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世纪中国纪实文学文库-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形象的比喻诞生了:中国的首届MBA毕业生不仅要成为祖国改革事业的先锋,还应成为管理革命中的“母鸡”,孵化出中国90年代管理革命的春潮。 
  然而,一接触现实,他们便立刻明白:这一切不过是虚化的幻念。 
  在国家经委袁宝华副主任接见他们的第二天,MBA学员王川山就乘上北去的列车。这时,是12月28日。30日,他兴致勃勃地回到原单位——辽宁省机械研究院。敲敲院长办公室的门,没人。 
  他每天来研究院。直到二月份,院长才找他谈话:“院里的意见,你先回室里工作,以后院里有什么用得上的,我们再安排。” 
  他彻底地凉了。攻读MBA学位前,他是搞设计的。攻读MBA之后,他又转回了设计室。他感到了一种命运的嘲弄。 
  同王川山一样,盛维民回单位后,也转回了他的原岗位,搞课题研究。面对来采访的记者,他长叹一声: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所里倒是为我安排了新岗位:搞规划和专业人员的职称评定。可我学的是MBA呀!我想,一个人有效的职业生涯不过二三十年,我再这样晃下去,连过去的专业都丢了,还不如先回去搞技术。管理,以后有机会再说。人还是该现实点,不能好高骛远。”于是,他痛下决心,回到三年前他离开的那个研究室,拣起已经荒疏了的科研课题。 
  几乎所有的MBA毕业生都经历了这种命运的落差。没有人打击他们,也没有人迫害他们,只是没有人理睬他们的MBA——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巨大的财力及人才投入才获得的高级工商管理经验和科学理论。 
  改革进行了九年,许多单位对知识及人才浪费的现状仍如此麻木。他们对记者说,他们没有浪费人才。但对什么叫浪费人才,他们并不知道。 
  人才浪费的质量指标有三个:(一)被无效率地使用;(二)与人才所掌握的知识相比较,正从事不太有价值的活动;(三)闲置。 
  38名MBA毕业生在回国后的10个月中,多数处于前两种状态,少数被闲置。 
  人才浪费的数量指标只有一个:经过特殊培训的人才倘有20%的知识领域与所从事的职业不搭界,即属于浪费。 
  据38名硕士对自己知识应用比率的乐观估算,他们在10个月中勉强应用上的知识大约有30%,处于浪费状态中的占大头。 
  我们同他们的领导进行过上百次的对话,他们告诉我们一大堆重视人才的理论,但没有一位领导从这个角度向我们解释人才浪费的根源。 
  我们有一大堆重视人才的理论,唯独缺乏人才使用效率! 

         命运之二:“欲穷千里目”——只争朝夕 

  刘中天,MBA学员曾给这位老大哥起了个外号叫“老枪”。可这把“老枪”遇上了他的厂长,就彻底哑了火:想调走?那不行。你就安心在这里干吧。我既然能供得起你上学,就能养得起你。不信?看我养你20年! 
  20年?!刘中天今年已四十有二…… 
  正是为了把尚有热乎气的现代化管理知识及时应用到国家经济建设上,他根据原单位几乎没有涉外经营的实际情况,自己联系单位准备调动。他必须只争朝夕。 
  “谁说用不上?上回毛里塔尼亚外宾来,我看那个翻译就不行。下回再来外宾,你上!” 
  厂长有厂长的道理。 
  记者来到刘中天所在的工厂,几番求见厂长,得到的却是专人陪同游览厂区附近风景的礼遇。直到记者通过中间人再三申明:此行绝非问罪,而厂里惜才、爱才的苦心记者也完全明了,才终于得见厂长,并当场得到了一番教益:“刘中天学的东西现在是有点用不上,但我们不能放他,我们厂将来也是要发展的。人家美国都知道重视这种人才,咱就不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吗?” 
  “只争朝夕”的MBA,撞上了“欲穷千里目”的厂长,即使你有一万种“危机感”,又能感动谁?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MBA的这种危机感感动了美国人。 
  8月底,布法罗管理学院院长阿罗托博士来到北京。听中国弟子们谈完回国几个月后的情况,阿罗托说:“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非常感动。我发现,你们并不是想找一个薪水高、待遇优厚的工作,而是想找到一个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找到为你们的国家作贡献的机会。但是,这样的机会却很难找到,我感到十分难以理解。” 
  一些急性子的美国人甚至行动起来,千方百计地找我们的领导人,为MBA毕业生摆脱困境而四处奔走。 
  然而,我们的人却并不着急。38名MBA毕业生中,有一半人都给有关部门写过信,希望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希望中国(中国这么大)的某个地方能用上他们千辛万苦学来的知识。 
  所有的“呼救信”都如石沉大海。其中一位毕业生急中生智,写了一份广告,想通过报纸把自己卖给“识货”人。终于没有发出。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把那广告拿出来,苦笑着说,他没有发出,是怕外国人看了笑话。 
  中国,你已经拥有一大批只争朝夕的人才,然而,你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只争朝夕的体制。 
  这是中国人才悲剧的根源。 

            命运之三:燕窝鱼翅金饭碗 

  天津新港船厂的厂长非常诚恳地对记者说:“谁家有个金饭碗不会用?我不会总拿金饭碗盛白开水。有了燕窝鱼翅,我也拿它装。” 
  王海涛怀揣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的文凭,回到了对金饭碗、白开水以及燕窝鱼翅之关系颇有研究、曾以改革而名噪一时的新港船厂。 
  他被“对口”到经营科,给常驻外国专家当生活翻译,兼管杂务。厂长这样解释:“现在厂里有困难,他也得帮帮厂里,当阵子翻译。互相理解嘛。” 
  大约这样理解了几个月后,王海涛成为本厂与英国某公司洽谈造冷藏船生意的谈判队伍中的正式口语译员。谈判之余,他还要兼管其他专家的杂务事宜。 
  那天,王海涛拿着电传给外国专家送去,那位老外把脚翘在桌上,高兴地哼了一句:“啊哈,我亲爱的邮递员来啦!”他生气,可还没话说。 
  可是,当“老外”听说他是MBA,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小伙子,这可不是你该干的工作呀!” 
  不该干也得干。只是干了几个月之后,他突然接到一个通知,他不必再参加谈判了,换一个人来顶他的翻译位置。 
  他不知道换的是什么人,但他确切地知道:谈判已进入确定什么人去英国进行考察的阶段。 
  他心存疑虑,又不敢问。否则,有争出国的嫌疑。 
  他不懂,当金饭碗能盛燕窝鱼翅的时候,为什么也要换成白开水。 
  在采访与写作期间,我们看到听到又有许多引进团出国了,许多人为自己引进了冰箱、彩电,却为国家引进了一堆废钢烂铁。而我们的MBA毕业生,有能力、有智慧、有诚心为国家避免损失的人才,却只有看着这一切、听着这一切暗暗垂泪的权利。 
  在领导决策领域,甚至在引进技术、使用人才这样的决策领域,歪门邪道、任人唯亲比科学、比知识、比人才往往更有力量。 

             命运之四:MBA无球跑动 

  张小军早有先见之明,他知道在他原来工作的年营业额不过200万元的地区邮电局里,他的MBA知识很难用上多少。一回国,他就开始联系调动,目标是正在筹建中的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请看,这是我的MBA学位证书,这是我所学过的专业课程,这是我的学习成绩单。” 
  平时挺蔫的张小军,毛遂自荐时却衣冠楚楚,镇静大方,佩侃而谈。 
  国际金融、投资评价、管理战略……副总经理不由得对这个没有来头的小伙子另眼相看了:“好,我们非常乐意接收你!” 
  谁知,当单位“同意调出”的公函送到上级机关时,却当即被签署了如下意见:“如愿付2万元培训费,同意调出。” 
  张小军不是不知道,他读MBA,单位是吐了“血”的,学费加上赴美机票,共花了一万多。要不是上级机关“赞助”了3000多元,他也看不见美国的月亮了。可是,他执著地认为,钱是国家花的,我人也是国家的,为什么不能换个地方为国家创造更大的效益呢! 
  于是,张小军怀着美好的愿望和坚定的决心,一次又一次从巢湖市奔赴省城合肥,企图说服上级领导。 
  然而这一次,他又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