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乃少阴之精,故冬不落叶。观此,则其益肾之功,尤可推矣。世传女贞丹方云∶女贞实(即 
冬青树子)去梗叶,酒浸一日夜,布袋擦去皮,晒干为末。待旱莲草出多,取数石捣汁熬浓, 
和丸梧桐子大。每夜酒送百丸。不旬日间,膂力加倍,老者即不夜起。又能变白发为黑色, 
强腰膝,起阴气。 
【附方】新二。 
虚损百病∶久服发白再黑,返老还童。用女贞实(十月上巳日收,阴干,用时以酒浸一 
日,蒸透晒干)一斤四两,旱莲草(五月收,阴干)十两(为末),桑椹子(三月收,阴干) 
十两, 
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淡盐汤下。若四月 
莲捣汁和药,即不用蜜矣。(《简便方》)。 
风热赤眼∶冬青子不以多少,捣汁熬膏,净瓶收固,埋地中七日。每用点眼。(《济 
急仙方》) 
x叶x 
【气味】微苦,平,无毒。 
【主治】除风散血,消肿定痛,治头目昏痛。诸恶疮肿, 疮溃烂久者,以水煮乘热贴 
之,频频换易,米醋煮亦可。口舌生疮,舌肿胀出,捣汁含浸吐涎(时珍)。 
【附方】新三。 
风热赤眼∶《普济方》∶用冬青叶五斗捣汁,浸新砖数片,五日掘坑,架砖于内盖之,日 
久生霜,刮 
熬成 
一切眼疾∶冬青叶研烂,入朴硝贴之。《海上方》也。(《普济 

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
冬青
内容:(《纲目》) 
【校正】原附女贞下,今分出。 
【释名】冻青。 
藏器曰∶冬月青翠,故名冬青。江东人呼为冻青。 
【集解】藏器曰∶冬青木肌白,有纹作象齿笏。其叶堪染绯。李邕云∶冬青出五台山 
,叶似椿,子赤如郁李,微酸性热。与此小异,当是两种冬青。 
时珍曰∶冻青亦女贞别种也,山中时有之。但以叶微团而子赤者为冻青,叶长而子黑者 
为女贞。按∶《救荒本草》云∶冻青树高丈许,树似枸骨子树而极茂盛。又叶似楂子树叶而 
小,亦似椿叶微窄而头颇圆,不尖。 
五月开细白花,结子如豆大,红色。其嫩芽炸熟,水浸去苦味,淘洗,五味调之可食。 
x子及木皮x 
【气味】甘、苦,凉,无毒。 
【主治】浸酒,去风虚,补益肌肤。皮之功同(藏器)。 
【附方】新一。痔疮∶冬至日取冻青树子,盐酒浸一夜,九蒸九晒,瓶收。每日空心酒 
吞七十粒,卧时再服。(《集简方》)。 
x叶x 
【主治】烧灰,入面膏,治皲瘃,灭瘢痕,殊效(苏颂)。 

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
枸骨
内容:(《纲目》) 
【校正】原附女贞下,今分出。 
【释名】猫儿刺。 
藏器曰∶此木肌白,如狗之骨。 
时珍曰∶叶有五刺,如猫之形,故名。又卫矛亦名枸骨,与此同名。 
【集解】藏器曰∶枸骨树如杜仲。《诗》云“南山有枸”是也。陆机《诗疏》云∶山木 
也。 
其状如栌,木理白滑,可为函板。有木虻在叶中,卷之如子,羽化为虻。 
颂曰∶多生江浙间。南人取以旋盒器甚佳。 
时珍曰∶狗骨树如女贞,肌理甚白。叶长二、三寸,青翠而浓硬,有五刺角,四时不凋。 
五月开细白花。结实如女贞及菝 子,九月熟时,绯红色,皮薄味甘,核有四瓣。人采其木 
皮煎膏,以粘鸟雀,谓之粘 。 
x木皮x 
【气味】微苦,凉,无毒。 
【主治】浸酒,补腰脚令健(藏器)。 
x枝叶x 
【气味】同皮。 
【主治】烧灰淋汁或煎膏,涂白癜风(藏器)。 

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
卫矛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鬼箭(《别录》)、神箭。 
时珍曰∶刘熙《释名》言∶齐人谓箭羽为卫。此物干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卫之状, 
故名。张揖《广雅》谓之神箭,寇宗 《衍义》言人家多燔之遣 
【集解】《别录》曰∶卫矛生霍山山谷。八月采,阴干。 
普曰∶叶如桃,箭如羽,正月、二月、七月采,阴干。或生田野。 
弘景曰∶山野处处有之。削取皮、羽入药,为用甚稀。 
颂曰∶今江淮州郡亦或有之。三月以后生茎,茎长四、五尺许。其干有三羽,状如箭翎 
羽。叶似山茶,青色。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条茎,阴干。其木亦名狗骨。 
宗 曰∶所在山谷皆有,平陆未尝见也。叶绝少。其茎黄褐色,若柏皮,三面如锋刃。 
人家 
时珍曰∶鬼箭生山石间,小株成丛。春长嫩条,条上四面有羽如箭羽,视之若三羽尔。 
青叶状似野茶,对生,味酸涩。三、四月开碎花,黄绿色。结实大如冬青子。山人不识,惟 
樵采之。 
曰∶凡使勿用石茆,根头真相似,只是上叶不同,味各别耳。 
【修治】 曰∶采得只使箭头用,拭去赤毛,以酥拌缓炒。每一两,用酥二钱半。 
【气味】苦,寒,无毒。普曰∶神农、黄帝、桐君∶苦,无毒。大明曰∶甘,涩。权曰∶ 
有小毒。 
【主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本经》)。中恶腹痛,去白虫, 
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别录》)。疗妇人血气,大效(马志)。破陈血,能落胎,主百邪 
鬼魅(甄权)。通月经,破症结 
【发明】颂曰∶古方崔氏疗恶疰在心,痛不可忍,有鬼箭羽汤 
暴心痛,或中恶气毒痛,大黄汤亦用之,并大方也。见《外台秘要》、《千金》诸书中。 
曰∶凡妇人产后血晕血结,血聚于胸中,或偏于少腹,或连于胁肋者。四物汤四两,倍当归, 
加鬼箭、红花、玄胡索各一两,为末,煎服。 
【附方】新三。 
产后败血,儿枕块硬,疼痛发歇,及新产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快,脐腹坚胀∶当归 
散∶用当归(炒)、鬼箭(去中心木)、红蓝花各一两。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七分,食前 
温服。(《和剂局方》) 
鬼疟日发∶鬼箭羽、鲮鲤甲(烧灰)各二钱半。为末。每以一字,发时 鼻。又法∶鬼 
箭羽末一分,砒霜一钱,五灵脂一两,为末。发时冷水服一钱。(并《圣济总录》)。 

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
山矾
内容:(《纲目》) 
【释名】芸香(音云)、 花(音 
七里香。 
香馥,故名。 
按∶周必大云∶柘音阵,出《南史》。荆俗讹柘为郑,呼为郑矾,而江南又讹郑为 也。黄 
庭坚云∶江南野中碇花极多。野人采叶烧灰,以染紫为黝,不借矾而成。子因以易其名为山 
矾。 
【集解】时珍曰∶山矾生江、淮、湖、蜀野中。树之大者,株高丈 
生不对节,光泽坚强,略有齿,凌冬不凋。三月开花繁白,如雪六出,黄蕊甚芬香。结子大 
如椒,青黑色,熟则黄色,可食。其叶味涩,人取以染黄及收豆腐,或杂入茗中。按∶沈括 
《笔谈》云∶古人藏书辟蠹用芸香,谓之芸草,即今之七里香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啜 
嗅之极芬香。秋间叶上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又按∶《苍颉解诂》云∶芸香似邪蒿,可食, 
辟纸蠹。许慎《说文》云∶芸,似苜蓿。成公绥《芸香赋》云∶茎类秋竹,枝象青松。郭义 
恭《广志》有芸香胶。《杜阳编》云∶芸香,草也,出于阗国。其香洁白如玉,入土不朽。 
元载造芸晖堂,以此为屑涂壁也。据此数说,则芸香非一种。沈氏指为七里香者,不知何据? 
所云叶类豌豆,啜嗅芬香,秋间有粉者,亦与今之七里香不相类,状颇似乌药叶,恐沈氏亦 
自臆度尔。曾端伯以七里香为玉蕊花,未知的否? 
x叶x 
【气味】酸、涩、微甘,无毒。 
【主治】久痢,止渴,杀蚤、蠹。用三十片,同老姜三片,浸水蒸热,洗烂弦风眼 
(时珍)。 

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 木生江东林 间。树如石榴,叶细,高丈余。四月开花,白如雪。 
时珍曰∶此木今无识者,其状颇近山矾,恐古今称谓不同尔,姑附其后。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破产后血,煮汁服之。其叶煎汁洗疮癣,捣研封蛇伤(藏器)。 

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
南烛
内容:(宋《开宝》) 
【释名】南天烛(《图经》)、南烛草木(《隐 
(同上)、草木之王(同上)、惟那木 
(《 
米作乌饭,食之健如牛筋,故曰牛筋。 
【集解】藏器曰∶南烛生高山,经冬不凋。 
颂曰∶今惟江东州郡有之。株高三、五尺,叶类苦楝而小,凌冬不凋,冬生红子作穗。 
人家多植庭除间,俗谓之南天烛。不拘时采枝叶用。陶隐居《登真隐诀》载太极真人青精 
干石 饭法云∶其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