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响未来中国传媒30人-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说明他们也是希望好的,暴露出问题以后,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采访者: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媒体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异地监督比较多,《南方周末》可以说是最典型的。对此,你如何看待呢?

    朱德付:这和报纸定位有关,《南方周末》是全国发行的报纸,当然全国都在它的报道范围之内,不是说为了异地监督,而是从事情的本身是不是具备典型性、可报道性来判断的。

    采访者:这是不是可以看作是媒体的一种妥协。因为本地的事件有时不便于监督?

    朱德付:都有这个问题。《南方周末》在广州,它要营造好它的宣传与生存环境,相对来讲,对广州报道少一些,不是没有报道,但是管制性较大,总的来讲,报道量很小,但是在别的地方提了以后,影响深远,这样的监督比较多一点。

    另外这也与报纸定位有关。我们《京华时报》就不可能做异地,我们是北京发行,我们不做外地,很多人要到外地去搞,我不允许去,媒体的功能不允许,你到外地,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采访者:有人说《京华时报》因为是《人民日报》的子报,所以有着先天的优势。你同意吗?

    朱德付:肯定有这样的因素,我们在北京的舆论监督,在北京的媒体中是重量级的。因为我们是《人民日报》的子报,很多北京的单位会尽力给予配合,对我们干预少一些,不能直接指示我们干任何事情。但是,我们对北京市委宣传部所有的建议都会接纳,因为大家都在这里工作。实际上,我们面临的禁忌都是一样的。

    但是,不叫你去做什么之后,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你不要盯着几个不让你做的事情做,眼睛放在可做的上面。地雷就是地雷,叫你不要碰它,你就不要去碰。我们走过雷区,前面就是海阔天空。我们不要像工兵一样,每天排雷,报纸不是地雷兵,用不着天天去排雷。我们做的监督,任何报纸都可以做。

    采访者:你在北京已经工作近两年了,你觉得北京的报业市场竞争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朱德付:非常的温和。你只要努力,就会有很稳健的发展,如果你放弃,就意味着牺牲。北京的报业门槛是非常低的。我说我们在北京都有机会再办一家日报,还可以让很多的老大哥变成先烈,因为北京办报纸,确实职业化的程度不会很高。

    我觉得《信报》还有一点忍性,坚忍不拔的精神比较可嘉,不管是守住还是守不住,都要这个精神。

    采访者:可不可以预测一下,北京的报业市场,什么时候才能够有比较激烈的竞争?

    朱德付:我估计还要三两年,要有更加市场化的媒体再进入。如果北京再进两家日报,市场就可能完全地被激活,现在说温和的意思就是我不努力也可以做得很好,也能赚钱,稀里糊涂地也能赚钱,如果到了你不做就得关门的时候,就会做好。生存的压力永远大于理想的压力。没有饭吃的时候,大家就会拼命地工作。如果再出现两家日报的话,就会全面激活起来。

    采访者:你能预测一下,中国媒体的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走向?

    朱德付:这个很难,要看国家政治改革的步伐,现在的意识形态变化非常大,我在1979年绝对不能想像中国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在这样的基数上,在这样的加速度下,不可想像十年将会有多大的进步。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我估计五年的时间,也许报刊都放开了。

    采访者:你觉得海外的媒体对我们压力有多大,或者说我们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吗?

    朱德付:不存在压力这个东西。狼来了,你也会变成狼。海外媒体的加入会激活很多的东西。报业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是把事业做得很大,蛋糕做得很大。过去是小蛋糕,大家活得都不自在,通过竞争,蛋糕做得很大,大家活得更愉快一些。西方的媒体过来,会推进本土报业的革命,这是助推器,是本土化。媒体就是本土化。

    采访者:最后能不能简单概括一下,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影响或者说你有什么感悟?

    朱德付:我大学毕业以后做过党校的老师,读过研究生。就我这样的性格来讲,可能还是比较适合做自由职业者。

    媒体有一个好处,媒体它是一个社会。我们讲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媒体是整个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汇聚点,整个社会环境都在我们的视野之下,包括政府官员,包括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都是我们事业关注的。这个职业应该讲,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职业感和崇高的追求。

    我的性格,估计是非常的理想主义者,只能做除暴安良这类事。而且这个职业不仅可以解决生存,同时可以赚到一点钱养家糊口。理想与现实是结合的。

    采访朱德付是从下午2点半开始的,直到下午4点半《京华时报》要开编前会、我们不得不让出所在的会议室和我们的采访对象时才结束。

    当我们把大小二十多个问题展示在朱德付面前时,他快速浏览了一遍,说了句“这么多问题”。我们赶紧表明,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如果不方便有的可以不回答。他却很爽快地说:“没有什么不方便的,我都可以回答。”

    在快速进行的访谈中间,他曾经抽空下楼去签了一份购房贷款。这是两年前他初来北京时所不曾想到的。因为他说过,《京华时报》人员流动性很大,约占百分之二十。他本人随时准备流动。他解释此次买房的原因说,夫人喜欢上北京了。

    而他对北京的评价是“山高水深,藏龙卧虎”。2001年,他初来北京时,来来往往的都是“高人”,听得他云里雾里,简直感到自己根本“不懂报纸”。他便去请教,怎样才能做一张中国的《纽约时报》或《泰晤士报》?结果没有人给他锦囊妙计。他只好自己去做,说干就干,干了再说。

    虽然远离目标,但却已经开始努力。他说自己确立的是百年目标。最近,他似乎明白南北确有差异:南方重操作,北方重理论。孰优孰劣,他未作评论。但是,看起来,他是留下来了,哪怕只是因为夫人的缘故。

    《京华时报》的发行量到底有多少?朱德付坦言,在这个问题上恐怕没有一家报纸是在说真话。但是,他反问道:“如果说我们的订户超过了《北京青年报》,你们信吗?”信不信其实都不重要。当我们一起采访的同事打电话说一万多字的录音稿无从删起时,我不得不承认,北京的报业又多了一个“高人”。

    只不过,他不是跳高运动员,他是用脚一步步地走上去,有时甚至还往后退几步。他可能永远无法企及理想之高,但只要在不断实践,他以后的采访录音会不会更难删节呢?

    什么叫封杀你?他不可能不让你办报纸。他们封杀不了。等你报纸做大了的时候,他就希望你支持他。他会主动找上门来。所以,现在我们采访没有问题,这个和你的影响力有关,总有人可以接受采访的,除非你的报纸真有问题。

    记者采访被打是个例。记者采访是一种职业行为,没有一个单位说想去打记者。打人犯法呀。这种事情很少发生,但是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太霸道,要很平等地介入,了解事实的真相。我们不能坐在那里认为,弱者就一定是正义的化身,不是这个概念,弱者也可能是刁民,胡作非为的有,胡说八道的也有。不能先入为主,不要带成见进去。要求记者看问题的时候,心态是平和的,通过查访,一步一步地揭露事实的真相,还原事实的真相。

    因为他的一次意外发现,牵扯出一串长达五年的官司;因为他和同事们的不懈追击,一个普通的交通事故报道演变成媒体与司法腐败的公开较量;因为他的一本《义无反顾》,激励多少青春少年铁肩担道义,梦为新闻人。朱德付,这个极普通的名字因此具有了传奇色彩,并且脱颖而出。

    朱德付,男,1963年5月生于江西。中山大学文学硕士,主任记者。现任《京华时报》总编辑兼副社长。历任《南方周末》编委兼记者部主任、《南方都市报》副主编、《南方日报》新闻采编中心副主任兼机动记者组组长、南方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信息时报》总编辑。出版长篇纪实报道《义无反顾》,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