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去滓服。(《圣惠方》) 
时疾发黄,狂闷烦热,不识人者∶大栝蒌实(黄者)一枚,以新汲水九合浸淘取汁,入 
蜜半合,朴硝八分,合搅令消尽,分再服,便瘥。(苏颂《图经本草》) 
小儿黄胆,眼黄脾热∶用青栝蒌焙研。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七分,卧时服。五更泻下 
黄物,立可。名逐黄散。(《普济方》) 
酒黄胆疾∶方同上。 
小便不通腹胀∶用栝蒌焙研。每服二钱,热酒下。频服,以通为度。绍兴刘驻云∶魏明 
州病此,御医用此方治之,得效。(《圣惠方》) 
消渴烦乱∶黄栝蒌一个,酒一盏,洗去皮子,取瓤煎成膏,入白矾末一两,丸梧子大。 
每米饮下十丸。(《圣惠方》) 
燥渴肠秘∶九月、十月熟 KT 实,取瓤拌干葛粉,银石器中慢火炒熟,为末。食后、 
夜卧各以沸汤点服二钱。(寇宗 《衍义》) 
吐血不止∶栝蒌(泥固 存性研)三钱,糯米饮服,日再服。(《圣济录》) 
肠风下血∶栝蒌一个(烧灰),赤小豆半两,为末。每空心酒服一钱。(《普济方 
久痢五色∶大熟 蒌一个。 存性,出火毒,为末。作一服,温酒服之。胡大卿一仆, 
患痢半年,杭州一道人传此而愈。(《本事方》) 
大肠脱肛∶生栝蒌捣汁,温服之。以猪肉汁洗手, 之令暖,自 
小儿脱肛,唇白齿焦,久则两颊光,眉赤唇焦,啼哭∶黄 蒌一个,入白矾五钱在内, 
固济 存性,为末,糊丸梧子大。每米饮下二十丸。(《摘玄方》) 
牙齿疼痛∶ 蒌皮、露蜂房烧灰擦牙。以乌 根、荆柴根、葱根煎汤嗽之。(危氏《得 
效方》) 
咽喉肿痛,语声不出∶经进方用栝蒌皮、白僵蚕(炒)、甘草(炒)各二钱半,为末。每服 
三钱半,姜汤下。或以绵裹半钱,含咽。一日二服。名发声散。(《御药院方》) 
坚齿乌须∶大栝蒌一个(开顶),入青盐二两,杏仁(去皮尖)三七粒,原顶合扎定, 
蚯蚓 
泥和盐固济,炭火 存性,研末。每日揩牙三次,令热,百日有验。如先有白须,拔去以药 
投之,即生黑者。其治口齿之功,未易具陈。(《普济方》) 
面黑令白∶栝蒌瓤三两,杏仁一两,猪胰一具。同研如膏。每夜涂之,令人光润,冬月 
不皴。(《圣济录》) 
胞衣不下∶栝蒌实一个,取子细研,以酒与童子小便各半盏,煎七分,温服。无实,用 
根亦可。(陈良甫《妇人良方》) 
乳汁不下∶ 蒌子淘洗,控干炒香,瓦上拓令白色,为末。酒服一钱匕,合面卧, 
一夜流出。( 
乳痈初发∶大熟栝蒌一枚熟捣,以白酒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子 
母秘录》)诸痈发背,初起微赤∶栝蒌捣末,井华水服方寸匕。(《梅师方》) 
便毒初发∶黄 蒌一个,黄连五钱,水煎。连服效。(李仲南《永类方》) 
风疮疥癞∶生栝蒌一、二个、打碎,酒浸一日夜。热饮。( 仙《乾坤秘韫》) 
热游丹肿∶栝蒌子仁末二大两,酽醋调涂。(杨氏《产乳集验方》) 
指顶,遍身者。先服败毒散,后 
用此解皮肤风热,不过十服愈∶用栝蒌 
皮为末。每服三钱,烧酒下,日三服。(《集简方》) 
x根x 
【修治】天花粉。 
周定王曰∶秋冬采根,去皮寸切,水浸,逐日换水,四、五日取出,捣泥,以绢袋滤汁 
澄粉,晒干用。 
【气味】苦,寒,无毒。 
时珍曰∶甘、微苦、酸,微寒。 
之才曰∶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主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本经》)。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 
面黄,唇干口燥短气,止小便利,通月水(《别录》)。 
发背,痔 疮疖,排脓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大明)。 
【发明】恭曰∶用根作粉,洁白美好,食之大宜虚热人。 
杲曰∶栝蒌根纯阴,解烦渴,行津液。心中枯涸者,非此不能除。与辛酸同用,导肿气 
成无己曰∶津液不足则为渴。栝蒌根味苦微寒,润枯燥而通行津液,是为渴所宜也。 
时珍曰∶栝蒌根味甘微苦酸。其茎叶味酸。酸能生津,感召之理,故能止渴润枯。微苦 
降火,甘不伤胃。昔人只言其苦寒,似未深察。 
【附方】旧十二,新十三。 
消渴饮水∶《千金方》作粉法∶取大栝蒌根去皮寸切,水浸五日,逐日易水,取出捣研, 
滤过澄粉晒干。每服方寸匕,水化下,日三服。亦可入粥及乳酪中食之。《肘后方》∶用栝蒌 
根薄切炙,取五两,水五升,煮四升,随意饮之。《外台秘要》∶用生栝蒌根三十斤,以水 
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至水尽。用暖酒先食服如鸡子大,日三服。最 
妙。《圣惠方》∶用栝蒌根、黄连三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二服。 
又玉壶丸∶用栝蒌根、人参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麦门冬汤下。 
伤寒烦渴思饮∶栝蒌根三两。水五升,煮一升,分二服。先以淡竹沥一升,水二升,煮 
好 
百合病渴∶栝蒌根、牡蛎(熬)等分。为散。饮服方寸匕。(《永类方》) 
黑疸危疾∶ 蒌根一斤,捣汁六合,顿服。随有黄水从小便出。如不出,再服。(杨起 
《简便方》) 
小儿发黄,皮肉面目皆黄∶用生栝蒌根捣取汁二合,蜜二大匙和匀,暖服,日一服。(《 
利方》) 
虚热咳嗽∶天花粉一两,人参三钱。为末。每服一钱,米汤下。(《集简方》) 
偏疝痛极,劫之立住∶用绵袋包暖阴囊。取天花粉五钱,以醇酒一碗浸之,自卯至午, 
微煎滚,露一夜。次早低凳坐定,两手按膝,饮下即愈。未效,再一服。(《本草蒙筌》) 
小儿囊肿∶天花粉一两,炙甘草一钱半,水煎,入酒服。(《全幼心 
耳卒烘烘∶栝蒌根削尖,以腊猪脂煎三沸,取塞耳,三日即愈。(《肘后方》) 
耳聋未久∶栝蒌根三十斤细切,以水煮汁,如常酿酒。久服甚良。(《肘后方》) 
产后吹乳,肿硬疼痛,轻则为妒乳,重则为乳痈∶用栝蒌根末一两,乳香一钱。为末。 
温酒每服二钱。(李仲南《永类方》) 
乳汁不下∶栝蒌根烧存性,研末。饮服方寸匕。或以五钱,酒水煎服。(杨氏《产乳》) 
痈肿初起∶孟诜《食疗》∶用栝蒌根苦酒熬燥,捣筛,以苦酒和,涂纸上,贴之。杨文 
蔚方∶用栝蒌根、 
天泡湿疮∶天花粉、滑石等分,为末,水调搽之。(《普济方》) 
杨梅天泡∶天花粉、川芎 各四两,槐花一两,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空心淡姜汤下 
七、八十丸。(《简便方》) 
折伤肿痛∶栝蒌根捣涂,重布裹之。热除,痛即止。(葛洪《肘后方》) 
箭镞不出∶栝蒌根,捣敷之,日三易,自出。(崔元亮《海上方》) 
针刺入肉∶方同上。 
痘后目障∶天花粉、蛇蜕(洗焙)等分。为末。羊子肝批开,入药在内,米泔汁煮熟, 
切食。次女病此,服之旬余而愈。(周密《齐东野语》) 
x茎、叶x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中热伤暑(《别录》)。 

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王瓜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土瓜(《本经》)、钩KT (郭璞)、老鸦瓜(《图经》)、马 瓜( ,音雹)、 
赤雹子(《衍义》)、 
颂曰∶《月令》∶四月王瓜生。即此也。均、房间人呼为老鸦瓜,亦曰菟瓜。按《尔雅》 
云∶ ,菟瓜。郭璞注云∶似土瓜。而土瓜自谓之KT 姑,又名钩KT ,则菟瓜别是一物 
也。 
又曰∶芴,菲。亦谓之土瓜。别是一物,非此土瓜也。异类同名甚多,不可不辨。 
时珍曰∶土瓜,其根作土气,其实似瓜也。或云根味如瓜,故名土瓜。王字不知何义? 
瓜似雹子,熟则色赤,鸦喜食之,故俗名赤雹、老鸦瓜。一叶之下一须,故俚人呼为公公须。 
与地黄苗名婆婆奶,可为属对。 
【集解】《别录》曰∶生鲁地平泽田野,及人家垣墙间。三月采根,阴干。 
弘景曰∶今土瓜生篱院间。子熟时赤如弹丸。其根不入大方,正单行小小尔。郑玄注《 
月令》∶四月王瓜生,以为菝 ,殊谬矣。 
恭曰∶四月生苗延蔓,叶似栝蒌叶,圆无叉缺,有毛刺。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 
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谓之土瓜根。北间者,其实累累相连,大如枣,皮黄肉白。 
苗子相似,根状不同。若疗黄胆破血,南者大胜也。 
宗 曰∶王瓜,其壳径寸,长二寸许,上微圆,下尖长,七、八月熟,红赤色。壳中子 
如螳螂头者,今人又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