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无兵-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李侃《中国近代史》语,但考罗尔纲《绿营兵志》,罗氏早已认为,“八旗武力入关后还没有占领全中国,就开始腐化”。“乾隆末年以后,绿营这个工具逐渐腐朽了”。此论当为否定八旗、绿营之代表。

③ 《清史稿》洪秀全本传,并《清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一。

④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

⑤ 《天兄圣旨》卷一庚戌年正月初四日记事。

⑥⑦ (瑞士)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第六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⑧ 官兵合计,一军当有13155人。不论初建军,还是定都金陵,太平军“军”的编制大都限于2500人这内。金田初起,五军累计再加女营当不超此数。

⑨ 第一个披露洪氏娘娘数目的,是“洪大全”(焦亮),在《洪大全供词》中,他说“洪秀全耽于女色,有三十六个女人”。洪大全被俘于永安突围后,故此数当针对永安封王时期。另在1863年2月2日英文《北华捷报》上,刊文指证金田起义不久,洪秀全即已有十五位娘娘。见王庆成《太平天国文献和历史》P227。

⑩ 战术分歧见《清史稿·乌兰泰传》及《清史稿·向荣传》。但太平军突围成功还有天候之利。

第三篇:圆明园“火警”

圆明园“火警”

日月逆行,历史亦无法改写。1861年初秋,北京城西北郊四十里之圆明园被焚。英人一炬,可怜焦土。

吴相湘《明清宫廷实纪》一书有“英人焚劫圆明园”一节,略谓:

庚申之役,英人竟将满清五世经营百余年之积蓄付诸无情之火,致使世界最大园庭顿成瓦砾场,不仅中国朝野引为奇耻大辱,即全球人士亦为之叹息焉。(按:八月二十二日英、法联军抵京郊,法人首入圆明园大劫,次日英军继至,土匪乘势附和。二十五日联军他撤,诸园仍由清兵接收。嗣因英人欲泄愤,初议撤毁诸园,虽经法人反对,卒于九月初五日以骑兵赴园,据正大光明殿为临时发令所,派兵四出纵火,初六日下午三时,正大光明殿与大宫门最后亦会焚如。同时,清漪、静明、静宜三园亦俱罹浩劫,是英人所焚非一圆明园也。)①

大火之后,又经百年风雨,圆明园真的沦为一片废墟了。前代繁华名存实亡,断壁残垣,任人凭吊。人们不知这是出之对历史的信任,亦或对后来人的信任。乱石无语,古木空绿,几片水光,万难映出咸丰时代的蓝天白云了……

二十年前,曾与友人两游圆明园废墟,两个人,两种感受。朋友说,他感受了弱国病民任人蹂躏之痛。我说,自己总有“亡国者”“自亡国”的后怕。

时过境迁,圆明园遗址据说已被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主题公园”,而我心头那一丝“亡国”的零余久久挥之不去。并不是要将自己打扮成前朝“遗民”或当代“志士”,朴素的理念只是发端于如下的逻辑设定:

英法联军,仅是万人团队(约二万五千),就轻而易举地撞开了中国的国门、都门、宫门、园门,而能在天子禁苑逞其兵火,究其实,这等于将中国“灭”了一次。

如果他们挥兵热河,穷寇而迫,咸丰皇帝还能往哪儿逃呢?

如果他们扶一傀儡,建一伪朝,大清国将何以残喘?

如果他们赖在北京,长此驻扎,中国会不会成为又一印度?

好在,历史否定了这些“如果”。条约续签了,赔款到手了,联军撤兵了。冰冷残酷却又真切的历史事变告诉世界:

英国与法国,并无“灭”掉中国的战略设计。即便在胜券已握的大好形势下,入侵者也未被胜利冲昏头脑而“将战争进行到底”。中国“死”了一次,“生”了一次,而这都是由“敌人”决定的。“死”固然为敌强加,“生”未尝不是敌人要留有余地。

现在想来,“帝国主义”并非只有一个德性。同一个“帝国主义”,不同的历史季节它也有不同的胃口。遭其凌辱,铭记于心,“义愤”固所难免,但“认识”帝国主义并学会与它们打交道的课题也是不该被忽略的吧!

聚焦圆明园,借着那场玉石皆焚的大火,让我们看一看那些隐匿了的中国与外国的鬼影魅形。

一、叶名琛“惹火烧国”

数十年来,一茬又一茬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洗耳恭听历史教员的爱国倾诉:一条“亚罗号”船,一个“马赖”神父,作为导火线,引燃了英、法两国对中国的入侵,烧我圆明园,割地又赔款……

当“历史”仅仅被界定为“正义”与“非正义”、“侵略”与“被侵略”此消彼长的相互较量时,这么说言之成理;何况,历史陈述是有“立场”的,将历史当做“爱国主义教材”亦天经地义。

问题就出在“立场”与“爱国主义”上。

因为,一个“立场”只有一个“视点”,固执一点,敌对那方的情况最易成为“盲点”;“爱国”既然至上,“国家错误”又自然易成“忌讳”。中国人写的“中国近代史”,基本上绕不过上述“盲点”与“忌讳”的误区。以“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个称呼并不准确,但中国人已经从众认可——为例,入侵者的战争借口就远远不是一条船、一个神父。

英国人、法国人原来并不想跟中国干一仗。终极目的,他们是要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大发生意财;而贸易是要有相互约束的,签约自然成为当务之急。英法要签新约,清政府原来许诺要签的,反悔了,不愿意了。你不签,我就打;挨了揍,赔了款,“约”还是签了,这就是当年历史的梗概。

后时性的历史评判,谴责英法诸列强为“蛮横”、为“侵略”、为“流氓寻衅”,这都是有凭有据的。但所有的谴责者都无暇于自我反思,不,其实不是“自我”,而是为“清政府”,为当时的“中国”做一点反思。

谁如果“反思”了,谁就会发现清政府确确犯了一个“国家错误”,正是这个“国家错误”授人以柄,诱发了侵略,鼓舞了侵略,甚至成全了侵略。重申本书前文的结论,即“错误就要挨打”。

让我们从当时清王朝最优秀的官吏叶名琛说起。说“优秀”,叶名琛真的“优秀”。惟其“优秀”,他才仕途坦荡,职务飙升,终于爬到了全权处理清王朝外交事务的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事务钦差大臣的重要岗位。其时,清王朝尚无“外交部”(准外交部,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叶名琛被俘三年之后的1861年1月才宣告成立),一切外交事宜俱委“五口通商事务钦差大臣”署理,而这位“钦差”,例由“两广总督”兼任。

且看叶名琛的升迁史。

叶名琛,字昆臣,湖北汉阳人。嘉庆十四年(1809)生,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入翰林院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十八年(1838)散馆,出为陕西兴安知府;道光十九年(1839)擢山西雁平道;道光二十年(1840)调江西盐道,道光二十二年(1842)升云南按察使,是年底晋湖南布政使。道光二十四年(1846)丁母忧去职。道光二十六年服阕,授广东布政使,道光二十六年(1848)擢广东巡抚。这一年叶名琛四十岁。从翰林院编修的“正七品”闲职,到一省封疆大吏的巡抚(从二品),叶名琛用十年时间(还包括丁忧守制的27个月)连升九级台阶,不为不速,不为不顺。②

历史在后台做了充分的准备,帮助将要登场的演员涂脂抹粉,冠带一新,就是为了让他演好自己的角色。“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此言信矣!

当上巡抚的第二年,即1849年4月,叶名琛就有了一次显示他天朝大吏气度的机会,这便是与总督徐广缙拒绝英国人进入广州城。督抚同心,绅民一意,又有“民团”十万人闻讯集结,英国人权衡利弊,放弃了4月入城的计划。事定,广缙以疏闻。道光皇帝龙颜大悦,他认为徐、叶二人“不折一兵,不发一矢,中外绥靖,可以久安,实深嘉悦”,③ 于是一高兴赐封徐广缙一等子爵,赐封叶名琛一等男爵。

广州反对英国人入城的“胜利”,不但被“夸大”了,而且“定性”错误。

所谓“不战而胜”,“不战”是真的,“胜”则未必。因为英国人(非军事人员的商人)只是想“践约”入城,“约”是《南京条约》或对该“约”的官方解释,“城”是“五口”通商之“口”的广州。既开了“五口”通商,允许通商者进入“五口”,原本是顺理成章的。只是由于中英南京条约的中英文本存在歧义,签约后英国人能否进入通商口岸城市,尤其是广州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