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圣地亚哥城外的埃尔卡内山和圣胡安山。西班牙军队只好退守城内,可没 

有坚守多久,终因孤军无援,只好向美军投降。 

     这样,美军很快就夺取了整个古巴。 

     历时3个月的美西战争,以西班牙彻底失败而告终。1898年12 

月,美国和西班牙在巴黎签订和约,西班牙让出了古巴和菲律宾。 

     至于引起这场战争的“缅因”号爆炸事件的原因,将永远是个谜。 



                                  星期日惨案 



     20世纪初,俄国爆发一场经济危机。这个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 

在反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统治下,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为了转移因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各种矛盾,沙皇对内施行高压政策,凭着他的 

几十万军队和庞大的宪兵警察,压制人民的不满情绪。对外,则极力扩张, 

借机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阻止革命的发展,于1904年开始挑起日俄战 

争。 

     这场毫无意义、不得人心的战争一开始,俄国便遭到惨败。消息传到 

首都彼得堡,一下子点燃久积在人们心中怨愤,本来因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物 

价上涨变得更加严重,而工人的实际工资减少了1B4,大批农民被征集当 

兵而荒芜了土地。忍无可忍的人民再也按耐不住,许多大城市发生了反战示 

威。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工人中积极活动,得到工人阶级的广泛支持。 

罢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使沙皇政府和工厂主十分恼火。 

     1905年,1月初的一天,天气特别寒冷。在彼得堡郊区的普梯洛 

夫工厂里,一群工人正在质问工厂主:“为什么开除我们四名工人?”“他们 

聚众闹事,不绞死他们就够便宜了,还想在这上工!”工厂主冷笑着说。 

     一个工人领袖站出来说:“若不答应我们的要求,就举行罢工!”“罢工! 


… Page 227…

不达目的,就不复工!”一群工人齐声应合道。“想罢工?嘿!嘿!”工厂主 

又是一声冷笑道,“谁敢罢工,就开除谁!”说完,扬长而去。 

     工人忍无可忍,大家聚集在一块儿,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 

     1月3日,普梯洛夫工厂的汽笛长鸣,1万多工人开始罢工。 

     紧接着,布尔什维克党彼得堡委员会,号召全市工人起来,支持普梯 

洛夫工厂的罢工。 

     不到几天,罢工人数增加到15万多人。首都一下子停水!停电,就 

连一份报纸也没有。沙皇政府万万没有想到,工人竟有如此的力量,慌忙举 

行特别会议,商量对策。宪兵司令祖巴托夫一语不发,嘴角不时露出丝丝奸 

笑,悠然自得地抽着香烟,蔑视着那争得面红耳赤而毫无办法的达官贵人。 

     停了一会儿,他扭扭肥胖的身躯,慢吞吞从嘴上拔出烟头,站起来说 

道:“诸位!诸位!不必大惊小怪。沙皇陛下早已下了决心,要给这些工人 

点厉害瞧瞧。不过,现在吗,还不是时候……”。 

     说到这里,祖巴托夫故弄玄虚地向众人招了招手,冷笑着对他们耳语 

了一番。 

     听完之后,这帮家伙个个脸上绽出了可怕的笑容。 

     几天来,一个名叫格奥尔基·加邦的牧师,经常出没在工人之中,他 

到处游说,鼓动大家向沙皇政府请愿。 

     “大家可以上街举行和平游行,把你们的心声倾诉给仁慈的上帝和宽怀 

的沙皇,他们一定会倾听你们的声音,满足大家的要求。”加邦牧师一本正 

经地说道。 

     工人们交头接耳,讨论着牧师的建议。加邦见大家略有所动,便又大 

声说道:“大家如果前去请愿,一定会成功的!”工人们相信了加邦的鼓动, 

便纷纷在请愿书上签字,准备上街游行,向沙皇请愿。 

     布尔什维克党人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印发传单,号召工人不要参加请 

愿,告诫大家不要被牧师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可纯朴的工人哪里知道,这个 

牧师正是祖巴托夫的密探,这个刽子手为给自己屠杀工人找到一个借口,专 

门派这个打着上帝旗子的走狗去煽动工人。 

     1月8日晚上,就是工人准备上街游行的前一天晚上,以沙皇的叔父 

弗拉基米尔和警察头祖巴托夫为首的军政要员,举行了一个秘密军事会议。 

极端残忍的弗拉基米尔狂叫道:“治疗灾难的最好药方,就是吊死百把个造 

反的人。”于是,这帮家伙磨刀霍霍,准备第二天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屠杀。 

     第二天,也就是1月9日 (公历1月22日),这是一个寒冷的星期日 

早晨,十多万工人带着他们的父母、妻子和儿女,排成长长的队伍,从郊区 

向冬宫进发。游行队伍高举着教堂的旗幡、十字架、圣像和沙皇的肖像,口 

里唱着祷歌,前去进行和平请愿。 

     中午时分,当一支游行队伍走到拉尔夫大门的时候,一群骑兵飞驰过 

来突然向人群发射一排排子弹。 

     工人们毫无准备,惊恐乱叫,100百多名工人瞬间便倒卧在血泊之 

中,大屠杀就这样开始了。 

     反动的沙皇政府纠集了4万多武装军警,骑着高头大马,张牙舞爪的 

向手无寸铁的工人及家属开枪射击,他们把工人赶到冬宫广场和亚历山大罗 

夫公园的开阔地带,由凶残的巴甫罗夫团和谢芦诺夫团的骑兵来回奔驰,向 

混乱的人群不断开枪。顿时,美丽的彼得堡成了杀人乐园,整个城市上空弥 


… Page 228…

漫着血腥的气氛。 

     枪声和人们的抗议声,怒骂声及家属们的惨叫声混杂在一起,震响了 

彼得堡上空。工人们的鲜血染红了彼得堡的街头,同时也擦亮人们的眼睛。 

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把手中的沙皇肖像撕得粉碎,赤手空拳与军警们抗衡, 

可他们那是军警的对手,这些残暴的军人,露出狰狞的面目,表演着他们杀 

人的手段,整个彼得堡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一具具尸体这个血腥的星期天, 

游行的工人付出了3000多条生命,人们把这一天叫做“流血的星期日”。 

     星期日惨案使工人彻底明白过来,他们再也不相信什么救世主,纷纷 

行动起来,掩埋了同伴尸体,在交通要道筑起了街垒,拿起武器准备向沙皇 

讨还血债。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其它城市的工人也掀起罢工的浪潮,连手 

工业者和农民也发动起来,向封建专制发动进攻。这就是俄国的1905年 

革命。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工人联合起 

来,成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他们联合工农群众,把斗争的烈火燃遍俄国的 

每一个角落。 

     这年夏天,“波将金”号装甲舰上的水兵,也受工人斗争情绪的感染, 

毅然发动武装起义,但因孤军无援,在沙皇政府的镇压下失败了。可这次起 

义,动摇了沙皇政府的统治,预示着他的末日的来临。 

     10月间,爆发了全俄政治总罢工。紧接着,又爆发武装起义。这犹 

如一场狂风暴雨,向沙皇政府席卷而来,吓得沙皇尼古拉二世打算秘密逃往 

国外。 

     祖巴托夫悍然下令:“决不要放空枪,也不要可惜子弹!”一些残暴的 

军官也疯狂叫嚣:“不要抓人而要无情地行动!”在敌人的疯狂屠杀下,虽然 

这场革命很快被镇压了下去,但人们预感到沙皇制度的末日即将来临。更重 

要的是,它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为1917年的革命做好了准备,进行 

了一次“总演习”。 



                            “诺贝尔奖金”的由来 



     1901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 

摩的音乐厅内,举行了一次世界性盛会。 

     在这次盛会中,由瑞典科学院等机构推荐的物理、化学、医药学、文 

学、和平等方面的杰出人才,接受“诺贝尔基金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巨额 

奖金,以表彰他们对社会和人类的杰出贡献。 

     在音乐声中,这些来自不同国别的优秀科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由奖金基金会成员的陪同,迈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