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菲律宾浴血-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7节:菲律宾浴血(57)       

  现在,全无后顾之忧的麦克阿瑟可以放心大胆地收拾山下奉文了。只是他始终搞不清楚:日军主力跑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负责菲律宾防务的日本第14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改变了大本营和南方军总司令官一直坚持的决战思想和作战方针,当然也改变了兵力部署。   

  山下奉文上任之初,手中曾经掌握9个整师和3个满员旅,但莱特之战打响后,顶头上司寺内寿一多次强令山下奉文把部队派去支援毫无希望的莱特消耗战。所以当美军真正在菲律宾最主要的岛屿——吕宋岛的林加延湾登陆时,作为方面军司令官的山下手头只剩下1个坦克师和6个不满员步兵师可供调遣了。   

  山下奉文十分清楚,美国人占领民都洛岛之后,下一个目标肯定指向吕宋岛。在此危难时刻,他能指望谁呢?指望海军?莱特湾海战之后,日本海军已经溃不成军,剩下的几艘战列舰和巡洋舰大都躲在国内和东南亚国家的港口里不敢出来。在抗登陆作战中海军肯定帮不上大忙,只有180艘乘坐一人的水上攻击艇还能发挥一点作用。指望航空兵部队?整个吕宋岛的飞机不超过200架,虽然大西指挥的“神风”特攻作战给美国人添了很大麻烦,但毕竟阻挡不了美军前进的步伐,而且已成强弩之末。在掰着指头细算了之后,山下奉文决定不在滩头进行阻击,也不采取固定阵地死守的办法,免得美军发挥海、空优势,用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把手中的这点兵力一点点地吃掉。他的想法是 :利用幅员广大的地理优势,让开平原,依托山岳丛林地形进行长期抵抗,把麦克阿瑟的部队拖入疲惫不堪的持久战中,直到把美国人拖垮为止。   

  为此,山下奉文于12月19日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该计划一改过去的决战思想,不顾日本大本营、南方军和第4航空军的强烈反对,把兵力部署的重点从海岸转向内陆,从决战转向持久。为此,他宣布不再死守马尼拉城,并把手中的兵力分成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应具备独立持久作战能力。实力最强的“尚武”集团,由他亲自指挥,以碧瑶地区为中心,在吕宋岛北部山区坚持“独立的和长期的抗战”,在其他部队的配合下,将美军主力长期牵制在吕宋岛。“振武”集团以马尼拉东部山区为重点,坚守吕宋中南部地区。“建武”集团主要由航空地勤部队组成,负责死守克拉克空军基地及其西面的山地,并阻止美军使用附近的机场群。第23师和第58混成旅负责在林加延湾阻止美军的登陆行动。   

  山下奉文口出狂言:美国人要为夺取每一座山头,每一条河谷,付出沉重的代价。他甚至宣称:“我要在菲律宾写下大东亚战争的光辉一页!”   

  为了准备旷日持久的吕宋作战,他亲自监督手下用4500辆汽车,把3500吨弹药、500吨武器、4500吨粮食以及各种被服、照明器材、消耗品、医疗设备和医药、油品运往山中,其中包括50吨金币。   

  1月3日,他自己搬出了马尼拉郊外舒适的兵营,前往几百公里之外的高山小城碧瑶。   

  临行前,山下奉文兽性大发,在马尼拉中心的闹市区亲自监斩了一大批坚决抗日的菲律宾共产党人和受麦克阿瑟领导的游击队员。随后,山下奉文乘坐汽车大摇大摆地穿过马尼拉市区,在街头老百姓的冷漠目光下,朝山区进发。老百姓恨透了日本鬼子。从11月中旬起,当地居民的粮食已被日军以各种名义强行征收一空,城内居民已经开始挨饿了,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战争,什么时候能恢复粮食供应。   

  与山下奉文差不多同时转移到碧瑶的,还有编入第14方面军序列的西南方面舰队司令官大川中将,菲律宾傀儡政府“总统”拉乌雷尔等人。几天后,拉乌雷尔就对吕宋岛的前景失去信心,深怕被麦克阿瑟抓住,带着几个人逃往台湾了。   

  至于山下奉文的顶头上司寺内寿一,早在去年的11月就匆匆离开菲律宾,把南方军司令部转移到新加坡去了,而那时候莱特岛上硝烟正浓。   

  山下奉文放弃在水际滩头,并不意味着他对美军的登陆行动无所作为。当美军登陆之时,日军在忙于从富产粮食的卡加延河谷向碧瑶运送大米,而美军在巩固了滩头阵地之后便开始向内陆进攻,大有切断马尼拉至碧瑶公路的势头。有鉴于此,山下命令守卫林加延湾的第23师向美军发动猛烈反击,企图以这支缺兵少将、武器装备很差的部队,把装备精良的美军主力重新赶回海里去。听到这个赌徒才想得出来的命令,武滕章参谋长和司令部的参谋们都直摇头,但碍于司令官的武断作风和暴躁脾气,谁也没敢公开表示反对。结果不难想像,这次近乎绝望的滩头反扑被克鲁格手下的美国士兵轻易地击退了。1月下旬,在滩头反击中损失惨重的第23师,被美军分割包围,眼看就要全军覆没。山下到这时才允许他们突出重围,撤往山区边缘的第二线阵地。       

第58节:菲律宾浴血(58)       

  躲在著名避暑圣地碧瑶的山下奉文,此时已经听不到前线隆隆的炮声。但那里凉爽的气候、漫山遍野的野花、古老的寺院和风格各异的现代别墅,却没有给他带来好心情。节节失利的消息像压在心头上的大石头,越来越重。只是当听说从中国华南地区调来的增援部队——第10师和第19师,已陆续在北吕宋岛登陆时,他那终日紧绷着的脸才隐现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当然,他并不指望这些援军能帮多大忙。他知道,援军在途中损失很大,有相当一部分运输船已经成为活跃在中国南海的美军潜艇的猎物,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和大部分重火器都已经沉入海底。美军的潜艇太厉害了。为了躲避美军潜艇的攻击,日军有时要用悬挂着红十字旗的医护船把伪装成伤员的士兵运送到菲律宾。   

  美军在林加延湾登陆的当天中午,一直在舰桥上观察登陆行动的麦克阿瑟决定离开摇来晃去的甲板,在一群参谋的簇拥下乘坐登陆艇上岸。海军修建营早已用推土机推出一道沙堤,这样高级军官们上岸时就不用打湿自己的脚了。麦克阿瑟对海军士兵的辛勤劳动视而不见。当登陆艇刚刚把跳板放入两英尺深的海水时,他大步流星地走下来,淌着没膝的海水前进。几百名菲律宾人在岸上向他大声喊着:“玛布海!玛布海!”这是当地土著居民表示欢迎的话。继莱特岛登陆之后,麦克阿瑟第二次再现了他精心设计的经典镜头:一位美军上将冒着枪林弹雨亲临前线,腿上溅着浪花,健步踏上沙滩。他相信这种场景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接下来的几天里,麦克阿瑟抓紧时间督促手下人完成两件最紧迫的任务。   

  一是哈尔西的航空母舰将在一周内撤走,为了不减弱空中掩护力量,美军要在此期间内修建一条1500米长的跑道,以便让陆军的战斗机能从林加延湾海岸起飞。负责修跑道的工兵指挥官斯维德鲁普准将拍了胸脯,保证按时完成。可由于登陆后各部队之间缺少协调,刚刚修好的机场跑道差点成了坦克停放场。急得斯维德鲁普掏出了黑色科尔特手枪,咆哮着逼迫一辆辆坦克退出跑道,才没有让那里碾成一片泥潭。机场完工后,麦克阿瑟亲手把一颗优异十字勋章佩戴在斯维德鲁普汗湿的衬衫上。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惟一被晋升为少将军衔的美国预备役工兵军官。   

  麦克阿瑟督促的第二件事是让第6集团军司令克鲁格立即朝着克拉克空军基地方向前进,争取在1月26日之前攻占马尼拉。这一天是麦克阿瑟的生日,恰巧也是克鲁格的生日,胜利是两个人再好不过的生日礼物。不过,一向谨慎的克鲁格并不领情。他满脑子只想着如何巩固滩头阵地,等待更多的增援部队到来。他认为在此之前,任何大举南下的行动,都可能被主力尚未损失的日军挫败。麦克阿瑟又施展出第二招:推荐克鲁格晋升4星上将。克鲁格动心了,他允许手下的第37师和第40师向克拉克机场进军。   

  事实证明,沿着3号公路进军的美国人受到的抵抗微乎其微。麦克阿瑟整天跟随着部队前进,有时他乘坐的吉普车甚至跑在部队前面。他坐在司机旁边,右手撑在挡风玻璃框上,专注地盯着路旁不时闪现的农庄房屋,全然不顾坐在后座上的副官前仰后合,差点把五脏六腑都颠出来,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