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像你我一样呼吸-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种特殊的西方科技手段印证了东方思想中主客交融的思维方式、从而给予传统西方哲学思想以重大启发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
  作为主体的摄影者,为要使主客二元成为一体,他必须放弃自己的主体人格,通过摄影这个媒介,帮助被摄对象实现其想要成为照片的愿望。而要达成这个目标,主体必须把自己彻底“放空”,全面开放地迎接对象,包容对象,让对象进入主体。当然,这同时也是进入对象的过程。正如鲍德里亚所说:“物体必须是由视线来固定,被凝视,被确定不动。摆姿势的并不是物体,而是拍摄者这一边,他必须凝神屏息,在时间与身体之中创造出虚无。而且,也必须要停止精神的呼吸,什么也不考虑,让心灵的平面与没有使用之前的胶片一样纯洁无垢。如果认为自己是在表现什么的存在的话,那就已经完蛋了,要在自己与物体同居的一种妄想之中,丝毫不考虑导演摆布,化为按照固有的轨道工作的镜头。在那里有着在游戏中可以见到的那种不可思议的魔力──超越自己的形象,委身于一种幸福的宿命的魔力。进行游戏的是你,也不是你。”
  其实,通过摄影这个行为方式重新思考主客二元关系,并非始于鲍德里亚。比如,深受佛教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影响的卡蒂布勒松就曾经说过这样充满思辩色彩的箴言:“不是我在拍照片。而是照片在拍我。”但这种来自拍摄实践的哲学领悟要成为一种理论,那就只能等待像鲍德里亚这样的人出现了。
  鲍德里亚提醒我们注意的是,现实中对象本身已然存在的表现力,而作为主体的摄影家的所谓“摄影表现”,其实仅仅是帮助事物实现它们的表现欲而已。从这个颠倒过来的立场看,我们发现,对象成为了拍摄活动中的主角,而拍摄者成为了配角。显然,他否定了主体在摄影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在内涵丰富的现实面前,让对象自己说话是最重要的,而这也是鲍德里亚摄影思想的一个核心部分。因此,鲍德里亚的这一理论新说,实际上彻底地否定了摄影家,甚至是人类,对于现实世界目空一切的野心与自以为是的傲慢。
  当然,鲍德里亚虽然强调主体要谦虚,要有包容力,要配合对象的表演,但这并不意味着主体是毫无作为的。就像他自己的作品所显示出来的那样,那是一个有着良好的美学素养与视觉表现力的人才会拥有的一种充满了个性特色的视觉表达。他的作品往往有着严整的几何形态,用从现实中截取的大块大块的鲜艳色彩来构成画面。这样的画面,显然是他的主体意志的产物。他认为在画面经营这方面,仍然是主体在与客体之间的游戏中可以有所发挥的地方。他说:“拍摄照片这个行为本身是一个幸福的行为。这跟与理论的关系是相同的,虽然可以表现绝望的想法,但如果形式,也就是说语言没有受到虐待的话,就会出现一种与某个想法的内容本身折衷的现象,也就是即使想法是非常具有批判性,非常具有否定性,但在形式上却是完美的情况。”显然,在具体的画面经营组织中,他并没有放弃主体性。他要追求的是一种“绝望的想法”与“完美的形式”之间的平衡。


“历史”即将终结,而你,无法拯救(2)


  鲍德里亚反复强调的是,拍摄主体手中照相机镜头对面的“事物这一方在凝视”我们,它们在竭尽所能地施展魅力,诱惑我们,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些事物一直在伺机而动,希望通过摄影这个媒介被拍摄成照片,成为一种新的现实形态。他说:“这世界上充满了物品,但那不是客体。把物品升华为客体的是摄影。比如,你虽然会有对事物的各种看法,但在写作的时候,就得把它们变成思考与思想。同样地,摄影则是从平庸的物品中制造属于例外的客体。”也就是说,出现在照片中的事物,它作为客体其实只是因了摄影才有机会“升华”为客体,因此这是一种例外。如果我们对于这种被升华的客体过于相信,那显然会产生对于现实的错觉。
  从某种意义上说,鲍德里亚是一个蓄意要与现有的各种摄影定论或者说是成见“作对”的摄影家。比如,选择彩色摄影这个表现手段而不用黑白摄影,也是他对于传统习惯势力贬低彩色摄影的有意识抵抗。他热衷于彩色摄影其实就确实含有对黑白摄影的特权地位的否定。他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就这个问题给出过饶有深意的回答。他说:“我非常尊敬真正的摄影家、伟大的摄影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根本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摄影家。如果我要这么想的话,那就想入非非了。黑白摄影是以幻想的、形而上的世界为前提的。这是它的必要前提。我的彩色照片没有‘做过手脚’。而黑白照片则是‘做过手脚’的,它生成了一种对环境产生某种心理影响的模糊化的东西。”作为一个思想家的鲍德里亚的摄影姿态在本质上与摄影家对待现实、对待摄影的态度有着根本的不同。他的实践及其所包含的理论意义,对于理解摄影的本质,对于理解现实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我靠虚象生活”


  “我靠虚象生活”
  鲍德里亚绝对是个思想界的异类。他常常不无自豪地自称是个“自修者”,而拒绝承认自己是知识分子,几次三番地说“有三个知识分子在场,我就溜了”。因为从学术机制来说,他没有升到教授那样的职位,当然他也不想成为一个被体制束缚的知识分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要的是某种程度的自由”。
  让·鲍德里亚1929年出生在法国东北部的兰斯,这个城市以生产香槟酒出名。鲍德里亚的家庭应该是属于下层阶级的,他的祖父母为农民,到了父母才转为市民,也不过是小公务员。在这个家庭,只有他受过较好的教育,念过大学。但是,他仍然是无法归类的思想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作家、诗人、摄影师……好像都沾点儿边,但又都无法概括鲍德里亚的全貌。
  他从没有遵循学院生涯的轨迹,事实上,他参加了高等教师的考试,不过没有考上。后来尽管在大学里教社会学,但是他的作品不是大学学院式的,可是任何一个读过他著作的人都知道,他的东西也绝对不是文学性的。尽管鲍德里亚被称为是后现代主义的巨头,但是他并不买任何人的帐。由于对于艺术文化的意识形态抱有反感,所以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无政府主义者,既与大学体制格格不入,又保持了与政治界的距离,落得两边不是人。
  1966年3月,鲍德里亚在巴黎南特大学师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亨利·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并于当年9月开始在南特大学担任助教,一直到1987年他的学术生涯都是在南特大学进行的。他所受的教育和从事的教学都偏重于德语文化,对尼采、路德、荷尔德林都有过一定的研究,陆续翻译过彼得·魏斯和布莱希特等德语激进作家的剧作。
  1960年代的鲍德里亚身逢乱世,越战、垮掉的一代、猫王、甲克虫、学生运动……那是个全球激动、混乱、充满文化思想冲突的年代。他的个性其实是热血沸腾而不是冷漠的,言行都是积极靠近法国左派的。60年代初的时候,鲍德里亚就开始在法国的《摩登时代》上发表文学批评文章,但没有在文坛引起太大的注意,他后来就转向了社会学的研究,而从60年代后期开始,他与《乌托邦》和《通道》这两份非正统的左翼激进刊物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大量发表文章。1968年著名的五月风暴,鲍德里亚也像他的老师们一样走上了街头。
  但是那场左派运动失败后,鲍德里亚退居讲台书斋,就是这一年他出版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物体系》,开始了他的理论著述生涯,这是在列斐伏尔和罗兰·巴特影响下的处女作;1970年的《消费社会》则是其代表性作品。
  从70年代末开始,鲍德里亚开始了频繁的全球旅游和讲学活动,因为这时他在国际学术界已声誉渐隆。他到美国旅行讲学,后来相继旅居柏林、阿根廷和巴西等地,四处游荡。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批评理论界,几乎无人不谈鲍德里亚。他的著作被译成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广为传播,是最有影响的当代批评理论家之一。
  鲍德里亚常常语出惊人,最著名的就是1991年,在多国部队为避免海湾战争的爆发而举行日内瓦会谈前夕,鲍德里亚在法国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