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色灯泡,亮出“福共天来”。宅中陈设很是富丽,环列武装士兵,室外又有警察布篷岗位几十个,进进出出的侍者,亦是军服,与那当年东吴招婿孙夫人的武装一般。  时当吉辰,冯国璋着上将礼服,佩挂勋章,摆开全副仪仗,由迎亲人等与袁世凯代表同至坤宅,行迎亲礼。过一小时,便由送亲人等陪着花车到都督府。司礼员高歌赞歌,请冯都督出来,又请新娘降车,便见一位盛装丽人缓缓而前,身披丈许粉红婚纱,还有少女两人曳着纱角,进入礼堂,与冯国璋并肩,听袁世凯的代表致颂词,照结婚仪式行礼,夫妇礼成,管乐齐鸣,送新人入洞房,宾朋至客厅欢宴。冯国璋与周道如煞是欢爱,对袁大总统感激不尽。  袁世凯分批电召各省将军来京述职,借以窥探他们对恢复帝制的态度。冯国璋首先应召进京,袁见他对帝制似有微词,便另作表演。  冯国璋道:“外面传说大总统欲改帝制,请予为秘示,以便着手布置。”  袁世凯拍着冯的肩膀回道:“华甫,你我这么多年,难道不懂我的心事?我想谣言之来,一则,外国人说我国骤行共和制,国人程度不够,要我多负点责任;二则,新约法规定大总统有颁赏爵位之权,遂有人认为是改革国体之先声,想那满、蒙、回族都可受爵,汉人中有功民国者,岂可丧失这种权利?那是些无中生有之词。你我都是自家人,我的心事不妨向你说明,我现在的地位与皇帝有何区别,所贵乎为皇帝者,无非为了子孙计算。可是我那大儿子克定身有残疾,二儿子克文想做名士,其余则年幼,岂能付以天下之重?何况帝王家从无善果,我即为子孙计,亦不能贻害他们。”冯国璋见袁世凯说得有理,便道:“是啊,南方人言啧啧,都是不明了总统的心迹,不过将来中国转弱为强,到天与人归的时候,大总统虽谦让为怀,恐怕推也推不掉。”  袁世凯立即瞪起眼睛道:“什么话!我有一个孩子在伦敦求学,我叫他在那里购置薄产,倘有人再逼我,我就到那里去定居,从此不问国事。”  冯国璋回到南京不久,即已听说,鼓吹帝制的“筹安会”在京宣告成立,冯国璋气得直跳:“老头子真会做戏!这哪里是把我当作自己人!”  筹安会是杨度发起成立。杨度是袁克定的太子党,与袁克定早就在谋划帝制。一日,总统府内史监内史夏寿田告杨度说,上头打算让你出面组织一个推动帝制的机关。杨度马上一腔热血冲上来,便与夏寿田去见袁大总统,即谈君宪。杨度道,拟组织一个机关研究君宪,并反复陈词,袁世凯道:  “你可与孙毓筠等谈谈。”  杨度退出总统府,即赶忙联络孙毓筠,策划建立筹安会组织。这筹安会必得找几个名流列名发起,杨度找梁启超不成,便设谋拉严复、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加孙毓筠和他自己,共六人,时人称为“六君子”,其中孙、李、胡、刘皆是同盟会变节分子;杨度曾留学日本,后为清政府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起草报告,任宪政编查馆提调。1907年主编《中国新报》,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要求清政府召开国会。辛亥革命爆发前后,依附袁世凯,并与汪精卫组织国事共济会。1914年任参政院参政。杨度虽然为袁世凯恢复帝制策划,但袁死后,他的思想开始转变,并投向孙中山,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民主革命奔走甚力。以后又帮助和掩护共产党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坚持党的工作。严复此人政治上的变化似乎与杨度相反。即前期进步,后期反动。严在1879年从英国留学归国,至辛亥革命前,较有系统地翻译、介绍和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但他在辛亥革命后,政治上主张复辟帝制,文化上提倡尊孔读经。晚年反对民主,厌倦科学,诋毁五四运动。  这六人联名通电各省,发表组织筹安会的宣言,不惜大声疾呼道:“我等身为中国人民,国家之存亡,即为身家之生死,岂忍苟安漠视,坐待其亡?用特纠集同志,组成此会,以筹一国之安。”  接着,杨度、孙毓筠、刘师培等人又连续作文鼓吹帝制。杨度在《君宪救国论》中道:“中国人程度低,共和决不能立宪,只有君主才能立宪,与其共和而专制,不如立宪而行君主,且共和国选举总统时容易发生变乱,国家永无安宁之日,计唯有易大总统为君主,使一国元首立于绝对不可竞争之地位,庶几足以止乱。”  此文由夏寿田呈送袁世凯,袁阅后赞赏不已,交徐世昌、梁士诒等传阅,并亲笔写下“旷代逸才”四字,制成大匾一方送给杨度。又把杨度的奇文寄给段芝贵,叫他在湖北秘密印出,分发给各省军民长官看阅。  “六君子”还电请各省将军、巡按使以及各公法团体派遣代表到京,共商国体。杨度等决意为天下先,即在15天内正式成立筹安会,杨度为理事长,孙毓筠为副理事长,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为理事。各省将军巡按使看出杨度等亮相,等于是袁氏父子亮相,多半派出代表入京,且填写志愿书加入筹安会。加入筹安会自然都是些主张君宪制的人,于是筹安会发表了第二次宣言,道:  “中国而行前日之真共和,不是以求治,中国而行今日之伪共和,更不足以求治。计惟有去伪共和而行真君宪,乃能名实相符,表里如一……宪法之条文、议员之笔舌,枪炮一鸣,概归无效,所谓民选,实为兵选。我国拨乱之法莫如废民主而立君主;求治之法,莫如废民主专制而行君主立宪。”  如此猖狂的筹安会引起举国舆论抨击,肃政厅也觉不安,呈请袁世凯将筹安会迅予取消,以靖人心。但袁世凯对筹安会不仅不予取缔,而且悉心保护,派出军警到筹安会和杨度等私宅守口站岗,荷枪实弹,盘查出入;袁世凯对那些反对筹安会的国体研究会、治安会等等,则设法不准立案。  筹安会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又通电全国;各省及各团体代表已经投票议决,一致主张君主立宪。又张罗“各省公民请愿团”向参政院投递请愿书,要求改变国体,且派出专员到全国各大城市联络。筹安会哪里还是什么学术研究团体,它是道道地地的政治机关。  此番劝袁称帝,倒叫杨度占先,一旁急坏了梁士诒,再不动手,便要与帝制大业无干了。此时梁士诒所领之交通系正遭大祸,再不振作,形势不妙。原来数月前,都肃政史庄蕴宽等提出弹劾案,弹劾津浦路局局长赵庆华贪污舞弊,袁见交通系尤其是梁士诒恃功而骄,自立门户,便想警告他们一下,令赵停职交平政院审讯,平政院院长周树模立即呈复,此案与交通次长叶恭绰有关,袁又令叶停职待审。梁士诒、朱启钤、周自齐与叶恭绰皆是交通系首领,又牵涉下面五大铁路局长。袁召梁见面说:“参案本有君在内,我令划去了。”  梁士诒遂醍醐灌顶,幡然有悟,明白自己是戴罪立功之人,然所长仍在筹集帝制用费方面,其中一大财源便是烟土,遂着人去上海,把沪粤关栈存鸦片6000箱卖出,共得2700余万元,悉数供为帝制经费,收买各方,策动各色请愿团,一夜之间便冒出“商会请愿团”、“人力车夫请愿团”、“孔社请愿团”、“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等等花样,皆向参政院递交请愿帝制书。  梁士诒推进帝制有功,深合袁世凯心意,果然把那五路大参案化大为小,不了了之。杨度等“六君子”也甚急切,以为君主国体既定,必须推行宪政,遂改组筹安会为“宪政促进会”,以为再次争先夺魁之举。  梁士诒手快,立即收买各请愿团发起人凑成一个“全国请愿联合会”,以沈云需为会长,张锦芳、那彦图为副会长,且向参政院再呈请愿书,要求召开“国民会议”,解决国体。次日参政院即议决并咨请袁世凯于年内开国民会议,或另筹“征求民意之妥善方法。”袁咨复道:“国民会议议员复选,定于11月20日举行,俟各地方复选报竣,当即召开会议,以征求正确之民意。”  梁士诒认为,袁世凯称帝,以1916年元旦为开国登基典礼为佳,时间紧迫,所以他即让“全国请愿联合会”的代表再向参政院请愿,要求另设征求多数国民之公意的机构,解决国体。梁士诒又以参政资格,联合一批参政起草《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由参政院通过,咨请政府予以公布,袁世凯即批示公布。  《国民代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