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杨曰(一)-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小时候,姑妈刘嫖女士把他抱到膝上,问说:「把阿娇给你做媳妇,可好?」刘彻兴奋说:「如果嫁给我,我盖个金房子请她住。」这就是迄今仍流传的「金屋藏娇」典故。曾几何时,形势倒转,刘嫖跪在侄儿面前,哀哀求告。

  陈娇女士的遭遇,再一次证明:「妒而无子,一定凶险。」即令是皇后,一旦「妒而无子」,结局也是注定了的。陈娇还是最幸运的一位,在以后的史蹟上,我们可以发现更惨的事,除了自己丧生外,还连累家族。


  李广公报私仇

  匈奴汗国(王庭设蒙古共和国哈尔和林市)派骑兵二万人,攻入中国,斩辽西郡(辽宁省义县西)郡长(太守),掳掠两千余人。又攻入渔阳郡(北京市密云县)、雁门郡(山西省右玉县),各掳掠及屠杀一千余人。围攻韩安国营垒,韩安国兵团不能支持,向东撤退,驻扎北平(即右北平郡,郡政府设平刚「内蒙古宁城县西南」)。数月后,韩安国逝世。刘彻再征召李广,出任右北平郡郡长。

  李广善战,匈奴汗国称之为「飞将军」,远远躲避。数年之间,不敢侵犯右北平郡境界。

  李广从一个被贬黜的小民,忽然被擢升到郡长高位(二千石),对个人而言,是一个剧变,因西汉王朝时代的郡长,可以直接晋见皇帝,权威极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有一段插曲。之前的某一天,李广跟一些亲友,在蓝田(陕西省蓝田县)终南山打猎。夜间赴朋友宴会,回来时候,经过霸陵(五任帝刘恒的坟墓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哨亭,霸陵警察官(尉)喝醉了酒,厉声呵止,李广随从说:「前任李将军。」警察官说:「现任将军半夜都不准乱走,前任将军又算什么东西?」把他们拘留在哨亭前面。后来,李广接任右北平郡长,邀请警察官同去前方,到前方后,把他诛杀。

  有人认为法令尊严,警察官执行公务,没有错处。也有人认为就凭警察官那几句话,就可证明他是一个势利眼,对势利眼,应该铲除。然而,不管怎么样,李广都是公报私仇。警察官没有随军出征的义务,李广邀他同行,一定信誓旦旦,使那位警察官相信李广宽宏大量,不念旧嫌,再想不到一代英雄人物如李广者,嘴里虽甜言蜜语,心里却暗藏杀机。史书虽没有明言,我们可以推断的是,警察官定有道歉赔罪之事,李广也定有接受道歉,并表示原谅之事。否则,警察官何至欣然上道。何况势利眼固然可厌,但不犯死罪。即令不谈国法,也不是一个宏伟的胸襟气质。


  中、匈关系

  临(齐国首府?山东省博市东临镇)人主父偃(主父,复姓)、严安,无终(天津市蓟县)人徐乐,先后上书刘彻,提供建议。最初,主父偃游历齐国(首府临)、燕国(首府蓟县「北京市」)、赵国(首府邯郸「河北省邯郸市」),都得不到欣赏,儒家学派知识份子排挤他,不能相容。而主父偃家庭贫穷,借贷无门。最后,索性西入函谷关(河南省灵宝县东北),到皇宫上书。早晨把奏章递进去,刘彻晚上即行召见。他所建议的九件事,其中八件刘彻立刻颁布实施,成为正式法令。被拒绝的一件事是劝阻不再攻击匈奴。

  儒家学派基本立场是反战的,而君王总希望开疆拓土。两者在这方面的意见,最难沟通。资治通监所载儒家的反战言论,特别繁多,洋洋洒洒,占去大量篇幅。

  我们同样反战,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远超过带给统治阶层的痛苦。尤其反对侵略,像西汉政府对西南夷的军事行动,使千万人丧生。但是,我们赞扬反侵略、反奴役战争,赞扬保卫国家民族生存战争。匈奴汗国的不断南侵,有地理的因素,在北半球上,包括罗马帝国在内,所有位置稍南的国家,总是受到来自北方的威胁。因为北方寒冷,生活艰苦,南方却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流奶与蜜的世界,怎不使人眼红?中国如果没有战争能力,匈奴不仅穿过长城而已,战马铁蹄,势将直到南中国海。西汉政府事实上一直居于反应地位,军事行动的目的不是要消灭匈奴,并吞领土(跟对西南夷不一样),而只求摧毁匈奴汗国野战军,使他们没有力量再进入中国烧杀掳掠而已。「大儒」之辈,却认为这种战争也是罪恶。结果至为显然,边界上的中国人丧失保护,他们年年被杀、被奸、被掳,家破人亡、血流成河。「大儒」却稳坐在温暖的椅子上,痛斥战争。等到边民们死光或被全部征服,马蹄声响到高堂之下,「大儒」立刻转身责备政府不知道保国安民。反战是一种仁慈心肠,但反对自卫,却是懦夫。

  中匈两国之间的战争,注定的非打到一死一活不止。战场上的伤亡,无法避免。而人民受到的灾难,像运送粮秣的惨剧,那不是战争引起的,而是由于西汉政府的内政腐败。左反对,右反对;左检讨,右检讨,只在表象上打转,没有涉及到核心:为什么他们不要求整顿国家的后勤作业品质?


  郭解事件

  主父偃建议刘彻:「茂陵(陕西省兴平市东北)刚刚兴建,我认为,各地方的土豪乡绅、有钱人家、无业游民,都应该迁移到那里,对内充实首都人口,对外把地方上一些恶势力连根拔除;这正是用不着诛杀,就可消灭祸患。」刘彻采纳,下令强制各郡各封国家产在三百万以上的土豪乡绅,全都迁移茂陵。轵县(河南省济源市南轵城。轵,音zh「只」)人郭解,是关东(函谷关以东)

  大侠,也在名单之中。卫青向刘彻报告说:郭解家实际很穷,不到移民标准。刘彻说:「郭解不过一个小民,能使政府的一位将军替他求情,证明他家不穷。」

  郭解遂不能免除。郭解平常对于敢向他瞪一眼的人,都立即流血报复,为数很多。

  刘彻得到报告,下令逮捕,但经查所犯的罪,都在大赦之前。轵县有一位正在学校研究儒家经书的学生,在筵席上,奉陪中央政府派遣的查案官员。查案官员称誉郭解侠义行为,学生说:「郭解专门用奸邪的手段犯法,哪能称为贤能?」被郭解的门客听到,把那个倒楣的学生格杀,割下他的舌头。县政府官员责成郭解交出凶手,而郭解并不知道谁是凶手,凶手也不肯坦白承认。县政府奏报说:郭解无罪。宰相(丞相)公孙弘向刘彻建议:「郭解一介小民,随意行侠乡里,好像官兵执行职权,竟然为一句话杀人。郭解虽不知道,比他知道的罪更重,应以「大逆无道」法条处理。」遂把郭解家族,全部诛杀。

  「儒」跟「侠」誓不并立,儒家学派跟权势结合,追求的是安定不变。而「侠」是社会黑暗面的产物,以补救政治法律的不足。「儒」要求忍受,「侠」则挺身反抗。在儒家政治优势压力下,中国人的道德勇气,遂逐渐消失。凡有侠义精神的人,不是被讽刺为不懂「明哲保身」,就是被嘲弄为「好事之徒」。大家都成了一堆软柿子,任凭有权大爷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郭解没有资格称侠,盖侠义之士有高贵的胸襟,容忍别人的冒犯,绝对不睚眦必报,郭解不过一个地头蛇而已,即令他有恶行,也不应付出全族被屠的代价。

  杀那位学生的事,十分可疑。固然可能是郭解的门客所为,也可能是郭解的仇家陷害。郭解应死,也不应死于这桩冤狱。

  刘彻宠幸公孙弘,使人想到刘邦宠信陈平。不同的是,刘邦欣赏陈平的谋略,而刘彻只喜欢公孙弘「善体人意」。公孙弘可以毫无内疚的出卖他的朋友同僚,证明这个人不但工于谄媚,也工于毒计。轻淡的几句话,就破坏了法律尊严,使郭解全族化成一团血肉。「虽不知道,比他知道的罪更重。」不知道竟屠全族,知道又该如何处罚?正是「无罪不能无刑」,推演下来,民无?类。


  游侠

  荀悦评论公孙宏谋杀郭解事件说:「世界上有三「游」,都是伤害品德的奸贼,一是「游侠」,一是「游说」,一是「游行」。气壮势雄,作威作福,利用私情,结交党羽,以强梁的姿态立于世上,谓之「游侠」。口才流利,计谋层出不穷,奔驰天下,利用时势,图谋掌握权柄,谓之「游说」。和颜悦色,假冒善良,迎合时尚,暗中建立帮派,用尽方法扩大知名度,以博取权势与利益,谓之「游行」,这三种人,是灾变的根源。「损毁品德,伤害正道,败坏法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