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明医生会设法减轻疼痛。病人了解了医护人员的做法,则会忍耐疼痛,配合治疗。

    (二)焦虑情绪的护理焦虑情绪是病人常见的情绪表现。引起焦虑的原因很多,如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后遗症、疼痛、家庭经济拮据、牵挂老人和孩子、失恋、担心工作等等。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失眠、沉默不语、唉声叹气。有的则相反,一向性情温和的人突然变得脾气暴躁,不能很好配合治疗。

    护理方法:必要时引导病人发泄焦虑情绪,为病人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及焦虑情绪带来的危害;合理安排休养生活,使之生动有趣,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减轻孤独与焦虑,变消极情绪为乐观、愉快的积极情绪;还要注意病人和亲属交谈对稳定病人情绪的重要性等。

    三、需要与护理

    病人由于疾病的痛苦和特定的医疗环境,其需要较正常人更为复杂、具体,一般有下列一些基本需要:1.需要早期诊断。2.有效治疗。3.安全。4.认识和掌握自己的病情。5.帮助、关怀和爱护。6.可口的饮食,以及尽快康复。7.充分的休息与睡眠。8.同情。

    病人一旦住院治疗,又会有一些新的需要:1.被认识、尊重,得到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治疗待遇。2.熟悉环境,了解规章制度和亲人探视时间。3.较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医患关系。4.安全感。5.消遣和娱乐。6.出院后的适应能力。

    护理的方法:

    1.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如对环境的清洁、美化、饮食卫生、休息等,都要视病人的特点而定。

    2.尊重病人。不要只叫床号,否则会伤病员的自尊心。

    3.提供信息。如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周围病友、为其治疗的医生等。

    4.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检查、治疗方法。

    5.组织病人参加文娱活动和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病人的需要是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不同的病人、病情的不同阶段,需要也各异。病人的需要还因年龄差别而不同,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层次,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

    四、语言与护理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语言的好坏,对人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一位22岁的男性青年,因公负伤急诊入院,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半身活动困难,疑为偏瘫,极端悲痛,意欲自杀。护理人员为此加强监护,并耐心劝慰说:“你年轻身强力壮,新陈代谢旺盛,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加强体能锻炼,一定不会残废的。护理人员的热情鼓励,鼓舞了青年战胜疾病的勇气,结果预后良好,青年较快恢复了健康。可见良好的语言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运用语言交谈进行心理护理,应注意以下方面:

    1.要重视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与病人的诚恳交谈,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使其得到精神上的鼓励。要多运用有利于恢复健康的语言,传递利于恢复健康的信息。对病人在交谈中做出来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要有所认识,病人悲痛时给以安慰和同情,让其合理地泻泄心中的烦恼,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2.交谈时要落落大方,举止文雅、语言文明。双脚平肩宽而立,双手前握自然下垂,固定站立,使病人觉得你是一位稳重而端庄的护理人员。切不可双手插兜,背靠墙,给人以懒散不恭的印象。说话时,外部表情不要过于丰富,手势勿过多,以免令病人生厌。

    3.交谈时表情自然,注视对方面部或眼睛。不可有意无意做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使病人感到你不尊重他。

    4.交谈时注意观察病情。寻查病因、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并接受建议、征询要求等。

    5.交谈内容不要涉及他人。尤其不要在背后议论医护人员的是非及其他病人的隐私,否则有损于自身尊严。

    6.不该告知病人的病情及诊治措施,应注意保密。以免引起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

    五、暗示与护理

    暗示是人类最简单的、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暗示刺激人脑产生兴奋灶,这个兴奋灶再沿着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直接调节身体各税部的生理活动。暗示疗法是运用暗示作用的积极方面来治疗疾病,医护人员可通过言语使病人不经逻辑判断,就接受医生和护士灌输给他的观念。一般良性的言语刺激,可使不正常的生理活动恢复正常,而恶性的言语刺激则会产生消极的暗示作用,导致身心疾病。

    暗示疗法既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也可在催眠状态下进行。而在心理护理中的暗示疗法,多数是前者。如对失眠病人不急于用药,而先为病人创造入睡条件,利用睡眠的暗示作用催眠,嘱病人平心静气躺着,想象入睡时身体如何轻松,头脑如何发困,再用中指轻叩印堂穴,病人慢慢就会入睡。又如病人注射时怕痛,可安慰病人不要怕,这种药对病的效果很好,慢慢推药不会太痛的,病人以信赖的心情接受注射,肌肉松弛,注射时再设法转移其注意力,就会减轻疼痛。

    觉醒状态下的暗示,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是指暗示者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被暗示者,使这个观念在被暗示者的意识和下意识中发生作用。他人暗示又可分为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两种。直接暗示法是让人静坐在舒服的椅子上,医生用平和的语气给予事先编好的暗示语;间接暗示法是借助于电流刺激或仪器检查等相配合,并用语言强化进行暗示治疗。此外,给病人讲述有关与疾病作斗争的体验也能起到间接暗示的效果。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这对于那些处于兴奋、激动甚至失眠、紧张状态的人来说,使用一些使人平静、缓和及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对于缓和兴奋与紧张状态、调整情绪都会产生较好的效果。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这对于那些处于兴奋、激动甚至失眠、紧张状态的人来说,使用一些使人平静、缓和及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对于缓和兴奋与紧张状态,调整情绪都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在护理中根据病情和病人接受暗示的强弱程度,采用不同的暗示疗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术、药物的治疗作用。暗示疗法的效果,往往取决于被暗示者对暗示者的信赖程度,以及暗示者的语言技巧和态度等。

    六、环境与护理

    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现代医学证明,优美舒适的环境对人的心理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它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从而增进健康。

    1.病人所住房间的色调。颜色的心理效应早已被人们所关注,一般认为,红色刺激使人精神兴奋或紧张;黑色使人情绪抑郁,死气沉沉;浅蓝色和淡绿色使人感到恬静、舒适;奶油色给人柔和悦目、宁静的感受。经科学家研究还发现,浅绿色和浅蓝色还能吸收噪音的高音部分。

    据实验证明,颜色对脉搏也有影响。受试者在浅红色墙壁的房间里,脉搏变快;在黄色墙壁的房间,脉搏正常;在白色墙壁的房间里,脉搏变慢。因此在布置病房时,以白色为基本色调,涂以浅蓝色或苹果绿色墙围,地面用黄、白二种颜色点缀。这样,墙壁与地面颜色相映,显得病房明亮、幽静,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

    病房内可放置一些盆花、盆景,增添生气和美感,可使病人得到一种安慰。

    2.空气。病房的空气要新鲜、洁净、温湿度适宜,无特别气味,才有利于病人健康的恢复。

    病室内要禁止吸烟,还应及时清除室内的异味,如消毒剂、药品气味、伤口脓血味、卧床病人发出的汗臭味等;室内要经常开窗换气,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室内温度一般8~20℃为宜,湿度以50~60%为宜,过湿和过于干燥都会使人感到不适。

    3.音响。病房应保持安静,以保持病人的休息和睡眠,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病房内噪音限值在36(LegdBA),超过此限度将影响人的情绪,使人感到烦躁。护理人员应注意减少和避免音响,脚穿软底鞋,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关门窗轻,桌凳腿安装橡皮垫,一切操作动作要轻。为保证病人安静休息,轻重病人要分室安排,以免病人病情突变惊叫影响其他病人。

第十三章 病人的心理护理与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