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缪斯的旋律-欧美诗歌史话-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①群岛名,分内赫布里底群岛和外赫布里底群岛,在苏格兰西北方的大西洋中。 


… Page 43…

空间。诗的第四节又转入写实,同时又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割麦女哀婉凄清 

的歌声似乎溶入了诗人的心灵。“虽然早已听不见她的歌,那曲调却留在我 

的心上。”这也许入是诗人所企及的一种物我交流永恒的契合。 

     华兹华斯在他的《抒情歌谣集》的再版序言中说:他要用普通人的语言 

进行诗歌创作;题材也应取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孤独的割麦女》便是 

一例。这首诗叙事真切,历历如画;想象丰富,狂放不羁,意象多变,跳跃 

不定;措词考究,词淡意浓;音韵凄切,随情绪律动。如此如此,足见此诗 

耐人寻味的原由。 



                                    二 《致杜鹃》 



                                快活的鸟呀!你新来乍到, 

                                听到你唱我就高兴。 

                                杜鹃哪!我该把你叫做鸟? 

                                或只叫飘荡的歌声? 



                                我躺在草地上,倾听着你 

                                那成双捉对的叫唤; 

                                这声音象在山丘间飘逸, 

                                听来既很近又很远。 



                                虽然你是对幽谷咕咕地 

                                谈论着鲜花和阳光, 

                                你却在我心眼前展现了 

                                一幕幕往事的景象。 



                                热烈地欢迎你,春之骄子! 

                                可你在我的眼睛里—— 

                                不是鸟,而是无形的影子, 

                                是一种歌声或者谜。 

                                以往,在我上学的日子里, 

                                我曾谛听你的呼叫; 

                                曾朝着天上、曾在树丛里 

                                千百次地把你寻找。 



                                为了寻找你,我常游荡在 

                                树林中或者草原上; 



     大自然是华兹华斯的良师益友。他的笔下既有粗犷奇特的自然山水,又 

有宁静秀美的田园风光。他讴歌自然的诗歌,大都是表现他政治上失意后, 

大自然给他精神慰籍和生存力量的力作。在《致杜鹃》一诗中,诗人以称杜 

鹃为“快乐的鸟”起首,为全诗铺垫了欢快的情韵。可是,诗人所要表达的 

则是自我与自然的交流。于是,杜鹃美妙动听的啼声即儿引起了诗人对如何 

看待杜鹃产生了怀疑:我该把你叫做鸟?或只叫飘荡的歌声?原来从杜鹃清 

脆的歌声中,诗人找到了一点未泯的童心,窥见了一种永恒的契机。他对自 


… Page 44…

己那无羁无束的童年生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幻想,使他怡然自乐。然而, 

诗人的意旨远不仅此。杜鹃不单纯是一只鸟雀,而是催人更新自拔的“无形 

的影子”。鹃啼之所以对诗人意味深重,是因为它无束无缚,而怵目惊心的 

社会现实使诗人宁静心境罩上了缕缕愁绪。因此,鹃啼,作为勾通自然与人 

类的使者,象征着诗人憧憬的理想。尽管它是那样模糊缥缈,难以把握,但 

又是如此的神秘诱人。对诗人来说,鹃啼抚慰着人的心灵,净化了人的感情, 

使人忘掉了丑恶的现实,找到了人生的启迪。 

     综观全诗,所用字句都很寻常,且无一字直呈杜鹃之形态,笔墨集中于 

描写鹃啼。然而,诗人又能让读者神游物外,时时感悟到鹃啼所蕴涵的深意。 

就夹叙夹议的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与我国宋代诗人洪炎的《山中闻杜鹃》 

是一样。 


… Page 45…

                             英国维多利亚诗歌 



                                    概述 



     在欧美诗歌史上,英国维多利亚诗歌是丰富多彩,波澜起伏的一章。英 

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37年至1901年在位,长达六十余年,是英国历史上在 

位最长的一个统治者。但文学史维多利亚时代却不从1837年开始,而把它与 

浪漫主义时代的分界线划在1830年或1832年。这时,浪漫主义大诗人济慈、 

雪莱、拜伦已相继去世,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也已丧失了创作的热情;而新 

的一代诗人丁尼生和勃朗宁却已开始发表最初的作品了。英国诗歌史已经翻 

到了新的一页。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英国产业革命接近完 

成,英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与此同时,自然科学也获得了空前的 

突破,激烈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重要的科学发现 

一个接着一个冲击着形而上学的静止不动的世界观,例如:1831年发现电磁 

感应;1833年提出地质不断变动的学说;1846年按计算结果发现了冥王星; 

1847年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1859年达尔文发表划时代的《物种起源》……。 

宇宙的真实不断被揭示,地质学家用锤子敲碎了《创世记》的纪年,天文学 

家把人的视野一直推向星系,千余年来基督教的信仰遇到了危机,传统的生 

活结构与秩序纷纷崩坏,给人们造成的感觉是地基地陷落,大陆在漂移,“人 

的全部关系,都变成了一个问号,一个疑团。” 

     值此复杂的转折时期,处在动荡分化之中的维多利亚诗人们,有的唱出 

了钢铁时代的战斗强音,有的咏叹钢铁时代的沉重苦难,也有的表现钢铁时 

代带给人们的疑惑和彷徨。这段时期有才华的诗人的作品不胜枚举,要作一 

公正的概述不大可能。但从这一时期主要诗人的创作中,我们还是可以归纳 

出他们一些共同的创作特征: 

     l、那种情感迸涌、大声疾呼的浪漫主义诗风已让位于维多利亚时期一种 

深沉的思考与内省。诗歌创作从情感的自然外溢向心理深度方面发展; 

     2、维多利亚时代诗歌从浪漫主义的幻想转向揭示事物的真实。从主观的 

直接抒情转向客观化的描述,即便抒情也较少用直抒法,而多用间离手法和 

暗示; 

     3、与热情似火的浪漫主义诗歌相比,维多利亚诗歌比较宁静,但其实质 

是并不宁静的,维多利亚诗歌在宁静的表面上有着动荡不安的根基,并且不 

时迸发出怀疑、批判的声调,也迸发出革命斗争的火花。 

     诚然,维多利亚诗歌是在浪漫主义诗歌的基础上发展的,它一面继承了 

浪漫主义的余波,一面又成为诗歌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它虽然缺乏浪漫主 

义时期那种叱咤风云的气势,却也是一个诗人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在这 

一时期,丁尼生、勃朗宁是家喻户晓的大诗人,在英国名声不亚于拜伦、雪 

莱;在文学史上地位与他们接近的诗人还有阿诺德、罗塞蒂、莫里斯、斯温 

本、哈代、共为七大诗人;如果算上生前默默无闻,而在二十世纪名声大噪 

的霍普金斯,则也可说有八大诗人。 



                        丁尼生和他的 《越过海滩》 


… Page 46…

     阿尔弗莱德·丁尼生(1809—1892)出生在英国东海岸一个乡村教师之 

家,从小性格内向、腼腆,爱好诗歌。上剑桥大学时,这个高大英俊、面色 

黝黑象吉普赛人的青年已有诗名,曾在诗歌比赛中获金奖,并于1830年出版 

了一本《诗集——主要是抒情诗》。这个二年级大学生的不引人注目的诗集, 

也许就算是文学史上维多利亚时代的开端了。 

     丁尼生因家庭困难辍学后,又于1832年出版了第二本诗集,这回他引起 

评论界的注意了,权威刊物的尖刻挖苦和攻击,使青年诗人狼狈不堪,一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