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药学第4讲补益药-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性,补气之中兼能滋养阴津。但货源较少,价较昂贵,故一般比较少用。
太子参益气健脾,但补力小。适用于气血不足、病后虚弱、津乏口干等症。
人参芦味苦,性上升,可致吐。身体虚弱而须用吐法者,可用此以代瓜蒂。另外,虚人脱肛者,在应证的方剂中加人参芦0。3~0。6克,有升提的作用。
用量一般1。5~9克。独参汤等救急时,可用9~30克。
凡肺气壅滞、胸闷憋气、表邪未解及一切实证、热证均忌用。
本品反藜芦,畏五灵脂。
如服人参后腹胀大甚者,可用莱菔子或山查解之。
据近代科学研究,人参能增强大脑皮质兴奋过程的强度和灵活性,提高对复合刺激的分析能力,从而增强条件反射。有强壮作用,使身体对多种致病因子的抗病力增强,改善食欲和睡眠,增加体重,减少疲劳。并有强心和促进男女性腺机能的作用。另外还有降低血糖、抗毒、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等作用。可结合辨证论治参考应用。

                         肉苁蓉
肉苁蓉味酸咸,性温。主要用为补肾阳药,兼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肉苁蓉质地油润,能补肾阳,又无燥性。配熟地、菟丝子、杜仲、山药、巴戟天、淫羊藿等,可用于肾虚所致的腰痛、膝软、阳痿、性机能减退、眩晕耳鸣等症。配当归、川芎、白芍、艾叶、香附、续断等,可用于肾气虚寒,月经衍后,子宫寒冷,久不受孕等症。配熟地、当归、桃仁、火麻仁、黑芝麻等,可用于老年人或妇女产后气血衰弱,津液缺乏而致的大便干秘。
火麻仁通便由于滋脾润肠。肉苁蓉通便由于滋肾润燥。
用量一般为6~12克。需要时也可用15~30克。
据近代研究,本品有降血压作用;也可作为膀胱炎、膀胱出血及肾脏出血的止血药(个人意见:用于止血时最好配合凉血药同用;或仅用于下虚性的出血)

                      肉    豆  蔻
肉豆蔻味辛性温。主要功用是燥脾、暖胃、涩肠。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温脾止泄:对于脾胃虚寒所致的久泄、久痢,本品有温脾燥湿、涩肠止泄的作用。常配合党参、白术、茯苓、诃子、木香、芡实、砂仁等同用。本品对“五更泄”(每日清晨泄肚)效果最好。五更泄为脾肾虚寒所致,本品能温脾燥湿、涩肠,常配合吴茱萸、五味子、补骨脂同用(这四味药旧名”四神丸”,是治五更泄最常用的药方)。我常用四神丸方随症选加党参、白术、茯苓、诃子、山药、山萸、肉桂、
附片、干姜、乌药、灶心土等,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功能紊乱(表现为慢性泄肚者)等病,有良好效果,请参考使用。
2.温胃行气:本品功能温胃助消化、下气消胀,对中焦虚寒所致的食物不化、食欲不振、胃脘胀痛等症,常以本品配合木香、良姜、砂仁、香附、半夏、厚朴、枳壳等同用。据近代研究证明,本品所含之挥发油,能增进胃液分泌及胃肠蠕动而有开胃促进食欲、消胀止痛的功效。但用大量反有抑制胃液分泌、胃肠蠕动的作用。故用于温胃行气、开胃进食时,用量宜轻(1.5~4。5克),用于温脾止泻时,用量宜重些(9~12克)。
益智仁与肉豆蔻均能燥脾,但益智仁偏用于脾湿多涎,并能补肾缩小便而治遗尿。肉豆蔻偏用于脾虚泄泻,并能温胃行气。
补骨脂与肉豆蔻均能治泄泻,但补骨脂温补肾阳而治肾虚寒所致的大便溏泻。肉豆蔻温脾燥湿而治脾虚寒所致的肠滑便泻。
用量一般为1。5~9克。有实热火邪者忌用。

                        桑螵蛸
桑螵蛸味甘咸,性平。主要功效为补肾、固精、缩小便。
对肾虚精关不固所致的遗精、早泄,可配龙骨、莲须、山药、地黄、金樱子等同用。
本品最常用于治疗因肾虚、收摄无权所致的遗尿或小便频数(尿道不疼的)。可与益智仁、乌药、山萸肉、山药、龙骨、党参等同用。我常以本品配熟地、山萸、山药、五味子、益智仁、复盆子,炒内金、川断等随症加减,用于治疗遗尿症,每收满意效果。例如有一患者二十多年来每夜睡中遗尿1~2次,因而经常睡在木板上,不敢铺被褥,很痛苦。根据脉症诊断为肾虚寒证,经服用:桑螵蛸12克、益智仁9克、乌药12克、复盆子12克、川断15克,淫羊藿12克、肉桂4克、制附片6克、锁阳12克、鸡内金12克、熟地24克、桑寄生30克,四十余剂而痊愈。谨供参考。
益智仁、复盆子、台乌药、桑螵蛸均有缩小便的作用。但益智仁补脾肾,涩精,缩小便,兼摄涎唾;复盆子补肝肾,固精气,性味酸涩而缩小便;台乌药温膀肾冷气,顺膀肾逆气而治小便频数;桑螵蛸固肾而缩小便。
海螵蛸通经、活血、止腹痛、制胃酸。桑螵蛸补肾、固精、治遗精、缩小便。
用量一般为4.5~9克。
阴虚火旺、膀胱有热者忌用:急性泌尿系感染所致的尿频数(多属湿热症)不宜用。

                        桑      椹
桑椹味甘,性凉。为滋阴补血药。市上有“桑椹膏”成药,每服9~15克,日服二次,热开水冲服。功能滋补肝肾。聪耳明目。
配麦冬、沙参、玉竹等,可用于阴虚津少所致的口渴舌燥、大便干涩等症。
桑椹有黑白两种。白桑椹(未成熟者)功力小,黑桑椹(成熟者)功力大。常配合何首乌、旱莲草、女贞子等,用于阴血虚所致的头发早白、头发脱落等症。
用量一般为6~9克。
腹部有寒、大便溏软者忌用。

                  沙    参
沙参味甘苦,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热的作用。
1。 养阴润肺:前人有“沙参补五脏之阴”的说法,但从临床使用来体会,本品主要是对养肺胃之阴效果最为明显。肺阴不足而生虚热,出现干咳少痰、咽喉干燥、咽痛、痰中带血丝、久咳失音等,可用本品配合生地、知母、麦冬、天冬、川贝母、生甘草等同用。
肺性本燥,易受燥邪所侵,但又恶燥。肺燥则干咳少痰、咽喉干痒、声音嘶嘎(注:即声音嘶哑的症状,见于风热犯肺、津液受损,或见于急慢性咽喉炎症、声带创伤等症)、口鼻干燥、舌尖边红。可用本品配合桑叶、麦冬、元参、生石膏、知母、生地、百合、麻仁、阿胶等同用。
2。清热生津:高热病后,阴液耗伤或久病而致胃阴亏损,舌干口燥、食欲不振、咽干口渴、舌苔剥脱等,可用本品配合麦冬、生地、石斛、玉竹、元参、花粉、生白芍等同用。
本品对阴虚内热、肺痨伤阴等有养阴清热作用。例如肺痨咳嗽、下午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干咳少痰、人体消瘦、痰中带血、脉象细数等症,可用本品配合生地、元参、鳖甲、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贝母、百部、白芨等同用。
南沙参体较轻、质松,性味苦寒,清肺火而益肺阴,兼有风热感冒而肺燥热者,可以使用。北沙参体重质坚,性味甘凉,主用于养阴清肺、生津益胃,有外感证者不宜用。处方上只写沙参,药店即付北沙参,如须用南沙参时,须写上“南”字。
党参甘温,补肺胃之气。沙参甘凉,补肺胃之阴。
人参补阳而生阴,沙参补阴而制阳。
用量一般为4。5~12克。
风寒感冒咳嗽及肺寒白痰多者不宜用。

山药
山药味甘性温。功能补脾胃、益肺气、强肾固精、治带下。
1。补脾胃:配白术、党参、茯苓、扁豆、莲子肉、炒芡实等,常用于脾胃虚而大便虚泻难愈、四肢疲乏无力、脉虚等症。本品有补脾胃而止泄泻的作用。
2。益肺气:本品有补脾胃以益肺气的作用。常配合党参、五味子、黄芪、陈皮、白术等,用于肺气虚而致的气短乏力、懒言声低、自感胸中气少、右寸脉虚等症。
3。 强肾固精:山药有强肾固精的作用。常配合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五味子、锁阳、金樱子等用于肾虚而滑精、遗精等症。
本品生用能补肾生精、益肺肾之阴而治消渴。以上消明显者(口渴甚、饮水不能解渴、消瘦、尿多、自汗等),可配伍天花粉、麦冬、知母、黄芩、五味子、沙参、生石膏、乌梅等同用;以中消较明显者(饮食倍增,易饥饿,多饮多食,人体消瘦、四肢乏力等),可配伍生石膏、知母、葛根、黄精、黄芩、花粉、生大黄、生地黄等同用;以下消为甚者(尿频数,尿量多,口渴,腰痠痛,膝腿乏力,阳萎等),可配伍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五味子、泽泻、丹皮、茯苓、肉桂(少量)等同用。近些年来根据以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