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2-医方考-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黄芩、栀子、连翘;复有当归、芍药以和血;桔梗、白术、甘草以调气。营卫皆和,表 
里俱畅,故曰双解。本方名曰通圣散,极言其用之妙也。正考见中风门。 

卷二斑疹门第九
葛根橘皮汤
属性:葛根 橘皮 杏仁 知母 麻黄 黄芩 甘草 
冬月肌中斑烂,咳而心闷者,此方主之。 
冬月腠理闭密,故用麻黄以发表;肌属阳明,故用葛根以解肌;咳为肺气不利,故用橘 
皮、杏仁以利气;闷为心膈有热,故用黄芩、知母以清热;辛甘发散为阳,故佐以甘草,且 
调诸药而和中也。 

卷二斑疹门第九
阳毒升麻汤
属性:升麻(半两) 生犀角(镑) 麝香 黄芩(炒) 人参 甘草(各二钱五分) 
伤寒吐、下后,狂言面赤,阳毒发斑者,此方主之。 
吐、下后中气必虚,故用人参、甘草以补中;升麻、犀角寒而不滞,故为散斑之要药。 
佐以麝香,利气窍也。佐以黄芩,清阳毒也。 

卷二斑疹门第九
玄参升麻汤
属性:玄参 升麻 甘草(各等分) 
发斑咽痛者,此方主之。 
升麻能散斑,甘草、玄参能清咽。散斑者取其辛温,谓辛能散而温不滞也。清咽者,取 
其甘苦,谓甘能缓可苦能降也。 

卷二斑疹门第九
消毒犀角饮子
属性:牛蒡子(六钱) 荆芥(二钱) 防风(三钱) 甘草(一钱) 
皮肤有斑疹,无里证者,此方主之。 
辛甘发散为阳,故用防风、甘草;斑之为患,热药治之则血溢而益盛,寒药治之则血凝 
而不散,惟辛凉之药为宜,故用牛蒡、荆芥。无犀角而名犀角者,谓其功用同乎犀角也。 

卷二斑疹门第九
升麻葛根汤
属性:升麻 葛根 白芍药 甘草 
麻疹已出、未出,此方皆主之。 
诸疹未出,升麻、葛根能出之;诸疹已出,升麻、葛根能散之;芍药和营,甘草和卫。 

卷二斑疹门第九
消风散
属性:荆芥穗 炙甘草 陈皮 浓朴(姜汤炒) 藿香 蝉蜕 人参 白僵蚕(炒) 茯苓 防 
风 
风热丹疹,此方主之。 
风热则表实,实者宜散之,荆芥、芎 、防风、羌活皆辛散也。表实则里虚,虚者宜补 
之,人参、甘草、茯苓皆甘补也。风盛则气壅,浓朴所以下气,陈、藿所以泄气。风热生痰, 
治 

卷二斑疹门第九
化斑汤
属性:石膏 人参 知母 甘草 
胃热发斑,脉虚者,此方主之。 
胃热者,口燥烦渴也。胃主肌肉,故胃热则肌肉斑烂;脉虚者,壮火食气,而脉无力以 
充实也。惟其胃热,故用石膏之寒;惟其脉虚,故用人参之补;知母养其营,甘草养其卫。 
此方即人参白虎汤尔。 

卷二斑疹门第九
调中汤
属性:苍术(一钱半) 陈皮 砂仁 藿香 甘草 芍药(炒) 桔梗 半夏 白芷 枳壳(炒) 
羌活(各一钱) 川芎 麻黄 桂枝(各五分) 
内外、外感热而成斑者。此方主之。 
内伤则里热,外感则表热,两热而无泄,故令斑烂。外伤者调其中,苍、陈、砂、藿、 
半、芍、枳、桔,皆调中药也;外感者疏其表,麻、桂、羌、芎、芷、草,皆疏表药也。表 
里治而斑自愈矣。 

卷二斑疹门第九
大建中汤
属性:人参 黄 (炙) 当归 芍药(酒炒) 桂心 甘草(炙) 半夏(制) 黑附子(制) 
中气不足,无根失守之火,出于肌表而成斑者,此方主之。 
此是汗、吐、下后之证。中气虚乏,则余邪无所归附,隐隐然见于肌表,其色淡红而不 
甚显为辨也。人参、黄 所以补中,半夏、甘草所以调中,此皆健脾药也;复有当归、芍药 
之活血,则外溢之斑流而不滞;有桂心、附子之温中,则失位之火引而归原,此中营之帜一 
端,而失伍之师各就其列也。是方也,以附、桂、参、 而治斑,法之变者也。医而未至于 
可以权,则不足以语此。 

卷二
疟门第十
属性:叙曰∶疟之理难言矣。知五运六气、十四经络,始能粗知其证。知阴阳进退消长之理, 
然后知夫疟疾变迁之妙。苟非精研斯道,则所知者肤浅而已,一有问难,犹然袖手解颐。今 
考名方十八首,说证用药,可为初学之启蒙也。 

卷二疟门第十
麻黄羌活汤
属性:麻黄(去节) 羌活 防风 甘草(各三钱) 
疟发时,头疼,身热,脊强,脉浮者,名曰寒疟,此方主之。 
寒热一日一发,间日一发,三日一发,皆名曰疟,此云头疼、身热、脊强、脉浮,皆太 
阳证也。太阳乃寒水所化。故《机要》名为寒疟。麻黄、羌活,太阳经之汗药也。故以为君; 
防风乃诸风药之卒徒,故以为佐;甘草能和诸药而兼解散,故以为使。是方乃攻实之剂,若 
临病用药,则血虚者宜加四物,气虚者宜加参、术,全在活法,不徒执也。 

卷二疟门第十
白芷汤
属性:白芷(二钱) 知母 石膏(各五钱) 
疟发时,目痛,鼻干,口渴,自汗,不得眠,脉长,有热无寒,或热多寒少者,名曰热 
疟,此方主之。 
此条皆阳明证也,以其有热而无寒,或热多而寒少,故《机要》名为热疟。白芷所以解 
阳明之经,石膏所以清阳明之腑,知母所以养阳明之阴。虚者宜加人参,质实便燥者,此方 
不足与也,宜下之,用伤寒门大柴胡汤,后以本方调之。 

卷二疟门第十
小柴胡汤
属性:柴胡(去芦) 黄芩(炒) 人参 甘草 半夏(法制) 生姜 大枣 
疟发时,耳聋,胁痛,寒热往来,口苦,喜呕,脉弦者,名曰风疟,此方主之。 
此条皆少阳证也,以少阳为甲木,在天为风,故《机要》名为风疟。柴胡、黄芩能和解 
少阳经之邪,半夏、生姜能散少阳经之呕,人参、甘草能补中气之虚,补中所以防邪之入里 
也。正考见伤寒门。 

卷二疟门第十
清脾饮
属性:青皮(去穣,炒) 浓朴(姜汤炒) 白术(炒) 黄芩(炒) 半夏(制) 柴胡(去 
芦) 茯苓 
(去皮) 草果 甘草 
疟发时,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大小赤涩,脉来弦数者,此方主之。 
此条皆太阴证也,太阴脾主湿,湿生痰,痰生热,故见上件诸证。脉来弦数,弦为痰饮 
,数为热也。方曰清脾者,非清凉之谓,乃攻去其邪而脾部为之一清也。故青皮、浓朴清去 
脾部之痰,半夏、茯苓清去脾中之湿,柴胡、黄芩清去脾中之热,白术、甘草清去脾脏之虚, 
而 
《机要》云∶疟在三阴经,总谓之湿疟,当从太阴经论之。此言可谓知要。今即古方审择而 
用焉,则本方为切当矣。 

卷二疟门第十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属性: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甘草(二两) 石膏(半斤) 
《伤寒例》云∶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疟。温疟先热后寒,宜此方主之。 
脉阴阳俱盛者,旧有热也。重感于寒者,新有寒也。凡疟寒热相搏,邪正分争,并于表 
,则阳实而阴虚,阴虚生内热,阳实生外热,中外皆热,故见其烦渴而身热,恶热莫任也; 
并于里,则阴实而阳虚,阳虚生外寒,阴实生内寒,中外皆寒,故见其鼓颔而战栗,恶寒莫 
任也;若其邪正分争,并之未尽,则寒热交集,鼓颔战栗,烦渴身热并至矣。此论常疟寒热 
之理也。温疟先热后寒者,以其先有旧热而后伤寒也。方中有麻黄、杏仁,可以解重感之寒; 
有 

卷二疟门第十
香薷汤
属性:香薷(二两) 白扁豆 浓朴(姜汁炒) 茯神(各一两) 炙甘草(半两) 
疟发时,独热无寒者,名曰瘅疟,当责之暑,宜此方主之。 
暑,阳邪也。《内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 
多言,体若燔炭。故独热无寒之疟,责其因于暑也。香薷味薄而气清,能解表里之暑;扁豆 
味甘而性平,能解肠胃之暑;浓朴苦辛,破暑饮也;甘草性平,解暑毒也。《易》曰∶火就 
燥,则暑邪中人,先就于心,茯神之用,乃所以宁心耳。或问风亦阳邪也,瘅疟何以不责之 
风?余曰∶风为少阳,又为厥阴,在六气犹未纯阳,若临证主方处治,辛热固不可用,如辛 
凉发散之剂,用之未为不可。此在医者潜心,初不必泥于一方也。 

卷二疟门第十
七枣汤
属性:附子(一枚,盐水煮,去皮脐) 大枣(七枚) 
疟发时,独寒无热,脉迟者,名曰牝疟,当责之寒,宜此方主之。 
牝,阴也。王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