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杨曰(一)-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用兵,向辽帝国用兵,岂不也是「荼毒天下」?何以不敢发一字抨击赵家皇上。

  在儒家系统中,秦王朝和嬴政成为罪恶箭靶,一有机会,不经过大脑,随手就是一箭。


  嬴胡亥恐怖

  赵高害怕沙丘矫诏的阴谋被揭发,向二世皇帝嬴胡亥建议制造恐怖,使用最严厉的法条和最残忍的手段,凡是有罪嫌的人,都扩大他们的案情,教他们在口供中尽量说出他们亲友的名字,逮捕那些亲友后,再如法炮制,然后一网打尽,这样就可以把重要大臣和重要皇族,全部诛杀。嬴胡亥完全同意,于是,在法律外衣下,屠杀开始。任何大臣或王子,只要涉及到一件微小的事,就立即逮捕审讯,审讯时扩大打击面。不久,十二位王子在咸阳街头被处决,十位公主在杜邮(陕西省西安市西境小镇,白起死处)被车裂(五马分尸),家产全被没收。因口供中出现名字而被逮捕的人,更不可胜数。王子嬴将闾跟同母兄弟三人,囚禁在皇宫内院,最后才定罪。三人拔剑自刎。另一位王子嬴高想逃亡,但又怕家人被屠,只好上奏章请求赐死,嬴胡亥全部批准。

  政治性冤狱是恐怖政治中最极致的一种手段,把恐怖推向人生尽头,中国传统权力运作中,冤狱比屠杀更能发挥镇压功能。但有计画的大规模推动,却由嬴胡亥首开其端。我们不相信嬴胡亥全无人性,只是无限权力使他的人性丧失。这种人不会尊敬蒙恬之忠,只会嘲笑蒙恬之蠢。嬴将闾显然跟嬴胡亥感情至笃,所以才囚禁内宫。最后审判已定,嬴将闾申诉他并未犯罪,当然不会发生作用,政治性冤狱最大的特征是:无罪不能无刑。不过,任何错误的决策,和任何人为的罪恶,都有个终结,都要付出代价。只是谁也没有嬴胡亥终结之日和付出代价之日,来得那么迅雷不及掩耳。


  李斯之死

  纪元前二○八年,历史上最早和最大一宗冤狱,在秦王朝政府演出。宦官赵高仗恃皇帝嬴胡亥对他的宠爱,专权横行,各地变乱起,宰相李斯颇为焦虑。

  赵高遂决定摧毁李斯,于是向嬴胡亥打小报告说:「当初沙丘密谋,李斯是重要角色。而今陛下已即位皇帝,而宰相不过仍是宰相,他的愿望很明显,要陛下割给他土地,封他当王。另外,他的长子李由任三川郡长,故楚王国领土上的那群盗匪,像陈胜之流,都是宰相家乡邻县的子弟,双方有浓厚的乡情。所以盗匪公然横行。经过三川城下,李由都不攻击。」正巧,李斯与右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联名上书,请求暂停阿房宫工程,削减边防军的轮调次数,减轻各种苛捐杂税与苦役。嬴胡亥阅后,大怒若狂,下令逮捕三人。冯去疾与冯劫闻讯自杀,李斯不肯自杀,独自到监狱报到,嬴胡亥任命赵高进行审判。赵高审判李斯,苦刑拷打达千余次,李斯不堪刑求,只好承认罪状(即现代的「突破心防」「坦承不讳」

  「自动招认」),李斯所以自诬,因他自信他对国家的贡献,和他的辩才,终可以恢复清白,获得昭雪。诬服之后,再上奏章,希望嬴胡亥醒悟赦免。奏章呈递上去,当然先到赵高之手,赵高把它到垃圾堆里,冷笑说:「囚犯有什么资格表达意见!」然而也使他提高警觉,决定堵塞最后一个漏洞。于是派遣他部下十余位门客,冒充皇家检察官(御史)、宫廷礼宾官(谒者)、宫廷侍从(侍中)

  之类,宣称奉皇上命令,覆查李斯案情。李斯以为他的奏章发挥效力,据实回答。

  冒牌官员回报后,赵高责备李斯不肯合作,再加苦刑拷打。若干次之后,李斯畏惧痛苦,再有人来询问时,只好继续自诬。后来,有一天,嬴胡亥果然派遣亲信前来覆查,李斯无法辨识真假,不敢更改口供。嬴胡亥得到报告,感谢上苍说:「要不是赵高,几乎被李斯出卖。」于是李斯被判处五刑(一、先在面上刺字。

  二、削鼻。三、砍下双趾。四、用鞭捶死。五、斩首,成肉酱),在咸阳街上腰斩(可能代替鞭死)。李斯死后,屠灭三族。

  李斯被处决,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件冤狱,但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和最大的一件冤狱。男主角竟是缔造秦帝国的巨头,担任宰相三十年,身兼法家学派巨子。

  这场冤狱为中国政治性冤狱政策,立下典范,被以后两千年间的暴君暴官,谨慎奉行。最主要的手段是「诬以谋反」,对有些人,如果不诬以谋反,简直无法铲除。这顶铁帽,即令是宰相,也无力承当。以致发展到最后,甚至还有强臣指控君王谋反的怪事,它是一种锐利的诛杀武器,对宰相固可以使用,对君王同样可以使用,对手无寸铁的文化人跟平民,其效更是如神。

  次要的手段是「苦刑拷打」,它除了摧毁肉体的抵抗力外,还同时摧毁对手的尊严。于是产生了「攻破心防」「自动招认」「坦承不讳」专业术语,铁帽遂成为孙悟空头上的金箍,怎么拿都拿不掉。李斯自恃他的忠心和辩才,赵高何尝不知道李斯忠心!至于辩才,李斯的奏章即令到了嬴胡亥面前,也不能救他一命。

  从奏章上看,秦王朝的建立,彷佛李斯一手完成,那么,置嬴政于何地?专制封建政体下,天下只有一个人才,就是「领袖」。功归于上,或许还可自保;功归于己,纵在平时,也会招祸,何况缧絏之中?李斯对官场如此陌生,三十年宰相,可是白干。即令不会激起反感,嬴胡亥成见已深,岂会采信一个囚犯的一面之词?

  哪一个囚犯不喊冤枉?谁敢推翻案卷里调查所得的「确凿」证据?嬴胡亥真想了解真相,何必派人覆查?和李斯亲自面对就行了,但嬴胡亥岂是肯面对之人?

  冤狱政策中最毒辣的一招是运用诈术,使李斯不敢翻供。诈术日新月异,二十世纪的是:「只要你表示悔过,我们就送你回家。」再有智慧的人,都很难抵挡;以致李斯第一等英才,竟栽在三流狱吏之手。而嬴胡亥明知赵高是李斯的死敌,却把李斯交他审讯,结果当然可以预卜。但这一点却给后世的暴君暴官们,一个很大启发。

  从发生冤狱的多寡大小,可以衡量一个政权的品质。了解这项因果,对中国人的苦难,当会获得深刻的感受。


  宋义

  纪元前三世纪九○年代,中国内战激烈,新兴的楚国(心)大将项梁连续于东阿(山东省阳谷县东北河城镇)、定陶(山东省定陶县),获得胜利,开始骄狂轻敌,士兵也呈懈怠,故楚国宰相宋义进谏无效后,断言其必败,不久项梁果然覆亡。秦政府大将章邯乘击斩项梁的余威,攻击赵国,包围钜鹿(河北省平乡县)。楚怀王心任命宋义当上将军,项羽任次将军,引兵赴援。宋义率军进至安阳(山东省曹县),逗留四十六天不进。项羽催促说:「在秦军重重包围下,赵国十分危急,我们应该率大军北渡黄河,楚军由外,赵军由内,前后夹击,一定大破秦军。」宋义说:「不然!秦军击赵,如果胜利,兵力已衰,我们可利用它的疲惫。如果不胜,则我们擂鼓西征,尾追进击,必能大获全胜。所以不如先使秦赵互斗,我们坐收其利。要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要说运用谋略,你不如我。」于是颁布军令说:「凡是猛如虎,狠如狼,贪如羊,桀骜不驯,不服从命令之辈,一律诛杀!」更派他的儿子宋襄前往齐国担任宰相,亲自送到无盐(山东省东平县东南),举行盛大宴会,饮酒取乐。项羽决定采取激烈反应,他告诉亲信说:「我们正应该同心合力,打击秦军,却逗留在这里,不肯前进一寸。竟说:「利用他们疲惫。」以强大的秦军,攻击新建立的赵国,一定全部并吞,赵国消灭后,秦军将更强大,有什么「疲惫」可以「利用」?如今不管士兵的死活,专心经营私事(指宋义送儿子前往齐国担任宰相),不能算是国家栋梁。」于是在军营朝会时,项羽进谒上将军,就在虎帐中,击杀宋义。

  宋义的才干如何,我们没有更多资料。他预言项梁失败,而项梁果然失败,只能表示他有观察能力,不能证明他有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尤其他以智囊自居,竟颁布了那种除了把对手激怒,毫无其他意义的军令。为什么没有想到:项羽岂是被文字吓倒之辈?既已激怒对手,而又不防备反击,所谓谋略,恐怕不会太高。

  项羽指摘他的那些论点,深中要害。若非项羽发动兵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