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乱烦渴∶草豆蔻、黄连各一钱半,乌豆五十粒,生姜三片。水煎服之。(《圣济总录》) 
虚疟自汗不止。用草果一枚(面裹煨熟,连面研),入平胃散二钱。水煎服。(《经效济世方》) 
气虚瘴疟,热少寒多,或单寒不热,或虚热不寒。用草果仁、熟附子等分,水一盏,姜七片, 
枣一枚,煎半盏服。名果附汤。(《济生方》)脾寒疟疾,寒多热少,或单寒不热,或大便泄 
而小便多,不能食。用草果仁、熟附子各二钱半,生姜七片,枣肉二枚。水三盏,煎一盏, 
温服。(《医方大成》) 
脾肾不足∶草果仁一两(以舶茴香一两炒香,去茴不用),吴茱萸(汤泡七次,以破故 
纸一两炒香,去故纸不用),葫芦巴一两(以山茱萸一两炒香,去茱萸不用)。上三味为散, 
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盐汤下。(《百一选方》) 
赤白带下∶连皮草果一枚,乳香一小块。面裹煨焦黄,同面研细。每米饮服二钱,日二 
服。(《卫生易简方》) 
香口辟臭∶豆蔻、细辛为末,含之。(《肘后方》) 
脾痛胀满∶草果仁二个。酒煎服之。(《直指方》) 
x花x 
【气味】辛,热,无毒。 
【主治】下气,止呕逆,除霍乱,调中补胃气,消酒毒(大明)。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白豆蔻
内容:(宋《开宝》) 
【释名】多骨。 
【集解】志曰∶白豆蔻,出伽古罗国,呼为多骨。其草形如芭蕉,叶似杜若,长八九尺 
而光滑,冬夏不凋,花浅黄色,子作朵如葡萄,初出微青,熟则变白,七月采之。 
颂曰∶今广州、宜州亦有之,不及番舶来者佳。 
时珍曰∶白豆蔻子圆大如白牵牛子,其壳白浓,其仁如缩砂仁。入药,去皮炒用。 
x仁x 
【气味】辛,大温,无毒。 
好古∶大辛热,味薄气浓,轻清而升,阳也,浮也。入手太阴经。 
【主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开宝》)。散肺中滞气,宽膈进食,去白睛 
翳膜(李杲)。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收脱气(好古)。治噎膈,除疟疾寒热,解酒毒(时 
珍)。 
【发明】颂曰∶古方治胃冷,吃食即欲吐,及呕吐六物汤,皆用白豆蔻,大抵主胃冷, 
即相宜也。 
元素曰∶白豆蔻气味俱薄,其用有五∶专入肺经本药,一也;散胸中滞气,二也;去感 
寒腹痛,三也;温暖脾胃,四也;治赤眼暴发,去太阳经目内大 红筋,用少许,五也。 
时珍曰∶按杨士瀛云∶白豆蔻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营卫一转, 
诸证自平。 
【附方】旧一,新四。 
胃冷恶心∶凡食即欲吐。用白豆蔻子三枚。捣细。好酒一盏,温服,并饮数服佳。(张 
文仲《备急方》) 
人忽恶心∶多嚼白豆蔻子,最佳。(《肘后方》)小儿吐乳,胃寒者。白豆蔻仁十四个, 
缩砂仁十四个,生甘草二钱,炙甘草二钱。为末。常掺入儿口中。(危氏 
脾虚反胃∶白豆蔻、缩砂仁各二两,丁香一两,陈廪米一升,黄土炒焦,去土研细,姜 
汁和丸梧子大。每服百丸,姜汤下。名太仓丸。(《济生方》) 
产后呃逆∶白豆蔻、丁香各半两。研细,桃仁汤服一钱,少顷再服。(《乾坤生意》)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缩砂密
内容:(宋《开宝》) 
【释名】时珍曰∶名义未详。藕下白 多密,取其密藏之意。此物实在根下,仁藏壳内, 
亦或此意欤。 
【集解】 曰∶缩砂密,生西海及西戎等地、波斯诸国。多从安东道来。志曰∶生南地。 
苗 
颂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苗茎似高良姜,高三、四尺。叶青,长八、九寸,阔半寸 
以来。三月、四月开花在根下,五、六月成实,五、七十枚作一穗,状似益智而圆,皮紧浓 
而皱,有粟纹,外有细刺,黄赤色。皮间细子一团,八隔,可四十余粒,如大黍米,外微黑 
色,内白而香,似白豆蔻仁。七月、八月采之,辛香可调食味,及蜜煎糖缠用。 
x仁x 
【气味】辛,温,涩,无毒。权曰∶辛、苦。藏器曰∶酸。 
曰∶辛、咸,平。得诃子、豆蔻、白芜夷、鳖甲良。好古曰∶辛,温,阳也,浮也。 
入手足太阴、阳明、太阳、足少阴七经。得白檀香、豆蔻为使,入肺;得人参、益智为使, 
入脾;得黄柏、茯苓为使,入肾;得赤、白石脂为使,入大小肠也。 
【主治】虚劳冷泻,宿食不消,赤白泄痢,腹中虚痛下气(《开宝》)。主冷气腹痛,止 
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甄权)。上气咳嗽,奔豚鬼疰,惊痫邪气(藏器)。一 
切气,霍乱转筋。能起酒香味(大明)。 
(元素)。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 
除咽喉口齿 
【发明】时珍曰∶按韩 《医通》云∶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又 
云∶缩砂属土,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香而能窜,和合五脏冲和之气,如天地以土 
为冲和之气,故补肾药用同地黄丸蒸,取其达下之旨也。又化骨,食草木药及方士炼三黄皆 
用之,不知其性何以能制此物也? 
【附方】旧三,新一十三。 
冷滑下痢,不禁虚羸。用缩砂仁熬为末,以羊子肝薄切掺之,瓦上焙干为末,入干姜末 
等分,饭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白汤下,日二服。又方∶缩砂仁、炮附子、干姜、浓朴、 
陈橘皮等分。为末,饭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饮下,日二服。(并《药性论》)大便泻血, 
三代相传者。缩砂仁为末,米饮热服二钱,以愈为度。(《十便良方》) 
小儿脱肛∶缩砂(去皮)为末。以猪腰子一片,批开擦末在内,缚定,煮熟与儿食,次 
服白矾丸。如气逆肿喘者,不治。(《保幼大全》)遍身肿满,阴亦肿者。用缩砂仁、土狗一 
个,等分,研,和老酒服之。(《直指方》) 
痰气膈胀∶砂仁捣碎,以萝卜汁浸透,焙干为末。每服一、二钱,食远沸汤服。(《简 
便方》) 
上气咳逆∶砂仁(洗净,炒研)、生姜(连皮)等分。捣烂,热酒食远泡服。(《简便 
方》) 
子痫昏冒∶缩砂(和皮炒黑),热酒调下二钱。不饮者,米饮下。此方安胎止痛皆效, 
不可尽述。(陶隐居方)妊娠胎动,偶因所触,或跌坠伤损,致胎不安,痛不可忍者。缩砂 
(熨斗内炒熟,去皮用仁),捣碎。每服二钱,热酒调下。须臾觉腹中胎动处极热,即胎已 
安矣。神 
妇人血崩∶新缩砂仁,新瓦焙研末。米饮服三钱。(《妇人良方》) 
热拥咽痛∶缩砂壳为末,水服一钱。(戴原礼方) 
牙齿疼痛∶缩砂常嚼之良。(《直指方》) 
口吻生疮∶缩砂壳 研,擦之即愈。此蔡医博秘方也。(黎居士《简易方》) 
鱼骨入咽∶缩砂、甘草等分。为末,绵裹含之咽汁,当随痰出矣。(王 《百一选方》) 
误吞诸物∶金银铜钱等物不化者,浓煎缩砂汤饮之,即下。(危氏《得效方》) 
一切食毒∶缩砂仁末,水服一、二钱。(《事林广记》)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益智子
内容:(宋《开宝》) 
【释名】时珍曰∶脾主智,此物能益脾胃故也,与龙眼名益智义同。按苏轼记云∶海南 
产益智,花实皆长穗,而分为三节。观其上中下节,以候早中晚禾之丰凶。大丰则皆实,大 
凶皆不实,罕有三节并熟者。其为药只治水,而无益于智,其得此名,岂以其知岁耶?此亦 
一说也,终近穿凿。 
【集解】藏器曰∶益智出昆仑及交趾国,今岭南州郡往往有之。顾微《广州记》云∶其 
叶似襄荷,长丈余。其根上有小枝,高八九寸,无华萼。茎如竹箭,子从心出。一枝有十子 
丛生,大如小枣。其中核黑而皮白,核小者佳,含之摄涎秽。或四破去核,取外皮蜜煮为粽 
食,味辛。晋卢循遗刘裕益智粽,是此也。 
恭曰∶益智子似连翘子头未开者,苗叶花根与豆无别,惟子小尔。 
时珍曰∶按嵇含《南方草木状》云∶益智二月花,连着实,五、六月熟。其子如笔头而 
两头尖,长七八分,杂五味中,饮酒芬芳,亦可盐曝及作粽食。观此则顾微言其无华者,误 
矣。今之益智子形如枣核,而皮及仁,皆似草豆蔻云。 
x仁x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安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者,取 
二十四枚碎,入盐同煎服,有奇验(志)。治客寒犯胃,和中益气,及人多唾(李杲)。益脾 
胃,理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