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爷传奇-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似乎没有人相信,但似乎又不得不信。

“都督,你前世是干什么的?不会是放羊的吧?”范阔这小子也敢跟贾迩冶开玩笑了,贾迩冶是个十分随和的人,和手下将领相处的像朋友。

“呵呵,没放过羊,但是吃过很多羊肉。”实话,涮羊肉、烤羊肉串、手把羊肉、羊肉抓饭、腊羊肉,花样丰富的各种羊肉馅小吃、甚至爆炒羊肝、羊杂碎的滋味好极了,贾迩冶特别欣赏回民做的羊肉食品。二十一世纪的人就是不爱吃羊肉也一定穿过羊毛制成的衣服。

“那,都督,你前世究竟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到草原来?”萧德江似乎真的相信有关前世的说法了。

“呵呵,我前世是将军,到草原来打过仗。”嘿嘿,忽悠,忽悠吧。

“都督,是什么时候的事?跟谁打仗?”吕铁头似乎也真的相信前世之说了。

“噢,那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强汉时我是汉朝大将,一生都在草原上跟匈奴打仗,杀敌无数,战功赫赫,惊天地,泣鬼神。”哇,做梦啊。但是效果好极了,军头们的崇拜之情难以言表。

“嗯,都督,你怎么能记得前世的事情?不是说过奈何桥时喝了孟婆汤就将前世的事情都忘了吗?”还是有人心存疑虑。

“我没喝。我身上的杀气太重,阎王也奈何我不得。”吹吧,吹吧,使劲地吹吧。效果好啊。军头们没有不服的。

“都督,人要一千多年才能轮回一次吗?”

“嘿嘿,只有我这样能翻天覆地的煞星才是千年轮一回。”形象越来越高大,令人仰视。

“都督,这一千多年里你的鬼魂在哪里?”

“鬼魂嘛,自然是在地狱里了。”好恐怖啊。

“都督,你在地狱里干什么?”

“喝酒啊,天天跟阎王在一起喝酒聊天。”

这次谈话的内容后来在军中广为流传,甚至传到民间,而且添油加醋越传越玄,演变成民间艺人的曲目,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贾迩冶的形象是高大全,受到的不仅仅是敬仰、崇拜和歌颂,还有无限的忠诚和爱戴。自此民间尚武成风,少年追逐军营投军,学子报考军校,向往战场建功立业,醉心于开疆拓土,扬名立万。

出兵草原时文天祥提出了质疑,他对贾迩冶说现在的当务之急应当是集中力量解决赣北之敌,收复长江以南半壁江山,然后进军中原,一雪靖康之耻,恢复太祖基业。贾迩冶就这个问题与文天祥讨论了半天一夜,最后基本取得共识。

自秦汉以来,东部的燕山以北和中西部的河套以及大漠之北是中央政权的最大威胁和外患。贾迩冶认为在目前的局势下,着手解决辽东和燕山北面的草原地带的问题是个极好的时机。现在元廷的力量过于分散,燕山以北的势力实际上比以往薄弱。无忌的部队跟着刘国杰集团的后面进入辽河流域,以及贾迩冶出兵潢水和建河流域是乘虚而入,贾迩冶有决心花费几十年的时间首先解决依赖那几条河流生存的游牧民族的问题。

那些地方地域广大而且土地肥沃,但是天气寒冷在当时的农业技术条件下不利农耕而利于牧业,干燥的亚洲内陆季风使雨量偏少以致中原农耕文明难以深入持久。历史上那些地方不断翻新文化特征有所不同但是又具有紧密联系的民族政治势力,虽然在中央政权强盛时依附中国,但是地域偏远,交流极不充分,不能形成真正的统一政治制度。稍有机会,这些社会形态为奴隶制的势力就会骚扰甚至侵入中央政权实际管辖的地域,甚至侵入华北平原和中原腹地。现在的机会难得,应当尽早经略那些地方。

对此文天祥称是,他搬出历史典籍,给贾迩冶看史书中记载的隋唐四代皇帝不余遗力地东征高句丽的历史。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在出兵东征前对大臣们说,“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一句“不遗后世忧也”使贾迩冶大为感叹,甚至感到震撼,唐太宗实际上预感到后世辽河流域的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巨大冲击和毁灭。文天祥虽然不能完全明白贾迩冶感叹的全部含义,但是据此认定了贾迩冶的非凡胸怀。

文天祥提醒贾迩冶,隋炀帝东征高句丽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给朝廷带来了严重硬伤,加上修运河等工程,壮丁劳力遭到巨大损失,农业受损,国家元气大伤,以致激起民变。有个自称“知世郎”的山东人王薄,因为运河通过他家的房子和土地,心怀愤恨。而官吏对这一类事情处理不当,严重地损害了类似王薄这样的大小地主阶层的利益。王薄利用百姓厌战的情绪,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扯朝廷的后腿,鼓动百姓抗拒朝廷起事造反而自谋利益,以致天下大乱,隋始亡于此。贾迩冶说他不会犯历史错误,但是十分感谢文天祥的提醒。贾迩冶请文天祥推荐一些学者到参谋部担任高级参谋,研究军事历史方面的学问,给参谋部的重大战略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第三卷 天翻地覆 第三章 突飞猛进(三)

3—3

“大哥,这几个月忽必烈的情绪怎样?”回到北平的当天贾迩冶和杨无过喝着马奶酒聊天,首先关心的是忽必烈的情况。

“能吃能喝,胖了不少,但是态度消极,脾气太大。耶律铸和桑哥私下里向我表示不愿陪他吃喝了,我同意他们的要求了,但是过几天还是陪一次,免得忽必烈太难堪,更不愿合作了。”自从贾迩冶几个月前不陪忽必烈吃喝胡諞之后文天祥也拒绝参加每晚的羊肉宴了,只有杨无过当作任务继续开导忽必烈,但是仍然没有什么成效。

“噢,可以理解。Tmd,忽必烈这老小子居然赖赌账,拒不接受我封给他的蒙古大公的称号,太没义气了。一代雄才大略的君王竟然是个赖皮。”忽必烈似乎宁愿被砍头也不愿做什么蒙古大公,贾迩冶感觉忽必烈是害怕做了大公后无颜再见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那些如今的大大小小蒙古宗王,包括他的几个儿子宗王和远在伊利汗国的亲兄弟旭烈兀汗。

“嘿嘿,你那些哄小孩子的把戏不灵了吧。”杨无过的口气又像嘲笑又像幸灾乐祸。

“唉,我还不是为了早点结束战争吗?噢,大哥,现在战况如何?”贾迩冶北上草原之前虎威、闵烟和开合拔掉了徐州,歼灭五万余元军,中原腹地的门户洞开。

“详细情况我不清楚,我只知道虎威的部队现在重兵驻守郑州和许昌一带好像没有打什么大仗,各地元军跑的跑了,降的降了。前一个多月闵烟的骑兵部队在扫荡黄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听说虎威、开合和闵烟的部队膨胀的厉害。过几天肖烈要过来,详细情况你问他吧。噢,宝兄弟,最近招了十几名江湖义士,文天祥认识这些人,南宫的情报人员盯着他们很长时间了。”

“大哥,你说说详细情况。”

德佑二年(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代丞相文天祥等大臣奉谢太后之旨入伯颜大营谈判。伯颜见文天祥不拜,表现与其他大臣不同,遂将文天祥扣押在军中。五月,在元军将文天祥押送大都的途中,在镇江时文天祥得到这些江湖义士的帮助,逃往福州。文天祥曾经派人招揽这些江湖人物,未果。更早一些,咸淳十年(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腊月,这些江湖人物火烧元廷淮西枢密院指挥中心正阳,一把火烧毁了元军军械仓库,元军储备的甲仗火药焚荡无余,负责监守的万户爱先不花等元酋遭到杖责。

自文天祥兵败五岭坡被俘以后,这些江湖人物百般搭救文天祥,苦于元军监守严密而无法下手。后文天祥被押往大都,这些人又尾随至大都潜伏,继续设法营救。他们的行踪被南宫的情报人员察觉,直到贾迩冶挥军奔袭大都后这些人也没有离开。杨无过和南宫亲自侦察过这些人,感觉不是敌人,也没有惊动他们。

贾迩冶率军北上高原地带后,北平只有直属二团和警卫二团驻守,这些人试图接近文天祥,被盯着他们的南宫的手下发现了他们的企图。杨无过和郑芙调集人手和一个连的兵力将他们合围逮捕,惊动了文天祥。其实文天祥也不认识他们,当年在深夜里匆匆一见,并未认得仔细。好不容易搞清楚这些人是仰慕文天祥意图搭救,大家都感慨万分。文天祥动员他们为新政权效力,而且这些人虽然未曾见过杨无过,却也久闻其名,于是表示愿意帮衬文天祥。但是文天祥对他们说现在军政分工分明,用不着他这个文人操心打仗的事情了,于是这十几个人暂时编入情报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