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十卷大地之子:黄春明的小说世界 作者:肖成-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明,你再看看太阳出来时的露珠,那里面,不!整个露珠都在转动。” 
  阿明照着老人的话细心的观察着露珠: 
  “阿公,露珠怎么会转动呢?和红太阳的红颜色在滚动一样。” 
  “露珠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啊!” 
  当他们再度注意太阳的时候,太阳已经爬到用晾衣竿打不到的地方了。…… 
   
  显然,小说最动人之处就在于此,不仅这片开阔的田野景色以绚烂色彩和清新气息深深吸引了人们,而且青番公那种对土地的迷恋、以及因稻谷即将收割而产生的喜悦,亦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从故事的这个开场里可以知道,对于青番公祖孙来说,现代文明社会的喧嚣、烦闷暂时尚未侵扰到他们。青番公耐心指点孙子怎样做一个有经验的农夫,喜悦地流连在海洋般广大而沙沙作响的稻秆间,亲近着露珠与太阳所构成的世界,聆听着土地所透露出的一切讯息,捕捉着大自然的灵魂,祖孙二人犹如稻草人般守护着他们的田园。就在这个美丽的丰收季节里,已经七十多岁的青番公回忆起了早年艰苦拼搏,重建家园的往事,心中洋溢着奋斗过后的自豪感与成就感。当老人想到他的孙儿将要继承他亲手开垦出来的田地时,回想起当他还是个年轻人时,一场毫无预兆的大洪水在一夜之间摧毁了人们辛苦耕耘的田地与家园,全村几千甲土地一夜之间全沉没到水底,村民死了一大半,也卷走了青番公家大多数人的性命,“这次的洪水是歪仔歪有史以来所遭受的空前浩劫,所有的土地和那上面再迟半个月就可以收获的番薯和花生都流失,人也丧失了一大半”。“祖父的尸首,第三天才在下游的地方被发现。”“这样,吴家就只留下青番一个,和他二十一岁的年龄。”“五六天以后,大水才算全部退掉。这时,再浮出水面的歪仔歪竟变成了一片广瀚的石头地,这比见了洪水淹没时的情景,更显得绝望。青番在石头地上抱着一颗大石头哭了一整天,口里喃喃地说:我怎么办?我怎么办?”本来在“歪仔歪”这个地方的风俗禁忌中,芦啼鸟被看作是通报洪水来临的忠实的报信鸟,决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它。曾经有个日本人来“歪仔歪”猎杀了一只芦啼鸟,村人当时就杀了这个日本人;而这次的洪水则一点预兆也没有,人们于是把发生洪水的灾难归咎于一个名叫秋禾的村民,因为秋禾将两只雄芦啼杀了烤来吃掉,因此惹来了这场空前的大浩劫,因此洪水退后,大家因为公愤准备将秋禾绑了扔到浊水溪里淹死。而由于青番家在这次水灾中遇祸最惨,全家只活下他一个,因此秋禾被带到青番面前任他处置,一位老人问青番:“你的意思怎么样?把他淹死呢?或者是把他赶走?”面对家破人亡的惨剧,青番心中的悲怆实在难以言喻,但当他无意间接触到秋禾那绝望哀求的目光时,禁不住放声哭着说:“放走这条狗吧——”青番选择了放弃报复,救了罪魁秋禾一命,在这一时刻他所表现出来的大仁大义,闪烁着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芒,深深震撼了人心。放生秋禾后,青番单独负起继承家族香火和开垦荒地的责任,面对洪水退后整个村庄变成石头地的凄惨现状,他没有逃避与绝望,而是重振信心,将“一段漫长劳苦的日子,都掷在一层厚达三四尺覆盖泥沙土的石头上”;他还花钱买了头老母猪来养,“母猪一到青番家一窝一窝地生,田地一块一块地开垦出来了”,“现在每一块田都变成良田了”。就是这样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毅力,让青番硬是用自己的双手使石头荒地重新变为沃土良田,使被洪水摧毁的家园得以重建。就像小说里写的:“虽然后来洪水曾经再连续来了好多次侵扰这个地方,而歪仔歪人的意志,和流不完的汗水,总算又把田园从洪水的手中抢回来。”此处,作者无疑是把中国农民那种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刻苦耐劳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非常典型化地赋予青番公身上,再以亲切动人的故事,娓娓道出了内心的喜悦和踏实都是来自奋斗的汗水这种宝贵的乡土传统。青番公是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农民,他的悲欢离合和生命价值都来自于土地。由于一辈子的生命全都投掷于田园上了,这使青番公成为这块土地上的历史见证人,成为传统农民前赴后继开创家园的生命意志写照。对于一个农人而言,没有什么能比五谷丰登的情形更具有劳动的价值,没有什么能比对生活、对子孙后代的无限希望更令他意识到生命的意义。青番公正是在荒滩变成良田的艰苦搏斗中,实现了一个劳动者最朴素、也最伟大的生命价值。青番公绝对不会像哈姆雷特王子那样整天思考着“活着还是死去”那样的问题,但他却真正从生命的积极意义上证明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因为在青番公眼中土地是根本,劳动更是一种生命的需要与享受,因此他总是有滋有味地参加劳动,兴致勃勃地为每一块田竖起稻草人——“兄弟”以驱赶麻雀,认真地观察稻穗结实的讯息,和孙子一起欣赏露珠里的世界,传授孙子阿明辨认“自然的声音”——稻谷成熟的沙沙声。作为乡土人物,青番公身上体现了深厚的乡土感情和积累的珍贵经验,而这是多少代人所承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啊!因此青番公迫切地想将它传给自己的后代,千叮咛万嘱咐孙子阿明要牢记这些智慧与经验。关于这一点,小说中描写了青番公祖孙之间一些非常富有诗意的对话: 
   
  “你听到什么吗?阿明。” 
  “什么都没有听到。”阿明天真的回答。 
  青番公认真的停下来,等海口风又吹过来摇稻穗的时候又说: 
  “就是现在,你听听看!”他很神秘的侧头凝神地,在体会着那种感觉。阿明茫然的抬头望着他。“喔!有没有听到什么?不要说话,你听!就是现在!” 
  “没有。”阿明摇摇头。 
  “没有?”青番公叫起来,“就是现在!” 
  阿明皱着眉头想了一下,随便地说:“打谷机的声音。” 
  “唉!胡说,那是还要一个礼拜的时间,我深信这一季早稻,歪仔歪这个地方,我们家的打谷机一定最先在田里吼。阿公对长脚稻有信心。”停了停,“你真的什么都没有听见吗?” 
  “没有。”阿明很失望。 
  又一阵风堆起稻浪来了。 
  “你没听见像突然下了西北雨的那种沙沙声吗?” 
  “就是这个声音?” 
  “就是这个声音!”老人很坚决地说,“怎么?你以为什么?”当阿明在注意金穗摇动的时候,老人又说:“这就是我们长脚稻的稻粒结实的消息。记住!以后听到稻穗这种沙沙声像骤然落下来的西北雨时,你算好了,再过一个礼拜就是割稻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这就是经验,以后这些田都是要给你的。他们不要田,我知道他们不要田,只要你肯当农夫,这一片,从堤岸到圳头那边都是你的。做一个农夫经验最重要。阿明,你明白阿公的话?” 
  小孩子的心里有点紧张。即使踮起脚尖来也看不到堤岸和圳头那边。这是多么广大的土地啊!他怎么想也想象不到这一片田都是他的时候怎么办。 
  “阿公,割稻的时候是不是草螟猴长得最肥的时候?” 
  “哼!在早稻这一季的收割期,才有草螟猴。” 
  “啊!真好。我又可以捉草螟猴在草堆里烧起来吃。” 
  “草螟猴的肚子里不要忘记塞盐粒。我知道你们小孩子不愿吃盐巴,塞盐巴的草螟猴吃起来又香又不腥。到时候我会再用稻草秆做许多笼子给你关草螟猴。你要跟阿公多合作。” 
  风又来了。阿明讨好的说: 
  “阿公,我听到沙沙的声音了!” 
  “是,是,多美的消息。从现在开始,每粒的金谷子里面的乳浆,渐渐结实起来了。来!趁这个时候麻雀还没来以前,快把兄弟布置好。” 
  “麻雀什么时候来?” 
  “就要来了,就要来了。快把兄弟布置起来。” 
  “阿公!”阿明落在后头,手拿着笠子叫,“稻草人的笠子掉了!” 
  “嘘!”青番公马上转过身停下来说,“这么大声说稻草人,麻雀听到了我们岂不白忙?记住,麻雀是鬼灵精的,以后不要乱说稻草人,应该说兄弟。做一个好农夫经验最要紧,你现在就开始将我告诉你的都记起来,将来大有用处。” 
  他们两个蹲在田埂上,把稻草人一个一个都再整理了一番,准备从堤岸那边放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