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解】时珍曰∶猪腰子生柳州。蔓生结荚,内子大若猪之内肾,状酷似之,长三、四 
寸,色紫而肉坚。彼人以充土宜,馈送中土。 
【气味】甘、微辛,无毒。 
【主治】一切疮毒及毒箭伤,研细,酒服一、二钱,并涂之(时珍)。 

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
石瓜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石瓜出四川峨眉山中及芒部地方。其树修干,树 
状似桑。其花浅黄色。结实如缀,长而不圆,壳裂则子见,其形似瓜,其坚如石,煮液黄色。 
【气味】苦,平,微毒。 
【主治】心痛。煎汁,洗风痹(时珍)。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内容:(灌木类五十一种) 

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子名椹。 
时珍曰∶徐锴《说文解字》云∶ ,音若,东方自然神木之名,其字象形。桑乃蚕所食, 
异于东方自然之神木,故加木于 下而别之。《典术》云∶桑乃箕星之精。 
【集解】颂曰∶方书称桑之功最神,在人资用尤多。《尔雅》云∶桑辨有葚者栀。又云∶ 
女桑, 桑。 桑,山桑。郭璞云∶辨,半也。葚与椹同。一半有椹,一半无椹,名栀。俗 
间呼桑之小而条长者,皆为女桑。其山桑似桑,材中弓弩; 桑,丝中琴瑟,皆材之美者也 
,他木鲜及之。 
桑,叶尖而长。以子种者,不若压条而分者。桑生黄衣,谓之金桑,其木必将槁矣。《种树 
书》云∶桑以构接则桑大。桑根下埋龟甲,则茂盛不蛀。 
x桑根白皮x 
【修治】《别录》曰∶采无时。出土上者杀人。 
弘景曰∶东行桑根乃易得,而江边多出土,不可轻信。 
时珍曰∶古本草言桑根见地上者名马领,有毒杀人。旁行出土者名伏蛇,亦有毒而治心 
痛。故吴淑《事类赋》云∶伏蛇疗疾,马领杀人。 
曰∶凡使,采十年以上向东畔嫩根,铜刀刮去青黄薄皮一重,取里白皮切,焙干用。 
其皮中涎勿去之,药力俱在其上也。忌铁及铅。或云∶木之白皮亦可用。煮汁染褐色,久不 
落。 
【气味】甘,寒,无毒。权曰∶平。 
大明曰∶温。 
元素曰∶苦、酸。 
杲曰∶甘、辛,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 
好古曰∶甘浓而辛薄,入手太阴经。 
之才曰∶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 
【主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绝脉,补虚益气(《本经》)。去肺中水气,唾血 
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别录》)。治肺气喘满,虚劳客热头 
痛,内补不足(甄权)。煮汁饮,利五脏。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孟诜)。调中下气,消 
痰止渴,开胃下食,杀腹脏虫,止霍乱吐泻。研汁,治小儿天吊惊痫客忤,及敷鹅口疮,大 
验 
【发明】杲曰∶桑白皮,甘以固元气之不足而补虚,辛以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嗽。又云∶ 
桑白皮泻肺,然性不纯良,不宜多用。 
时珍曰∶桑白皮长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 
云∶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矣。宋医钱乙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喘,面肿身热, 
泻白散∶用桑白皮(炒)一两,地骨皮(焙)一两,甘草(炒)半两。每服一、二钱,入粳 
米百粒, 
水煎,食后温服。桑白皮、地骨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甘草泻火而缓中,粳米清肺而养血, 
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元医罗天益言其泻肺中伏火而补正气,泻邪所以补正也。若肺虚而 
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颂曰∶桑白皮作线缝金疮肠出,更以热鸡血涂之。唐·安金藏剖腹,用此法而愈。 
【附方】旧九,新五。 
咳嗽吐血,甚者殷鲜∶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刮去黄皮,锉细,入糯米四两,焙 
干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经验方》)。 
消渴尿多∶入地三尺桑根,剥取白皮,炙黄黑,锉。以水煮浓汁,随意饮之。亦可入少 
米,勿用盐。(《肘后方》)。 
产后下血∶炙桑白皮,煮水饮之。(《肘后方》)。 
血露不绝∶锯截桑根,取屑五指撮,以醇酒服之,日三服。(《肘后方》)。 
坠马拗损∶桑根白皮五斤为末,水一升煎膏,敷之便止。已后亦无宿血,终不发动。(《经 
验后方》)。 
金刃伤疮∶新桑白皮,烧灰,和马粪涂疮上,数易之。亦可煮汁服之。(《广利方》)。 
杂物眯眼∶新桑根白皮洗净捶烂,入眼,拨之自出。(《圣惠方 
发鬓堕落∶桑白皮(锉)二升。以水淹浸,煮五、六沸,去滓,频频洗沐,自不落也。 
(《千金方》)。 
发槁不泽∶桑根白皮、柏叶各一斤,煎汁沐之即润。(《圣惠方》)。 
小儿重舌∶桑根白皮煮汁,涂乳上饮之。(《子母秘录》)。 
小儿流涎∶脾热也,胸膈有痰。新桑根白皮,捣自然汁涂之,甚效。干者煎水。(《圣惠 
方》) 
小儿天吊,惊痫客忤∶家桑东行根取研汁服。(《圣惠方》)。 
小儿火丹∶桑根白皮,煮汁浴之。或为末,羊膏和涂之。(《千金方》)。 
石痈坚硬不作脓者∶蜀桑白皮阴干为末,烊胶和酒调敷,以软为度。(《千金方》)。 
x皮中白汁x 
【主治】小儿口疮白漫漫,拭净涂之便愈。又涂金刃所伤燥痛,须臾血止,仍以白皮裹 
之,甚良(苏颂)。涂蛇、蜈蚣、蜘蛛伤,有验 
【附方】旧一,新三。 
小儿鹅口∶桑白皮汁,和胡粉涂之。(《子母秘录》)。 
小儿唇肿∶桑木汁涂之,即愈。(《圣惠方》)。 
解百毒瓦斯∶桑白汁一合,服之,须臾吐利自出。(《肘后方》)。 
破伤中风∶桑沥、好酒,对和温服,以醉为度。醒服消风散。(《 
x桑椹x(一名文武实) 
【主治】单食,止消渴(苏恭)。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 
明, 
变白不老。多收曝干为末,蜜丸日服(藏器)。捣汁饮,解中酒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时 
珍)。 
【发明】宗 曰∶《本经》言桑甚详,然独遗乌椹,桑之精英尽在于此。采摘微研,以 
布滤汁,石器熬成稀膏,量多少入蜜熬稠,贮瓷器中。每抄一、二钱,食后、夜卧,以沸汤 
点服。治服金石发热口渴,生精神及小肠热,其性微凉故也。《仙方》晒干为末,蜜和为丸, 
酒服亦良。 
时珍曰∶椹有乌、白二种。杨氏《产乳》云∶孩子不得与桑椹,令儿心寒,而陆机《诗 
疏》云∶鸠食桑椹多则醉伤其性,何耶?《四民月令》云∶四月宜饮桑椹酒,能理百种风热。 
其法用椹汁三斗,重汤煮至一斗半,入白蜜二合,酥油一两,生姜一合,煮令得所,瓶收。 
每服一合,和酒饮之。亦可以汁熬烧酒,藏之经年,味力愈佳。史言魏武帝军乏食,得干椹 
以济饥。金 
【附方】旧一,新七。 
水肿胀满∶水不下则满溢,水下则虚竭还胀,十无一活,宜用桑椹酒治之。桑心皮切, 
以水二斗,煮汁一斗,入桑椹再煮,取五升,以糯饭五升,酿酒饮。(《 
瘰 结核∶文武膏∶用文武实(即桑葚子)二斗(黑熟者),以布取汁,银、石器熬成 
薄膏。每白汤调服一匙,日三服。(《保命集》)。 
诸骨哽咽∶红椹子细嚼,先咽汁,后咽滓,新水送下。干者亦可。(《圣惠方》)。 
小儿赤秃∶桑椹取汁,频服。(《千金方》)。 
小儿白秃∶黑葚入罂中曝三七日,化为水,洗之,三七日神效。(《圣济录》)。 
拔白变黑∶黑葚一斤,蝌蚪一斤,瓶盛封闭,悬屋东头一百日,尽化为黑泥,以染白发 
如漆。(陈藏器《本草》)。 
发白不生∶黑熟桑椹,水浸日晒,搽涂,令黑而复生也。(《千金方》)。 
阴症腹痛∶桑椹绢包风干,过伏天,为末。每服三钱,热酒下,取汗。(《集简方》)。 
x叶x 
【气味】苦、甘,寒,有小毒。 
大明曰∶家桑叶∶暖,无毒。 
【主治】除寒热,出汗(《本经》)。汁,解蜈蚣毒(《别录》)。煎浓汁服,能除香港脚水 
肿,利大小肠(苏恭)。炙熟煎饮,代茶止渴(孟诜)。煎饮,利五脏,通关节,下气。嫩叶 
煎酒服,治一切风。蒸熟捣, 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 烂,涂蛇、虫伤(大明)。研汁, 
治 
金疮及小儿吻疮。煎汁服,止霍乱腹痛吐下,亦可以干叶煮之。鸡桑叶,煮汁熬膏服,去老 
风及宿血(藏器)。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时珍)。 
【发明】颂曰∶桑叶可常服。神仙服食方∶以四月桑茂盛时采叶。又十月霜后三分,二 
分已落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