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上学的越来越多。国外有资料表明,在日本200万学龄儿童中,每年就有5万儿童因此症而不得不停课退学。

    引起少年儿童产生学校恐怖症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归纳起来有:1.性格缺陷。这些孩子的性格大多胆小多疑、太仔细、太谨慎、过于敏感。2.溺爱和过份保护。这些孩子由于在家里被大人溺爱和过份保护,使他们表现为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从而增强了他们对学校适应的困难。3.期望值过高。由于家长、老师对孩子期望过高,甚至有些孩子自小受大人的影响对自己也有较高的期望,由过高的期望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因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而渐渐形成焦虑性心境,其突出表现就是考试恐怖,学校恐怖。

    学校恐怖症儿童的主要表现有:(1)不愿上学。一到上学的时间,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作为他(她)去上学的交换条件,而且条件越来越苛刻,最后干脆拒绝上学。(2)害怕上学,害怕考试。有的儿童一听说“上学”“考试”就心情紧张,其害怕紧张程度远远超过一般学生临考的紧张心情。(3)如果大人强迫患了学校恐怖症的儿童到了学校,儿童则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心情和焦虑性躯体症状。焦虑心情的主要表现有:哭闹、发脾气或愁容满面、不愿说话、惶惶不安、犹如大祸临头一般;焦虑性躯体症状的主要表现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甚至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尿频、便急等。而一旦听说不去上学,患儿的这一切焦虑反应就自行消失,恢复正常了。(4)患儿大多数都是好学生、优秀生,少数学生即使不是学习尖子,但也是听话、乖顺的学生,其智力水平要么高于一般者,要么低于一般者。

    学校恐怖症儿童与逃学儿童不同:①逃学儿童为达到不去上学的目的,常常是制造了一系列去上学的假象:早上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与家人再见,然后走上去学校的路上,但在路途中,将书包藏好就玩去了,到了放学的时候,又背起书包回来,直到老师或同学来访,家长才知道;而学校恐怖症儿童则毫不掩饰地向家长提出他(她)不想去上学。②逃学儿童常常是被人们认为的坏学生,有违纪行为,上课不听讲,学习不认真,作业马虎,成绩差;而学校恐怖症儿童则相反,他们是好学生,优秀生,是听话的乖孩子。③逃学儿童一般是由于家长工作忙或关系不和睦,而给孩子的关心、温暖少,因学习成绩差而遭体罚的儿童;学校恐怖症儿童一般是家长溺爱、父母对学业成绩关注、期望过多过高。④逃学儿童的心理障碍是行为问题;而学校恐怖症儿童的心理障碍是情绪问题,比较常见的是焦虑反应。对学校恐怖症儿童的治疗,应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教育治疗,并且要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着手。心理治疗可采用暗示疗法和脱敏疗法,暗示疗法又分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两种。对小学儿童学校恐怖症一般宜采用他人暗示疗法,即由咨询医生对患儿施加暗示,使其按医生指引的方向去思考、体验,以调节和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和生理机能,而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可结合一些辅助手段如给患儿服用一些无副作用的“安慰剂”来提高疗效。对患儿进行教育治疗,首先应帮助患儿融洽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并改善家庭关系,为患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生活环境。其次,家长和教师对患儿要关怀、信任,积极鼓励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帮助其适应外界环境,努力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再次,要力求从教育方法上消除各种不良诱因,如对孩子的期望要切合实际情况,不能期望过高而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不要对孩子过份娇养、溺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第十五章 儿童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保健 第二节 儿童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治(6)

    六、焦虑症

    儿童焦虑症又叫儿童焦虑性神经症,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儿童焦虑症产生的原因:

    1.父母的影响。父母的精神健康状况和性格表现对儿童焦虑症产生的影响较大,父母的焦虑症可直接“传染”给孩子,如父母敏感、犹豫、多虑、缺乏自信等一些焦虑人格的表现常可在孩子身上反应出来。

    2.家庭环境不良。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父母亲经常吵架打架、父母离异、亲人生病或死亡等都易使儿童产生焦虑反应。

    3.教育方法不当。对孩子过份娇惯、溺爱,使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一旦走出家门离开父母,便不知如何面对社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从而产生焦虑反应。对孩子管教过严、要求过高、压力太大,使孩子精神高度紧张,也易产生焦虑反应。

    4.责任心过强,对自己期望太高。有的儿童,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儿童,办事非常认真,特别是老师吩咐的事,牢记在心,反复思考,细心办理,生怕有负老师的希望;有的儿童特别注意自己在老师、班集体中的位置,希望自己各方面都是优秀,都名列前茅。这种过于紧张的心理状态,给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压力,常常办事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反而会产生一些负效应,这样也会使儿童产生焦虑反应。

    儿童焦虑反应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焦虑反应的患儿在病情发作时表现出极度不安、恐惧和难受,并常伴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痛、心慌、胸闷、大汗淋漓、尿频等;怕黑,晚上不敢一人睡觉,要大人在侧,常尿床。慢性焦虑反应的儿童则表现为坐立不安、活动增多、注意范围缩小、学习成绩下降、情绪易激动、难与同伴相处,并伴有睡眠障碍(易醒、做恶梦、梦呓等)。根据儿童焦虑反应的表现可将儿童焦虑症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分离性焦虑。当患儿与亲人分离时产生明显的焦虑反应,毫无根据地担心亲人发生意外,与人亲人失散及被坏人抓走或伤害。如因怕离开父母而不愿上幼儿园或学校,一说起上幼儿园或学校便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哭闹不休,有的还会说头痛、腹痛、恶心等。这种情况多见于学前期儿童。

    2.过度性焦虑。这主要表现在学龄儿童身上,女孩多于男孩。患儿常常对未来的事情表现出毫无根据的担忧和过份的焦虑、恐惧。有的患儿甚是担心自己学习成绩不好而被父母责备、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忧虑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即使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过份在意。这类患儿的性格大都比较温顺、胆怯、多虑和缺乏自信心,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

    3.社交性焦虑。多见于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这类儿童在陌生环境里或生人面前表现得极其紧张,难以适应新环境,难与人交往。患儿希望得到别人的欢迎与友爱,但让她到一个新环境、与生人打交道办一件事时又很害羞、恐惧,在此之前要酝酿很久,也难办成。由于长期回避交往,影响了儿童与人的社会关系,脱离了集体活动,从而形成适应性障碍。治疗儿童焦虑症首先要弄清儿童焦虑症的类型及引起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一般来说,急性焦虑反应发作并较严重时,宜采用药物治疗;而慢性焦虑情绪的刺激以“冲击”患儿,使患儿克服对某些情境,事件的焦虑反应发作时,以心理治疗和教育治疗为佳。

    1.心理治疗。

    (1)满灌疗法。施治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对患儿来说能引起最强烈的焦虑情绪的刺激以“冲击”患儿,使患儿克服对某些情境、事件的焦虑反应。曾有一位患考场焦虑症的学生,对考试感到紧张害怕。施治者让他想象自己考试失败后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如同事对他的讥讽,失去奖学金,家庭对他的失望,父母痛苦的表情,等等。随着施治者的指示语进行想象,在开始阶段,他表现得十分紧张,哭泣得愈来愈厉害;但是,一会儿后他的颤拌便停止了。施治者指示他把可怕的情境想象得尽可能栩栩如生,以使害怕的情绪逐渐减退。这样“冲击”了一个半小时之后,他完全平静下来。休息半小时之后,施治者指示他重复前面进行的想象,想象中如果产生紧张的感觉,不必回避,要尽量体验这种感觉,越清晰越好;如果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休息半小时再进行一次。该学生的考试是两天之后举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