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爷传奇-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季不枯,四面是山,土地肥沃,生长五谷,又多鱼肉。”

贾迩冶猜想吴人从江浙出发到台湾,很可能走的路线和现在走的路线相同,到达的地点是台湾北部的盆地,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地理描述。古人确实了不起啊。

“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隋书》记载隋炀帝曾经三次派人前往台湾。第一次是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遣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到达流求,第二年又派遣朱宽去慰抚。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炀帝再遣中郎将陈棱、朝靖大夫周镇洲率兵万余人渡海到流求。”

晴雯惊叹道,“啊,古代就有那么多人到台湾,他们的后代应当有很多人了。”

“人口应当有一些,但也不会很多。历朝历代,当有兵祸战乱时,都有沿海居民避祸逃亡台湾。唐朝进士施肩吾曾经率族人渡海移居台湾西面的澎湖岛定居,并且写诗志事。现在的情况公子已经了解了,我就不再多言了。”

晴雯说道,“先生,我们还不了解呢,你就说说吧。”

“这个吗,我知道的还是公子告诉我的,还是公子说说吧。”

贾迩冶说道,“我知道的是向朝廷的官员打听的,三言两语,细节也不清楚。现在台湾和附属岛屿属泉州晋江县管辖。岛上居民稀疏,唯澎湖人口较密集,有军民屯戍澎湖。我们现在不到澎湖'奇‘书‘网‘整。理。'提。供',直接到台湾北部土地肥沃有矿产资源的地方去。”

晴雯说道,“我们到那里会不会因为我们需要土地和当地人发生冲突?”

贾迩冶说道,“那里人口不多,可耕地多没有开发,不会因为土地发生冲突。那里的人都是我华夏子民,与我们同文同种。只要我们不去侵害他们生存的基础,应当不会有大的矛盾。我要对你们说清楚,到那里以后,当地人和移民要一视同仁,和平相处,公平买卖,逐渐融为一体。”

倪先生赞道,“公子所言极是。公子仁德,定能归化历朝历代的遗民。”

贾迩冶笑着说道,“先生过誉了。晚辈哪里敢言仁德二字。”

“不然。公子是受皇命行事,公子仁德就是大宋皇帝仁德,天经地义。”

当夜大家饮酒尽欢,第二天上午了望塔报告,西南方向发现较大的海岛。领航小组核对海图后确认海岛是隶属福州的海坛岛。贾迩冶下令船队脱离海流,转而向东进发。两天后天刚亮,贾迩冶就被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惊醒,了望员发现前方有陆地。不少水手和士兵先后攀上了望塔用三十倍望远镜观看,搞得了望塔人满为患,摇摇欲坠。郑不败及时下令谁都不许爬上去才避免了事故发生。

整个上午人们聚集在甲板和楼顶上看着陆地越来越近,越来越大。下午已经沿着一段近东西向的海岸航行,快天黑时船队到达一条大河河口,这里的海岸线是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转折处。当晚船队在河口附近抛锚,有些水手和士兵放下舢板先行登陆。

经过几天的踏勘,贾迩冶选定盆地中央为移民点。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的沼泽密林,北、西、南三面环水,东北和东南部为丘陵,土壤适合栽种水稻。这里实际上就是台北的地方所在。在真实的时空,台北原来是沼泽林地,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基于寓兵于农的策略,率领军民在此屯垦开发。造山演绎的宝二爷的故事发生在QD时空,虽然缺了个郑成功,但是来了个郑不败,意思也差不多,时间却提早了三四百年。

在航行期间贾迩冶就组织了一个移民自治委员会,并任命倪礼利为委员会主任。贾迩冶和自治委员会协商了开发计划。一百六十余户移民将村落建在一块较高的林地里,划定分配了各户的住宅地和耕地,然后伐木建临时简易住房。虽然是二月下旬,这里的天气却很温暖。因此贾迩冶要求移民简易住房建成后各户都先开垦出一块秧苗地,播下稻种后再开垦计划的土地和建永久住房。

贾迩冶将军队的营地设立在河岸边的一块高地上,距离移民村落只有三里地。军队的动作很快,几天时间就扎好营寨。军队每天还派出一个班帮助劳动力不足的移民户。湘云、袭人和晴雯的人马和水手也没闲着,大家都在勤奋地建设新的家园。

转眼间两个月的时间在紧张的劳动中渡过,每户移民差不多都开垦和种植了计划中的四分之一土地。军队也开垦种植了五六百多亩稻田,还砍伐了两船木料准备带到浏河造船。贾迩冶决定让茗烟带领四个战斗班和侦察通讯班返回浏河。现在回去至少在台风季节来临时再送一批移民过来。

第二天船队返航时贾迩冶交给茗烟一封信和一张图纸。信是写给项飞参谋长的,内容是下批难民过来时送来两个新兵连,尽量优先装备齐全。其他三个新兵连配属给驻扎浏河的三个连队。然后再招募三个新兵连。下批移民来时不用再带许多粮食了,因为这里栽种的水稻最多过两个月就成熟了。尽量多送些人和耕牛来,现在这里军民耕牛的总数才二百头。

图纸是交给索师傅小组的,让他们立即研制航速器。另外问金总管无缝钢管项目有无进展,如有样品就带个样品过来。还有个任务是找一下杨大侠,了解前线最新形势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一章 宝岛台湾(四)

11—4

大家都很高兴,惟独贾迩冶闷闷不乐。移民高兴是因为自己拥有了土地,而且丰收在即。看着庄稼的长势,家家户户需要建粮仓啊,何况一年能有两熟,哪里需要第四年才开始返还耕牛和农具的钱。贾公子和自治委员会的村官还要大家种些甘薯,农民觉得没有必要,只是象征性地种了一点,免得村官们罗里罗嗦的烦人。

劳动力充足的移民户不仅开垦出了属于自己的全部土地,先后种上秧苗,不少人家或单干,或几家联合,开始挖窑烧砖烧瓦,只要在自己的土地上,干什么都可以。美丽富饶的家园不是遥远的事情。种地和盖房的同时,有些人还将眼光瞄向茂密的森林、翠绿的竹子和无边无际的芦苇,那些都是财富的源泉啊。将那些粗壮的樟木运到大陆做家具,那要赚多少钱啊。在这资源丰富的土地上,只要付出劳动,财富就会滚滚而来。面对美好的前景,能让人不高兴吗?

军队每天都有十个人来到村庄帮助特别缺乏劳动力的人家种地盖房。贾公子将这些士兵教育的多好啊,军队是我们的子弟兵,哪有孩子舍弃年迈的父母的?军队自己也开垦土地,还要伐木造船,邻里互相帮助吧,我们的孩子都在同一只队伍里当兵啊。有时候那些孩儿兵也来帮忙,他们的将领还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呢。

最高兴的是那些孩儿兵们,他们说是练兵演习,从军队借来战马四处游猎,队伍常常出去几天才回来。丘陵地带的动物成了肉食的来源,尽管大家都不稀罕,沼泽地里和河流里的鱼、虾、蟹、鳖、泥鳅、黄鳝、螺蛳、河蚌多的很呐,但大家都接受了孩儿兵馈赠的猎物。这是孩子们的心意嘛,怎么能不要呢?

晴雯的小特务们浑身本事,但现在特别羡慕曾经是同学的小兵们。他们可以用钢弩打猎,而自己的手枪别说用来打猎了,纪律规定不到必要时手枪是不能暴露的。但是他们也有办法,他们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孩儿兵外出拉练的队伍,他们在山地里表现出的本领让孩儿兵认识到什么是特别训练,匕首、钢丝缆绳、陷阱不仅仅可以有效地捕杀猎物啊,何况他们发现和追踪猎物的本领特别大。孩儿兵的将领湘云姑娘受到启发,她要将小小的队伍训练成特种兵。小特务们成了孩儿兵和他们的将领的教练。

贾迩冶闷闷不乐是因为他带着三名警卫和两名地质矿产工程师到处找矿,他们找到许多矿点,带回许多矿石样品。但矿石样品越多,贾迩冶的脸拉的越长,以致于说话越来越少了。如果开口说话,语气令人难以接受,最近袭人和晴雯都离他远远的,尽量不去惹这个越来越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今天湘云送来了一条野猪腿,晚饭很丰盛,除了野猪肉,还有几样鱼鲜、蘑菇、莲菜和别的野菜,袭人还开了一瓶贾迩冶最爱的老白干。吃完饭后,贾迩冶端着小凳子又去呆呆地看着屋檐下排列整齐的矿石样品。袭人她们将小桌子放在门口,沏了一壶茶,递给贾迩冶一杯他很喜欢的龙井茶。

湘云首先打破了沉默,“二哥哥,是不是矿石不好?”

贾迩冶叹口气,懒懒地回答,“凑合着能用吧。”

湘云追问,“是不是矿石太少?”

“都是一窝一窝的,但以我们的生产能力,也够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