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天天念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个个都会念,都记得,可是话才念完了就又都忘掉,还是什么都要执着,一样也没有空掉,这心怎么能清净呢?很难啊!很不容易,真正会修的人是自己修行,不要去看别人,看到别人,心里就生烦恼了,就有意见了,这有意见,心就不平,就不清净了。到什么时候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见如不见,闻如不闻,心就清净了。对于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明了,但是心里头不执着,说得通俗一点,绝对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心里什么都没有。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心是空的。到那个时候,我们清净心就得到了,得到清净心往生才有把握。所以菩萨知土如影像,这个‘土’就是前面讲的一切法,一切法里面一个就是讲西方净土,去西方净土也是如影像啊!可是要发愿求生啊!

  ‘恒发’,这个愿念念不中断,念念都是求生净土,有这一个愿心,决定得生。蕅益大师说得很好,能不能往生,就看信愿具不具足?有真信真愿,这个人决定得生。生到西方净土的品位,那要看他念佛功夫的浅深,没有说念佛号多少,多少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功夫的浅深。什么叫功夫?这一句佛号能够代替妄想就是功夫,如果这一句佛号不能把妄想打住,这个佛号没有功夫。有人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这个没有功夫,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的时候决定没有妄想,这就功夫。功夫浅的,刚才讲成片,功夫深的就到一心不乱,更深的就到理一心不乱,浅的生凡圣同居土,深的生方便有余土,更深的生实报庄严土,这就是品位高下啦!不一样,这个是念佛功夫,要想功夫得力,有一个秘诀,你们愿不愿意知道呢?什么闲事都不要管,这就是秘诀,你要喜欢管闲事,要到处去包打听,那你就完了,你这一生的佛都白念了,如果不管闲事,给诸位说,这个世界是天下太平。为什么这个世界搞得这么乱呢?管闲事的人太多了。那些人呢?包括自己本人都喜欢管闲事,你天天看报纸,天天看电视,干什么?管闲事嘛!这个世间许许多多事情可以不必知道的,你都要晓得,还得到处去打听,管闲事管得太多啦!越管心就越杂,心就越乱,我们古人所讲:‘知事少时烦恼少’啊?那么你知道事情多了就烦恼都嘛!你认识人多了是非就多嘛!所以真正念佛人,自己关在房间里念,不跟任何人接触,为什么呢?免是非啊!什么也不愿意知道,也不要去打听,少烦恼,少烦恼没有是非,他这个功夫怎么不得力?现在这个社会,妖魔鬼怪充满了每个角落,你知道什么叫妖魔鬼怪?报纸是妖魔鬼怪,杂志是妖魔鬼怪,电视是妖魔鬼怪,广播是妖魔鬼怪,你看是不是充满世界?这些东西是什么呢?唯恐你心清净,它的目的就是不叫你心清净。‘魔’就是折磨,让我们身心得不到安稳啊!这就是魔,你们再想想,谁不喜欢魔呢?我们自己每一个人都很喜欢魔,佛是什么?佛叫我们身心清净,嘴巴里想着我喜欢佛,事实上离佛距离很远,才不喜欢佛,魔很好啊!这个就是我们学佛,不只是这一生,生生世世学佛为什么都学不成,原因就在此地。我们把这个原因找到,如果能把这个原因消除,我们这一生就成就了,那这两句话就很重要了,‘知土如影像’,知一切法确是梦幻泡影,都不是真的,既不是真的,你去执着它干什么?你去想它干什么?不值得!‘恒发弘誓心’,我们求生净土这个大愿,念念不间断。再看底下经文。

  “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修胜菩提行。受记当作佛。”

  那么前面这个三句,是说修行要修最殊胜的行门,尤其是要修到究竟,这个究竟是讲圆满,菩萨道是指什么呢?依照佛经上来讲,菩萨道无量无边,四弘誓愿里面当中两愿都是属于菩萨道,断烦恼是菩萨道,学法门是菩萨道。烦恼无尽,法门无量,但是真正讲修行,一定要抓纲领,要把这些行门归纳成纲领,把握了纲领就容易成就了。我们在净宗学会成立的时候,将修行的纲领选择了五科,这五科确确实实就够用,到一直到往生净土都没有问题了,这个五科是有次第的,从那里学起呢?从三福学起,三福第一句是孝养父母,从孝亲做起,唯有孝亲才会尊敬老师,为什么呢?不敬老师就不孝亲,父母是希望你去接受老师的教导,要听老师的话,你不听老师的话,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父母就忧虑了!给父母添烦恼啊!那就是大不孝了。所以整个佛法,给诸位说,都从孝心里面生出来的,一个真正孝顺的人,绝对不会让父母失望,不会让父母生烦恼,不会让父母忧虑,这个才叫真正孝啊!所以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然后再把孝敬扩大到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给诸位说,还是孝道,还是师道,都从这一个孝道里生出来的,孝道是根,在佛门里面,这个四大菩萨代表修学的过程。第一个就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教我们什么?教我们孝亲尊师。‘地’是讲心地,‘藏’是讲宝藏,心地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才艺,无量的德能,这属于心地宝藏,这宝藏人人都有,而且是平等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自性的宝藏,宝藏要不开发出来那你得不到受用,就好像你家有个金矿,但是你没有把它开采出来,没有把它冶炼出来,那你还是穷光蛋一个,你必须要开采。什么方法开采呢?孝敬,就是这个方法。孝敬就能开发心地宝藏,自性宝藏。今天在本省,修地藏法门的人很多,应当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如果把地藏菩萨想成他是一尊神,专门度地狱众生的,那就错了!完全错了!诸位要晓得,地狱众生是什么?那个是地狱众生?地藏菩萨凭什么度他?不孝双亲堕地狱,不敬师长堕地狱,你们想想,他是提倡孝亲尊师,岂不就是堕地狱了?就这个意思。这个不孝亲、不尊师的人,他就无恶不做,这个人就堕地狱啊!所以,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你要讲得叫大家听了这个很有道理,这个世间很多人不相信六道轮回的,你把这个地藏法门这样给他讲,他听了点头,有道理!他也要学啦!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不能孝亲尊师,不能够慈心不杀,还造十恶业,现在虽然还在人间,还像个样子,不错啊!那个地狱里头早已经报名注册了。几时一口气不来,就到那儿去报到去了。地狱菩萨在今天教给你,要孝顺父母,要尊敬师长,你要是能听话,依教奉行,那个地狱里头的名字就消除了,就除名了,你就不必去了,这就度了你,这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以这个基础往上提升,这就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再往上提升,那就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三福前面十句自利,完全修自己,只有后面一句是教化众生,自己成就之后要帮助别人,这是讲个人的修养要从这做起。人不能够离开人群,不能够脱离社会,与大众相处,佛教给我们六条戒律—六和敬。与人相处要和睦,彼此要互相尊敬,佛对我们要求,只叫我们敬别人,不要希望别人敬我,只是我敬人,每一个人都听佛的话,个个都敬人,这就互相尊敬了吧!佛叫处处想自己,你才能得清净心,你才能得到真正的禅定。我敬他,他都不敬我,你的心就不会清净了,你的三昧就得不到了,只问我,有没有敬别人?他敬不敬我,不要去管他,我的心定了,心就得清净。所以我跟大家讲,不要管闲事,不要管别人闲事,我们修行,功夫就得力了。你要喜欢管别人闲事,你这一生注定失败,你决定不能成功。然后这才进入真正佛法的修学了,三学、六度、十大愿王。那有不成功的道理呢?这是我们真正抓到了纲领,然后‘具诸功德本’,什么叫功德?这个要认识清楚,我们看到许多寺庙里头,门口放一个箱子,那个箱子叫做功德箱,这是说你丢一点钱就有功德了,这完全错误了。我们想一想,达摩祖师当年到中国来,见到梁武帝,梁武帝以他的地位势力护持佛法,他造了四百八十多所寺庙,度几十万人出家,他很自负啊!见到达摩祖师说:‘我的功德大不大’?很可惜啊!达摩祖师太老实了,不肯打妄语,也没有善巧方便,说了一句老实话:‘并无功德’。这一盆凉水浇到梁武帝头上,梁武帝一生气,不护他的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