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舞枪弄棍的本领。然而舞枪弄棍不能当饭吃,15岁那年,他进了省立公费纺织习艺厂,半年后回到家中,父母专门为他买了一部新式木机,让他从事织布。谁知,他在习艺厂学到的技术仅为一些皮毛,一旦上机,随织随断,弄得十分尴尬。以后虽几番操此手艺,都未成功。读书上断了希望,从业又如此艰难,使他怅然无着。1907年,李宗仁闻知桂林的陆军小学招生,陆军小学学生入学后,除供膳食、服装、靴鞋、书籍、文具外,每月还发有津贴。正在从业无着的李宗仁感到,自己天性好动,并能冒险,家中又无财力供他自费求学,便去报考了陆军小学。他虽未入正榜,但以备取第一名获得入学资格。不料,李宗仁在入学时迟到了10多分钟,失去了机会,沮丧而回。1908年,陆军小学招考第三期学员,17岁的李宗仁被正式录取。  
在陆军小学任职的,有不少是出类拔萃的同盟会党人,如李书城、冷遹等人,李宗仁个性向来持重,他的抱负是当一名合格军人,未加入同盟会。但他结识了一批志趣相投的同学,如黄绍竑、夏威、陈雄、尹承纲等,日后这些人成了他的支持者。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陆军小学学生一大半北上援鄂,学校因之停办。陆荣廷将陆军小学改为陆军速成学堂,李宗仁便入速成学堂学习。毕业后被陆荣廷选派到南宁的广西将校讲习所供职。  
李宗仁在将校讲习所仅为准尉助教,他十分满足,工作十分勤勉。但讲习所开办不到一年,便停办了,李宗仁等候派遣毫无结果,只得郁郁返回乡里,在家中务农。此时他已结婚,妻子是邻村的李秀文。  
李宗仁从南宁讲习所回到乡间,村里人多所不解,难免有絮絮闲言。家中经济又入不敷出,迫使李宗仁跑到桂林,在朋友的帮助下,在省立模范小学谋得一体育教员的差事。当体育教员很辛苦,月薪又低,为了多挣钱,他又设法在另一学校兼了体操课。尽管十分劳累,总算暂时解决了生计问题。李宗仁感到用非所学,前途渺茫,心中郁郁不乐。1916年复,李宗仁突然接到一位在广西将校讲习所一起供职的同事来信,这位同事已在李烈钧护国军中当上了营长,热情地来信邀他前往共事。朋友的邀约,正合李心,他立即辞去学校职务,应召去南宁投军。  李宗仁乘船来到梧州,准备再搭船去南宁时,却被几位熟识的军校朋友留了下来,碍于同窗之谊和朋友的热心,李便留在梧州在护国第二军充任了排长。但护国第二军是滇军部队,李宗仁乃一广西人,虽有同学提携,在滇军中也难有发展。于是,李宗仁由同乡兼同学托人介绍,改投护国第六军桂军林虎部。林虎乃有名的“彪虎将军”,李在林部第13团任排长。不久,部队奉命向肇庆开拔,接着开赴北江地区。在粤汉路南段沿线与龙济光军发生激烈战斗。连长李其昭临阵胆怯佯称肚痛,不肯上前线,把部队交李宗仁代行指挥。战斗打响后,士兵畏葸不前,李宗仁情急之下,举起连旗,带头冲锋,不料一颗子弹飞来,由右颊射入上腭骨,立时满嘴碎牙,血流如注。李宗仁将碎牙吐出,继续指挥战斗,最后支撑不住,被送往后方包扎。李伤愈出院后,因战功而被升为连长。


第三十九章 桂系崛起
1917年秋,李宗仁所在的部队改为护法军,开赴湖南安仁县,同北洋军作战。部队进入阵地后不久,营长因突发高烧,转送后方治疗,李宗仁奉命代理营长。次日晨,敌军在一阵猛烈炮火后,蜂涌而来,友军阵地被突破,为遏制溃势,李宗仁令营部号兵吹冲锋号向敌逆袭,不料竟无一兵一官向前跃进。李宗仁见情势危急,乃奋不顾身,跃出战壕,拿起营旗冲向敌阵。全营士兵见营长带头冲锋,也蚁附而前。李冲入敌阵后横冲直撞,异常剽悍,全营士气因之复振,喊杀声震天动地,顷刻间当面之敌被击退。李宗仁赶紧指挥全营占领阵地,不料在观察敌势时,被敌一排机枪打中胯下,李虽倒地,仍不忘指挥战斗,大呼冲锋不止,全营乘胜追歼溃敌。战斗结束,李宗仁因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得一“李铁牛”的诨名,骁勇善战之名在军中渐渐传开,李也因作战勇敢,指挥得当,被升为营长。年底,陆荣廷与北洋直系军阀通款言和,李宗仁营奉命开往广东新会驻防。按惯例,每次部队开拔,长官莫不腰缠万贯而去。李宗仁为新进长官,虽厕身旧军之中,对军队扰政害民、军纪废弛很是反感,早存改革意愿,故在当上营长后,极为注意整肃军纪。李营驻防新会,李宗仁决心从自身做起,拒受贿金,不徇私情,严令所部恪守军纪,爱惜名誉,颇得当地士绅和百姓称赞,上司也很满意。  
1920年10月,在粤桂军为陈炯明击溃,桂军离粤向桂境撤退。桂军军纪向来废弛,素来不得人心,此番败退,广东军民纷起而堵截,粤民自动起而助战,沿途不是闭栅放炮,就是空室清野,桂军只好一路以抢掠为生,军纪愈发废弛。李宗仁所在部队担任撤退大军的后卫,一路所见尽是奸淫烧杀,落伍败兵为害百姓的惨状。名义上担任后卫的部队有制止士兵扰民之责,但李宗仁的上司就公开以抢劫提高士气。李目之不寒而栗,深感痛心,自思:“这种军队若不消灭,实无天理。”桂军1万多人一路上人马杂沓,狼奔豕突,部队撤至莲塘口,与粤军李福林、魏邦平部隘路相逢,又逢连宵大雨天赋观念指与生俱来的、先于经验的观念。柏拉图的,桂军陈兵路侧,一筹莫展。林虎、马济深知此刻全军面临危境,认为已到最后关头,只有实行中央突破,抢关夺隘,方可为大军夺得一条回桂的生路。恰于此时李宗仁率后卫一营赶到,自告奋勇前来请战。林、马在关键时候,得一虎将,大喜过望,立即下达抢关命令。李宗仁即令全营进发,为激励士气,自己带号兵、掌旗兵走在最前面。在进入敌射程后,即以雷霆万钧之势,猛扑敌阵,敌猝不及防,便以炮火猛击,李身边的掌旗兵和号兵纷纷中弹倒地,但李营在李宗仁指挥下已冲了上来,一阵殊死搏杀后,敌中央阵地被突破,全线动摇。这时接应部队蜂拥而上,莲塘口之敌遂被肃清。天险即下,峡口大开,全军万把人得平安通过,李宗仁之勇武过人也由此更加闻名。桂军退回广西后,林虎因与陆荣廷不和,愤而出走,林部交由李宗仁上司黄业兴指挥。黄率部开往玉林驻防。  
1921年6月,粤、桂重开战。粤军士气旺盛,桂军连连败北,陆荣廷见军心涣散,通电辞职。时李宗仁所在的黄业兴部正在攻打高州天演论英国赫胥黎著,中国近代严复译述。分为上下两,闻梧州失守,陆帅下野,便主动放弃了攻击,急向玉林原防撤退。恰逢雨后山洪暴发,河水高涨,溃军在粤军追击下,群集河岸,草搭浮桥过河,全军半渡,浮桥突断,而岸上的人并不知情,一窝蜂向前挤,桥上人纷纷挤落下水,被江涛卷走,李宗仁也被挤落水中,幸赖水性好,得抢游上岸。黄业兴收拾残兵,不分日夜退到玉林。几日后,闻粤军已攻陷南宁,黄又率部向钦、廉方向继续退却。黄业兴是广东人,几日来,黄率残部不停地向粤境退却,其意何在?这使广西籍军官陡生疑虑和不安。李宗仁怕部队随黄入粤必然被粤军收编或遣散,他出生入死,好不易拥有的这点“家当”,不是将被人夺去,就是将化为乌有。想到这里,他惕然心惊,赶紧去找人打探。  
黄业兴的参谋长梁史是李宗仁陆小时的学长,与李有师生之谊。李便乘途中晚间休息,前往梁处打听。梁以实相告,道:“陆已下野,赴邕无前途,黄司令原籍钦州,官兵又多钦、廉人,故有将队伍带回广东,以备收编之意。”  李表示:“所部桂人为多,倘不愿随往,如何?”  梁道:“那只好由你自己酌裁了。”  李宗仁回到驻地后,即先召集本营4个广西籍连长商量。众人议定,乘大队人马向钦廉方向匆促退却之机,率所部4个连,并尽可能多联络些其他连广西籍军官,伺机脱离黄部,暂时避入六万大山,静观局势演变,再定日后大计。当晚分头行事,秘密与其他营的几个广西籍连长联络。因利害相同,平素关系也较好,自然一说即合。他们都表示愿意服从李宗仁节制,李宗仁原来的4个连,加上活动来的7个连,合起来已有11个连的兵力,李遂与11个连长一起商定相机行事的计划。  次日,队伍开拔,李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