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00-针灸逢源-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五证治参详
肺痿肺痈
属性:(有补遗) 
肺痿 咳嗽上气喘急。口中反有浊唾涎沫。为肺痿之病。 
肺俞(灸三壮) 气户 太渊 
肺痈 咳嗽吐臭痰。胸中隐隐痛。自汗喘急。呼吸不利。便是肺痈之候。 
尺泽 太渊 列缺 少商 合谷 间使 太陵 支沟 肺俞(灸三壮) 库房 
按金匮云。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亡津液得之。为阴虚之症。如咳久 
肺瘪。 
喉哑声嘶咯血多不可治肺痈由感受风寒。停留肺中。蕴发为热。或挟湿热痰涎蒸淫肺窍。以 
致血为凝滞。变成痈脓治法大忌温补。凡初受风寒咳嗽。即见上气喘急。将成肺痿肺痈之候 
。可施以灸法。若肺痿热已深肺痈脓已成。吐出如米粥者皆不宜灸。灸则助邪伤肺。反为害 
矣。 

卷五证治参详
头面病
属性:头痛 风寒客于经络。令人振寒头痛。身重恶寒 
脑痛连两额属太阳 头额痛连目齿属阳明 头额痛连耳根属少阳 太阳穴痛属脾虚 巅 
顶痛属肾 目系痛属肝(有补遗) 
百会 天柱(真头痛速灸此三穴) 风池 风府 前顶 上星 攒竹 后溪 腕骨 少海 
解 
溪丝竹空 中渚 合谷 头维 头临泣 足临泣(丝竹空下治偏头痛○以上诸穴当验邪所 
从来择用之) 
醉头风 口吐清涎。眩晕。或三四五日不省人事。不进饮食。此痰饮停于胃脘。药宜利 
气化痰。 
印堂 攒竹 风门 膻中 中脘 头旋(有补遗) 
百会 络却 目窗 风池 侠溪 丰隆 解 甲脉 至阴 
头肿 一名发颐。肿在耳前后(详见卷六大头瘟) 
曲池 大迎 曲差 完骨 
面肿作痒 
迎香 合谷 陷谷(面目壅肿刺出血愈) 厉兑 

卷五证治参详
目病(有补遗)
属性:目赤肿痛 赤热时气流行或素有目疾。及痰火盛。元气虚者则传染为累。 
上星 睛明 攒竹 风池 合谷 三间 太阳 目窗 百会 前顶 丝竹空 
大 痛 少泽 
小 痛 关冲 
睛痛欲出 
十指缝中(刺出血) 内关 内庭 
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凡头目苦痛。取睛明、玉枕。 
怕热羞明 皆由火燥血热。若目不赤痛。但畏明者。乃肝血亏。不能运精华以敌阳光之 
故。 
行间 
眼红肿涩烂沿 
睛明 二间 三间 合谷 光明 
风目眶烂 
头维 颧 
目眶赤烂(俗名为赤瞎) 
刺目眶外出血。以泻湿热。 
眼生翳膜 翳自热生。如碎米者易散。梅花瓣者难消。其有赤眼。与之凉药过多。又涤 
以水 
。血为之凝。翳不能去治宜发物。使其邪动。翳膜乃浮。辅以退翳之药。则能自去。此症受 
病已深。未可一时针愈。须如法三四次刺之。 
睛明 太阳 翳风 瞳子 光明 合谷 命门 肝俞 临泣(治白翳) 攒竹 液门 
后溪(治赤翳) 
又凡胡椒。韭菜根。橘叶。菊叶之类。皆可杵烂为丸。用绵裹塞鼻中触之。过夜则星自 
落。 
眼生倒睫拳毛 目病之人脾受风邪。则弦紧而外皮松。令毛倒睫。频频拭擦。毛渐侵睛 
。扫成云翳。药治无效。当用手扳将内眶向外。以针刺出血愈。 
青盲无所见 
商阳(左取右右取左) 肝俞 
雀目不能夜视 此肝虚也。盖木旺于寅。绝于申。酉戌时木气衰甚遇夜始生至卯稍盛。 
是以晚暗而晓复明也。 
肝俞(灸七壮又刺后穴不宜出血) 睛明 光明 临泣 三阴交 
迎风冷泪 此由醉后当风。或暴赤眼痛不忌房事恣食热物所致。 
头维 睛明 临泣 攒竹 风池 液门 合谷 腕骨 后溪 
妇人经行与男子交。感秽气冲上头目。亦成此证。 
三阴交 
眼睑 动 
头维 攒竹 
偷针眼 眼内 生小块。须视其背上有细红点如疮 
以针刺破即瘥。此以解太阳之郁热也。 

卷五证治参详
耳病
属性:(有补遗) 
耳聋 亦名重听有从外不能达者。其病在经。有从内不能通者。其病在脏。 
新聋多热。取少阳阳明 久聋多虚。补足少阴。 
液门 中渚 外关 翳风 耳门 后溪 听宫 听会 合谷 侠溪 
耳鸣 此乃痰火上升。壅闭听户。或因脑怒而得者。少阳之火客于耳也。鸣不甚。其脉 
细者多虚。 
耳门 听会 听宫 前谷 腕骨 阳谷 络 肾俞 
耳 生疮形似赤肉。又耳出恶水曰 。 
听宫 翳风 耳门 合谷 下关 

卷五证治参详
鼻病
属性:(有补遗) 
鼻塞不闻香臭 鼻司呼吸。往来不息。或因风寒闭腠理。则鼻塞不利。火郁清道。则香 
臭不知。或生息肉而阻塞气道。谓之鼻 。此阳明热滞留结也。 
百会 风府 百劳 上星 水沟 迎香 通天 
鼻痔息肉 
通天 囟会(各灸七壮效) 
鼻渊又名脑漏 郁热重者。时流浊涕而多臭气。谓之鼻渊。热微者。鼻流清涕。谓之鼽 
上星 风府 曲差 人中 合谷 鼻衄 
上星 风府(血由此而入脑。注鼻灸三壮立止) 二间 合谷 隐白 
又用蒜一头捣如泥。作饼如钱大。一分浓贴脚心。左衄贴右。右衄贴左。两孔俱出。左 
右俱贴即止。 

卷五证治参详
舌病
属性:(有补遗) 
舌肿难言 七情所郁。及心经热壅。则舌肿不得息。 
金津 玉液 廉泉 少商 行间 
千金曰。舌肿满口溢。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刺舌两边大脉出血(勿 
刺中央) 
原病式曰热结于舌中。舌为之肿名木舌胀。木者强而不柔和也。尝治一妇人木舌胀。其 
舌满口,以 针锐而小者砭之五七度三日方平。针所出血几盈斗。一方用蒲黄末掺之。 
小儿重舌 刺行间 
舌强 中风痰滞。每有此症。 
哑门 三间 中冲 行间 
舌缓 治同上 
舌上黄 鱼际 

卷五证治参详
咽喉病
属性:(有补遗) 
喉痹(俗作喉闭。闭壅也) 此症先两日胸膈气紧出气短促。蓦然喉痛。手足厥冷气闭。 
少商(将患者臂以手将下十来次取油发绳扎大拇指使血聚于指刺出血喉痹即解男先针左 
女先针右) 曲池 合谷 三间 关冲 风府 天突 丰隆 隐白 窍阴 
一凡咽喉肿痛闭塞水粒不下者。兼以三棱针刺手大指背头节上。甲根下排刺三针。 
双乳鹅 热气上行。肿于喉之两旁为双鹅。肿于一边为单鹅。此其形必圆突如乳。乃痈 
疽之 
类。结于喉间。故多致出毒。或宜刺出其血。并刺后穴。若毒未甚脓未成者。治之自可消散 
。若生于咽下者。难治(咽在喉之后) 
金津 玉液 少商 
单乳鹅 
海泉(在舌下中央脉上○一作廉泉,误) 

卷五证治参详
齿牙病
属性:(有补遗) 
上 牙疼 足阳明病 
人中 太渊 冲阳 吕细(在内踝尖上。灸二七壮) 
下 牙疼 手阳明病 
承浆 颊车 三间 合谷 列缺(旧名龙元) 
一治牙痛。于耳前鬓发尖内有动脉处。随病左右。用小艾炷灸五七壮。神效。不必贴膏 
如发再灸。即可断根。 
齿龋 齿腐也内经注。齿痛也。 
承浆 劳宫(各灸一壮) 小海 阳谷 少海 合谷 二间 厉兑 
牙床腐烂。齿牙脱落名曰走马牙疳。乃热毒蕴积所致。 
针穴同前 宜服清胃泻火之药。又用黄连五倍子煎水鸡毛洗口中。 
龈痛 齿根肉曰龈 
角孙 小海 
肾虚牙疼出血 
颊车 合谷 足三里 太 

卷五证治参详
手足病
属性:风痹(有补遗) 
外关 天井 少海 尺泽 曲池 合谷 委中 阳辅 
肩臂痛 
肩 天井 尺泽 少海 曲池 三里 合谷 外关 中渚 
手指拘挛 
阳谷 (一法灸膝眼穴) 
腋肘痛或肿 
小海 尺泽 间使 太陵 
腿叉风(腿膝酸疼是也) 
环跳 风市 阳陵泉 
一凡膝以上病灸环跳 风市 
膝以下病 灸 犊鼻 膝关 阳陵泉 三里 
足踝以上病灸 绝骨 昆仑 三阴交 
足踝以下病灸 申脉 照海 
膝风肿痛(即鹤膝风。有补遗) 
阳陵泉 阳辅 临泣 梁丘 膝眼 足三里 膝关 委中 阴陵泉 商丘 太冲 中封 
香港脚○此因风寒暑湿所浸或饮酒浓味损伤脾胃湿热下注肝肾而成。其病先从气冲穴隐核 
痛起 
湿胜者筋脉弛纵浮肿。但重而不上升。四肢俱寒。治宜辛温发散继以分利祛湿。热胜者筋脉 
蜷缩。枯细不肿四肢俱热有时上冲。治以清火降热其湿热分争湿胜则憎寒热胜则壮热有兼头 
疼身痛状类伤寒者但初起于脚膝热肿或屈弱不能动移为异耳。 
凡香港脚上攻胸膈喘急呕吐不止。自汗脉短。促者死入心则恍惚小腹痹胀左寸乍大乍小者 
死入 
肾则腰脚肿小便闭额黑胸满。左尺绝者死。若见危候而脉未绝者以附子为末。津调涂涌泉穴 
。 
一法刺 肩井 三里 太冲 
神应经治香港脚 一风市(灸五十壮) 二伏兔(刺) 三犊鼻(五十壮) 四膝眼 五三里( 
百壮) 六上廉 七下廉(百壮) 八绝骨 
寒湿香港脚 
解 (灸七壮效) 
转筋 
转筋在手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