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文学史-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兽追寻者/倒在地下,死得石硬”!/她刚说完,/猎人就断了气,倒在地下, 

死得石硬,/ 

     像一根树干被雷电摧毁,突然下倾。后来,他们经过种种曲折磨难,终 

于幸福团聚,恢复了王位。 

      《摩诃婆罗多》中还有一些富有哲理的梵歌,如《薄伽梵歌》中《善人 

与恶人》的一节论述内容: 

     无畏精神、生活圣洁、坚定瑜伽智慧、施舍、自制、牺牲、研诵经文、 

严肃、正直、不伤生、真理、不怒、礼让、和平、不欺、怜悯众生、不贪、 

温和、谦逊、不移、活跃、原谅、坚忍纯洁、勿嫉勿骄,这些是生而具有圣 

灵的人的品质。 

     虚伪、骄傲自满、愤怒和粗暴以及无知,这些是生而且有恶灵人的品质。 

      “梵歌”文辞典雅,思想高洁,是印度古代文学中的瑰宝。 

     (2)《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的两大史诗之一,传为弃恶从善的圣人蚁垤(瓦 

尔米基)所作。书名的含义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书以罗摩和 

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了古代印度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 

     a。关于史诗的作者 

     传说 《罗摩衍那》作者蚁垤,本名叫瓦尔米基,本是一个弃儿,以抢劫 


… Page 61…

偷盗为生。一次,他抢劫路过的七仙人。七仙人问他,他的妻儿是否愿意与 

他分担抢劫的罪恶。他不能回答,回家询问妻儿。妻儿表示不愿与他分担。 

他由此觉悟,回到七仙人那里,拜倒在他们脚下。七仙人教给他吠陀知识, 

还叫他坐在一棵树下,不断念诵“摩罗”(“罗摩”的倒念法)。他静坐不 

动,天长地久,白蚁在他身上筑窝,形成蚁垤。后来,七仙人回到那里,拔 

开蚁垤。从此,他就得名“蚁垤。” 

     有一天,蚁垤在森林里看见一对麻鹬悄悄交欢,忽然一个猎人射中了公 

麻鹬。公麻鹬坠地翻滚,满身鲜血,母麻鹬凄惨悲鸣。蚁垤心生怜悯,安慰 

母麻鹬,谴责猎人:“你永远不会,尼沙陀!(猎人)/享盛名获得善果;/ 

一双麻鹬耽乐交欢,/你竟杀死其中一个。”他用等量的音节和四个音步抒发 

了自己心中的悲痛。由此竟产生了一种诗体。这个脱口而出的诗体,梵文读 

音“输迦”(忧伤),他就用一个相近的词“输洛迦”(偈)命名。不久创 

造之神大梵天来访,要蚁垤就用“输洛迦”诗体把罗摩故事编成一部伟大诗 

篇。蚁垤于是澄心静虑,开始创作,终于写成 《罗摩衍那》——关于罗摩的 

传说。 

     b。《罗摩衍那》的内容 

     阿踰陀城十车王有3个王后,生了4个儿子——罗摩、婆罗多、罗什曼 

那和设睹卢祗那。罗摩长大后,帮助众友仙人降魔,并随众友仙人到密提罗 

国参加大祭。密提罗国王遮那竭有个女儿,名叫悉多。遮那竭允言:谁能拉 

开他家祖传的神弓,便能娶悉多为妻。罗摩拉开并拉断了神弓,因而赢得了 

悉多。以上为《童年篇》。 

     十车王年迈体衰,决定立罗摩为太子。小王后吉迦伊却利用国王从前许 

诺给她的两个恩惠,要挟国王,一要流放罗摩14年,二要立她自己的儿子婆 

罗多为太子。十车王悲痛欲绝,罗摩也为了父亲不失信而甘愿流放,悉多为 

了夫妻之情,罗什曼那为了兄弟之谊,一同随罗摩流放。不久,十车王抑郁 

而死,婆罗多被母亲从舅家召回举行父葬和继承王位。他得知真相后,大骂 

母亲不义,亲自去找罗摩回京,罗摩不回,他只好带回罗摩的一双鞋子,供 

在国王宝座上摄政。以上是《阿踰陀篇》。 

     罗摩、悉多和罗什曼那在森林中到处漫游,过着艰辛的生活。10年后, 

他们来到又一座森林。楞伽城十首魔王罗波那的妹妹向罗摩和罗什曼那求爱 

未遂,想要一口吞吃悉多,被罗什曼那割掉鼻子和耳朵。为了报仇,她怂恿 

哥哥劫掠悉多。于是罗波那派遣一个罗刹化为金鹿引诱罗摩追赶,终于捉获 

悉多。罗摩兄弟从无头怪那里得知应找猴王帮助。以上是《森林篇》。 

     罗摩和罗什曼那终于找到流亡的猴王须羯哩婆。他们帮助猴王收复了失 

国。猴王也召集全国的猴子帮助他们寻找悉多,但隔着大海,无法渡过。以 

上是《猴国篇》。 

     神猴哈奴曼神通广大,变幻无穷。他摇身变成巨猴,纵身一跳,越过波 

涛汹涌的大海。到了楞伽岛,他又变成一只猫,钻进罗波那宫殿,在后花园 

找到了悉多,并亲眼看见魔王威逼利诱悉多,而悉多宁死不从。哈奴曼把罗 

摩的信物戒指交给悉多,悉多也将信物宝石托哈奴曼带回。这是《美妙篇》。 

     在工巧大神的儿子那罗帮助下,罗摩、罗什曼那和猴军架桥渡海,与十 

首魔王展开一场大战。罗摩兄弟受伤,哈奴曼用仙草治愈他们。最后,罗摩 

杀死魔王,救出悉多,但罗摩怀疑他失贞,悉多伤心落泪,愿投火自明。火 

神从熊熊烈火中托出悉多,证明了她的贞操。这时14年期满,罗摩一行乘飞 


… Page 62…

  车回国。婆罗多欣然让位,罗摩登基。此为《战斗篇》。 

       阿踰陀在罗摩治理下,出现太平盛世。忽有密报告诉国王罗摩:民间流 

  传悉多曾在魔王宫中居住,算不得贞女。为了不违民意,罗摩忍痛派罗什曼 

  那把已有身孕的悉多丢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垤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 

  林里,生下一对双生子。罗摩举行马祭时,蚁垤让这两个孩子当场唱这部由 

  他编写的长诗——《罗摩衍那》。罗摩明白了就里,但仍不收留悉多,说无 

  法取信于民。悉多便向大地母亲求证,大地果然裂开,收容了这位无瑕的贞 

  女。后来,罗摩将王国交给自己的双生子分治,而与弟弟一起抛弃凡体,升 

  入天国。此为《后篇》。 

       c。《罗摩衍那》的思想意义 

        《罗摩衍那》是一部宣扬古代印度的封建伦理理想的作品。在这部长诗 

  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化的人物:罗摩为了恪守孝道而自愿流放,为了 

  维护王族的尊严和人间的正义而消灭邪恶的魔王罗波那,为了取信于民而遗 

  弃爱妻悉多,可谓理想的儿子和君王;罗什曼那和婆罗多恪守悌道,是理想 

  的弟弟;悉多恪守妇道,是理想的妻子。他们之间的关系符合封建伦理道德 

  规范,类似中国古代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长幼有序”。 

  罗摩故事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悉多成了封建贞节观念的牺牲品。这也客观上 

  反映出封建伦理的不合理性。史诗中描写的罗摩与十首魔王之间的斗争,也 

  反映出新的封建主与落后的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斗争。 

       据季羡林先生研究,《罗摩衍那》的成书要比《摩诃婆罗多》晚一些时 

      ① 

  间,那时正是印度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随着封建制日益取得优 

  势,罗摩的形象也日益神化。这在作品本身己有反映。在一篇认为属于原始 

  部分的中间内容中,罗摩基本上是一个人间英雄形象,而在晚出的开头与结 

  尾部分中,罗摩则成了大神毗湿奴的化身。从此,罗摩成了印度教崇拜的主 

  要偶像之一。 

       d。《罗摩衍那》的艺术色彩 

        《罗摩衍那》的故事情节比较集中紧凑;虽然也插入不少神话传说,但不 

  象《摩诃婆罗多》那样枝蔓庞杂。主要人物性格丰满,随着矛盾的展开而变 

  化发展。长诗注重风景描写,而且做到情景交融。例如罗摩为寻找悉多,来 

  到般波池。这里春光明媚,种种可爱的景色更激起他对悉多的痛苦思念: 

       各种各样的鸟欢乐发狂,/好象把我的爱火点旺,让我想起黑皮肤的情 

  人,/那面如满月的荷眼女郎。/看哪!在错杂的山峰上,/公鹿和母鹿呆在一 

  起;/我却是被迫同悉多呀,/那位鹿眼女郎分离。 

       —— 《罗摩衍那》(4。1。45—46)(季羡林译) 

        《罗摩衍那》的文体风格明白晓畅,但已开始出现讲究辞藻和精心雕镂 

  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