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具体方法,它被用来对荷马及其他诗人的作品作文字的解释,其基本宗旨 

是:使隐藏的东西显现出来,使不清楚的意思变得清楚。到了中世纪,它又 

发展为一种“文献学”。由于古代传下来的《圣经》经文、法典和其他文献 

年代久远而难以理解,对它们作深入的研究,解决语言上的困难,弄清它们 

的确切含义,并考证其渊源和发展,便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后来,随着宗 

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人们需要对《圣经》和其他基督教经典作重新阐释,寻 

找摆脱罗马天主教的精神束缚、获得思想解放的根据。于是,在这一时期, 

一种神学阐释学日益兴旺发达。 

     在阐释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将其发展为一种较为系统的理论 

与方法论的是神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 

1768—1834)。他不仅概括了过去已经被使用的阐释方法,而且对于阐释和 

理解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作了富有创见的说明。在他看来,避免误解是阐释学 

的核心问题,由于文本与阐释者之间存在着差距,误解经常发生。出现这一 

情况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时间距离和历史环境造成了理解的困难; 

二、阐释者对过去文本作者心理个性的陌生。由此,施莱尔马赫把阐释的任 


… Page 69…

务分为两部分:语法阐释和心理阐释,并认为这两种阐释是相互联系的,语 

法阐释的目的是准确地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从而在语言上正确地理解文 

本,而心理阐释的意图则是了解文本背后的作者的“自我”,研究作者的性 

格特征、品质和内心的精神世界,最后与作者达到心灵的一致,从而准确地 

领会作者在写作文本时的意图。此外,施莱尔马赫还首次提出了阐释学的核 

心问题之一——阐释的循环。在他看来,部分只有通过整体,反过来整体也 

只有通过部分才能被理解;理解是一个把未知事物与已知的事物进行比较的 

过程,部分必须从整体中获得意义,反之亦然。理解正是在这种部分——整 

体的循环中进行的。施莱尔马赫把这一循环看作理解和阐释得以进行的基本 

过程,认为在理解过程中,人们在语言和对象方面都有某种“最低限度的事 

前理解”,正是有了这种事前理解,阐释者才能实现跃入“阐释的循环”, 

解决理解中出现的矛盾与困难。 

     施莱尔马赫是在阐释学的历史上第一个试图对理解现象及其过程进行理 

论分析的思想家,他不但指出了理解行为的特征,而且探索了它的可能性与 

限度。这样,他的阐释学理论和方法论便把研究的重心由过去重视被理解的 

对象——文本——转移到理解行为本身了。这使得阐释学具有了认识论的意 

义。 

     然而,在施莱尔马赫那里,阐释学只是神学的一门辅助学科,其主要目 

的仍停留在对基督教经典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献进行解释,以服务于当时宗 

教和思想斗争的需要。真正把阐释学引入哲学并使之成为精神科学的方法论 

和核心学科的是狄尔泰 (Wilhelm Dilthey,1833—1911)。 

     狄尔泰反对施莱尔马赫把阐释学看作仅仅是对文本作消极解释的方法。 

他毕生为建立精神科学的客观方法论基础,使其具有普遍有效性而孜孜不倦 

地努力。“精神科学”这一概念是十九世纪中叶,即狄尔泰生活的那个时代, 

才出现的,在此以前,人类所有的知识领域都被置于“科学”这个统一的概 

念之下。虽然一些思想家如莱布尼兹、赫尔德、威廉·洪堡等曾注意到人类 

社会的活动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不同以及人的意识和心灵的创造力量,但从 

未有人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作过明确的区分。狄尔泰主张,不仅 

语言和文学科学、历史科学,而且“有关行动着的人的一切科学”都应当与 

自然科学区别开来。他强调精神科学的独立性以及方法上的独特性,认为精 

神现象和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不同,“只能从我们的内心来解释”, 

 “精神创造的东西只能为精神所理解”,而自然科学的客观性追求绝不能运 

用到诸如哲学、神学、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文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上 

来。在1883年出版的《人文科学引论》一书中,狄尔泰指出,自然科学的对 

象是自然界,那是一个可以看到并能触摸到的物质世界,一切都依照机械的、 

化学的规律运动着,对现象的观察为一切认识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而人 

文社会科学则与人的精神打交道,对象是“有意志和愿望的、感觉着、想象 

着的人”及其创造物,人的精神世界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世界,目的、价值 

和观念是无形的,始终变化不定的。这个世界水远处在自己所创造的“文化 

语境”之中,而这种“文化语境”不仅在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之下存在着 

差异,而且是历史地变化着的。以上区别决定了,把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概念 

机械地运用于对人及其精神的研究是不适当的。精神科学必须具备与自然科 

学完全不同的、独特的研究方法。 

     狄尔泰是“生命哲学”的创始人,在他看来,生命作为人类历史发展与 


… Page 70…

  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主体,是一种不可抑制的永恒冲动,处于盲目而又有秩 

  序的不断流变之中。对于生命,只能依赖个人的内在体验所外化而成的审美 

  表达去理解和把握。“体验”、“表达”和“理解”构成狄尔泰的生命哲学 

  和美学的核心范畴。他认为,体验关涉人对其有限生命的超越和诗意化,表 

                                                                        ① 

  明了有限的生命在生活关联中的处境,因而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在他那里, 

  体验意味着人在生命的某一时刻通过对一个对象、一种情境和事态的经历, 

  在其深刻的意义内涵中把握生命和存在的意义与本质的原始意识过程。体验 

  的特征是强烈的情感直接性和震撼性。这种情感过程虽然并不排斥有意识的 

  思维加工,但通常是自发地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在具有创造性的人身上, 

  体验往往能够以强烈的心灵震动和情感共鸣引起艺术表现的欲望,促使他寻 

  求形象的表达。艺术作品的产生与体验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事先有某种 

  构想或意图,然后才通过形象表现出来。不仅客观外在的对象能够引发人的 

  体验 (现实体验),而且梦境、幻觉、渴望、想象等也能导致某种内在体验 

   (虚幻体验)。在艺术作品中,体验往往按照艺术家的主观需要经过一定的 

  加工、改造和浓缩,因而其结果与体验发生的时刻有一定的距离。此外,每 

  个人都有不同的内心世界,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因此,这种“体 

  验”不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有效性。为了避免滑向心理主义,狄尔泰把主观色 

  彩很浓的“体验”概念外化为一个具有客观色彩的“表达”,强调作为人的 

  心灵内涵的体验是通过“表达”(包括语言、姿态、文字、艺术符号、行为 

  符号等)来使“生命”得到理解的,而文学、艺术、宗教等等便是这种生命 

  体验所外化成的表达方式。在表达符号时,人们不仅注意表达符号本身,而 

  且进入这种符号的内层面,直接感受它们所“意指”、所“代表”的东西(体 

  验)。这一表达符号系统既有别于一般的物质现象,也与一般心理现象不同, 

  仅仅是一种传达精神世界的符号而已。 

       狄尔泰认为,对于生命只能依赖于个人内在体验与感觉及其外在的具体 

  形式,即表达形式来把握,不可能对它进行理性的分析。因此,人类的精神 

  科学不是建立在逻辑的、形而上学的基础之上,而是以人的个体与群体的具 

  体生命表达为依据。在他看来,人永远是社会的人,因而对自我的认识必须 

  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才能达到。然而,对他人的认识并不能直接把握到他人的 

  体验,而只能根据他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