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英,合而酿酒以降神,乃远方郁人所贡,故谓之郁。郁,今郁林郡也。 
时珍曰∶汉郁林郡,即今广西、贵州、浔、柳、邕、宾诸州之地。《一统志》惟载柳州 
罗城县出郁金香,即此也。《金光明经》谓之茶矩摩香。此乃郁金花香,与今时所用郁金根, 
名同物异。《唐慎微本草》收此入彼下,误矣。按赵古则《六书本义》∶鬯字,象米在器中, 
以匕 之之意。郁字从臼,奉缶置于几上,鬯有 饰,五体之意。俗作郁。则郁乃取花筑酒 
之意,非指地言,地乃因此草得名耳。 
【集解】藏器曰∶郁金香生大秦国,二月、三月有花,状如红蓝,四月、五月采花,即 
香也。 
时珍曰∶按郑玄云∶郁草似兰。杨孚《南州异物志》云∶郁金出 宾,国人种之,先以 
供佛,数日萎,然后取之。色正黄,与芙蓉花裹嫩莲者相似,可以香酒。又《唐书》云∶太 
宗时,伽毗国献郁金香,叶似麦门冬,九月花开,状似芙蓉,其色紫碧,香闻数十步,花而 
不实,欲种者取根。二说皆同,但花色不同,种或不一也。《古乐府》云∶中有郁金苏合香 
者,是此郁金也。晋左贵嫔有《郁金颂》云∶伊芳有奇草,名曰郁金。越自殊域,厥珍来寻。 
芳香酷烈,悦目怡心。明德惟馨,淑人是钦。 
【气味】苦,温,无毒。藏器曰∶平。 
【主治】蛊野诸毒,心腹间恶气鬼疰,鸦鹘等一切臭。入诸香药用(藏器)。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茅香
内容:(宋《开宝》) 
【校正】并入宋《图经》香麻。 
【释名】 尸罗(《金光明经》)、香麻。 
时珍曰∶苏颂《图经》复出香麻一条,云出福州,煎汤浴风甚良,此即香茅也,闽人呼 
茅如麻故尔。今并为一。 
【集解】志曰∶茅香生剑南道诸州,其茎叶黑褐色,花白色,即非白茅香也。 
颂曰∶今陕西、河东、汴东州郡亦有之,辽、泽州充贡。三月生苗,似大麦。五月开白 
花,亦有黄花者。有结实者,有无实者。并正月、二月采根,五月采花,八月采苗。 
宗 曰∶茅香根如茅,但明洁而长。可作浴汤,同 本尤佳。仍入印香中,合香附子用。 
时珍曰∶茅香凡有二∶此是一种香茅也;其白茅香,别是南番一种香草。《唐慎微本草》 
不知此义,乃以白 
x花x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中恶,温胃止呕吐,疗心腹冷痛(《开宝》)。 
【附方】∶新一。 
冷劳久病∶茅香花、艾叶四两,烧存性,研末,粟米饭丸梧子大。初以蛇床子汤下二十 
丸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后用枣汤下,立效。(《圣济总录》) 
x苗、叶x 
【主治】作浴汤,辟邪气,令人身香(《开宝》)。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白茅香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白茅香生安南,如茅根,道家用作浴汤。 
曰∶《广志》云∶生广南山谷,合诸名香甚奇妙,尤胜舶上来者。 
时珍曰∶此乃南海白茅香,亦今排香之类,非近道之白茅及北土茅香花也。 
x根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恶气,令人身香。煮汤服,治腹内冷痛(藏器)。小儿遍身疮 ,合桃叶煎汤 
浴之(李 )。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排草香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排草香出交趾,今岭南亦或莳之。草根也,白色,状如细柳根,人多 
伪杂之。案∶范成大《桂海志》云∶排草香状如白茅香,芬烈如麝香。人亦用以合香,诸香 
无及之者。又有麝香木,出古城,乃老朽树心节,气颇类麝。 
x根x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辟臭,去邪恶气(时珍)。 
【附录】瓶香 曰∶案陈藏器云∶生南海山谷,草之状也。其味寒无毒。主鬼魅邪精, 
天行时气,并宜烧之。水煮,洗水肿浮气。与生姜、芥子煎汤,浴风疟甚效。 
x耕香x 
藏器曰∶生乌浒国,茎生细叶,味辛温无毒,主鬼气,调中去臭。 
时珍曰∶二香皆草状,恐亦排草之类也,故附之。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迷迭香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广志》云∶出西海。《魏略》云∶出大秦国。 
时珍曰∶魏文帝时,自西域移植庭中,同曹植等各有赋。大意其草修干柔茎,细枝弱根。 
繁花结实,严霜弗凋。收采幽杀,摘去枝叶。入袋佩之,芳香甚烈。与今之排香同气。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恶气,令人衣香,烧之去鬼(藏器)。 
曰∶性平不温。合羌活为丸,烧之,辟蚊蚋。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车香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广志》云∶ 车香生徐州,高数尺,黄叶白花。《尔雅》∶ 车,乞 
舆。郭璞云∶香草也。 
曰∶生海南山谷。《齐民要术》云∶凡诸树木虫蛀者。煎此香冷淋之,即辟也。 
时珍曰∶《楚词》∶畦留夷与 车。则昔人常栽莳之,与今兰香、零陵相类也。 
【气味】辛,温,无毒。 曰∶微寒。 
【主治】鬼气,去臭,及虫鱼蛀蠹(藏器)。治霍乱,辟恶气,熏衣佳( )。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艾纳香
内容:(宋《开宝》) 
【集解】志曰∶《广志》云∶艾纳出西国,似细艾。又有松树皮上绿衣,亦名艾纳,可 
以和合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而与此不同。 
禹锡曰∶案《古乐府》云∶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毹 五木香,迷迭艾纳及都 
梁。是也。 
【气味】甘,温、平,无毒。 
【主治】去恶气杀虫,主腹冷泄痢(志)。伤寒五泄,心腹注气,止肠鸣,下寸白,烧 
之辟瘟疫,合蜂窠浴香港脚良( )。治癣辟蛇(藏器)。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兜纳香
内容:(《海药》) 
【集解】 曰∶案《广志》云∶出西海剽国诸 
【气味】辛,平,无毒。藏器曰∶甘,温。 
【主治】温中,除暴冷(藏器)。恶疮肿 ,止痛生肌,并入膏用。 
烧之,辟远近恶气。带之夜行,壮胆安神。与茅香、柳枝煎汤浴小儿,易长(李 )。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线香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今人合香之法甚多,惟线香可入疮科用。其料加减不等,大抵多用白 
芷、芎 、独活、甘松、三柰、丁香、藿香、 本、高良姜、角茴香、连乔、大黄、黄芩、 
柏木、兜娄香末之类,为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剂,以唧 笮成线香,成条如线也。亦或盘成 
物象字形,用铁铜丝悬 者,名龙挂香。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熏诸疮癣(时珍)。 
【附方】新一。 
杨梅毒疮∶龙挂香、孩儿茶、皂角子各一钱,银朱二钱,为末,纸卷作捻,点灯置桶中, 
以鼻吸烟,一日三次,三日止。内服解毒药,疮即干。(《集简方》)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藿香
内容:(宋《嘉 》) 
【校正】承曰∶宜入草部。 
【释名】兜娄婆香。 
时珍曰∶豆叶曰藿,其叶似之,故名。《楞严经》云∶坛前以兜娄婆香煎水洗浴。即此。 
《法华经》谓之多摩罗跋香,《金光明经》谓之钵怛罗香,皆兜娄二字梵言也。涅 又谓之 
迦算香。 
【集解】禹锡曰∶按《南州异物志》云∶藿香出海边国,形如都梁,叶似水苏,可着衣 
服中。嵇含《南方草木状》云∶出交 、九真、武平、兴古诸地,吏民自种之,榛生,五、 
六月采,晒干乃芬香。 
颂曰∶藿香岭南多有之,人家亦多种。二月生苗,茎梗甚密,作丛,叶似桑而小薄,六 
月、七月采之,须黄色乃可收。《金楼子》及《俞益期笺》皆云∶扶南国人言五香共是一木。 
其根是旃檀,节是沈香,花是鸡舌,叶是藿香,胶是熏陆。故本草以五香共条,义亦出此。 
今南中藿香乃是草类,与嵇含所说正相符合。范晔《合香方》云∶零藿虚燥。古人乃以合熏 
香,即此扶南之说,似涉欺罔也。 
时珍曰∶藿香方茎有节中虚,叶微似茄叶。洁古、东垣惟用其叶,不用枝梗。今人并枝 
梗用之,因叶多伪故耳。《唐史》云∶顿逊国出藿香,插枝便生,叶如都梁者,是也。刘欣 
期《交州记》,言藿香似苏合香者,谓其气相似,非谓形状也。 
x枝叶x 
【气味】辛,微温,无毒。 
元素曰∶辛、甘。又曰∶甘、苦,气浓味薄,浮而升,阳也。 
杲曰∶可升可降,阳也。入手、足太阴经。 
【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止霍乱心腹痛(《别录》)。脾胃吐逆为要药(苏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