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09-历史选择-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席”,“欢迎周副主席”,口号声此起彼伏,直冲云霄,场面很是壮观。还有不少人交头接耳地打听哪个是“朱毛”。在他们看来,还一直以为“朱毛”是一个人呢!到了丰乐桥头,中央领导人跃身下马,笑容满面地和群众握手,摘下帽子向群众招手致意。人们前呼后拥地把他们一直送到驻地。    
    对于这一动人场面,韩素音在她写的《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一书里写道:    
    博古和朱德,随后是毛泽东骑马进城了。看到毛,战士们高呼“毛主席,毛主席”。他们一遍遍呼喊他的名字。部队已经选择了自己的领袖。    
    周恩来面无表情地骑马过去。他小心地走在别人稍后一点,走在所有人的后面。他不去争夺显赫的权力,他不需要权力,这不是他一生的追求。这时应由他来使毛泽东走上适当的领导位置。党和军队必须再一次强大起来。……他让毛走在前头,自己跟在后面。    
    周恩来谦恭谨慎的举止预示着党内领导人排列顺序的变化。住房条件的改变也象征着领导人党内地位的浮沉升降。    
    湘江战役之前,宿营地最好的房子一般安排给李德、博古。到黎平开始变化,周恩来住最好的房子,毛泽东“逐渐升格”。到了猴场,毛泽东住进了一座最漂亮的房子。如今到了遵义,负责安排房子的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更明白该把什么房子留给毛泽东住了。    
    易家别墅位于遵义新城最繁华的丁字路口一条僻静的小巷,它是一幢独立的楼房,被灰青砖砌成的高高的围墙环绕着,很是气派。楼内的红漆地板闪闪发亮,彩绘的玻璃窗五光十色。这是“川南边防军”第一旅旅长易少荃的别墅,红军来了,他携家带口跑了,留下的豪华住宅正好可以让中共领导人享两天福。楼上共3间房,毛泽东住东边一间前房,后房住着警卫员陈昌奉和卫生员小钟,王稼祥住在西边一间的前房,张闻天住在楼下。    
    毛泽东住下后,干部休养连的党支部书记董必武把挺着大肚子的贺子珍送进毛泽东的住室。    
    贺子珍刚一坐下,便急切地问毛泽东:“听说中央要在遵义开会,不开会不行,下面的意见多着哩。”    
    毛泽东感兴趣地问:“都是些什么意见?”    
    贺子珍把散乱的头发向后顺了顺说:“你还故意装糊涂,还不是对中央领导不满,丢了根据地,老打败仗,让人家追着跑。”    
    毛泽东拉过一把雕刻精致的紫檀木太师椅坐下,悠悠地说:“这次中央开会,我非得好好讲讲。我肚里憋着好多意见,肚皮都快要撑破了,也该轮到我说话的时候啦!”    
    红军总司令部设在“柏天顺”酱园,它是一幢中西合璧的楼房,也是遵义城最豪华气派的私人宅邸。主人柏辉章是贵州省省长、二十五军军长王家烈麾下的二师师长,也是贵州的一个自由商贾和银行家。他的股份覆盖了三万多人口的遵义市周围的所有赢利企业,这所豪华新居就是他社会地位的象征。    
    柏的宅邸是30年代中国军阀的典型住所,是用灰砖建筑并带有柱廊的两层楼房,屋檐略微突出,楼上有带顶篷的阳台,在当时可算得上够现代的了,多少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风格的结合。房子由围墙环抱着,考究的大门正对着遵义一条主要街道。如果说房子的外观是中西合璧,屋内的陈设则地地道道是中国特色:中国古式红木家具,中国式的屏风、轴画、茶具、工艺品等等。    
    中革军委和红一方面军都在这里设了办公室。周恩来和他的妻子邓颖超住在二楼一间靠阳台的舒适房间里。邓颖超后来一直记得她站在二楼阳台上能够着槐树叶子。她这时还患有肺结核,一直咳血。不过,这是她长征以来头一次与她日理万机的丈夫团聚在一起。朱德和妻子康克清也住在柏宅。另外还有刘伯承和其他军事指挥员,如张云逸、彭雪枫等人。彭德怀、刘少奇和李卓然也在这儿住过。    
    楼上周恩来和朱德住房的旁边,有一个宽敞的客厅,著名的遵义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在住房安排中,引人注意的是,博古和李德都没有住进这两个红军领导人集中的地方。博古住在离柏公馆不远的一所四合院内,这小院藏在子尹路西侧一条小巷里,背靠着玉屏山。李德住在一家地主的四合院里,离柏公馆很近。洋顾问被安排住进土老财的房子,这使他感到委屈,对于惯于享受特权、对住房十分挑剔的李德来说,无论如何难以接受。为宣泄心中的愤懑,他竟歇斯底里地跑到门外放了几枪,以示抗议。    
    红军领袖被安排好住处后,便开始忙碌起来。


第三章 历史转折初到遵义,未雨绸缪(二)

    首先以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表了《出路在哪里》的文告。这份文告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阐明了党和红军的主张,指明了工农劳苦大众的出路。文告号召贫苦工农大众要合心、要团结,拿起菜刀、锄头、大刀、木棍、鸟枪、快枪,以及一切武器暴动起来,发展游击战争;号召白军士兵哗变到民众方面来,一同来革命,实现共产党的主张,创建工农红军、工农自己的苏维埃政府。这篇战斗檄文,对遵义的人民群众有很大的影响和号召力。    
    接着在1月12日,遵义市成千上万的工人、市民、知识分子、小商贩,以及从十几里几十里外赶来的农民,兴致勃勃地云集到省立第三中学的操场上,聆听红军领导人的讲话。下午1时,大会开始,朱德、毛泽东、李富春先后在大会上讲话。朱德在讲话中说,红军是工人农民自己的队伍,红军有严格的纪律,自觉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愿意联合国内各党派、军队和一切力量共同抗日。朱德讲话之后,台下爆发出阵阵掌声。    
    在口号声和无数双眼睛的期盼下,毛泽东大步走上讲台,用浓重的湘音开始讲话,题目是“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他说:“穷人为什么受穷呢?就是因为政权不在穷人自己的手里。地主、官僚压迫和剥削穷人。……穷人要翻身,就要拿起枪杆子,跟着共产党和红军闹革命,建立起自己的红色政权。红色政权不收苛捐杂税,还要实行全民选举……”    
    随后,李富春也讲了话。    
    红军领导人的讲话通俗易懂,深明大义,讲到了群众的心坎里。遵义的老百姓明白了翻身求解放的大道理,决心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纷纷要求参加红军建立自己的红色政权。过去一些人因听信国民党的欺骗宣传,对共产党和红军存在着误解和偏见,听了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的讲话,改变了对红军的看法。遵义三中有位叫黄颖的同学,听了大会发言后,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说:“他们简练通俗的语言,亲切平易的态度,朴素简单的服装,由浅入深地把革命大道理讲得很透彻,使我既惊讶又佩服。原来国民党诬蔑他们是‘红胡子’、‘红头发’、每天都要吃‘小孩’的人,却是这样的和善可亲、文质彬彬。”    
    就在这个会上,黔北高原上开天辟地成立了第一个人民政权——遵义县革命委员会。会后,遵义周围各地的革命委员会、工会、农会、游击队、抗捐斗争委员会、革命先锋队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各族苦大仇深的工农大众和革命知识分子踊跃参加红军,几天工夫,红军就收了5000多名新战士。    
    忙完了对群众的组织和发动,红军领袖们开始考虑进遵义后最重要的一项议事日程——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重大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周恩来一身兼三任:调动和部署兵力,筹备遵义会议,准备军事报告。    
    周围毕竟有敌人觊觎,为不使会议期间遭敌人袭击,周恩来首先要布置好几个军团的位置,警戒遵义。他和朱德频频调动部队,对所属各部担负的任务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    
    博古和李德思想上还不通,周恩来还得对他们做说服工作。虽然猴场会议重申了黎平会议确定的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定,但到了遵义后,博古想变卦,认为通道、黎平、猴场三次会议已经解决了问题,不需要再召开什么会议。李德压根就反对在遵义召开会议,因为他深知毛泽东倡议开会是为了“讨论失败”,这将把他置于被告地位。到遵义前他已靠边站了,但顾问的头衔尚未正式撤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