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37-景岳全书-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甚也。昧者无知,犹云积血,而通之破之,祸不旋踵矣。 

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经脉类
经不调(五)
属性:经血为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凡其源源而来,生化于 
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以灌溉一身,在男子则化而为精,妇人则 
上为乳汁,下归血海而为经脉。但使精气无损,情志调和,饮食得宜,则阳生阴长,而百脉 
充实,又何不调之有?苟不知慎,则七情之伤为甚,而劳倦次之。又或为欲不谨,强弱相陵 
,以致冲任不守者,亦复不少。此外则外感内伤,或医药误谬,但伤营气,无不有以致之。 
凡人有衰弱多病,不耐寒暑,不胜劳役,虽先天禀弱者常有之,然有以气血方长,而纵情亏 
损,或精血未满,而早为斫丧,致伤生化之源,则终身受害。此未病之先,所当深察而调之 
者也。若欲调其既病,则惟虚实阴阳四者为要。丹溪曰∶先期而至者,血热也;后期而至者 
,血虚也。王子亨曰∶阳太过则先期而至,阴不及则后时而来。其有乍多乍少,断绝不行, 
崩漏不止,皆由阴阳盛衰所致,是固不调之大略也。然先期而至,虽曰有火,若虚而挟火, 
则所重在虚,当以养营安血为主。矧亦有无火而先期者,则或补中气,或固命门,皆不宜过 
用寒凉也。后期而至者,本属血虚,然亦有血热而燥瘀者,不得不为清补,有血逆而留滞者 
,不得不为疏利。总之,调经之法,但欲得其和平,在详察其脉证耳。若形气脉气俱有余, 
方可用清用利。然虚者极多,实者极少,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 
血之室。知斯二者,则尽善矣。若营气本虚,而不知培养,则未有不日枯而竭者,不可不察 
也。凡经行之际,大忌寒凉等药,饮食亦然。 
初虞世曰∶经以月至,有常也。其来过与不及,皆谓之病。若荣血亏损,不能滋养百骸 
,则发落面黄,羸瘦燥热。燥气盛则金受邪,金受邪则为咳为嗽,为肺痈,为肺痿必矣。但 
助胃壮气,则荣血生而经自行。若果怒气逆,经闭不行,当用行气破血之剂。 
《褚氏遗书·精血篇》曰∶男子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 
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而内败,小便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 
小便牵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 
思男子合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后虽合而难子, 
合多则沥枯虚人,产众则血枯杀人。观其精血,思过半矣。 
《产宝方序论》曰∶妇人以血为基本,苟能谨于调护,则血气宣行,其神自清,月水如 
期,血凝成孕。若脾胃虚弱,不能饮食,营卫不足,月经不行,肌肤黄燥,面无光泽,寒热 
腹痛,难于子息,或带下崩漏,血不流行,则成瘕证。 
薛立斋曰∶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为女子不月。故心脾平和,则百骸、 
五脏皆润泽,而经候如常。苟或心脾受伤,则血无所养,亦无所统,而月经不调矣。是故调经 
者,当理心脾为主。丹溪先生亦曰∶先期而至者,血热也;后期而至者,血虚也。窃谓先期 
而至者,有因脾经血燥,有因脾经郁火,有因肝经怒火,有因血分有热,有因劳役动火。过 
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虚,有因肝经血虚,有因气虚血弱。主治之法,脾经血燥者,加味逍 
遥散;脾经郁滞者,归脾汤;肝经怒火者,加味小柴胡汤;血分有热者,加味四物汤;劳役 
动火者,补中益气汤。其过期而至者,若脾经血虚,宜人参养营汤;肝经血少,宜六味地黄 
丸;气虚血弱,宜八珍汤。盖血生于脾,故云脾统血。凡血病当用苦甘之剂,以助其阳气而 
生阴血,俱属不足也。大凡肝脾血燥,四物汤为主;肝脾血弱,补中益气汤为主;肝脾郁结 
,归脾汤为主;肝经怒火,加味逍遥散为主。 
又曰∶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荣出中焦,卫出上焦。卫不足,益之必以辛;荣 
不足,补之必以甘,甘辛相合,脾胃健而荣卫生,是以气血俱旺也。或因劳心,虚火妄动, 
月经错行,宜安心补血泻火,此东垣先生治法也。 
又曰∶人之少有老态,不耐寒暑,不胜劳役,四时迭病,皆因气血方长而劳心亏损,或 
精血未满而早年斫丧。故其见证,难以名状。若左尺脉虚弱,或细数,是左肾之真阴不足也 
,用六味丸;右尺脉迟软,或沉细而数欲绝,是命门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丸;至于两尺微 
弱,是阴阳俱虚,用十补丸。此皆滋其化源也,不可轻用黄柏、知母之类。设或六淫外侵而 
见证,亦因其气内虚,而外邪溱集耳,尤宜用前药。 

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经脉类
经不调(五)
属性:加味八珍汤(妇九四 补虚调经) 调味养营汤(妇九五 退热调经) 《金匮》胶艾汤( 
妇九三 劳伤经血不止) 《良方》当归散(妇九六 妄行不止) 四物二连汤(妇百十三 血 
虚内热) 补肝散(妇九二 虚弱不调) 益阴肾气丸(补一二三 血虚不调) 丹参散(妇九七 
调经止血) 琥珀散(妇百二 逐瘀通经) 白芷散(妇一二六 固经) 《良方》黄龙汤(妇 
八五 经后外感) 《良方》人参汤(妇七七 补虚调经)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温补气血) 
六物煎(新因二十 虚补最妙) 

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经脉类
血热经早(六)
属性:凡血热者,多有先期而至,然必察其阴气之虚实。若形色多赤,或紫而浓,或去多,其 
脉洪滑,其脏气、饮食喜冷畏热,皆火之类也。 
治血热有火者,宜清化饮主之。若火之甚者,如抽薪饮之类亦可暂用,但不可以假火作 
真火,以虚火作实火也。大都热则善流而愆期不止者,如续断、地榆、丹参、茜根、栀子之 
属皆可用。若微火阴虚而经多早者,治宜滋阴清火,用保阴煎之类主之。所谓经早者,当以 
每月大概论。所谓血热者,当以通身脏象论。勿以素多不调,而偶见先期者为早;勿以脉证 
无火,而单以经早者为热。若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其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 
宜大营煎、大补丸煎,或五福饮加杜仲、五味子之类主之。此辈极多,若作火治,必误之矣 
。若一月二三至,或半月、或旬日而至者,此血气败乱之证,当因其寒热而调治之,不得以 
经早者并论。 

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经脉类
血热经早(六)
属性:《良方》续继汤(妇二二) 四物二连汤(妇百十三) 二黄散(妇二十) 一母丸(妇三七) 
《良方》当归散(妇九六) 延年益嗣丹(妇一三五) 《奇效》四物汤(妇百十一) 子芩散(妇一二二) 

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经脉类
血热经迟(七)
属性:血热者经期常早,此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其有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 
,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治宜清火滋阴,以加味四物汤、加减一阴煎、滋阴八味丸之类主之。 

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经脉类
血寒经迟(八)
属性:凡血寒者,经必后期而至。然血何以寒?亦惟阳气不足,则寒从中生,而生化失期,是 
即所谓寒也。至若阴寒由外而入,生冷由内而伤,或至血逆,或为疼痛,是又寒滞之证,非 
血寒经迟之谓也,当详辨之。 
凡阳气不足,血寒经迟者,色多不鲜,或色见沉黑,或涩滞而少,其脉或微、或细,或 
沉迟弦涩,其脏气形气必恶寒喜暖。凡此者,皆无火之证,治宜温养血气,以大营煎、理阴 
煎之类加减主之。大约寒则多滞,宜加姜、桂、吴茱萸、荜茇之类,甚者须加附子。 

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经脉类
血寒经迟(八)
属性:五物煎(新因三) 乌鸡煎丸(妇一四二) 增损四物汤(妇百十) 四神散(妇七五) 

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经脉类
血虚经乱(九)
属性:凡女人血虚者,或迟或早,经多不调,此当察脏气,审阴阳,详参形证脉色,辨而治之 
,庶无误也。盖血虚之候,或色淡,或涩少,或过期不至,或行后反痛,痛则喜暖喜按,或 
经后则困惫难支,腰膝如折,或脉息则微弱弦涩,或饮食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