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阿毗达摩第二十七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三种离心所、二种无量及无痴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16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大家请合掌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讲到了中舍性,还有6对12个心所,以及讲到了3种离心所。在昨天晚上我们重点讲了6对12个心所对于我们修行的作用,这12个心所对我们提升内心的素质很有帮助,在我们修行过程中,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素质,我们应该要花多点时间去培育、去提升这些素质。就好象如果自己的身体肮赃,无论穿任何的衣服我们都不会感到舒服。

如果我们的心不具有修行人所必须拥有的素质,我们修任何的方法都感觉方法不相应。如果我们拥有一个杯子,如果这个杯子肮脏或者有其它的气味,无论倒进任何的水去,你喝这杯水都会发现水带有一股味道、一股气味,是不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我们舍不得放点时间去洗洗杯子呢?同样的,当我们的心如果是拥有杂染、烦躁、焦虑、期待、拥有僵硬、不适业,我们应该花点时间去去除这些内心的污垢,等内心拥有素质之后,我们修任何一种业处,都很容易相应。

接着我们在昨天晚上讲离心所的时候讲了有三种离:三种离就是正语、正业与正命 。

这三种离又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是自然离,自然离就是由于省思自己的社会地位、年纪、所受的教育,而在有机会造恶的时候不去造恶,这种称为自然离。

有一类的人,他们从来都没有信仰,他们也不信仰任何的宗教,更何况他们要受戒了,他们也没有戒,但是由于他们省思到自己的出身、年纪、社会地位,或者乃至省思到自己的道德,他认为:“这些事情对我来说是不应该去做的。”因此,即使有了造恶的机会发生,他都不去做,这种称为自然离。

在古代很多那些读书人、他们读了圣贤书,他们受过了孔、孟思想的教育,对有些事情,他们也是自然而然,他们省思到自己的品德、自己的教育程度而不去做很多那些事情,甚至他们当官了,也拒绝去受贿。而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正直之人,他们虽然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他们也没有持过戒,但是他们抱着一股信念,一股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这样的信念,他们自然而然不去造恶,即使有很多的诱惑来他们都不去做,这种离就是远离诸恶行的心,称为自然离。

在这里讲一个故事,在古代斯里兰卡,有一个叫札迦那的在家人,据说札迦那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的母亲生了一场病, 医生说这种病必须得要有新鲜的兔子肉做药才能够治好。札迦那的哥哥就跟他说:“弟弟,你到田野树林里面去抓一只活兔子来。”札迦那就奉命前去。

那个时候,有一只野兔正在田里面吃菜,它听到了有脚步声就赶忙地跑,结果当它跑到半路的时候被藤缠住了脚,跑不动了就在那边叽叽地叫。札迦那听到了之后就抓到了那只兔子,等他抓到了那只兔子的时候,他发现这只兔子很恐慌地在叫,然后他心想:“如果我为了我母亲的生命而杀害另外一条生命那是不恰当的。”于是就把那只兔子又放了,说:“走吧,你跟树林里面的其他的野兔一起去享受草和水吧!”

等他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他的哥哥问他说:“你到底有没有抓到兔子啊?”他说“有啊!”然后他把这一切的经过告诉了他哥哥,他的哥哥很生气,骂他那么蠢,抓到了兔子还把它放了。这个时候札迦那跑到他母亲的面前,就宣说了真实语,他说:“自从我出生以来我从来都没有,我从来都不曾刻意地杀害过任何的生命,以这个真实语愿我的母亲健康、快乐。”他的母亲也因为这个真实语而康复了。所以,虽然札迦那在很小的时候他还没有受过戒,但是他从来都不曾去伤害其他的生命,这样的话,这种自然而然不去造恶的称为自然离(sampatta virati)。

第二种离,是受戒离(samàdàna virati) ,这是在受戒之后,远离诸恶行。例如,当一个人持守了五戒之后,他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虚妄语和远离饮酒等麻醉品,这种称为受戒离。

一个人在持戒其间,无论他持的是常戒或者持的是时限戒(在某一个时段当中持的戒),在他持戒期间,即使有了因缘违犯的,他都不去做,这种称为持戒离。

就好象Uttaravaóóhamàna 居士一样,据说这位居士在安巴利亚寺里面从Piï;galabuddharakkhita 
Thera长老那里受了五戒之后,有一天他回去自己的田里面耕田。那个时候他的牛跑掉了、走失了,他就上到Uttaravaóóhamàna 这座山里面去找自己的牛,结果半路上遇到了一条大蟒蛇,这条大蟒蛇把他缠住了,那个时候他一抽他的腰里面的斧头,就想:“我要用这个利斧把它的头砍下来。”然后他又在想:“我刚从长老那里受了戒,如果我现在把我所受的戒破掉,那个是不适合的。”于是他思考再三之后,他就自己在想:“我即使是失去自己的生命,都不去违犯所受的学处”。于是他把那个斧头连柄丢到远处去,一丢到远处去,那条蟒蛇结果也松开了他溜走了,这种称为受戒离。受戒离对于在家人来说,是他持守自己所受的戒,对于出家人来说,也是他严格地持守自己所受持的戒。

还有另外一种离是正断离(samuccheda virati),这种戒是与出世间圣道心相应的离。对于一个圣者来说,无论是在家圣者或者出家圣者,一旦他证得了圣道,在圣道心升起之后,他即使连“我想要杀生,我想要故意犯戒”这样的心都不可能会升起,这种称为正断离。正断离的正断是 samuccheda 。uccheda是断除、斩断的意思;sam 是完全;这一种离就是完全地根除了、砍断了犯戒的倾向,乃至想要犯戒的动机都不会生起,这称为正断离。

我们再讲一讲离又跟戒有什么区别,离是 virati ,而戒又称为 sã;la。 离是指刻意不去做某种恶行,因此这种离心所的产生,对于凡夫来说,惟有拥有恶行(可以产生恶行)的因缘条件成熟了,他不去做这种事情,这称为离;但是对于戒来说,如果在没机会去造的时候,他仍然不去做,这个称为戒。

比如说,你们在家里、在厨房里面做菜,突然在地上跑出一只蟑螂,你可能很自然的反应就是想伸只脚去把它踩死,但是突然你想:“我现在是拥有戒的,如果我要把它踩死是不适合的。”于是你并没有踩死它,就由它自己去。或者你现在正在听课,突然有只蚊子飞到你的脸上,如果按照你平时的习惯,很自然就可能想伸一只手把它拍死,但是当你在伸手或者想要把它拍死之前,生起了一个心念说:“如果我把它打死,将会破我自己的戒,我是不应该把它打死的。”这个时候,你生起的这种心念:“我不去造恶,我不去杀生。”这种心念是属于正业的离心所。

又比如说,有一个人很烦,他经常打电话找你,你又不想再经常去随顺他、顺从他,于是有时候想说一些谎话,去敷衍他。例如:他又叫你出去:“我现在很闷啊!你出来陪我。”你说:“我没空啊!”其实你本身有空,你说没空。但是你可以说:“我现在不想出去,我现在在家里还准备做什么事情。”就是如果他打电话来,本来你的心念很自然的就想去说谎话、去敷衍了事,但是这个时候一转念:“我不能够说谎,我已经持了戒了。”你就把真实的情况说出来:“我现在不想出去。”不想出去,这个是真话嘛!你如果本身没有事,你说你很忙,忙的不得了,这个就是谎话。在这个时候,有了因缘说谎但是你不说谎,这个时候称为离。

如果我们在没有机会去造恶的时候,我们不去造恶,并不叫做离。离就是惟有在恶因缘成熟、恶因缘现前的时候,我们不去造恶,那叫离。如果没有因缘的话,而我们又拥有戒、持戒的话,就叫做戒。

所以我们知道离和戒它们还是不同的,例如:现在有很多人说“一旦受了戒就很不自在,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受了戒就好像给很多条绳子捆住你自己一样。但是我们又转念想一想:受了戒。当有那些恶因缘使我们造恶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