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商人羊皮卷-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前,有位犹太商人狄利斯和他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出海远行。他们随身带上了满满一箱子珠宝,准备在旅途中卖掉,但是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一秘密。一天,狄利斯偶然听到了水手们在交头接耳。原来,他们已经发现了他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着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些珠宝。    
    狄利斯听了之后吓得要命,他在自己的小屋内踱来踱去,试图想出个摆脱困境的办法。儿子问他出了什么事,狄利斯于是把听到的全告诉了他。    
    “同他们拼了!”年轻人断然道。    
    “不”,狄利斯回答说,“他们会制服我们的!”    
    “那把珠宝交给他们?”    
    “也不行,他们还会杀人灭口的。”    
    过了一会儿,狄利斯怒气冲冲地冲上了甲板,“你这个笨蛋儿子!”他叫喊道,“你从来不听我的忠告!”    
    “老头子!”儿子叫喊着回答,“你说不出一句值得我听进去的话!”    
    当父子俩开始互相谩骂的时候,水手们好奇地聚集到周围。老人然后冲向他的小屋,拖出了他的珠宝箱。“忘恩负义的儿子!”狄利斯尖叫道,“我宁肯死于贫困也不会让你继承我的财富!”说完这些话,他打开了珠宝箱,水手们看到这么多的珠宝时都倒吸了口凉气。狄利斯又冲向了栏杆,在别人阻拦他之前将他的宝物全都投入了大海。    
    过了一会儿,父与子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只空箱子,然后两人躺倒在一起,为他们所干的事而哭泣不止。后来,当他们单独一起待在小屋时,父亲说:“我们只能这样做,孩子,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救我们的命!”    
    “是的”,儿子答道,“您这个法子是最好的了。”    
    轮船驶进了码头后,狄利斯同他的儿子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他们指控了水手们的海盗行为和犯了企图谋杀罪,法官逮捕了那些水手。法官问水手们是否看到老人把他的珠宝投入了大海,水手们都一致说没看到过。但法官仍然判决他们都有罪。法官问道:“犹太人不会弃掉他一生的积蓄而不顾,只有当他面临生命的危险时才会这样去做吧?”水手们只得赔偿了狄利斯的珠宝,法官因此饶了他们的性命。    
    任何一个犹太人都知道他们是输不起的,他们只有成功,失败了,就意味着灭亡和永远没有机会再来,因而,他们都异常地努力,很多犹太人就是在别人看起来根本就不可能东山再起的绝境的时候,取得了成就的。打开犹太名人的少年经历,就会发现在10个犹太名人里面,有八九个是从小在苦难、坎坷中长大的。犹太人的这种逆境成功的精神,永远为世人所敬佩。    
    成功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我需要”,而是“我必须”。    
    即使是在他们遭受驱逐和凌辱的时候,在他们像烂泥一样被踩在脚下的时候,他们也不放弃自己是上帝选民的自豪感,别人欺凌他们,说他们是“犹太猪”,希特勒说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不配和高贵的德国人生活在世界上,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这样认为过,他们反而觉得自己才是最值得骄傲的民族,自己仍然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于是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为了自己“上帝的选民”这个称号而自豪,使这个倍受欺凌的民族团结在一起。他们用自己巨大的财富让世人对他们羡慕和妒忌。


第二部分 冒险致富危机中寻找希望(2)

    1921年的俄国,经历了内战与灾荒,急需救援物资,特别是粮食。哈默本来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清洁的医院里,不愁吃穿安稳地度过一生。    
    但他厌恶这种生活。在他眼里,似乎那些未被人们认识的地方,正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大干一番事业的战场。他作出了一般人认为是发了疯的抉择,踏上了被西方描绘成地狱似的可怕的前苏联。当时,前苏联被内战、外国军事干涉和封锁弄得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霍乱、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和饥荒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重大的决策——新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前苏联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士对前苏联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做是可怕的怪物。到前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被称做是“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值得去冒险。于是哈默在饱尝大西洋中航行晕船之苦和英国秘密警察纠缠的烦恼之后,终于乘火车进入前苏联。沿途景象惨不忍睹: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城市和乡村到处有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人的头顶上盘旋。哈默痛苦地闭上眼睛,但商人精明的头脑告诉他:被灾荒困扰着的前苏联目前最急需的是粮食。他又想到这时的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早已惨跌到每蒲式耳一美元。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到市场出售。而前苏联这里有的是美国需要的、可以交换粮食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能够交换,岂不两全其美?从一次苏维埃紧急会议上哈默获悉前苏联需要大约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机不可失,哈默立刻向前苏联官员建议,从美国运来粮食换取苏联的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初战告捷。    
    没隔多久,哈默成了第一个在前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此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让他负责前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哈默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一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等30几家公司在前苏联的总代表。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惊人。    
    第一次冒险使哈默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于是,“只要值得,不惜血本也要冒险”,成了哈默做生意的最大特色。    
    知道了自己民族之所以被人欺凌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政府来保护自己。于是在几位犹太爱国人士的积极倡导下,他们发动了犹太复国运动,别人觉得那样流散四方而又弱小无助的民族是不可能建立一个国家的,但是在很快的时间里,1948年,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全球各地的“上帝的选民”纷纷会聚他们的圣地巴勒斯坦,各地的犹太富豪们纷纷慷慨解囊捐献自己的财产,他们很快地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了一个强盛、富裕的国家,他们取得的各项成就让世界感到惊讶。在历经了2000多年的流浪、被迫害、被屠杀之后,他们凭借“上帝的选民”的自豪和光荣终于让他们回到了“应许之地”,这是一个历史的奇迹!


第二部分 冒险致富风险的回报(1)

    “当机会来临时,不敢冒险的人永远是平庸之辈。”    
    ——《羊皮卷》    
    身处逆境当中,不气馁,不失去希望当然是重要的,承受压力甚至苦难,顽强地忍耐着等待机会更显可贵。但是,命运的改变往往就在于某一个机会上,抓住这个机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成功与失败均是不可预见的,去做就意味着冒险;而在失败与成功都不可把握时,就更意味着风险。那么,面临此等机会,我们该怎么办?由于是身处逆境当中,我们可以凭借或依赖的东西非常有限,往往就是“抵上身家性命,成与不成在此一搏”,赢了,我们的人生就此改变;输了,就是一败涂地。一般人,往往会望而却步,甘愿放弃机会,而勇敢者就会知难而上,激流勇进。只要我们充分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各方面的状况,不是盲目冒进,就应该大胆地去尝试、去冒险。    
    “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会赢得人生辉煌;而且,那种面临风险,审慎前进的人生体验为我们练就了过人的胆识,这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太人无疑是这种财富的拥有者:他们凭着过人的胆识,抱着乐观从容的风险意识知难而进,逆流而上,往往赢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这种身临逆境,勇于冒险的进取精神是成就“世界第一商人”的又一重要因素。    
    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已经爆发,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展开全面进击。    
    摩根与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克查姆商量出了一个绝妙计划。这天,克查姆来访,说:    
    “我父亲在华盛顿打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