,发配沙门岛,发配途中在临江驿同失散多年已为高官的父亲相遇,得到
解救。作品对封建社会给以辛辣的批评和诅咒,揭露了“夫乃妇之天”的封
建伦理的虚伪性和封建刑法的罪恶。但最后以大团圆和贬后妻为奴婢的结局
削弱了作品的斗争性。有损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光辉。作品语言流畅,刻画人
物深刻,擅把故事情节交织起来,组成全剧高潮,这在元杂剧中并不多见。
是现存扬显之的杂剧中影响较大的一种。

(宁洪里)


王实甫约生于金亡(1234 年)前。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元戏曲
作家。生平未详。据其散曲所载,他似曾为官,至少活到60 岁以上。与关汉
卿一道出没歌场剧院、编写剧本、指导演出,在当时戏剧界声望甚著。主要
创作活动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1295~1307)间。所作杂剧据《录鬼薄》
载有14 种。现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一说关汉
卿作)、《四丞相歌舞丽春堂》3 种。《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和《韩彩云丝
竹芙蓉亭》两剧各存一折词曲。另存散曲有陈所闻《北宫词纪》之完整套曲
《商调集贤宾》、蒋一葵《尧山堂曲纪》之《尧民歌·别情》2 首和《山披
羊·春睡》1 首。作品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张新莉)


《西厢记》杂剧。元戏曲作家王实甫作。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故事源出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北宋赵令畴改写为《商调蝶恋花》鼓
子词,金董解元复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王实甫在
此基础上编成此剧本。全剧共分5 本21 折。作品描写崔莺莺之母在丈夫崔相
国死后,为巩固崔府势力,执意把女儿嫁与郑尚书之子郑恒。莺莺违抗母命,
爱上了才貌双全、老实城挚的张生。为救“兵围”燃眉之机,崔母权且答应
仗仪相救的张生同莺莺成婚,但兵退身安之后便背信弃义。在侍女红娘的帮
助下,张生和莺莺喜结良缘。作品突破元杂剧每剧4 折的体例,体裁新颖,
结构巧妙,文辞优美,风格清丽,人物形象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
爱情剧。对明清以来文学作品的创作颇有启示和影响。

(张新莉)


纪君祥(生卒年不详)一作纪天祥。大部(今北京)人。元戏曲作家。
生平事迹不详。所作杂剧已知有6 种。现存《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
冤报冤》。另有《松阳梦》一作《松阳记》,仅存曲词一折。其代表作《赵
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剧。

(张新莉)


《赵氏孤儿》杂剧。元戏曲作家纪君祥作。全名《赵氏孤儿冤报冤》。
其史事,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说苑·复恩》篇都有记载,汉代武梁
祠石刻中还有这一故事的造象。记载富戏剧性,经纪君祥艺术加工成为杰出
的历史剧。作品描写春秋时期晋国赵盾和屠岸贾两大家族的矛盾和斗争。晋
灵公时,屠岸贾专权,将赵盾家300 人口满门抄斩,并诈传晋灵公之命害死
了驸马。公主在囚禁中生下遗腹子赵武。屠岸贾欲斩草除根。赵武却被医生
程婴冒死救出戒备森严的公主府。守将韩厥为取信而自刎。屠岸贾为搜赵武,
又欲滥杀无辜幼婴。为保全赵家后代,程婴之子和公孙杵臼牺牲了生命。程
婴抚养赵武成人,最终报仇雪恨。作品情节曲折,头绪繁多,文词豪放,戏
剧性强,是元代杂剧中一部著名的历史剧。此剧自18 世纪起译成法文,在法
国皇家剧院上演,风行于欧洲,后又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张新莉)


李好古(生卒年不祥)保定(今属河北)人,一说东平(今属山东)人,
又一说西平(今属河南)人。元戏曲作家。曾官南台御史。生平事迹不详。
所作杂剧今知有3 种。现仅存《张生煮海》,是元代杂剧中一部优秀神话剧。

(张新莉)


《张生煮海》杂剧。元戏曲作家李好古作。全名《沙门岛张生煮海》。
《张生煮海》是一个神话故事,曾在民间广为流传,作者在此基础上写出剧
本。作品描写秀才张羽寄居东海石佛寺,晚上弹琴散心,龙女琼莲偷听,张
羽一见钟情,十分爱慕,请求结为夫妻。龙女相约八月十五到她家招他为婿。
分别后,张羽思念心切,前去海边寻访。途中遇一仙姑,告诉张羽:琼莲是
龙女,龙王恐不肯将女儿嫁给他。为治服龙王、仙姑教给张羽煮海的法术。
在张羽同龙女琼莲的婚事遭龙王阻难时,张羽便煮沸大海,迫使龙王交出琼
莲,才得美好姻缘。以神话形式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冲破封建家长制罗阿,
大胆追求爱情与幸福的愿望。剧情冷热相间,有声有色,人物个性突出,形
象鲜明,有较强的艺术效果,是神话剧中的佳作。

(张新莉)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元散
曲家。元武宗至大年间任监察御史,上疏论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仁宗即
位,复官位至礼部尚书。英宗至治初,参议中书省事。后因父老弃官归隐,
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出任陕西行台中
丞,办理赈灾,积劳而卒。谥文忠。其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
的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又能诗。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1 卷和《云
庄类稿》。所写著名散曲有《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新莉)


《山坡羊·潼关怀古》散曲。元散曲家张养浩作于元文宗天历二年
(1329)。山坡羊,是散曲的曲调名。此曲为张养浩调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
关中旱灾,赴任途中而写。通过怀古,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历
代统治者的憎恶。首先写潼关内外山河的险要形势,接着点出关中长安为历
代建都重地。抓住万间宫阙化作废墟这一典型事例,深刻他说明朝代的兴亡,
给百姓带来的无非都是灾难。兴则大动土木,滥用民力;亡则兵燹灾害,接
踵而至。用词形象生动而有气势,感慨真实而深沉。

(张新莉)


睢景臣(生卒年不详)字景贤,一作嘉贤。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元
杂剧、散曲作家。大德间在世。大德七年(1303)曾从扬州至杭州。著有《千
里投人》、《莺莺牡丹亭》、《楚大夫屈原投江》杂剧3 种。所作散曲,仅
存3 套。以《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为代表作,内容辛辣讽刺,为世传
诵。后人辑有《睢景臣词》。

(张新莉)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散曲。元散曲作家睢景臣作。这套具有
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散曲,是作者在扬州和一些曲友分别以“高祖还乡”为题
而写出的。据其友钟嗣成《录鬼簿》载:“维扬诸公俱有《高祖还乡》套数,
公(哨遍)制作新奇,诸公皆出其下。”般涉调,是宫调名。哨遍是曲牌名。
高祖还乡的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