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犯罪者与动机-马丁-格文-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上台便说道:“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
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在赔偿不起,所
以我请求主持会议主持人,还是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立刻发出了
会心的笑声。
    在60年代的一个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几十
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
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
帽礼’!”这真挚的感情和即兴的幽默,使全场听众为之动容。
    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敏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
    在一次会议上,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
白纸。
    “陈总,您怎么用张空白的发言稿啊?”会后有人问他。他回答说:“不用稿子,人家
会讲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赵树理
    十年浩劫中,有个造反派想把花园里的一盆花拿回家去,但不知道这盆花好不好,就去
问那些“黑作家”们。
    被专政的作家们都不想理他,推说不知道。这个造反派火了,指着赵树理说:“你也不
知道?”
    赵树理说:“我不是不知道,是不好说。我是黑帮,我说是香花,你们说是毒草;我说
是毒草,你们说是香花”
    赵树理被批斗后受了伤,去门诊治疗。医生惊诧地问道:
    “你就是作家赵树理?”
    赵树理淡淡一笑说:“这个时候,谁还敢冒名顶替我呢?”

钱钟书
    文学大师钱钟书最怕被宣传,更不愿在报刊上露脸。
    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求见他,他执意谢绝,在电话中,他对那位女士说:“小姐,假
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姜 昆
    姜昆(1950年出生)出了名后,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弄得他轻易不敢上街。
    一次,他在公园拍电视片,人们把他所在的小屋围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磨破嘴皮,人
们还是不肯散去。姜昆只好换了弟弟的衣服,戴上老头帽才混出包围圈,出了公园。同伴
说:现在你别用老头帽捂住脸了,怪难受的。”
    姜昆说:“不行,我这脸是‘全国通用粮票’,谁都认识。”

方 成
    漫画家方成在一篇《自我介绍》中,有一段充满谐趣的文字:“方成,不知何许人也。
原籍广东省中山县(填表历来如此写法),但生在北京,说一口北京话。自谓姓方,但其父
其子都姓孙的。非学画者,而以画为业。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但宣读论文是在中国化学
会。终生从事政治讽刺画,因不关心政治屡受批评。”

侯宝林
    语言大师侯宝林,在一次相声艺术家的表演会上,表演京戏唱段时,十分精采,观众热
烈鼓掌。
    唱完后,他自谦不足,颇有风趣地说:“岁数大了,唱不好,就能糊弄人。”
    主持人说:“我听挺棒!”
    侯宝林说:“你听我糊弄惯呀!”

杜 澎
    有一次纪念老舍先生的会上,有人建议侯宝林、谢添和杜澎三人说一段传统相声《扒马
褂》,请马三立导演。
    杜澎说:“不行!”
    “为什么?”
    杜澎说:“咱三人凑在一起演不好!”
    “怎么不好?”
    杜澎说:“侯宝林、谢添、杜澎三人凑一起,不就成了猴、泄、肚(侯、谢、杜),猴
儿拉稀多难听啊!”

刘绍棠
    一次,南开大学请著名作家刘绍棠去作报告。
    当刘绍棠讲到文学创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时说:“每个阶级的作家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即使是真实的东西,也是有所写,有所不写的,无产阶级的文学更是如此。”
    有个女学生听后,写了一张条子:“刘老师,您说作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不能苟
同。请问:既然是真实的,就是存在的;存在着的,就应该给予表现,就可以写。”
    刘绍棠读后,微笑着对这位写条子的女同学说:“我想看看你的学生证,上面是不是贴
着脸上长疮的照片?”
    女同学迷惑不解地问:“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多么难看呀,我怎么会去拍这样的
照片呢?”
    “漂亮的小姐啊,你不在长疮时去拍照片,这说明你对自己是看本质的。你知道长疮时
不漂亮是暂时的,它不是你的最真实的面目,所以你不想在长疮的时候照相,更不会把长疮
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你说对吗?”
    那位漂亮的女学生脸红了:“是的,刘老师。”
    刘绍棠继续说:“共产党的某些缺点是需要批评的。但有些事情是有其特殊原因的,是
涉及到许多方面问题的,应由党内采取措施去改正。可你非要把它揭露出来,这岂不是要共
产党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共产党的工作证上吗?为什么你对自己是那样的公正,而对别的事物
就不公正了呢?”

陆文夫
    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8届年会上,有人问中国著名作家陆文夫对性文学是怎么看的。
    陆文夫幽默地答道:“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
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
    与会者发出会心的笑声,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

谌 容
    以《人到中年》为代表作而驰名文坛的中国当代作家谌容,一次去美国访问。
    她应邀去美国某大学进行演讲时,其中有个美国人向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听说您
至今还不是一个中共党员,请问您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
    谌容应对如流:“您的情报非常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但是,我的丈夫是
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至今尚未有离婚的迹象,可见,我同中国共产
党的感情有多么深呢!”

蒋子龙
    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中美作家会议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中国
作家蒋子龙解个怪谜:“把一只5斤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1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
把它拿出来?”
    “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蒋子龙微笑道,“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放进
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
    金斯伯格赞赏道:“您是第一个猜中这个怪谜的人。”

梁晓声
    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梁晓声,现场拍摄电视采访节目。
    这位英国记者忽然让摄像机停下来,然后对梁晓声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能毫不迟
疑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好吗?”
    梁晓声不知是计,欣然答应。
    谁知那位英国记者一扬手,遮镜板“啪”地一声响,记者把话筒放到自己嘴边,说道:
“没有文化大革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您看来究竟是好是
坏?”说完把话筒立即伸到梁晓声嘴边。
    摄像机对准了梁晓声的脸。
    梁晓声的形象和声音将会由摄像机转告给广大观众。
    此时,无论梁晓声回答“是”,还是回答“否”,都是笨拙的。但梁晓声刚才是答应用
最“简洁”的一两个字回答问题的呀。因此不按照应诺的条件回答也不是个办法。看来对方
是蓄意要出他的洋相。
    在这进退维谷之际,梁晓声却不动声色地说:“在我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也问您一
个问题: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梁晓声把话筒口转向英国记者。

冯骥才
    作家冯骥才在访美期间,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孩子去冯所住的宾馆看望。
    谈话间,那个壮得像牛犊的孩子,爬上冯骥才的床,站在上面又蹦又跳。如果直接了当
地请他下来,势必会使其父产生歉意。于是,冯骥才幽默地说道:“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
来吧。”
    那个美国朋友也立即心领神会:“好,我和他商量商量。”
    
    

公 理
    民国时期,有个姓胡的先生留美时,曾被一头富翁的狗咬伤。胡控告富翁。富翁请了律
师辩护。结果,竟会证明:非但富翁狗不曾咬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