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打起精神,强自镇定,想让下院继续听他讲话,但他的愚蠢建议使他前功尽弃,影响力一落千丈。
  罗杰·凯斯爵士接着发言,他附议这项动议。这位海军元帅是丘吉尔在加利波里战役时的老友。由于他动不动就发脾气,同参谋长们关系处不好,后被调离联合作战指挥官一职,为此他深感不快。与米尔恩不同,他在发言中认为,丘吉尔对作战计划人员的干预太少,而不是太多了。
  独立工党的一位议员彬彬有礼地打断了他的发言:“对不起,元帅阁下,我想提请您注意,原提案人以首相不适当干涉军事指挥为理由,建议举行不信任投票;而附议人您之所以加以支持,似乎是由于首相未能充分干涉军事指挥。您不觉得您的论调是不合拍的吗?”
  元帅未加理会,白了他一眼,竟自说了下去:“我们希望首相安排好国内事务,再一次团结全国人民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另一位工党议员不夫时机地插了一句话:“动议是针对中央对于战争的指挥调度。如果这项动议实现了,首相必须辞职;但是,诸位听到没有,这位高贵而侠义的议员,却在向我们呼吁,让首相留任。”
  元帅大怒道:“如果首相必须辞职,那倒成为可悲的灾难了。”
  本是同一观点的人,却互相指责起来。就这样,辩论从一开始就闹翻了。
  丘吉尔在前排座席正襟危坐,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些自相矛盾的发言,让首相心中有了底。
  第二天的辩论发言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一位议员甚至提议解除所有英国将军的职务,代之以捷克、波兰和法国人,“他们知道如何进行这次战争,而我们的人却不知道”。有人批评英国军队“被阶级偏见所支配”,如果隆美尔在英国军队服役,他顶多不过还是一个中士。
  最后,丘吉尔开始答辩了,他沉着老练,胸有成竹,相信自己一定能闯过这道关口。因为他清楚地看出,在最终提出一项建设性的替代措施方面,那些批评者们显得非常软弱。在答辩中,丘吉尔没有为托卜鲁克的陷落辩解,他承认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而是大量列举他的对手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说法。在这里,首相又一次向众人展示了他那雄辩的口才和辛辣、机智、自信的风格:
  。。总之,我们正在为我们的生存而战,为比生命本身更宝贵的事业而战。我们元权设想我们一定能够胜利;只有我们克尽职责,胜利才是必然的。严肃而建设性的批评,或者在秘密会议中的批评,均有很大的优点;但是,下议院的责任在于支持政府,或者更换政府。如果下议院不能更换政府,就应当支持它。在战时,没有什么中间方案可以执行。。。。。
  我是你们的公仆,你们在愿意时有权来解除我的职务。你们没有权力做的是要求我负起各种责任而又不给我有效行动的权力,要求我担负起首相的责任,却又如同那位尊敬的议员所说的,‘在各方面受到权威人士的钳制’。
  。。我可以证明,在全世界,在美国各地,在俄国,在遥远的中国,在每一个遭受敌人践踏的国家,我们所有的朋友都在等待着,看看在英国是否有一个坚强团结的政府,英国的国家领导是否会遭到反对。如果那些攻击我们的人减少到微不足道的比数,而他们对联合政府所投的不信任票转变成对这一动议的制造者们的不信任票,毫无疑问,英国的每一个朋友和我们事业的每一个忠诚的公仆都会为之欢呼。。
  最后,下议院举行了表决。结果,沃德洛一米尔恩的不信任动议,以475票对25票而被击败。丘吉尔以自己的坦诚和威望安然度过了这危急的一天——1942年7月2日。
  首相迈着轻松的步子走出下议院。天是那样的蓝,阳光是那样的明媚,这在英伦岛的夏日,可是难得的一个好天气。一群一拨的议员们不断涌上来,向首相表示祝贺。但丘吉尔的心思此刻却已经集中在埃及存亡攸关的战役上了。他很清楚,他的首相地位完全取决于战场上的胜利,至少不再出现失败。
  但是,军事局势看来比政治形势更为严峻。就在政府面临政治危机的这几天,中东局势在继续恶化。里奇将军的第8集团军进入埃及边界以东100英里的马特鲁港进行的抵抗又受挫,被迫再次后撤100英里,直到阿拉曼,又折兵6000 人。丘吉尔眼前浮现出那个导致中东英军一败再败的“沙漠之狐”——隆美尔,耳边回荡起自己对下院说的那番无奈之言:“目前与我门作战的对手是十分大胆而又精通战术的人,如果撇开战争的浩劫来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
  是啊,为什么在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中就找不出这样一位有胆有识的干将?想起这一点,首相的心便隐隐作痛。隆美尔,这员希特勒手下的骠悍将领,于1891 年出生于符腾堡的海登海姆。童年时的隆美尔体质屠弱,在家读书读到9 岁才转入当地的公立学校,其父在这所学校任校长。隆美尔儿时的愿望是长大当一名工程师。他在但泽军官学校受训时,成绩平平,智力并不出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参加的第一次战斗是率领其步兵排中的3 个人击退挡住其进路的20 名法军。从此以后,在他一生的军事生涯中,只要有机会,不论作战规模大小,他都采取这种先发制人的战术。他当装甲师师长时,曾一边指示他的摩托车驾驶员驾车前进,一边命令士兵用机枪对着任何活动的物体扫射。他的信条是,在遭遇战中,哪一方先开枪,往往就是哪一方获胜!
  隆美尔在当了12 年上尉之后,于1939 年担任希特勒近卫部队指挥官。1940 年2 月,由于在波兰作战有功,他被提升为德军第15 军第7 装甲师师长,从此,隆美尔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这个师绰号“鬼怪”,以行动神速著称。1940 年5、6 月间,德军向法国长驱直入,隆美尔率部首先突破法军马斯河防线,沿塞纳河直奔鲁昂,俘获大批英法士兵。在闪击战中,隆美尔所部又最早进抵英吉利海峡沿岸地区,迅速攻占瑟堡,迫使掩护敦刻尔克撤退的法军4 万余人投降。隆美尔由此成为纳粹德国最著名的坦克将领,受到希特勒的器重。
  “元首,第5 轻装甲师师长冯·丰克少将求见。”秘书的话音未落,丰克少将顾不上保持他那贵族派头,脚步慌乱地闯进希特勒办公室,脚下在红绒地毯上绊了一下。
  希特勒不满地皱皱眉头:“慌什么!什么事这样急。”
  丰克赶紧赔罪,接着向希特勒报告了他奉德军总参谋部的委派,去利比亚进行实地调查的情况。丰克将军显然是被沙漠英军势如破竹般的攻势吓坏了,前言不搭后语地大谈意军的溃败。最后他说道:“我的元首,无论如何必须挑选一支狙击部队帮助意大利人防守的黎波里。我认为,原计划派出的部队太少,无法挽救利比亚的局势。您知道,意大利人实际上已完全垮了,英军一旦对的黎波里发起进攻,等于是进入无人之境。”
  提起意大利,希特勒便气不打一处来。早在去年9 月格拉齐亚尼元帅刚发动侵入埃及的漫长攻势时,希特勒就表示愿意提供一个德国装甲师的兵力以示支援,但是被墨索里尼无礼而傲慢地拒绝了,他说他们自己能胜任这次进攻。紧接着在10 月28 日,墨索里尼又事先不打招呼就从阿尔巴尼亚入侵希腊,把希特勒的全盘计划都打乱了。
  到12 月,傲慢的意大利人在奥康纳指挥的英军的打击下受到严重挫折,不得不请求德国提供援助:还是把那支装甲师派来吧!对此,希特勒一直未作答复,哼,让墨索里尼去自食其果吧!但是,希特勒也没想到,北非局势会迅速恶化,巴尔迪亚陷落,重要军港托卜鲁克亦被英军包围。看来,不向利比亚派兵是不行了。为了在欧洲获得全胜,不管是在哪一个战场坐视意大利崩溃于德国自身也是很不利的,毕竟这个无能的伙伴还能抵挡一阵英国的海上攻击和来自南方的威胁。
  听了丰克的介绍,希特勒内心震动也很大,但他表面上显得很冷淡。“意大利人尽干蠢事,”他平静地说,“一方面,发出惊慌失措的喊叫,把自己军队和装备上的弱点完全暴露给敌人;另一方面,他们过于妒忌和幼稚,认为一旦投入德国士兵,就有损于他们这一行动的光彩。如果德军能穿着意大利军服作战,那墨索里尼是最喜欢不过的了。”
  “好啦,将军,你的建议值得考虑,你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