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将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方言结合起来研究做得还不够。尽管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但真正既熟悉近代汉语文献,又熟悉现代汉语各方言的特点的人不多,所以这种研究很难深入,也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3。将近代汉语与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的有关语言相结合进行研究,还相当薄弱。虽有人注意和提倡,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致力于此者不多,取得的成就就更少了。
  4。将近代汉语与上古、中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相结合来进行研究,还有待加强。不少学者的研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仍有一些研究者只盯住近代汉语这一段,对它的来源和发展注意不够。
  二十一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必须在这四方面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鲍明炜1990《唐代诗文韵部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
  曹广顺1995《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
  丁锋1995《琉汉对音和明代官话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段观宋1994《文言小说词语通释》广西人民出版社
  冯春田1991《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耿振生1992《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
  高田时雄1988《敦煌资料的中国语史研究》(日)创文社
  顾学颉王学奇1983《元曲释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郭在贻1986《训诂学》湖南人民出版社
  江蓝生1990《敦煌变文集校议》岳麓书社
  1988《魏晋南北朝小说词汇释》语文出版社
  蒋冀骋1991《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3《敦煌文书校读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7《近代汉语音韵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蒋冀骋吴福祥1997《近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
  蒋礼鸿1988《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怀任斋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范文1994《宋代西北方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申1992《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李维琦1993《佛经释词》岳麓书社
  李新魁1983《中原音韵音系研究》中州书画社
  刘坚1985《近代汉语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坚蒋绍愚主编1990~1995《近代汉语资料汇编》(共三卷)商务印书馆
  刘坚等1992《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
  柳士镇1992《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
  鲁国尧1994《鲁国尧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
  陆志韦1988《陆志韦近代汉语音韵论集》商务印书馆
  罗常培1961《唐五代西北方音》科学出版社
  罗常培蔡美彪1959《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科学出版社
  吕叔湘1985《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
  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宁继福1985《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
  潘允中1982《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
  孙锡信1992《汉语历史语法要略》复旦大学出版社
  邵荣芬1981《中原雅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太田辰夫1958《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988《汉语史通考》(日)白帝社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1991
  王还1957《把字句和被字句》新知识出版社
  王力1956《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
  1958《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1982《龙虫并雕斋文集》中华书局
  1985《汉语语音史》中华书局
  1989《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
  王钅英1986《诗词曲语辞例释》中华书局
  1990《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华书局
  吴福祥1996《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
  香坂顺一1987《水浒词汇研究》文津出版社
  项楚1991《王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向熹1993《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仁甫1981《广释词》四川人民出版社
  许政扬1984《许政扬文存》中华书局
  薛凤生1981《中原音韵音位系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杨耐思1981《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袁宾1992《近代汉语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相1953《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
  赵荫棠1936《中原音韵研究》商务印书馆
  志村良治1984《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日)三冬社
  周法高1963《中国语文论丛》台北正中书局
  周祖谟1966《问学集》中华书局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竺家宁1986《〈古今韵会举要〉的语音系统》台湾学生书局
  1994《近代音论集》台湾学生书局
  贝罗贝1989《早期把字句的几个问题》《语文研究》第1期
  曹广顺1986《〈祖堂集〉中的‘底’(‘地’)、‘却’(了)、‘著’》《中国语文》第3期
  1987《语气词“了”源流浅说》《语文研究》第2期
  陈初生1983《早期处置式略论》《中国语文》第3期
  陈治文1964《近代汉语“这”的来源》《中国语文》第6期
  1988《元代有指物名词加“每”的说法》《中国语文》第1期
  FrankFSHsueh1989TheMeaningofBaandBeiconstructioninMandarinChinese;FunctionalismandChineseGrammar.
  高名凯1948《唐代禅家语录所见的语法成分》《燕京学报》第3期
  郭锡良1980《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论丛》第6期
  戈弋1958《把字句的起源》《中国语文》第2期
  胡明扬1963《〈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所见的汉语·朝鲜语对音》《中国语文》第3期
  1992《近代汉语的上下限和分期问题》《近代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
  胡竹安1958《宋元白话中的语气助词》《中国语文》第3期
  江蓝生1986《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语文研究》第2期
  蒋冀骋1990《论近代汉语的上限》(上)《古汉语研究》第4期
  1991《论近代汉语的上限》(下)《古汉语研究》第2期
  1997《舌尖前元音产生于晚唐五代说质疑》《中国语文》第5期
  蒋绍愚1990《近代汉语研究概述》《古汉语研究》第2期
  蒋希文1979《中原雅音纪略》《中国语文》第4期
  1983《从现代方言论中古知章庄三组声母在〈中原音韵〉里的读音》《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
  赖江基1986《从〈诗集传〉的叶音看朱熹的韵系》《音韵学研究》第2辑
  李新魁1962《〈中原音韵〉的性质及其代表的音系》《江汉学刊》第4期
  1980《论近代汉语共同语的标准音》《语文研究》第1期
  1982《记表现山西方言的〈西儒耳目资》《语文研究》第1期
  1988《宋代汉语的韵母系统》《语言研究》第1期
  1991《再论〈中原音韵〉的入派三声》《中原音韵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焘1987《北京官话溯源》《中国语文》第3期
  刘坚1982《古代白话文献简述》《语文研究》第1期
  刘世儒1956《被动式的起源》《语文学习》第8期
  鲁国尧1986《宋词阴入通押现象的考察》《音韵学研究》第12期
  罗常培1930《耶稣会士在音韵学上的贡献》《史语所集刊》第一本第三分
  吕景先1980《唐明之间汉语的被动式》《河南大学学报》第2期
  麦耘1991《论近代汉语m韵尾消变的时限》《古汉语研究》第4期
  梅广1978《把字句》台湾《文史哲学报》
  梅祖麟1981《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和词尾的来源》《语言研究》第1期
  1986《关于近代汉语指代词》《中国语文》第6期
  1987《现代汉语选择问句的来源》《史语所集刊》第49卷第1期
  1989《现代方言里虚词“著”字三种用法的来源》《中国语言学报》第3期。
  1990《唐宋处置式的来源》《中国语文》
  1991《从汉代的“动杀”和“动死”来看动补结果的发展》《语言学论丛》第16辑
  木霁弘1986《〈朱子语类〉中的时态助词“了”》《中国语文》第4期
  宁忌浮1987《试谈近代汉语语音的下限》《语言研究》第2期
  潘维桂杨天戈1980《〈敦煌变文集〉和〈景德传灯录〉中的“了”字的用法》《语文论集》第一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ABennett1981TheevolutionofP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