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挥,觉得不是滋味。  李宗仁对庞也有警惕,觉得不易驾驭。他听说庞炳勋来了,便破格到大门口迎接。庞见李宗仁全副戎装出来相迎,慌忙敬了军礼:“卑职前来晋谒李长官,怎敢惊动长官出迎!”  李将庞引到客厅道:“庞将军久历戎行,论年资,你是老大哥,我是小弟,本不应该指挥你。只是这次抗战,在战斗序列上,我被编为司令长官,担任一项比较重要的职位而已。仅就公事而言,我是司令长官;以私交而言,我们实是如兄如弟的战友,不应分什么上下。以往我们曾被迫在内战漩涡中打转。那样的内战,败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你我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死也值得,这才不愧为一个军人,以终其生。”  庞炳勋听了这一番话,很受感动:“长官德威两重,我们当部属的,能在长官之下,为国效力,天日在上,万死不辞!长官请放心,我这次决不再保存实力,一定同敌人拚到底!”  李宗仁问庞有什么困难。庞叹息道:“我原有5个团,现在中央有命令,要我把一个特务团归并,共编为4个团。我的部队兵额都是足额的,要我把这个团归并到哪里去?不归并,只有遣散。现在正是用兵之际,各部队都在扩充,唯独要我的部队遣散!”  李宗仁对庞甚为同情,允诺呈报中央军委,力争解决。  李宗仁几经交涉,军政部复电说,奉委员长谕:庞部暂时维持现状,消息传出,庞部大喜过望,庞氏更感激涕零。之后,庞部又得到了弹药、装备的补充。  庞部在临沂同日军发生攻防激烈战斗。日军以一个师团的优势兵力,并附属山炮一团,骑兵一旅,向庞部猛扑。庞部全体将士,据城死守,日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连日反复冲杀,伤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  日军久攻不下,死伤惨重,遂于3月9日撤至汤头以南阵地,经过整顿补充,并调来援军一部,人数共5000人,配属大炮30余门,坦克20余辆,复又向临沂防地压来,先后攻占沂河以东汤头以南沙岭子、白塔、太平、亭子头等村。庞军严阵以待,誓与临沂城共存亡,全军上下虽奋力拚搏,但因牺牲太大,渐感不支,连电告急,请求援助。  临沂系鲁南重镇,距台儿庄90公里,为徐州东北之屏障。如果临沂不保,日军则可由青岛直趋台、徐,威胁陇海、津浦两路之安全,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李宗仁一面电令庞部“坚决保卫,拒敌前进”;一面急调张自忠率59军北上临沂,援助庞部作战。  张自忠原是冯玉祥旧部,所部大刀队曾在喜峰口长城抗战中近战夜战歼敌,杀出威名。卢沟桥事变时,张自忠为宋哲元第29军中将师长,由宋氏保荐中央,委为北平市长,张以北平市长身份,奉宋氏密令,与敌周旋,忍辱负重,掩护29军安全撤退,外界不明真相,均误以张氏为卖国求荣的汉奸,大有“国人皆日可杀”之概。中国部队南撤,张自忠被困北平城内,缒城脱逃,由冯玉祥向蒋介石请求,让张自忠任59军军长。  张自忠由济南到了南京,舆论界吁请中央将张严惩,以儆效尤,军中更有人想乘机收编张的部队。  李宗仁认为张自忠为人侠义,治军严明,不愧为西北军中一员勇将。在张受难时,李邀张恳谈,李对张说:  “荩忱兄,我知道,你受委屈了。”  张自忠听了,忍不住流下泪来,他忍住激动的感情,微微点了点头,默默地听李宗仁说下去:  “现在舆论谴责你,因他们不知底蕴,等他们明白了事实真相,就不会责骂你了。他们的动机是纯洁的,我想,你会原谅他们的。我是了解你的,当然,也谅解你。”  张羞愧地说:“这次个人冒险来京,是以待罪之身前来投案,等待中央治罪。”  “荩忱兄,我劝你不要灰心失望,我准备向委员长进言,让你回去继续带你的部队。”  “承蒙李长官为我缓颊,中央如能饶恕我,让自忠待罪立功,我一定以自己的生命报国,绝不辜负李长官的期望。”  在冯玉祥和李宗仁的帮助下,张自忠被命为59军军长。他向李宗仁辞行时说:“要不是李长官一言九鼎,我张某纵不被枪毙,也当长陷缧绁之中,为民族罪人。今蒙长官成全,恩同再造,我张某有生之日,当以热血生命报国,以报知遇。”  庞炳勋在临沂被围,情况危急,除59军之外,第五战区已无军可调。但张与庞有隙,张、庞原来都是冯玉祥的部下,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时,庞被蒋收买,倒戈反冯,并出其不意地袭击了张部,张、庞从此结怨。张调来第五战区时也曾私下表示:“在任何战场皆可拚一死,唯独不愿与庞炳勋在同一战场。”而李宗仁知人善任,断然命张率部赶往临沂助庞作战。  张自忠蒙此信赖,当即表示:“绝对服从命令”,率部星夜赶赴临沂,与庞部密切配合,血战5昼夜,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胜仗,毙伤敌人数千人。  临沂不下,敌之会师计划受挫,轻狂骄横的日军不以为训,仍然决定孤军冒进。3月下旬,日军矶谷师团主力沿津浦路台儿庄枣庄支线南下。日军有坦克七八十辆,山野炮和重炮100余门,在飞机的掩护下,向台儿庄发起猛攻,著名的台儿庄大战由此展开。  李宗仁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拱卫徐州,进行了部署调整,命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的3个师扼守台儿庄正面阵地,命汤恩伯的第20军团以一部担任台儿庄韩庄间运河南岸防务,以两个军向峄县、枣庄日军侧背攻击,准备配合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围歼敌人。  3月24日,蒋介石到徐州督战。同时派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军令部次长林蔚、厅长刘斐等组织临时参谋团,于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  日军投入的兵力有两个师团又一个炮兵旅团及伪军两个师另一个旅,总计七八万人,中国方面先后投入作战的约40万人。


第四十章 台儿庄大捷
  3月23日,日军自峄县沿台(儿庄)枣(庄)铁路支线南犯台儿庄。守军孙连仲第二集团军第30师师长池峰城,以王冠五团扼守台儿庄,以王郁彬团北上诱敌。24日,敌以猛烈炮火轰炸刘家湖一带工事,然后以坦克为前导,向守军阵地猛冲。当晚,日军一部突破台儿庄城东北角。师长池峰城以一部坚守城内,将突入的日军迅即赶出城外;然后以大部在城外与敌人展开肉搏厮杀,常为争夺一村一地,与敌军反复肉搏一二十次。至25日晨,中国军队在援军炮兵和装甲列车的配合下,将台儿庄北丢失的五六个村庄相继收复。  日军伤亡惨重,一时无法集中全力攻城。但敌军续有增兵,并倚恃其优势火力,再次以步炮兵向台儿庄城四周阵地猛烈攻击,一日间落炮弹达六七千发;更以飞机轮番轰炸,迫使守军逐渐后退。然而守军以血肉之躯与敌方炮火、坦克相搏斗,至死不退,英勇坚守阵地。  3月27日,日军得到增援后,对台儿庄发起第3次猛攻,突破了城东北角,但受到守军的顽强抵抗。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守军死伤近3000人,北面的城墙被日军重炮轰毁,城内阵线呈犬牙交错状态。日军福荣大佐指挥的攻坚部队主力南下,汇合攻城部队再次向城内猛冲。次日,日军占领了城西北角。城内守军第31师全力奋斗,由东向西发起反击;城外炮团积极配合,向日军猛烈炮击,遏制住了日军的攻势。  日军久攻不下,矶谷恼羞成怒,亲临台儿庄西范口附近督战。30日晚,日军占据了城内东半部。池峰城师决心与台儿庄共存亡,以血肉之躯与敌军坦克炮火搏斗国际机会主义的首领之一。19世纪70年代参加民粹主义运,利用宅院墙垣同敌军展开巷战,在大街小巷与敌人白刃拼搏,至死不退。城外孙连仲部黄樵松、张金照两师进至台儿庄城外三里庄、板桥、南洛等地,两翼出击日军,截击日军炮兵部队,在城周围与敌人激烈厮杀,以减轻城内守军压力。  李宗仁急调汤恩伯军团迅速南下,夹击敌军,三令五申之后,汤恩伯仍消极避战。在姑婆山逡巡不前,迟迟不进。李宗仁严厉警告汤恩伯:“如再不听军令,致误戎机,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蒋介石也致电汤恩伯,督令其率师南进。汤部不得不全军南下,以主力向台儿庄北部开拔。  台儿庄守军第31师的4个团已经伤亡过半;由第30师调入城内的两个团接替了部队阵地,伤亡也很严重。至4月3日,台儿庄城西北门、北门、东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