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443…

本特·辛格不愿滥杀无辜,因此只得作罢。 

     昨天下午,本特·辛格作好第三次安排。他已经打听到,第二天早上9 

点半左右,甘地夫人要在办公室接待客人。他决定在甘地夫人去办公室的路 

上行刺。 

     本特·辛格原定于10月31日星期三下午,在总理府执行警卫任务。萨 

特万特·辛格原定也在同一天上午在总理府担任站岗警卫任务。两人在同一 

天值勤,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惜只是未能在同一时间值勤。结果还是经 

验丰富的本特·辛格想出计谋。 

     本特·辛格先以私人事务为理由,与一个原定上午值勤的警卫调班。这 

样,本特·辛格便可与他的同谋萨特万特·辛格同在上午值班。 

     接着,本特·辛格利用他的年资和官阶,取得他可以随意在总理府内走 

动的差事。对于他的同胞来说,本特·辛格星期三值班和调差,并无不寻常 

之处。 

     几个月前,金庙事件之后,一个外国记者目睹甘地夫人的警卫之中有锡 

克教徒时,曾询问她是否觉得安全。甘地夫人的答复是,夸赞随侍在她身旁 

的本特·辛格忠心耿耿。直至在遇刺前不久,情报首长接获关于锡克教徒的 

情报后,建议甘地夫人更换警卫队中的锡克教徒时,仍遭甘地夫人的拒绝。 

     甘地夫人与本特·辛格相识将近8年,对他完全信任,信任程度达到经 

常差遣本特·辛格驾车接送她的孙儿孙女上学的程度。 

     本特·辛格的同谋萨特万特·辛格,在实行暗杀之前两天才销假恢复执 

勤。萨特万特·辛格原籍旁遮普邦古达期普市,该市是死硬派锡克教领袖班 

达伦华尔支持者的根据地。班达伦华尔在印度军队强攻金庙时丧生后,他的 

徒众都跑到古达期普。萨特万特·辛格度假期间耳闻目睹印度军队的暴行之 

后,义愤填膺,与本特·辛格一拍即合,准备了这次暗杀行动。他在这天早 

晨值班时,向上司表示自己拉肚子,要求在总理府其中一幢建筑物附近站岗, 

以便他需要时可以使用卫生间。结果萨特万特·辛格如愿以偿,被分派在办 

公室与住宅之间的九重葛门下站岗。 

     就这样,当10月31日上午,本特·辛格同甘地夫人走过住宅草坪,来 

到拱门时,震惊世界的暗杀事件发生了。 

     甘地夫人倒下来,她生命之火被自己的贴身警卫无情地熄灭了。 

     值得一提的是,暗杀事件一发生,保安部门立即行动。在现场,除了遇 

刺倒下的甘地夫人之外,还有当场被击毙的本特·辛格的尸体。在拱门值班 

的萨特万特·辛格也受到重伤躺在那里。事件的唯一外围见证人彼得·马斯 

蒂诺夫首先受到盘查。他回忆说,一阵急促的枪声后,又听到一阵枪声。他 

分析,凶手可能是抓起来后被打死打伤的,显然是为杀人灭口。本特·辛格 

这个33岁的锡克侍卫官,是甘地夫人最信任的保镖之一,为什么他率先下手 

行刺,而又是谁当场将他击毙?是否有大人物参与策划,是否有外国背景? 

这一系列疑团都是由于主犯当场被击毙,给历史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 

     另外,锡克人仇恨英迪拉·甘地政府已有数年之久,令人不解的是,她 

为什么对身边那么多锡克卫士没有提防?如果她有先见之明,将锡克卫士撤 

换,也许就可以避免这次杀身之祸。公众舆论对此说法不一。总统宰尔·辛 

格是个老国大党人,与尼赫鲁祖孙三代关系密切。当年甘地夫人极力把他推 

上总统宝座,不仅仅由于这一点。她知道,他是个锡克人,而锡克之乡的旁 

遮普邦局势动荡。有人认为甘地夫人失策之处,是她过于自信,把宰尔·辛 


… Page 444…

格的桥梁作用看得过重。另外,金庙流血事件后,锡克人同政府的矛盾日益 

加剧,但为了国家的安定,甘地夫人不想在一些小事情上再伤害锡克人的感 

情。但这样反而纵容了锡克人。因此,有人说,甘地夫人是被自己的姑息态 

度和政治手腕葬送掉的。 

     就在甘地夫人遇难当天下午,正在西孟加拉邦参加竞选活动的长子拉吉 

夫·甘地,匆匆赶回新德里。母亲饮弹身亡使拉·甘地极度悲愤,他惊魂未 

定便参加了国大党政府召开的紧急内阁会议。会上,拉吉夫·甘地被推举出 

任新总理,成了尼赫鲁家族的第三代印度领导人。 

     新总理拉吉夫·甘地青年时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学的是机械工程,从 

政前是飞机驾驶员。他喜欢干实业,从来和政治没有缘份。他的弟弟桑贾伊·甘 

地则不同,他有和母亲同样的气质,在他身上,遗传着母亲同样的政治才干。 

知子莫如母,甘地夫人早就选中次子进行培养,希望他将来接班掌权,以维 

持尼赫鲁家族对印度的统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甘地夫人精心培植 

这株政治幼苗时,桑贾伊却不幸于1980年驾驶滑翔机时坠机身亡。 

     小儿子桑贾伊的过早夭折,使甘地夫人悲伤之至,她只好另选他人接班 

掌权。甘地夫人终于说服老实忠厚的长子拉吉夫弃业从政。拉吉夫做了母亲 

的助手。 

     母亲遇刺后,年仅40岁的拉吉夫·甘地在全国一片骚乱中,毫无精神地 

走马上任,成为这个有7亿人口的文明古国独立后的第4任总理。 

     不出当局所料,总理遇刺,在全国尤其是新德里引起一片骚乱,烧、杀、 

抢事件屡屡发生。人们一见锡克人就打,甚至把锡克人从汽车里拖出来,活 

活打死。新德里到处充满了仇恨的情绪,锡克人汽车被烧毁,商店被洗劫一 

空。当时的印度报道称之为“黑色的星期三”。 

     面对这种局面,新总理当晚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紧急呼吁全国各阶层 

人民,在这“极度悲痛的时刻”,保持镇定和最大限度的克制,恳求各政党、 

各教派协助政府渡过难关,维护印度的完整和荣誉。 

     英迪拉·甘地的灵堂设在她先父、已故印度总理尼赫鲁纪念馆。 

     11月1日,即遇刺的第二天,她的遗体在她儿子的护送下,用装饰着鲜 

花的炮车从官邸运到纪念馆。遗体上覆盖着印度三色国旗。印度总统宰尔·辛 

格和副总统首先前来吊唁,并献上花圈;接着而来的是政府内阁成员和各界 

社会名流。 

     在整个瞻仰遗体期间,前来吊唁的各界人士川流不息,人们为印度失去 

一位杰出的总理而悲痛万分同时又为这令人发指的暴力行为深恶痛绝。 

      轮流守灵的还有甘地夫人的儿孙们。她生前在他们身上倾注了无限的感 

情,就在遇刺的早上还与儿孙同桌进餐。 

     11月3日是英迪拉·甘地总理举行国葬的日子。国葬仪式是典型的印度 

教徒的宗教仪式,在新德里附近的米木拿河边,离她父亲尼赫鲁火葬不远的 

和平森林里举行。 

     这一天上午,灵车从尼赫鲁纪念馆开出来,在拥挤不堪的大街上缓缓移 

动。前来送葬的60多万人使灵车几乎无法通行。人群中有的愤怒。有的哭泣, 

更多的是悲哀。灵车在 12公里的路程上竟然走了三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 

时,米木拿河畔10英尺高的灵台上,已经架好下包括檀香木在内的200多公 

斤柴火。甘地夫人的家庭牧师主持了她的葬礼。这位牧师,20年前为她的父 

亲尼赫鲁,4年前为她的儿子桑贾伊主持了同样的葬礼。 


… Page 445…

     下午3时50分,火葬仪式正式开始。甘地夫人的遗体被送上柴堆,在吠 

陀经的朗读声和低回、悲壮的哀乐声中,长了拉吉夫·甘地手持火种,围绕 

母亲的遗体走了七圈,然后将柴堆点燃。尸体随着柴堆缓缓燃烧,化作缕缕 

青烟,悠悠然向太空飘去。 

     亲属们放声痛哭。印度总统宰尔·辛格和副总统以及政府高级官员都默 

哀致敬,祝愿甘地夫人不朽的灵魂得到自由。参加葬礼的50多位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和特使,也模仿着亲友和印度官员的做法,每人手中拿着一片草叶, 

依次向燃烧着的柴堆投放,绕灵台转一圈,向死者表示最后的敬意。 

     柴堆和遗体继续燃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