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构环环相扣,完整紧凑,错落有致。人物性格在戏剧矛盾中得到了鲜明的展
现。

(周立勋冯恩大)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报告文学。作者宋之的。发表于1936 年9 月
5 日《中流》创刊号。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感受,通过颁发“好人
证”这个生活侧面,揭露了太原反动当局在民族危亡的严重时刻,推行“防
共”措施的恐怖统治。他们把人象花生、牙梨、瓜子那样分成三六九等,动
不动就端起枪来,并且对准你的脑袋,或者以危险分子、嫌疑犯的罪名将人
抓去搞“杀人展览”,制造浓重的恐怖气氛。作者采用报告文学特有的“新
闻剪辑”的手法,将事实与敌人制造的恐怖气氛加以对照,用敌人自己的手
打自己的脸的方法,形象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的反动本质及其凶残的法西斯面目,取得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作品饱含
浓烈的抒情性。

(周立勋冯恩大)


孔厥(1914~1966)本名郑直,孔厥是他的笔名,江苏苏州市人。现代
作家。1929 年初,他还在小学读书时,就在文艺刊物上发表文章,并矢志献
身文艺事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去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并留校工作。
1947 年他和袁静随部队到晋察冀解放区,后到冀中参加土改复查、整党和平
分土地等革命运动,并参加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他和袁静经过两年艰苦
努力,于1949 年完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的写作。同年,出
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
者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他还和袁静写有中篇小说
《血尸案》,短篇集《生死缘》等,另有《新儿女英雄续传》和《孔厥短篇
小说选》等。


袁静(1914~)原名袁行庄,江苏武进县人。现代女作家。1935 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 年到延安。
1947 年,她和孔厥一起转移到华北解放区,并参加那里的土改复查和人民解
放战争。1949 年,她和孔厥合作完成了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1957
年,她调到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淮
上人家》、《红色交通线》、《大地回春》和中篇小说《红色少年夺粮记》、
《朱小星的童年》等。

(申海田)


《新儿女英雄传》长篇小说。袁静、孔厥合著,发表于1949 年。作品
以章回体的某些形式,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白洋淀申家庄、河庄等
地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抗日目卫斗争的故事。中间穿插青年农民牛
大水、杨小梅的爱情婚姻故事以及与汉奸张金龙婚姻纠葛。杨小梅本与牛大
水相爱,但杨小梅的母亲嫌贫爱富,硬将她许给流氓张金龙,后来杨小梅参
加了革命,毅然与当上汉奸的张金龙离了婚。大水与小梅在共同战斗中重温
旧情,闯过一次次生死关头,更加深了感情,终结良缘。作品将战斗故事和
爱情故事交织一起,将英雄业绩和儿女情长结合一块,使作品既有积极的思
想教育意义,又富有生活情趣。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流畅,深受读者欢迎。

(申海田)


纳·赛音朝克图(1914~1973)原名赛春嘎,内蒙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
当代诗人,蒙古族。曾任《诗刊》编委,内蒙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内蒙分
会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诗集《幸福和友谊》、《狂欢之歌》、《红色的
瀑布》,小说《春天的太阳照耀着乌珠穆沁草原》等。1981 年人民文学出版
社出版《纳·赛音朝克图诗选》。

(周立勋冯恩大)


《狂欢之歌》诗歌。纳·赛音朝克图著,发表于《草原》1959 年第10
期。作者以奔放的感情,通过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建国后蒙
古族人民崭新的生活面貌和草原日益繁荣昌盛的巨大变化,赞颂了蒙古与各
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兄弟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的无比
崇敬和热爱。全诗采取参差错落的自由体形式和重叠复沓的表现手法,反复
咏叹,纵情欢歌,又吸取了蒙古民歌的表现技法,使这首诗歌既具有鲜明的
时代特征,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周立勋冯恩大)


阮章竞(1914~)笔名洪荒。广东中山人。现代诗人。13 岁时当油漆工,
20 岁因失业到上海。1935 年在洗星海、吕骥等的指导下,参加抗日救亡歌咏
活动。1937 年在太湖一带做宣传工作,同年底到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做人
路军太行山剧团的领导工作,并开始从事诗歌戏剧的创作。1939 年被选为“文
协”晋东南分会常务理事。建国后,任中阳作协理事、青年作家工作委员会
主任、北京文联副主席、北京作协主席、《诗刊》第一副主编等职。阮章竞
的代表作品有大型歌剧《赤叶河》和叙事长诗《漳河水》,童话诗《金色的
海螺》等。

(周立勋冯恩大)


《漳河水》叙事长诗。作者阮章党。发表于1949 年5 月。长诗通过太
行山区3 个妇女解放前后不同的生活情景,揭露了封建传统习俗对妇女的野
蛮统治,热情地歌颂了她们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和新生。漳河岸边住着荷
荷、苓苓、紫金英3 个年轻的姑娘,在封建统治下,她们的命运如“断线风
筝”,陷于各自不同的痛苦境地里,17 岁的荷荷嫁给了40 岁的富农,过着
牛马似的生活;苓苓嫁给了凶狠的二老怪,经常挨打受骂;紫金英嫁个痨病
鬼,过门不久成了寡妇。解放后,3 个妇女获得了新生:荷荷同“黑心肝”
离了婚,成了互助组带头人,和王三好组成新家庭;苓苓用家庭“训练班”
的方式,同丈夫的大男子主义进行了斗争;紫金英也投入了集体生产劳动,
走向了新生活。长诗创造性地运用了民歌形式,采用了漳河两岸的许多民谣
和歌曲,以七言为主,章法灵活多变,句式长短相间,押韵和谐,琅琅上口。
长诗既具有民歌清新刚健的特点,又有古典诗歌凝炼含蓄的长处。在叙事诗
如何精细地刻画人物心理方面作出了努力。

(周立勋冯恩大)


《赤叶河》多幕新歌剧。作者阮章竞。1948 年出版。歌剧揭露了地主
阶级对广大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王大富为了给儿子娶亲,欠了地主
吕承书10 块钱,为了还债,父子起早贪黑地开荒种地,新媳妇燕燕勤俭持家。
秋季换来了好收成,交完租还完债还剩下4 石多粮,吕承书又将其夺走,王
禾子离家出走。吕承书将燕燕奸污,燕燕含恨跳进赤叶河,王大富沦为乞丐。
解放军打过来后,吕承书又伪装进步。在上级的帮助下,斗倒吕承书,人民
真正翻了身。《赤叶河》的现实性比较强,作者按照现实主义的原则揭示矛
盾,塑造形象。剧情生动,情节紧凑。由于作者是诗人,剧中不少歌词都是
很优美的诗。

(周立勋冯恩大)


《金色的海螺》童话诗。作者阮章竟。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 年出版。
这首童话诗取材于民间故事《田螺姑娘》,对原来的故事进行了加工改造。
诗中描述了一个渔家少年同海螺姑娘的爱情故事:渔家少年勤劳、善良、勇
敢,不为艰险屈服,不为钱财动心,对爱情坚贞不渝;海螺姑娘美丽纯洁,
心地善良,爱慕劳动者,对渔家少年产生了爱情。这两个形象的成功塑造使
这首童话诗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诗人将“童话”与“诗”、叙事与抒情融为
一体,情节曲折有趣,情感热烈深沉,语言流畅、优美、简洁、明快,容易
为儿童感受。

(周立勋冯恩大)


康濯(1920~1991)原名毛季常。湖南湘阴人。现代小说家。1935 年在
长沙上中学。1938 年到延安参加革命,并进鲁艺学习,同年加入共产党。毕
业后担任八路军120 师记者,不久回鲁艺。1939 年开始发表作品。同年夏随
华北联大到晋察冀边区工作,直到北平解放,其间参加减租减息斗争和土地
改革运动。解放后任作协书记处书记和创作委员会主任、文艺报常务编委等
职。1959 年任河北文联副主席。1962 年后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主席,湖南
作协主席等职。康濯写过很多长、短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我的两家房东》
影响较大。另有《春种秋收》等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