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ABennett1981TheevolutionofPassiveanddisposalsentencesJCL9·1
  钱学烈1992《试论全唐诗中的把字句》《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
  桥本万太郎1987《汉语被动式的历史、区域发展》《中国语文》第1期
  孙锡信1985《“释什么”商榷》《中国语文》第3期
  邵荣芬1963《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国语文》第3期。
  施向东1983《玄奘译著中的梵汉对音和唐初中原方音》《语言研究》第1期
  太田辰夫1957《说给》《语言论集》第2辑
  唐钰明1987《汉魏六朝被动式略论》《中国语文》第3期
  1988《唐至清的被动句》《中国语文》第6期
  王还1985《把字句中的“把”字宾语》《中国语文》第1期
  向熹1958《水浒传中的把字句和被动句》《语言学论丛》第2辑
  许世瑛1970《朱熹口中已有舌尖前高元音说》《淡江学报》第9期
  1971《从〈诗集传〉叶韵考朱子口中鼻音韵尾及寒音韵尾相混情形》《文史季刊》第1、3期
  1973《从〈诗集传〉音注及叶音中考中古声母并合情况》《淡江学报》第11期。
  1973《从〈诗集传〉叶韵中考〈广韵〉阳声各韵之合并情况》《辅仁学报》第1期
  许绍早1956《水浒中的被动句》《东北人大文科学报》第3期
  雅洪托夫1980《十一世纪的北京语音》《汉语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杨建国1956《补语式发展试探》《语法论集》第3集
  杨耐思1979《〈韵学集成〉所传〈中原雅音〉》《中国语文》第4期
  杨平1989《动词+得+宾语结构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语文》第1期
  1990《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古汉语研究》第1期
  余健萍1957《使成式的起源和发展》《语法论集》第2期
  袁宾1989《祖堂集被动句研究》《中国语文》第1期
  远藤光晓1984《〈翻译老乞大朴通事〉里的汉语声调》《语言学论丛》第13辑
  岳俊发1984《得字句的产生和演变》《语言研究》第2期
  张洪年1977PerfectiveParticlesintheBianWenLanguage(《变文中的完成貌虚词》)JournalofChineseLinguistics;5·1
  张惠英1982《释“什么”》《中国语文》第4期
  1989《说“给”和“乞”》《中国语文》第5期
  赵金铭1979《敦煌变文中所见的“了”和“着”》《中国语文》第1期
  1979《“的”“地”源流考》《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周迟明1958《汉语的使成性复合动词》《文史哲》第4期
  周大璞1971《敦煌变文用韵考》《武汉大学学报》第3、4、5期
  周祖谟1988《唐五代的北方语音》《语言学论丛》第15辑
  1989《变文的押韵与唐代语音》《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知识出版社
  祝敏彻1957《论初期处置式》《语言学论丛》第1辑
  1960《得字用法演变考》《甘肃师大学报》第1期
  1982《朱子语类中的“地”“底”的语法作用》《中国语文》第3期
  蒋冀骋又名蒋宪平,笔名马由、郁文,1955年11月生,湖南祁东县人。1990年获杭州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敦煌文书校读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近代汉语音韵研究》、《近代汉语纲要》(合作)、《说文段注改篆评议》及论文40余篇。

第六章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语言学(1)
更新时间2010…6…8 16:07:12  字数:15415

 徐通锵陈保亚
  语言研究有希腊罗马、印度和中国三大传统。十九世纪是印度传统和希腊罗马传统相结合的时代,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两大传统的研究对象都是印欧系语言,因而它们的结合也就形成了一种统一的印欧语的研究传统。中国的传统俗称小学,以字的研究为基础形成文字、音韵、训诂三大部门。虽然它在历史上因佛经的翻译而与印度传统有些接触,促进了反切的形成与发展,但基本上是在汉语“封闭”的范围内自我发展的,与希腊罗马传统没有任何联系。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印欧语的研究传统敲开了汉语研究的“封闭”大门,要求与之“结合”;而汉语的研究,由于局限于文字书面材料,思路比较狭窄,已经出现难以深入发展的危机,因而也正需要有新理论、新方法的补充。两种研究传统,一有所需,一有所求,因而中、外语言学家都在探索“结合”的途径,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1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和诞生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的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马氏文通》的出版至今正好一百年。这一百年的中国语言学,可以说是探索汉语的研究传统与印欧语的研究传统相结合的一百年,而在语言学的各个领域中,历史语言学的“结合”的成效又是最为显著的一个部门,因而借此纪念《马氏文通》出版百年之际,回顾一下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语言学的发展,总结相应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语言学今后的发展来说,不是没有意义的。
  一、两大传统的碰撞和古音研究的一场大辩论
  汉语和印欧系语言是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语言,以此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两大传统的理论和方法自然也大相径庭,因而要实现两大传统的“结合”也就不能不是一种艰苦的历程。“文化交流并不总是在平静祥和的气氛中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撞击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季羡林,1997),汉语研究与印欧语的理论、方法的结合过程,情况正是那样,经历了一次剧烈的撞击,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伴随着“五·四”运动而发生的“整理国故”和由此而展开的一场古音研究的大辩论。
  “整理国故”或“整理国学”是以胡适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发起的一次颇有规模的学术活动,其目的是“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蔡元培,1919),“应该尽量指导‘国故家’用科学的方法去做国故的研究”(胡适,1919)。这种“科学的方法”与中国传统的小学、特别是乾嘉学派的研究方法有重大的差异,前者讲系统、讲演绎推理,而后者重实证、重一字一义的解释。反映胡适“整理国故”思想的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发刊词,认为旧方法“研究的范围太狭窄”“太注重功力而忽略了理解”“缺乏参考比较的材料”,因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要“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用系统的整理来部勒国学研究的材料”“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的材料的整理与解释”。发刊词还以音韵的研究为例具体说明比较方法的效用,认为“在音韵学上,比较的研究最有功效。用广东音可以考侵覃各韵的古音,可以考古代入声的区别。近时西洋学者如Karlgren,如BaronvonStalHolstein,用梵文原本来对照汉文译音的文字,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古音学上的许多困难问题。不但如此,日本语里,朝鲜语里,安南语里,都保存有中国古音可以供我们的参考比较。西藏文自唐朝以来,音读虽然变了,而文字的拼法不曾变,更可以供我们的参考比较,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中国古音里有许多奇怪的复辅音呢”。与发刊词一起,《国学季刊》还发表了钢和泰(1923)的《音译梵书与中国古音》。该文认为,研究汉语音韵的材料有三个重要的来源:一是汉语方言,二是汉外语的对音与译音,三是反切与韵表,其中汉外语的对音与译音尤以梵汉对音最为重要,“梵咒的音读因为有宗教的性质,故在中国古音学上的价值比一切非宗教的译音格外重要”。紧接着这篇文章,第2期的《国学季刊》又发表了汪荣宝(1923,241,255)的《歌戈鱼虞模古读考》,认为汉语的“a”元音是自己固有的,不是像传统所说的那样,来自西域。他根据魏晋六朝的梵汉对音、日译汉音等材料,发现“同一语音,而在宋齐之后用歌戈韵字译对者,在魏晋以上多用鱼虞模韵字为之;因恍然于汉魏时代之鱼虞模即唐宋以上之歌戈麻,亦即收a而非收u、ü者也”。他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唐宋以上,凡歌戈韵之字皆读a音,不读o音;魏晋以上,凡鱼虞模之字亦皆读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