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爷传奇-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就回去吧。回去时要带些有趣的人物到根据地去。”

“是,公子。”

第二天在枢密院出席会议的人除了贾迩冶和肖烈,还有五个直属团的头头、萧德江、戴钟以及一些参谋人员。警卫营和戴钟的部队提升为警卫一团和警卫二团,各瞎三个营。直属一、二、三、四团各支援一个营给新部队。萧德江和戴钟的老底子互相交换,各为四个连队,其中源于特战部队和情报部队的人员平均分配。两个新团都拥有一个大小炮混合的炮兵连,由老部队代为训练以及支援军官和骨干炮手。两个警卫团拥有的步枪都没有在全团平均分配,仍然集中在原来的两个营中。实际上两个警卫团合在一起比一个直属团的编制还小一些。

直属一、二、三、四团各自组建一个新的营级部队,兵员来自俘虏,装备非制式武器。贾迩冶说以后出去作战,只要条件许可,都可以增加营级部队编制,但是除了钢弩都没有转轮手枪,原因是现在没有钨矿石资源。当然,手榴弹之类的玩意还是有的。这些俘虏都是汉人,包括忽必烈的宿卫军,元军的主体是汉人。还有将近四千俘虏被组织起来,由刘芒的直属五团代管,这批人不装备武器。这些俘虏中的不少人以前也不是什么军人,而是达官贵人的家丁。以往不继续当兵的俘虏都放掉了,但是在大都对这些人不能这样做。这些人握在手里是劳动力资源,放出去是很有能量的潜在不稳定因素。

几天后,控制在皇城里的许多达官贵人突然遭到逮捕,包括没有什么职务的蒙古贵族。第二天,于辉的直属二团将这些贵人连带他们的家眷送往根据地,交给肖烈的特勤部队分散看管。后来这些人的去向就是秘密了,实际上就是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后自动消化了。

自从进北平后北平城就是被封锁的,可进不可出。清理掉潜在的不稳定因数之后,城门都打开了,普通百姓可以自由进出城池。贾迩冶组织警卫部队查抄了达官贵人和蒙古贵族的财产。普通的奴仆婢女发些钱财让他们自谋生路。耶律铸和桑哥以及参加新政权工作的一批文官不在这次清理之列。事后这批人都感到十分庆幸。这批人的财产也没有被查抄,但是贾迩冶要求他们减少奴仆婢女的数量,主家给些钱财让他们自谋生路,剩下的必须改为雇用关系。这些人只得照办。警卫部队和文天祥领导的文官队伍监督这项政策的落实情况。

贾迩冶还没有动忽必烈,实际上皇宫里的一切都原封不动,皇宫仍然是被封闭的监狱。贾迩冶对忽必烈还抱有期望,能不能达到目的贾迩冶自己也不知道。

第三卷 天翻地覆 第三章 突飞猛进(二)

3—2

冬十月,天气寒冷,第一场雨雪将人们都圈在屋里不愿出门。贾迩冶带领直属一、三、五团和警卫一团从高原返回北平,部队带回了数不清的马和羊。几个月来这支一万二千余兵力的队伍的主粮就是羊肉,除了羊肉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将士们二三天才能吃上一两个甘薯,七八天才能吃上一顿米面。贾迩冶在训练将士们的胃,如果有人实在适应不了,将被调到其它部队。大多数将士将甘薯和米面食物当作调剂品,吃了羊肉后来上一口过过瘾,这个办法对调节胃口的适应性效果很好。几个月来全军都不喝水,唯一的饮料是奶茶,有时搞到马奶酒也可以。贾迩冶回到北平时郑芙大皱眉头,嫌弃他身上的气味,不允许贾迩冶接近她。而古丽非常欣赏贾迩冶身上的气味,竟然趴在贾迩冶身上嗅个不停。

在刚入秋之时,贾迩冶对几个直属团的军头说现在草原上的羊最肥,奶最浓,我带你们吃羊肉喝奶茶去。带去的茶叶都是老叶粗茶,其中夹杂许多细枝棍棍,用来煮茶正好,价廉物美。部队出发前贾迩冶将直属二团从大兴调往北平驻守,直属四团接替直属五团带领四千俘虏兵疏通运河,戴钟的警卫二团负责监守皇城和皇宫。

运河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即使在交通发达的二十一世纪,运河的作用仍然是无可替代的,航运的成本比其它运输方式低得多。利用运河可以长距离运输石子、沙子这类的廉价建筑材料,如果用火车或汽车长距离运输这类建材,那房子会贵的不得了。古人开凿运河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惠泽了后人。现在有些人大骂隋炀帝,要么是无知,要么是期望中华民族没有创造力。造山对古人的地理知识满怀崇敬之情。这么长的京杭大运河,穿越了长江和黄河,还不能有明显的落差,古人是怎么做到的?是不是有时空穿越者给古人送去了先进的测量仪器?

在入秋之前,北平及其周边地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所谓土改,就是将没收的蒙古贵族和达官贵人以及元廷军屯占有的大量土地分给无地的佃农和奴隶以及其他愿意务农的人们。不分男女,只要申请,每个人都能分到十亩土地,但是愿意当兵的人可以得到二十亩,而且还优先分到耕牛或其它牲畜以及生产工具,浮财也比一般人分的多一些,这样许多劳动力较多的家庭都愿意出人当兵。新兵被组建成一个个营级部队和治安部队,由老部队抽调人员担任军官,与文官一起进驻周边的城池。文天祥对贾迩冶的办法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也明白了文官对军队没有指挥权,最多在必要时可以动用治安部队。

部队翻越燕山山脉进入高原,先沿着潢水流域进行扫荡。所谓扫荡就是消灭贵族,而所谓消灭贵族并不是将贵族杀了,只是强行将之变成平民,当然武装反抗的结果是丢掉性命。贾迩冶采取了非常温和的方式对待草原上的蒙古贵族和其他部落民的首领。那时候草原上没有平民,只有贵族和奴隶之分。贵族拥有一切,而奴隶一无所有,仅仅是贵族的财产之一。牲畜被没收和分配,牧民自治,自己选出头头,选出的头头是以前的贵族也可以,发给一面旌旗代表自治组织的合法性。贾迩冶剥夺了贵族太多的财产,给于他们一些食盐、茶叶、布匹甚至丝绸作为补偿,这些安慰品打消或淡化了许多贵族武力抗拒的意识。

各种各样的反抗是难免的,集体逃亡也是难免的。反抗在强大的军力面前微不足道,逃亡则任其自然。想逃就逃吧,看你能往哪里逃,看你能逃多久。反复也是难免的,没关系,我会经常来的。贾迩冶解决草原上游牧民的问题基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在阶级压迫深重的社会从事社会变革,阶级斗争是不二法宝。阶级斗争是纲,纲举目张,假以时日,必定成功。贵族变成平民是痛苦的,但奴隶最终能发现自己变成拥有羊群和牧场的平民是幸福的。何况贾迩冶并不是一下子将贵族的财富搞的和平民一样,顺从的贵族仍然拥有较多财产。

贾迩冶没有期望一举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别太顺利了。没收、逃亡、反抗的结果是部队回到北平时发财了。至于反复嘛,那有什么关系。阶级斗争的精髓是什么?自然是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斗争。阶级斗争的最终结果是两个对立的阶级同时消亡,产生新的社会制度。贾迩冶坚信觉醒的奴隶最终必胜,何况他们有强大的军队做靠山。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曲折复杂的。

离开潢水流域后部队沿着大兴安岭西麓向北进发,一直到达建河与石勒喀河的交汇处。几个军头对贾迩冶对地理和地形特点的熟悉程度感到不可思议,对地形地理的了解是几场较大的战斗取得胜利的重要因数。有一天吕铁头实在忍不住了,“都督,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来过,而且来过多次,我对草原了如指掌。”贾迩冶斩钉截铁地回答铁头的问题。包括吕铁头在内,军头们都不相信。这怎么可能?贾迩冶什么时候来过遥远的草原?贾迩冶确实来过。贾迩冶熟悉草原的生存条件,而且还知道低山丘陵地带蕴藏着丰富的矿产。

“公子,在庄园的时候我就跟着你,在此之前你是大户人家的娇贵少爷,怎么可能到这种像天涯一样的地方来?这里正午的时候太阳也只有几竹竿高,刚来的时候我连时间都看不准。”质疑的是庄园子弟、直属五团团长刘芒。

“呵呵。”贾迩冶笑道,“我前世来过。”半真半假的回答。

“啊?”似乎没有人相信,但似乎又不得不信。

“都督,你前世是干什么的?不会是放羊的吧?”范阔这小子也敢跟贾迩冶开玩笑了,贾迩冶是个十分随和的人,和手下将领相处的像朋友。

“呵呵,没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