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月1日,周恩来、朱德并未按照中央的指示一味“猛攻”南丰,而是采用“佯攻”战术,围点打援,在运动战中消灭敌军。南丰城东临抚河,位于南北狭长的平原中,为抚河战线敌人进攻中央苏区的重要据点。红军围攻南丰,敌人势必救援。
2月7日,周、朱指挥红军佯攻南丰城,陈诚得报后,认为是消灭红军的好机会,立即命令中路军的3个纵队迅速向南丰、黎川方向开进,企图实行内外夹击,围歼红军于南丰城下、抚河西岸。  
红军佯攻南丰一星期,周、朱得知蒋军果然来增援,毅然采取了退却步骤,留少量军队继续围南丰城外,主力红军撤围南丰,以迅速、秘密、坚决的原则,折而西进,转移到广昌以南的东韶、南团、吴村地区之山地隐蔽集结,待机破敌。周、朱又以红11军伪装红军主力,由新丰街公开渡河到黎川附近活动,使蒋军误认为红军主力东移黎川,将敌之第二、第三纵队远远调离周、朱布置的战场,集中红军主力对付敌之第一纵队。敌增援南丰的主力是第一纵队的52师和59师。其行动路线是由乐安向南丰开进,准备由黄陂、东陂、新丰市截击红军。敌军由于受红军佯动的迷惑,加上高山大雾和群众封锁消息,始终没有觉察红军主力所在,放心大胆东进。  
2月26日,周、朱命红军主力冒雨披荆斩棘,从集结地点星夜秘密北上,荫蔽于宜黄南部的黄陂一线山区。敌之第一纵队孤军深入,前进到黄陂地区,翼侧完全暴露于红军主力面前。次日上午9时,周恩来在望远镜中看到52师大队人马来到登仙桥大龙坪,师长李明骑马走在队伍中间,他当机立断,命令预先埋伏在敌军进路之固冈、登仙桥以东及河口、黄陂之间的摩罗山、章山区的红一方面军主力,出敌不其地发起猛烈进攻,将敌拦腰切成数段,52师大乱,数小时激战,几近全歼,师长李明身披雨衣浑身是泥,被活捉了。28日,又围攻59师,激战近19小时,歼灭59师4个团,师长陈时骥在部队溃散后,窜逃于荒山中。  
陈时骥以为52师安然无事,特写一信向李明求援,云:“文献兄:弟无能,于本日午后一时失利,现部队已溃散,弟仅率士兵数十人在距蛟湖七八里许之山庄中,请迅速援助为盼!”  
陈派人将信送来大龙坪,被红军战士缴获。因而陈时骥及其残部在当天夜间被红军截住消灭,陈时骥被活捉。  原来蒋介石把52师、59师合编为第五军,命罗卓英为军长,外加11师编成第一纵队,罗为纵队司令官。罗电约52、59两师于3月4日到达新丰市,举行军长同全体官兵见面式,谁知两师竟在2月下旬被红军消灭,罗卓英空做了一场军长和纵队司令官的美梦。  
黄陂战役一打响,蒋军第二、三纵队急忙掉头西援,周恩来、朱德率领红军主力于3月1日撤回东韶、洛口、小布地区秘密集结,待机继续歼敌。  
陈诚苦心经营的第52师、59师遭红军主力全歼,甚是恼怒。蒋介石专此致电陈诚安慰打气说:“除查明阵亡官兵姓名另案呈报追赠外,特先为我伤亡官兵颂发抚费5万元,以慰英灵,而奖特功。”  周恩来、朱德利用敌军在黄陂失利后并不甘心,急于反扑的心理,部署对敌军新的进攻,命红11军向广昌佯动。这使蒋军误认为红军主力已转往广昌,于是改变战略,将3路“分进合击”,改为“中间突破”,即以6个师分成前后两个梯队,用交叉掩护的办法,由宜黄徐徐向广昌推进。接着又从后梯队抽出1师加强前梯队。红军主力则以待机姿势,准备侧击敌之后梯队,并首先消灭其行动中的后卫部队,以便连续作战,各个击破敌人。  
3月20日,敌军后梯队与前梯队相距已有100里,后梯队在山路上又是一字拉开,前面的第11师到达草台冈、徐庄时,后面的第9师还在东陂。第11师是陈诚的嫡系主力,战斗力很强,孤军行进在险峻的山路上,兵力无法展开,前后难以呼应。  
周、朱已命红五军团、红12军以及宜黄两个独立团为右翼队,隐蔽于广昌北面之东陂、草台冈南侧地区;命红1、3军团、红21军及独立第5师为左翼队,隐蔽于东陂、草台冈西侧一带山地。 蒋军第11师、第9师进入红军伏击圈内,周恩来、朱德命红军采取迅雷手段,乘着大雾向敌发动进攻。  
3月21日拂晓大雾弥天,红军突然杀出。红军战士奋勇向前,与敌人接触个个勇敢坚决,反复冲锋,白刃战肉搏10余次,敌人在崇山峻岭被迫应战,优势火力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战斗进行到下午1时,终于将敌第11师和59师残部基本歼灭,师长肖乾重伤逃脱。第二天,红军又在东陂歼敌第9师一部,其余敌人乘夜溃退黄陂,敌之前梯队亦仓皇退向南丰,向临川方向撤退。  
至此,蒋介石的第4次对中央苏区“围剿”,历时50天,黄陂、东陂两次大战,丧师失械,3个精锐师被歼,1万余人被俘,被缴枪万余枝,最新式机关枪300余挺,大炮40门。许多新式自动武器和望远镜等尚未开箱,就被红军缴去。附近几个县派了很多民兵前来帮助打扫战场,搬战利品,1个星期才搬完。  
蒋介石写信骂陈诚说:“如不击退赣匪,即不要回见总司令的面。”陈诚得知11师被歼的消息时,震惊得几乎晕倒。他对收容的残部大骂:“你们为什么不死?打败仗有什么面目见人?”52师、59师和11师被歼后,蒋介石痛心如割,恨不能立杀陈诚,他给陈诚写一手谕:“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  
陈诚见蒋手谕,打自己的耳光,在手谕背面写道:“诚虽不敏,独生为羞!”罗卓英写信给在南昌住院的第11师师长肖乾说:“昨今两日抚视负伤回来之官兵,每忍泪不敢外流者,恐伤部下之心,堕部下之气耳!英在今日已成党国之罪人。”重伤将毙的肖乾愤愤然说:“剿共受伤住院,头都不敢露,而25师师长关麟征抗日受伤住院,在北京协和医院,天天有人民团体代表去慰问。两下相形,谁愿干这卖命不讨好的事?”  
陈诚怒视肖乾:“委员长让干,你就得干!”  
肖乾无言。近视之,溘然已死。  
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东北之后,于1932年3月9日成立了“满州国”傀儡政府,把他们豢养多年的宣统皇帝溥仪拉了出来,粉墨登场,扮演傀儡“执政”,后改为“皇帝”。由于溥仪的出场,清朝遗老遗少纷纷登场,如郑孝胥、罗振玉、胡嗣媛、陈曾寿、宝熙那厮都成了汉奸角色。日本又拉拢一大批奉系军阀的军政要员,拼凑傀儡政府。日本将我东北地区分割为14省,利用一批汉奸为傀儡省长,日本人为次长,由次长发号施令。省下设厅、局、处、科长,也是启用一批中、小汉奸任职。投降日本关东军的奉系军阀部队达11万人。  
奉系军阀“红人”邢士廉被日本人任命为伪军事部大臣。邢曾在1925年5月30日血腥镇压上海人民反帝爱国运动,之后,备受张作霖信任,直步青云,先后任东北陆军第20师师长、兼任第二方面军副军团长,最后当上了张作霖的侍从武官。东北“易帜”时,任辽宁省政府委员、东北委员会委员、东北讲武堂教育长、边防司令官公署顾问,加官晋级,十分得宠。但国难当头,他一枪没放,首先叛国投敌,当了汉奸。他被日本人任命为伪政府军事部大臣,受宠若惊,并在日本人的授意下,将东北重新划分为11个军管区。军管区的司令官均由投降叛变之徒中遴选,大多数是东北军军官。后来又由日本直接培养出来的奴才充实各级机构。  
1933年初,日寇为了完成建立“满洲国”的计划,开始向热河进犯。1月6日,日军进攻山海关,东北军何柱国部队予以还击,长城抗战就此爆发。蒋介石对长城抗战采取一箭三雕之法,一是引诱两广部队参加“剿共”,二是派少量兵力北上参加抗战,三是迫张学良下野。  
两广方面不满于蒋之误国,曾屡发通电,坚持主张对日抵抗,而蒋不仅置若罔闻,反而派黄绍竑南下,与粤、桂当局洽商“协助剿共问题”。蒋并亲笔致函李宗仁要其“不分地畛,鼎力协助”,允以资助巨款,声言:“剿匪期间不准轻言抗日。”蒋介石一意孤行地贯彻其“攘外必先安内”策。  
蒋之横蛮行径深深地激怒了西南当局。2月2日,由西南政务委员会正式议决成立由闽、粤、桂3省联合组织的西南国防委员会,李宗仁、陈济棠、白崇禧、蔡廷锴、蒋光鼐等任委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