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粟裕-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依原定(时间)为好,或将渡江重点置安庆、南京段,江阴下游实施佯渡,但如此不易截断敌向沪杭退路。英雄所见略同。二野也根据实际情况,在同一天向军委提出按原定时间渡江为宜的建议。总前委也提出“先打过江,然后争取和平解放”的建议。   
  军委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粟裕及二野的意见,决定采纳他们的意见。军委于第二天复电总前委并告粟张、刘张李:   
  决定推迟一星期渡江,即由十五日渡江推迟至二十二日渡江。粟裕阅罢电文,还是觉得太迟了,要分秒必争。于是又向军委和总前委建议:“为渡江便利,不要再推迟至二十二日以后,以二十日前后为最好。”   
  军委再一次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在18 日向总前委、粟张、刘张李、谭震林发电:   
  (一)总前委筱子筱未两电,粟张筱午电,刘张李筱戌电均已收到阅悉。(二)完全同意总前委的整个部署,即二野、三野各兵团于二十日(卯哿)开始攻击,二十二日(卯养)实行总攻,一气打到底,完成渡江任务以后,再考虑停顿,采取第二步行动。请你们即按此总计划坚决地彻底地执行之。此种计划不但为军事上所必需,而且为政治上所必需,不得有任何的改变。至于粟张方面要求提前于十六日起攻占江北及江心据点,也是必须的,我们早已同意了。(三)总前委主张待渡江任务完成后,以陈谢三兵团出徽州沿浙赣公路东进;以宋郭九兵团监芜湖、南京,主力位于南京以南;以陈赓四兵团接替九兵团在芜湖的任务,并准备加入攻南京:王谭七兵团、杨苏五兵团的任务照原规定不变等项,我们认为目前可以照此预拟施行。待粟裕方面渡江后所遇敌情变化明了以后,如须有所变更,再按情况临时改变。(四)此次我百万大军渡江南进,关系全局胜利极大,希望我二野、三野全军将士同心同德,在总前委及二野、三野两前委领导下完成伟大任务。   
  这还是早春,寒气依然凝重。蒋介石官邸。   
  “共军要渡江,你们作何打算?”蒋介石正在会见他的新任国防部长徐永昌。“请委员长指示!”徐永昌一时还摸不清蒋介石的意思,试探着答道。   
  “纵然是我们想和,也和不了。毛泽东是不会和我划江而治的。长江鏖战是避免不了的。”蒋介石说着,突然站起来,走近徐永昌,用食指指着道:   
  “你们现在就要抓紧搞出长江防线的作战方案。。”   
  “是,我们国防部这就全力以赴,在近日内向委员长提供一份方案。”   
  徐永昌边擦着脑门子上的汗,边向蒋介石作保证。   
  徐永昌几经开会,几经和蒋介石密商,终于敲定了长江防线作战方案。   
  “将京沪警备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任命汤恩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苏、浙、皖及赣东的军事,会同驻在武汉的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共同负责长江防御。”这是人事上的安排。   
  其作战方针是:   
  “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以京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采取持久防御方针,最后坚持淞沪,然后待机反攻。”   
  其具体防御部署是:   
  “汤恩伯指挥的七十五个师,约四十五万人,布防于湖口至上海八百公里的地段上(重点置于南京、上海之间),其中在江防第一线的有五十四个师,位于浙赣路上担任第二线防御部置的有二十一个师。白崇禧指挥的四十一个师,约二十五万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一千公里地段上,其中在江防第一线的二十七个师,第二线上有十三个师。另以江防舰队和第二舰队共一百三十艘舰艇,分别位于长江中下游,以三百余架飞机分置于南京、上海、武汉等地,协同陆军进行防御。”   
  把兵力部署完后,蒋介石抑制着内心的苦痛,于1 月21 日宣布下野。   
  蒋介石的下野是时局使然,但国民党大权仍在他手中。下野那天他给傅作义的信如是说:   
  “余虽下野,政治情事与中央并无甚变易,希所属各将领照常工作,勿变初衷。。”   
  粟裕、张震正针对敌情,紧锣密鼓地部署和调整兵力。   
  粟裕对三野前委同志说:“只要我军渡江成功,无论敌人采取何种抵抗手段,战局的发展均对我们有利。”   
  张震在谈到部队具体部署时说:“在我军渡江之后,三野之第七兵团王建安、谭启龙部,第九兵团来时轮、郭化若部与三野第八兵团陈土榘、袁仲贤部,第十兵团叶飞、韦国清部迅速对敌达成割裂包围之目的,这是我们全战役胜利的关键。”   
  粟裕说:“同志们,包围歼灭南京、镇江、芜湖地区之敌的关键,是东集团渡江后必须以主力迅速揳人南京与上海之间,截断京沪铁路,这样我们就完全可以把汤恩伯的防御体系栏腰砍断。”   
  粟裕停顿了一下,走到正墙挂图前,手执指示杆说:“大家来看,在京沪间,以江阴为中,有一个突出的弯道,叶飞同志可率部选择江阴东、西地段突破最为有利。突破之后,可以直插金坛、宜兴、吴兴地区,切断南京之敌退往上海及杭州的通道。”粟裕说着,目光盯在了叶飞身上,问:“叶飞同志,有没有困难?”   
  “十兵团坚决完成任务!”叶飞坚定地回答。   
  “中集团第七兵团、第九兵团从裕溪口至铜陵段突破江防之后,必须作远距离迂回,向宣城、广德、吴兴地区急进,争取在吴兴地区与东集团第八、第十兵团会合,将芜湖、南京、镇江江防及守城之敌兜住,再图围歼。如敌弃城而逃,则可将其歼灭于郎溪、广德、长兴一带,不得使其逃入杭州或者其它城市。”粟裕说到此,只听得王建安、宋时轮等铿锵有力他说:   
  “坚决完成任务!”   
  粟裕见状,点点头说:“好!”   
  接着,粟裕宣布了调整方案:“为了发挥各部队的特长,以及对地形情况的掌握,我们决定作如下调整:二十二军、二十军熟悉苏南情况,由中集团调出,归东集团第十、八兵团指挥。二十四军、二十五军熟悉苏浙边区和皖南,从东集团调出,归中集团第七、九兵团指挥。”   
  张震接过话题说:“渡江战役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同时我们研究出三种相应对策。   
  一、敌以南京、芜湖地区的兵力,对付我中集团,阻止其向东发展,集中南京至上海的兵力寻求在京沪之间与我决战。如出现此种情况,要求东集团渡江后,用主力控制江阴、武进、无锡三角地带,下决心在京沪线上打一个恶仗,打上三至五天,换来一个好局面。同时,中集团渡江之后,除留足够兵力歼灭沿江以西之敌外,主力迅速向东发展,和东集团打通联系。   
  二、南京、镇江等地区之敌,向杭州、衢州撤退,在浙赣线上组织第二道防线,京沪线之敌向上海收缩,固守上海。如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三野主力先集中兵力与二野合作协同歼灭浙赣线之敌,然后,再攻上海。   
  三、我渡江一举成功后,迅速向敌纵深发展,把南京,镇江的敌人退路切断,使敌人全线溃退,陷入混乱后歼之。”   
  谭震林强调说:“如果出现第三种情况,要求东集团只用一部兵力监视上海之敌,主力迅速向吴兴急进,配合中集团,将逃敌围歼于郎溪、广德地区。同时,中集团也要在渡江后迅猛东进,到达吴兴地区与东集团会师,围歼逃敌。在这三种可能的情况中,我们力争第三种情况出现。同时,也要为第一、甚至第二种情况的出现做好充分的准备。”   
  粟裕最后说:“归根到底一句话,我们要过江!如果中央同国民党谈判成功了,我们可以轻松地渡过去;如果谈判不成,我们就打过去!”   
  南京。蒋、李军令不一,汤恩伯摆兵布阵,不知所措,他既不愿得罪李宗仁,更不敢违命蒋介石。在八百公里长江驻线上、驻守着蒋介石交给他的二十一个正规军,下辖六十个师,一百七十七个步兵团,一个直属炮兵团和一个直属骑兵团;二十一个军中包括五十四军、二十八军、五十二军、四军、七十五军、二十军、五十五军、六十八军等,外加七十二个交警总队,三个宪兵团,三个高级指挥所特务团,一个装甲车团,一个战车团,还有江阴、江宁、吴淞三个要塞炮台(每炮台相当于一个重炮团),一个游炮团,三个要塞守备总队(每队相当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