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离济南的前一天,韩复榘下令焚烧省政府各厅局、法院、兵工厂、裕鲁当、“进德会”、前总督署等处建筑物。倾刻间,浓烟滚滚,火光触天。济南全城,一片混乱,其凄惨之状,目不忍睹。  韩复榘退往泰安时,蒋介石发来十万火急电报,要他“千万不能放弃济南”。韩阅后哼了一声:“老子已经到了泰安,看你怎么样?!”  12月28日,韩复榘乘车南下至济宁。李宗仁电令他:“你部务必死守泰安。”韩在电报上批:“南京不守,何守泰安。”  韩复榘不顾军令,不战而逃,沿路抢劫;津浦路大门洞开。日军长驱直入,几天之内,山东大半沦入敌手,数千万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引起全国人民极大愤恨,蒋介石便借机诱杀韩复榘。  蒋介石要李宗仁在徐州召开第五战区会议,要韩出席。但韩诡计多端,为预防不测,让何思源代表他去徐州开会。李宗仁见韩未到会,大为不快。  老蒋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他立即召开“北方抗日将领会议”,规定所有师以上官佐一律到会。1938年1月10日,蒋介石借白崇禧等抵开封,亲自给韩复榘打电话说:  “我决定明天召集师长以上官佐来开会,请向方兄同孙军长等务必出席。”  韩复榘召集部下商议,他的总部的处长们认为老蒋阴险毒辣,居心叵测,劝韩不要去,再派代表去参加。但韩认为这次军事会议有四五十人参加,大概不会有什么不测。韩复榘正在犹豫之时,蒋派隐藏在韩身边的特务“青天鉴”,根据老蒋的指示,用“解梦”方式,鼓动韩去开封赴会,说韩若骑白马西行,定有好运气等他。那韩复榘听了“青天鉴”荒唐无稽的鬼话乐不可支。他当时正和四川军阀刘湘、河北的宋哲元等策划倒蒋的宏谋大略,心想我骑马西行,有众神保佑,理想将成为现实。于是,他踌躇满志,决意西行。  1月11日下午2时,韩复榘和孙桐萱在卫兵陪同下,乘坐汽车来到开封,在会场大门口,突然被军警宪兵拦住。门前贴着通知:“参加会议的将领请在此下车。”  韩复榘等人步行到第二道门,墙上贴着:“随员接待处。”韩心中生气,但又不便发作,只好把4个卫士留在接待处。  韩进了第二道门,走了不到50米,墙上又有一张通知:“与会将领不可携带武器进入会议厅,随身自卫武器请暂交副官处保管。”韩虽有疑心,但见站在他身边的许多将领都将腰间手枪交出,他也就不再迟疑,交出手枪后,步入会场。  第一、五战区80多位师以上将领都来参加会议。韩复榘被安排同刘峙坐在一起,同其部下分开。蒋介石首先训话,他目光咄咄逼人,像闪电一样从韩复榘脸上划过:“外敌入侵,中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如再不铲除保存实力的落后思想,洗刷那卑劣无耻的亡国心理,还要拥兵自重,就一定要踏着东四省伪军的覆辙,要被敌人压迫来毁灭我们祖宗的庐墓,残杀我们自己的同胞,绝灭我们子孙的生命。真是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所,比奴隶牛马还不如!我们打败仗,并不是倭寇的军队怎么多,实力怎么强,也不是我们一般下级官兵不勇敢,不牺牲;而是由于我们一般高级将领指挥失当,虽有很多部队,也不能发挥相当效力,所以被敌人打败!竟有一个高级将领,放弃山东黄河天险,违抗命令,连续失陷数个大城市,使日寇顺利地进入山东,影响巨大,照此下去成何体统。敌人由济南攻下泰安的部队,不足一师人,而且不是正式部队。他们如此脆弱的部队,居然向南深犯,这完全是我们等敌人到了就退,既不攻击,也不死守的缘故。此种现象必须坚决纠正,绝不允许有类似情况发生!”  当宣布散会后,众人纷纷离席之际,刘峙起立对韩说:  “韩总司令,请慢点走,委员长有话要对你讲。”  会场内只剩下李宗仁、刘峙、蒋介石及卫士四五人。刘峙指着卫士对韩说:“韩总司令,你可以跟他们走。”韩见状,知大事不妙,但也无法可施,只好蹒跚地跟卫士走去。  特务头子戴签和龚仙舫立即带着一帮特务将韩复榘押送到武昌军法执行总监部。  韩复榘被押,解到武昌后,蒋介石才在会上宣布:“韩复榘目无中央,违抗命令,大敌当前,擅自撤退,为民众所不容,为党纪国法所不容,现已逮捕法办,交军法总监部审理,请诸位安心供职!第3集团军由于学忠任总司令,孙桐萱为副司令。”  蒋介石派军政部长何应钦为审判长,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鹿钟麟、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为审判官,徐业道、贾焕巨为军法官,组成高等军事法庭,对韩进行审讯。审判长何应钦问他:  “你不遵命令,擅自撤退,在山东强索民捐,侵吞公款,搜缴民枪,强迫鲁民购买鸦片等项,这许多罪行已经查实,你是否有话申辩?”  韩昂首微笑,一句不也答复。几位陪审的法官,一再追问,韩仍一言不发。  1月24日,韩复榘被枪决。韩复榘不战而逃,罪有应得,不过,蒋介石杀他还有另一原因。日寇占领南京后,国民党政府准备迁往四川,韩认为这是反蒋的好机会,他便同四川军阀刘湘密谋,并与宋哲元联络。其计划是由刘湘派川军封闭蒋介石入川之路,韩复榘率部撤到南阳、襄樊、汉中一带;宋哲元部撤至潼关以西,韩、宋两部击蒋背后,刘、韩、宋3军对蒋形成夹击包围之势,然后通电联合倒蒋。蒋介石很快获悉了这一密报,因此,便决心乘机杀韩。  在津浦路南段,中国军队打得相当漂亮。日军占领南京后渡江到浦口,一路呼啸向北开,想象一定像走大路一样就会开到蚌埠,未料刚到张八岭、岱山铺、株龙桥、藕塘一带,遭到第五战区的韦云淞第31军的阻击,双方对峙。日军屡次增兵,兵力已有3师,总兵额为中国军队的数倍。敌军原意是以旅次行军方式,直趋蚌埠。孰料行抵明光以南,即为我军所堵截,血战逾月,双方打成平手,日军竟不能越雷池一步,大出日军指挥官意料之外。待日军主力被吸入明光一带时,中国守军主动西撤,将津浦路正面让开,日军猛扑明光,连下定远、怀远、蚌埠,然而中国军队阻于淮河南岸。  淮河北岸西30里铺等处,敌我激战正烈。各守军往复冲锋不下数十次,我空军亦飞往助战,猛烈轰炸津浦路沿线之敌,迄3月6日,廖磊第21集团军一部向定远反击,并以增援张自忠军接替于学忠部淮河北岸各阵地之守备,敌虽数次猛攻,迄未得逞,旋以张军奉命北调临沂,淮河北岸仍由于学忠部固守,并以韦云淞军固守炉桥洛河之线,周祖晃军在老人仓向池河镇、定远积极反攻,并到处发动大规模之游击战。敌军因之被我吸引牵制,大受打击,虽曾进出淮河北岸,仍不能前进,其大部撤回南岸,形成对峙态势。  日军北守南攻之图不能得逞,复改为北段主攻。坂垣第5师团在海军配合下,在青岛登陆,并迅速沿台潍公路经高密南下,进逼临沂。李宗仁令孙桐萱向济宁,汶口反攻,予敌重创。  日军矶谷第10师团在获大量增援后,向界河阵地猛攻。邓锡侯第22集团军之王铭章师夺滕县,与敌激战两日,毙敌2000余人,王铭章壮烈殉国,所部牺牲殆尽。3月17日,滕县失陷。  日军大有豕突狼奔之势,杀气腾腾再攻峄县、枣庄。相继得手后,更不可一世,以为自此而后,沿台枣支线攻取台儿庄,如探囊取物,徐州也可一鼓而下。然而李宗仁则临难不惧,决以数万哀兵与敌周旋,深信只要善抓战机,集中主力,使用攻防得当,战胜日军是完全可能的。  矶谷的第10师团移师台枣支线时,沿台潍公路推进的坂垣第5师团攻占了汤头,正向鲁南重镇临沂猛攻,准备拿下临沂后,同第10师团会师台儿庄,而后分进合击,实现攻取徐州的战略目标。  临沂告急,在此紧急关头,既无总预备部队可资调遣,只有就近抽调原守海州的庞炳勋军团,前往临沂,固守县城,堵截敌人前进。  庞炳勋原是冯玉祥旧部,是有名的善于“保存实力”的杂牌部队之一。庞虽任中将军团长职务,但他所指挥的军队只有5个步兵团,实力尚不足一个军。庞已年逾花甲,久历戎行,经验丰富。他对编入第五战区序列,有些不满,觉得司令长官李宗仁论年龄是他的晚辈,受李指挥,觉得不是滋味。  李宗仁对庞也有警惕,觉得不易驾驭。他听说庞炳勋来了,便破格到大门口迎接。庞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