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巴特雷没有别的路可走,他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去想高兴的事情。他 

的枪法毫无问题,只要食指一扣动扳机,一切就都解决了。瓦琳纳还告诉过 

他,当西蒙·马斯丁总统走进大厅时,大厅里会发生爆炸,他完全可以利用 

那个混乱时机干掉总统,并安全逃走。 

     然而爆炸却没有发生。 

     巴特雷当然不会知道,携带着炸弹的克里沃早已进了保安部的牢房。他 

只是觉得,暗杀的时机正在逝去。西蒙·马斯丁总统已经走上了楼梯。他一 

边走,一边兴致勃勃地说话,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楼梯上。这也许是最 

后一个机会了!巴特雷果断地拔出枪,向总统瞄准……就在这一瞬间,他觉 

得自己握抢的手震颤了一下,剧烈的疼痛使他的手松开了。枪掉了下去,“当” 

的一声,打在铜像的底座上。与此同时,几条有力的臂膀紧紧地抓住了他, 

堵住了他的嘴,将他死死地压倒在地上。 

     西蒙·马斯丁总统敏捷地回过了头。大厅里非常平静。总统看见身穿军 

服的格尔德中校背靠铜像站着,脸上带着微笑。总统也朝他笑了一笑,继续 

走上楼去。 

     格尔德长长地吁出一口气——从总统的神色上看,也许他什么都没有发 


… Page 119…

觉。这可太好了,太好了! 

     格尔德事先并没想到巴特雷会隐藏在这里。安排科里西亚总统居住的宾 

馆,当然进行过彻底的检查;每一个可能接近总统的人,都受到过严格的审 

查,真不知道巴特雷是怎样混进来的。格尔德是在总统进入大厅的刹那间发 

现巴持雷的,当摄影记者的闪光灯弧光闪烁的时候,格尔德觉得那铜像的阴 

影好像晃动了一下。责任心使他高度警觉,立即带人来检查这个地方——他 

来得正是时候! 

     接下来的几天,西蒙·马斯丁总统在法国各地访问,没发生任何意外。 

一切事态都表明,艾伦的计划已经破产,法国的危机已经度过。 

     但是,格尔德不相信事情会这样顺利。梅朗将军也不相信。拉齐雅更不 

相信艾伦会就此罢手。 

     在科里西亚总统的专机平安离开机场前,他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他们懂 

得,当祖国面临危机的时刻,一个战士该怎样做。 

     西蒙·马斯丁总统将在机场举行一个小范围的记者招侍会。应邀出席的 

记者,都经过了严格的身份审查。但是,会不会在这些记者身上出问题呢? 

     格尔德决定对进入会场的每个记者,都要进行检查。一辆辆小轿车驶进 

了机场,西蒙·马斯丁总统进入了贵宾候机室,这里临时作为记者招待会的 

会场。经过检查的各国记者也陆续到来。下一位是巴黎《每日晨报》国际专 

栏记者斐丽文,一个年轻有为的漂亮女人。但是格尔德并没有放松对她的检 

查,她随身携带的物品很简单,而且绝对没有问题。斐丽文正打算离开,格 

尔德又拉住了她,说:“小姐,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看看你的照相机。” 

     斐丽文皱起了眉头,说:“中校先生,已经装好胶卷了!” 

     格尔德说:“我会小心的。”他抓住那只有一英尺长的镜头朝里看着, 

突然紧张起来,轻轻拧下了照相机上的长镜头,指着里面一个长圆形的黑色 

金属块,问:“小姐,这是什么?” 

     斐丽文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这架照相机是她的男朋友为她准备好的。 

她根本不知道里面会有什么。她也不认识这种黑不溜秋的玩艺儿。 

     格尔德冷冷地说:“小姐,这是一枚威力强大的定向炸弹。 

     在您拍照的时候,它就会爆炸……” 

     斐丽文惊叫一声,猛地坐到了椅子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一定是 

他!上帝——中校先生,我什么也不知道!” 

     格尔德镇静地问:“他是谁?” 

     斐丽文回答:“希格生。” 

     格尔德又问:“他的住址、职业?” 

     斐丽文机械地回答:“他住在共和国大街三百六十二号,十六层,九室。 

他是西班牙一家《时代》周刊的记者。” 

     格尔德点了点头,吩咐他的部下:“去‘请’希格生先生。” 

     斐丽文迟疑地问:“中校先生,我现在可以去采访了吧?” 

     格尔德微笑着回答,“对不起,小姐,您的这次采访也许应该取消了吧?” 

     记者招待会顺利结束。 

     西蒙,马斯丁总统地登上了总统专机。他站在舱门口向法国朋友挥手致 

意。送行的法国政府官员也向他频频招手。 

     总统进了机舱,机舱门关上了。飞机沿着长长的跑道飞跑。渐渐离开了 

地面,升到了空中。格尔德长长地吐了口气,啊,现在,危机总算完全过去 


… Page 120…

了! 

                                                                  (薛公旦) 


… Page 121…

                                血战山海关 



     明代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北 

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宣告了明王朝的灭亡。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已经胜利。一方面,明王朝的大 

批武装力量,并没有被消灭,尤其是明朝勇将吴三桂,领着数万精兵,正在 

离北京近在咫尺的丰润,伺机而动。另一方面,已在东北兴起多年的清王朝, 

由摄政王多尔袞率领大军十四万,正在山海关外虎视眈眈,随时准备乘虚而 

入。 

     这三股力量都面临着存亡兴衰的严峻局面。 

     当时,最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局面的,是吴三桂。吴三桂是辽东人,他的 

父亲吴襄、舅父祖大寿等,都是明王朝的大将。由于吴氏家族世代镇守辽东, 

在为明王朝抵抗东北新兴的清王朝的战争中立下了大功劳,实际上成为明王 

朝的一根重要支柱。吴三桂自幼就练出一身好武艺,少年时就领兵上阵,与 

清兵作生死搏杀,以勇猛善战闻名于天下, 28岁时就当上了明王朝的团练 

总兵。在明王朝灭亡前的最后几年中,全仗吴三桂固守宁远城,才挡住了清 

军入山海关南侵的步伐。而他的父亲吴襄,更被崇祯皇帝委以北京最高军事 

指挥官的重任。清军对吴三桂是既畏惧又尊敬,清王朝领袖多次感慨地说: 

 “如果我手下有吴三桂这样的将领,取得天下还不是易如反掌么!”可是, 

由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逼北京,崇祯皇帝不得不命令吴三桂放弃宁远,退 

入山海关,保卫北京。吴三桂在退军之前,还考虑到当地人民的处境,动员 

他们随军撤迟到山海关内,结果有50万老百姓情愿跟随吴三桂行动。吴三桂 

一边部署精锐部队阻止清军的追击,一边沿途安置老百姓,直到三月二十日 

才抵达丰润。这时恶耗传来,说北京已在头一天失守,崇祯皇帝自杀了!吴 

三桂此时不了解敌情,他也不敢轻举妄动,便暂时在丰润驻扎下来。但他清 

楚地知道,丰润不是久留之地。一方面,李自成起义军不会容忍他在这里威 

胁北京的安全,另一方面,他多年的对手清朝,已经进逼长城一线。吴三桂 

如处理不当,便会处于腹背受敌的险境中。 

     再说东北的清王朝,自从明代中期逐渐强盛起来,就不再安于偏处边疆 

的地位,多次试图进入中原,取明王朝而代之。清朝政府始终把明王朝作为 

主要对手,甚至曾打算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联合,共同推翻明王朝。这个计 

划没能实现。眼看李自成起义军攻破了北京,天下大乱,清王朝君臣自然不 

肯放过这个好机会,决定乘虚而入,混水摸鱼。但清军仍然对吴三桂军队的 

战斗力心怀余悸,不敢直入山海关,而打算绕道蒙古,从蓟州密云方向越过 

长城,攻取北京。对于清王朝来说,如果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一旦李自成 

起义军站稳脚跟,天下渐渐平定,那清军进入关内的计划,不知道又将推迟 

多少年! 

     面对着这样两支强敌,攻占了北京的李自成起义军,仍然沉浸在盲目的 

陶醉之中,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早在李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