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烈日擦肩而过-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方自然那音调的录音讯号中断了,代之以一个兴奋莫名的声音: 
    “李志,李志,太好了。你们每个人都平安吗?” 
    声音如此激动,以致于他们没有立刻听出,这仍然是方自然发出的。 
    “方总指挥,我们都很好,请向世界上所有关心我们的人问好。”李志首先想到的是立即驱散人们心头的乌云。 
    又是二十分钟过去了。方自然那边的信息多了起来,显然他们已经分析了青龙号乘员发去的方案。 
    “救援研究小组分析了你们的计划,认为可行。你们等在彗核上,三周以后你们会来到与地球最近的地方,彗核速度将减小到第二宇宙速度左右。飞龙号将到彗核那里寻找你们。具体轨道数据传输如下……” 
    几个小时后,托尔迪亚的信号也传了过来。 
    “喂,听到你们还活着的消息,真是他妈的太高兴了。我没有再好的词汇来形容我的喜悦。你们知道吗?阿斯维加斯那边开有你们的生死赌盘,一赔三千五百!据说还是请教了什么权威天文专家后确实的。呸!” 
    “你是不是押我们活着?”杨帆怪模怪样地盯着老头问。六分钟后,老人畅快的声音传了回来。 
    “当然押你们活着。我把他们赢了个底朝天!你们这样的人怎么会死呢,不过是到太阳里洗了个澡罢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青龙号的乘员敞开地吃着储备食品。现在他们不仅在饮水上是富翁,在食品上也富富有余。几个月的食品供他们在未来十几天内消耗。每个人都大量补偿着体内的损耗。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指令长,有个秘密我想告诉你。”一天,江涛在走出睡袋后对李志说:“其实我当初支持大家到彗星上来冒险,一点都不是因为有活的希望。就象杨帆说的一样,我对太阳太熟悉了,反而没有信心。当初只是觉得,死在太阳的烈焰中,比干渴一个月后再死要更辉煌一些。只不过我没有把这个想法讲出来,是怕动摇军心。” 
    说完,他发现杨帆和田丽都用异样的目光望着他。 
    “怎么?你们……当初也是一样的想法?” 
    杨帆和田丽没有回答,反而把目光都对准了指令长。李志一看他们这阵势,笑了。 
    “有这种想法不是也很英勇吗?再说,可以在死前作一次彗星考察,至少能把一部分数据发出去。作为科学工作者,用一生来换这么一次机会都是值得的。” 
    然后,李志露出了中年男人脸上少见的玩皮笑容: 
    “何况我们不仅够本,还有赚头!” 
    两周之后,彗核离地球只有二百万公里了。因为逐渐远离太阳,后者那巨大的引力反而在后面拉扯,使希望彗星的运行速度越来越慢。此时,分裂的两块彗核已经相距十万公里之遥。望着曾经留下过足迹的那半个彗核,每个人都不胜感叹。 
    杨帆问江涛:“这颗彗星什么时候才能再一次回归太阳系?” 
    “这是一颗长周期彗星,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那么它下次回归将在510年以后。”江涛回答。 
    李志望着遥远的那半个彗核,感慨地说: 
    “人们一直赞美樱花,认为它在短促的时间里盛开又凋谢,代表着一种激昂壮烈的人生。现在我发现了更好的象征。那就是彗星,所有的彗星。它们在冷漠的奥尔特云(注九)中一呆就是几十亿年,因为偶尔的引力扰动开始绕日飞行。这种死亡旅程也就是几次十几次。虽然每次可能长达几百年,上千年,但与它几十亿年的生命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而就在这几次、十几次中,它开始熔解、喷发、乃至粉身碎骨,横扫过几十亿公里的天际,或者永远离开太阳系。再看看太阳系里那些行星、卫星,个个沿着呆板的轨道,机械地运转着。这个星系里有什么天象比彗星更壮丽呢?” 
    
    大家被李志指令长诗意的描绘震憾着,久久地望着远处那半个彗核。 
    “这辈子我们是来不了第二趟了,”田丽说道:“我建议,我们在这颗彗星上留下点纪念品。大家认为怎么样。” 
    田丽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他们留下了所有不需要的东西,还留下了他们四个人合影的照片,每个人写的信,和详细记录这次彗星这旅的资料。这些东西都被十分仔细地密封在一个金属罐里。象当初旅行者号的方案设计者一样,他们想到了宇宙中神秘莫测的外星文明生命,所以还在一块金属板上蚀刻了一幅天文图。上面标出了太阳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然后附上一台示踪仪,配上能使用千年之久的原子电池。希望彗星将带着这些东西,飞向上万天文单位之遥的宇空深处。 
    
    杨帆把这套礼品带出登陆艇,想找一块显眼的大岩石把这些东西固定上。再往前就是安静的宇空,象太阳附近那么喧闹的情形再也不会出现了。他往前走了没多远,惊讶地发现下面深谷处竟然竖立着一截金属棒。 
    “这是国旗的旗杆,天啊,这里是我们登陆的地方。可旗杆怎么是在深谷里?” 
    答案很简单,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天光景,但彗核上发生的巨变,又岂是“沧海桑田”四个字可以形容的。 
    回想想登陆时插国旗的情景,杨帆感到那就象是几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似的。李志听到他的话,用登陆艇外的机械手又向他掷出了一面国旗。杨帆还是把国旗插在了那个地方,让此行的终点回到了起点。 
    “呀,你们看那是什么?”江涛指着屏幕,惊讶地问。在不远处的天际上,飘来一个小小的,半球形的不明飞行物。说它是不明飞行物,是因为陨石绝没有这样完美的人工外形。 
    “它是……”一旁的田丽刚开口,忽然一脸悱红,答案被生生地吞了回去。两个结过婚的同事见此情形,稍作思考,便不再问什么了。 
    杨帆飞回登陆艇。在来到舷梯旁的时候,他也看到了那顶充气账篷,立刻就分辨出了它是什么。他用手比量了一下,知道单凭飞行背包,无法飞过去把这件举世罕见的定情信物捞回来,只好作罢。 
    飞龙号的登陆艇和青龙号的登陆艇成功地对接在一起。对接口打开后,飞龙号指令长头一个爬了过来。后面跟着一名宇航员。李志兴奋地把他抱在怀里。 
    当他松开手的时候,发现对方正用异样的目光望着自己。飞龙号宇航员是他多年的同事,最初确实飞行计划时,曾安排对方作青龙号的指令长,只是后来又有了别的安排。李志从来没从他的眼里看到过这种带着敬畏的目光。 
    “怎么,我脸上长了什么东西吗?” 
    “没有没有。”飞龙号指令长不好意思地笑了。 
    “只是,现在你们四个都不是人,而是神了。” 
    大家哈哈大笑。李志说道:“这让我想起了李广射虎的故事。汉朝名将李广露天夜宿,半夜醒来,突然发现一只老虎快摸到了身旁,急忙一箭射去。结果才发现,那只是一块山石。箭射进山石,拨不出来了。后来李广左试右试,再也没有把箭射进去过。” 
    “所以,假设宇航局以后有计划,派一艘飞船登上彗核,到太阳边上走一遭,那么千万别找我们,到时侯我们肯定比谁都胆小。” 
    欢笑声充满了小小的登陆艇。 
    飞龙号载着四个挑战过太阳的英雄离开了彗星。视野里的彗星越来越小,完美的轮廓呈现在大家面前。漆黑的宇空中,炽烈的太阳和柔美的彗星交相辉应,构筑成宇宙这个角落里最美丽的画卷。 
     
    全文注释 
    注一:沙枣,生长于沙漠中的一种耐旱植物。 
    注二:结构质量比,即结构重量占航天器总重的比例,这个比值越小,说明航天器结构设计和制造的水平越高。 
    注三:捷列什科娃,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员。 
    注四:作用球,以行星质心为圆心的一个虚拟球形空间。进入这个作用球以后,该行星对飞船的引力成为飞船受到的主要的力。金星作用球半径为62万公里。 
    注五:进入走廊,航天器在进入行星大气层时的允许轨道范围。 
    注六:金星和水星是太阳系里两个没有卫星的大行星。 
    注七:晕轨道,沿日地连线距地球一百五十万公里处作圆周运动的轨道。在晕轨道上的定点飞船可以固定地对太阳进行观测,并且可以在不受太阳幅射影响的情况下发回观测结果。 
    注八:六大宗教指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犹太教、道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