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7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著就错了。譬如我们现在走路都有指路的牌子,你在高速公路上你都看到,到某个地方有指路牌子。我们如果要到北京,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北京那个牌子,以为那就是北京,那不就错了吗?佛所说的一切经教是指路牌,你不能把指路牌就当作这东西就是的,那就错了!你要循著它的方向,要把它舍掉,叫不执著言说相,不要执著那个牌子。牌子箭头往哪里指,你继续往那边去,牌子不要,舍掉它,不要去理它,那就对了!
  我们今天学教很多都是执著在文字上。经典从梵文翻译的,同样一部经往往有好多个版本。版本不同,彼此还要执著,还分别执著,这就麻烦!叫你不要执著,偏偏你要执著,你怎么能悟入?你学佛生的是什么?不生智慧,生烦恼。什么叫烦恼?分别执著就是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不学佛还没事,学佛增长尘沙、见思烦恼,这错了!学佛是叫你断烦恼的,你怎么会增长烦恼?这是错误。所以教我们不要执著言说相。
  第二不要执著「名字相」。经上讲有佛、有菩萨、有声闻、有缘觉,你以为真的是有?你要执著就错了,佛为什么要说?为了帮助你悟入方便起见,不得已而说。本来无一物,哪里有什么佛菩萨、阿罗汉,还有这么多东西!这些话,诸位要细细的去听,不能粗心大意。粗心大意,你就听迷惑,你就听糊涂,那你真的就堕入恶取空,这就大错特错了。还不如一个迷信的人,执著真有佛、真有法,他念念不忘,慢慢他还能入这个境界。那个理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佛用这些方法诱导你,教你怎么个想法。到最后把这个「想」放下,你就入门、就进去了。
  诸佛菩萨在一切法里头最善,跟性德,就是心性最接近。你天天想这个,一天天就靠近,好事!不是坏事,真正叫善巧方便,真正叫高度的智慧。所以你细细去观察、去思惟,你才知道这教学方法的高明,世法里头确实没有法子跟它相比的。不能执著名字,我们现在讲专有的名词,都是为了说法方便假设的。
  第三点「离心缘相」,这个更难懂。心缘相是什么?我们听就直接的听,不要去想,不要去思惟。听懂,你就懂了;听不懂,就算了。听不懂,再听第二遍,再听第三遍,古人所说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如果我们真的用马鸣菩萨这个方法来听经,听经离心意识。离心意识叫参学,心就是起心动念,意就是执著,识就是分别;换句话说,我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专心来听,听上一千遍,真的会开悟,不是假的。你说为什么他会开悟?这一千遍,你就入定!所以听经这个方法能入定。你把妄想放下,把分别、执著放下,你专心在听,这是修定。而且听经也是在修慧,慧没有开,因为你定没有得到,所以慧不开。听上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心定,定得到了,慧就开了。这个方法妙!
  因为戒定慧三学是性德,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得到的,本来就有的,这是戒定慧三学。现在三学为什么没有?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迷了。迷了自性,起了烦恼,烦恼把性德障碍住了,所以你自性里头无量智慧不能现前,无量智慧变成无量烦恼;无量的德能不能现前,变成了无能;无量的相好不能现前,变成丑陋。总的原因,迷失自性。佛法教学没有别的,帮助你觉悟。到你真正有一天恍然大悟的时候,佛就告诉你,「佛不度众生」,是你自己悟的,你自己契入的。
  佛自始至终对我们都是一个增上缘,佛讲四缘生法,四种缘。「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都属於自己本身的,只有「增上缘」是外面人家帮助我们,外力帮助是增上。诸佛如来帮助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都是给一切众生做增上缘。能成就不能成就,那关键就在你自己本身三种缘具不具足。亲因缘那不必说,是一切众生个个具足,统统都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亲因缘。所以你会成佛,因为你有佛性。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你怎么不是善人?你是世间大好人,你本来是好人。你现在为什么变成不好?你迷了,迷失了你自性。你要把你的本性找回来,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为我们现身说法,目的就在此地。
  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只要我们破迷开悟,智慧、德能、相好自然就现前。破迷开悟的最初方便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很想学,从哪里下手?我初学佛的时候就向章嘉大师请教,从哪里下手?章嘉大师教我两个字「布施」。布施是什么?放下。真的,菩萨修行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修什么?就是修放下,不断的要放下。果然统统都放下,连放下也放下了,你就成佛,究竟圆满佛,真正是妙不可言。
  老师教我,简单明了。从哪里学起?从名闻利养学起,先把这个东西放下,先把贪心放下。没学佛的时候,贪财、贪名、贪色,没有一样不贪,放下!这放下也不是说放下就放下的,那是再来人,那就不是普通人。我们是普通人,慢慢的放,也就是对於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一天比一天看得淡。开头一年比一年淡,只会减少不会增长,这就有进步。从这个基础上再往上提升,那进步速度就更快,月月不一样!
  我现在是说天天不一样,我做不到,我不敢跟诸位打妄语,但是我现在的进步,已经到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一个星期跟一个星期不一样,这个事情,我想你们只要用一点心,你会看出来。从哪里看?从我讲经里看。你们常常听《华严经》,你从头听到现在,你看看我是不是前面讲的跟后头不一样?很明显的看出来,去年境界跟今年不一样,上一个月的境界跟这个月不一样。甚至於说,你再能够细心的观察,上一个星期跟这个星期不一样。人怎么会不欢喜?这就是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在这里。不是有地位,不是有财富,不是你的物质生活很丰富,不是!是你的境界在提升,最高的享受,快乐!《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佛家讲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确确实实每个星期不一样。
  我自己看《华严经》遍遍不一样,《华严》我读了不少年,我每天读诵的不多,《华严经疏钞》、《合论》、《纂要》,我每天读诵的大概不超过十页,我不贪多。经文字字句句含无量义,就是这个地方所说的「即事之理,全在多中」。这个多,经文很多,尤其再加上清凉大师的注解《疏钞》,加上李长者的《合论》,道霈禅师很不容易,把《疏钞》跟《合论》能够会集在一起,《纂要》。
  理就是能现的真心、能变的性识,在哪里?字字句句都是,字字句句都圆满,不是讲某一个部分,局部,字字句句都圆满。全在其中!所现的,所现这事相,我们以经做比喻,这个经文这是所现的,「即理之事」。我们如果把这两个字换两个字来代替,意思就更容易懂。古人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金」跟「器」把这两个字换过来,我用这个来念,「即器之金,全在器中」,那个多是器,所现的乃「即金之器,全居一内」,这样念我想诸位更容易懂这个道理。我们把金代替理这个字,把器代事这个字。
  如果诸位有这种机会,香港金铺很多,我每天坐车走来走去,看两旁边金铺很多。实实在在讲金铺里面所有的金器还不够多。我过去看我们有个陈居士他做这个生意,做珠宝生意。我参观他的展览室,那真正是我们古来祖师大德常常用这个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到他那个展览室一看,这两句话就明白。金在哪里?金在器里头。那么多器,器在哪里?器没离开金,金跟器是一不是二。金不碍器,器不碍金,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显示出无障碍的法界。
  我们再看下面文,「以即多之一是所悟」,多是器,一是金。你看那几万种这些金器琳琅满目,是什么?是金,都是黄金。这是你悟了。黄金是一,多就是一。花样再多,纯金所造的,这是你所悟。诸佛所悟,悟唯是一。整个宇宙十法界依正庄严,今天讲这个宇宙之间森罗万象,无量无边,这就好比是器。你什么时候恍然大悟,悟什么?它是一,一是金,金是什么?法性。十法界依正庄严,宇宙之间一切万事万象是什么?是器,是法相。法相无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