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泰国十日谈-一个上海知青在缅泰的奇遇 作者: 吴越-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那边,这是我的护身符;现在过了国界,用不着了。你要是觉得好玩儿,就送给你吧?”
  柳芭眼睛一亮,不知所措地呆住了。
  大婶儿也一愣,随后赶紧接口:
  “大哥给你,这是大哥的情意嘛,你赶紧谢谢呀!还不把你的佛爷给大哥挂上?”
  柳芭的眼睛又一亮,羞涩地接过毛主席像章,又把她自己脖子上的一个银质的佛爷摘了下来,挂在我的脖子上。
  我不好意思拒绝,没想到阴差阳错,因此导致了一场误会。
  “谢谢你,谢谢你们一家。我能够活下来,一方面是神的保佑,最主要的还是你们一家的救援。只要我往后有一丝儿长进,都是您一家人的恩情啊!刚才您说我肩胛中了一颗子弹,那么大腿上的伤?……”
  “大腿上的伤,是漂流中在尖石头上擦伤的,破了一块皮,不要紧的。”大叔安慰我说。“南览河河床浅,河水急,你半个下午漂下来二十多里,没让枪子儿打死,也没在水中淹死,简直是奇迹!简直是天大的奇迹呀!你在沙滩上搁浅了,鬼使神差的,又让我的三个丫头碰上了,你说这不是缘份是什么?小伙子,你别害怕,到了我这里,就像到了你自己家一样。你就好好儿歇着,放心养伤吧。你刚醒过来,不能多说话,等你的伤好些了,这里的事情,我再慢慢儿跟你说。”
  长话短说吧,从此我就在这家泰民家里住了下来。
  几天以后,通过与岜里大叔断断续续的交谈,我才知道他也是1958年才从西双版纳“非法移民”过来的。那时候,中国“大跃进”,创办“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把农民的土地、耕牛、农具等等都集中起来使用,集体出工,集体分配。西双版纳地区虽然是“傣族自治”,也不能例外。这一划时代的举措,对当时刚刚脱离刀耕火种还没有几年的傣民来说,这一“跃进”,步子实在迈得太大了。因此有许多人特别是年轻力壮的人思想不通,生怕公社化以后自己吃亏,纷纷逃往缅甸、泰国。大叔两口子,就是在那个时候牵着一条大水牛偷渡到缅甸来的。不幸的是:在偷渡的时候,大叔的妻子负了重伤,不久就死了。至于是怎么负的伤,大叔没细说,我也不便于问。
  岜里大叔偷渡虽然成功,却两口子变成了单身汉,心里好悲伤。尽管与“祖国”不过一河之隔,河两岸的人,语言、风俗基本一样,却是两个世界。河那面是热火朝天地“大跃进”,集体劳动,政社合一,要在三五年之内超英赶美,从刚脱离封建社会正在搞民主改革的社会基础上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河这边还是土司头人统领着乡民,一家一户地小面积经营,过的完全是原始封建社会的生活。好在河这面有大片的荒地,只要给头人交租纳税,安家落户是没有问题的。这里地广人稀,乡民们都愿意有人来落户,也好多个邻居走动,互相之间有个帮助。所以凡是全家逃出来的傣族乡民,很快就都安定下来,继续过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初民生活。但是对岜里大叔来说,最伤心、最困难的,莫过于失去了爱妻,即便在当地乡民的帮助之下搭起了竹楼、租来了土地,一个人忙了地里顾不上家里,忙了家里又顾不上地里,生活乱了套了。
  因此,他到这个地区不久,就有人劝他说:与其一个人自立门户,还不如去给人家当“上门女婿”呢。
  所谓“上门女婿”,就是男嫁女家。当地本来就有“招赘”的风俗,又分两种:一种是家里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如果把女儿嫁出去,两老不但晚景凄凉,老了无人照顾,甚至生活无着,因此招一个小伙子进来,俗称“养老女婿”;一种是女人死了丈夫,留有孩子和家业,不便带着孩子嫁人,可以招一个单身男人进来顶门立户,俗称“顶门女婿”。大叔干活儿是一把好手,相貌也不错,还带着一头牛,这样多的有利条件,当然有许多寡妇人家愿意招他。
  正好当地有一家人家,年轻轻的两口子,只有一个两岁的女儿,不幸男人被毒蛇咬伤,中毒而死,留下娇妻幼女和十几亩地,家里地里都需要人照顾,正急于要找个男人。经人拉纤说合,双方直接见了面,女的见大叔身强力壮,相貌堂堂,是个好劳力,大叔见女的品貌端正,家里收拾得干净整齐,是个好帮手,特别是那个两岁的小姑娘,长得天真活泼,人见人爱。于是,大叔就入赘到了这一家。
  这个两岁的小姑娘,就是柳芭。
  柳芭的亲爸爸,原来就是给头人种罂粟的,岜里大叔当了上门女婿,接收了老婆孩子和全部家当,同时也接收了这十几亩罂粟地。
  对于西双版纳人来说,种罂粟并不是一件生疏的事情。仅仅在十几年前,著名的“云土”,就出产在云南。新中国建立以后才基本上禁绝。因此,岜里大叔不仅在技术上能够勉强应付,在思想上并不以自己种“毒品”而有什么负疚感、犯罪感。何况这是头人规定的“地租”形式,如果交不出,就要花钱去买;而不种罂粟,只种玉米,则所收获的粮食,是连交地租也不够的。
  我被他们救活并在他们家住下来养伤以后,一家人都拿我当自己人看待。我原来以为这也许与他们家缺少男青年有关,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与我把毛主席像章送给了柳芭有关。正因为如此,一家人中对我最好的,也是柳芭。当时她刚满16岁,已经是个完全成熟的大姑娘了。当地人结婚早,像她这个年龄的女人,有的都已经做了母亲了呢。她不像我们中国姑娘那样扭扭捏捏。她大方而文静,性格内向,话语不多,默默地干这干那,尽心地伺候着我,拿我当亲哥哥一样对待。
  我获救以后的第二天,发起了高烧,是柳芭和她母亲两个人日夜守着我。我伤口发炎,疼得直咬牙根儿,她爸爸要我抽一口鸦片止止疼,我怕抽上了瘾,没敢沾。岜里大叔抽鸦片的方法与我在电影中看到的不一样,他不用鸦片烟枪,而是把生鸦片烟膏掺进烟丝里,然后像抽水烟一样抽。不过他用的水烟筒也和电影中看到的不一样,不是铜制的,而是一种在云南很流行的竹水烟筒:一截二尺多长很粗的竹筒,里面装上水,半腰插一根指头粗细的小竹管,小竹管的尖端,就是放烟丝的“烟锅”了。如果他不明说,看上去就和抽水烟一样,不过那烟味儿比水烟明显要香得多,内行人一闻就闻出来了。大婶儿见我不肯抽鸦片,就拿一小块烟膏用开水冲开,要我喝两口稀释的鸦片烟汤,说是能够止疼的,还说他们这里的人不管有什么病,喝鸦片烟汤是主要的医治方法。柳芭就用罂粟壳熬汤给我洗伤口,也说是有消炎止疼的作用。看起来,罂粟全身都是宝,在他们这里,连炒菜的油也是用罂粟籽榨的,炸出来的豆腐比什么油炸的都香。大叔懂点儿医药,就上山去采草药来给我疗病治伤,叫柳芭熬了汤端来给我喝,也是她轻手轻脚地替我洗伤口,换药。好不容易烧退炎消,改上生肌敛口的药,需要猪板油捣药做药饼子贴,附近村寨没有猪肉卖,还是她走了二十多里路到王塔克县城去给我买回来的。我失血过多,加上发烧以后身体虚弱,需要滋补,她把家里几只下蛋的老母鸡一只一只都宰了,给我熬汤喝。我知道,我在她们家养伤期间,她为我操了多少心,又耽误了她多少下地干活儿的时间啊!
  二女儿宝萝,当时才12岁,可南国姑娘发育得早,也已经是个接近成熟的女性了。也许因为不是一个父亲所生,她的性格,和她姐姐完全不一样,跳跳蹦蹦,爱说爱笑,似乎根本不知道我是个外姓的陌生男人。她是个姑娘,但在我面前,却一点儿避讳的意思也没有。泰家的竹楼,实际上只有一间房,到了晚上,一家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围着火塘在一起睡。晚睡晨起,脱衣穿衣,柳芭多少还忌讳点儿,背着我点儿,她是什么都不在乎,还总以我的命是她所救为理由,逼着我问应该如何报答她。她是唱歌跳舞的能手,一天到晚歌声不断,进进出出的,总是伴随着清脆嘹亮婉转的歌声,很有点儿“疯姑娘”的味道。
  在她那个年纪,本应该上学读书的,可是一者这里是荒凉的边境线,她那个无名村寨拢共只有三家人家,离有学校的大村寨远得很;二者当地人的重男轻女,不是女人在家庭中没有地位,而是认为女孩子家读书没有用处。三者缅甸通用的是缅文,而她们掸人实际上就是泰族,要学也只能学泰文。她们家姐妹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