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去古人的庭院散步-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读史札记,它以古人社会生活为范围,内容包括古人的婚姻,家庭生活,人口的再生产、死亡、丧葬、迁徙和社会救济,社会结构中人们的群体生活,古人衣饰的规制与风尚,古人的文化娱乐。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弄清某些史实。笔者共写了近50个小题,立题多是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制度、风俗,即从具体的史实出发,叙一人,道一事,把过节儿闹清,而不在于一般的抽象概括,更不作脱离史实的空论。为澄清事实,笔者以可靠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间亦利用有待考证的材料,必云“据说”如何如何以区别之。要之,笔者以为先把资料搜集了,史实搞清楚了,才有进行综合分析的可靠基础,我们应当做好第一步的工作。    
    第二,关注社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继承性,也有变异性,变化中有量变和质变。    
    目前笔者的研究还没有达到考察质变的阶段,只是了解到某些社会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变化情况。笔者的目标是企望认识社会生活变化的规律和发展的方向,这是后话了,希望日后有机会做这件事情。    
    第三,留意社会生活与其他历史内容(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联系,希望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以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笔者在这方面只对个别问题有了粗浅的认识,如人们的衣着与等级制度关系、生育同人口政策及社会矛盾的关系、女子与家庭结构的演变、婚姻与政治的关系、文娱与政治的关系等。    
    第四,发表简单的议论。摆了事实,感想随之而来。    
    也就是说历史资料所反映的古人社会生活情景刺激着现代的研究者,于是产生一些想法。其实社会史所研究的历史上人们群体生活和生活方式,与今人的关系至为密切,不可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即使是好奇心,恐怕也是一种兴趣。因此明了某些社会史事实之后,感受是人人会有的。    
    笔者略抒一二,既是表明对那些史实的认识,也是觉得那些启示有和读者交流的必要。    
    第五,笔者所发表的感想,集中起来,无非在三个方面:    
    一是批判专制主义和封建家长制,申张女权,说明历史上争取人道主义的合理性。我们不仅同情家庭、家族中的晚辈、妇女、贱民以及平民的生活上的不幸,对于封建帝王、贵胄生活上的某些不如意也给予描述。其实后一种人是封建制度的实行者,何以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予“开脱”之笔?因为我们认为专制制度是最根本的东西,它也会毁坏它的主要维护者。最重要的是制度,而不是个别的人,我们揭示帝王胄子的某些不幸生活,正是为深刻说明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合理,非彻底清除不可。二是批评迷信,宣传科学,抨击生活领域里种种劣风陋习,表彰历史上与不文明生活方式作斗争的人和事。    
    三是从古人社会生活中分析我们的民族文化,赞扬进步的有益的成分,厌弃落后的因素。    
    总之,笔者以拳拳之心盼望我们民族摆脱过时的、落后的古老传统的束缚,创造新文明,人民生活幸福美满,以高度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活面貌立足于世界各民族之林。    
    本书各篇的安排,依其内容的分类而定。如本文开始所说,分为婚姻、家庭、人口和社会救济、社会结构、丧葬、衣饰、文化娱乐等,并按此次第排列下来。各类篇章多寡不一,在篇目较多的类别中,又分出小类,如家庭类包括家庭结构、宗族大家庭生活、一般家庭生活等项内容。因此在每一类别中,既考虑到小项内容,又照顾到事情发生的时代先后,作了顺序的编排。    
    本书各篇分量不一,少的一二千字,多的五六千字。    
    这是依据每篇内容丰绌来定的。笔者既系写札记,为读者阅览方便,力求写得简单明了,二三千字,三四千字,表达清楚就好,不愿拉长篇幅,耗费读者的宝贵时间。在各篇中有的叙述的事情相近,本可写为一篇,而却故意拆成两篇写,就是出于缩小篇幅的考虑。    
    这个小书,对于某些社会生活内容没有涉猎,或者写得极其简单,各个历史时代的照应也不够,如先秦、辽、金、元、清等时期的内容甚少,这是由于笔者搜集资料尚不充分,有许多该写的事情写不出来,也还由于笔者另写了一部相关的书,为避免重复,不写在本书了。    
    


第一部分 婚姻家庭(一)第1节 古代女子的择偶

    《诗经·卫风》有一首题为《氓》的诗,前半部写一对青年男女从相爱到结亲。大意是说一个敦厚的男青年到女家来买丝,目的不是买物,而是要娶卖丝的女子为妻。女子也有了情,就送男子回家,送出很远,男子要求很快成亲,女子说不是故意拖延时日,你还没有请人来说媒,还是等到秋天再结婚吧。这样二人约定了再会的时间和地点。届期,女子先到,见男子还没有来,心里又想念对方,又怕对方失约,因此悲伤起来,眼泪流个不停。稍后男子到了,女子高兴得又说又笑,男的向女子说,对我们的婚事,已占卜过了,没有不吉利的地方,我们结婚吧。    
    女子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搬上自己的财物,乘着男子的车离去,结成了伴侣。这是一个民间的女子,接受一个普通郑国执政子产画像男人的爱情,成就了夫妇。《氓》这首诗是反对女子自由恋爱的,但却反映先秦时期民间自择配偶的一定的普遍性。    
    笔者的这篇文字不再谈民间女子的爱情,而要叙述古代贵族、官僚家庭自选夫婿的女子的婚姻。    
    先看春秋郑国徐吾犯妹妹的择婿。徐吾犯是郑国大夫,妹妹徐吾氏很美丽,下大夫公孙楚送了聘礼,订为未婚妻。上大夫公孙黑羡慕徐吾氏的容貌,也送来礼物,强作婚约。在这两个求婚者面前,作为家长的徐吾犯不知如何是好,遂报告执政子产。子产说这是国家政治不清明,才出现两个大夫争夺妻室的事,不是你家的过错。你也不用犯难,问你妹妹,她爱嫁谁就嫁谁。徐吾犯同两大夫商量了,都同意由徐吾氏决定的办法,于是二人分别来到徐吾家求亲。公孙黑穿着华丽的服装,将作为聘礼的物币置于堂上;公孙楚衣军服,在院中射箭,接着跳跃到车上离去,他没有再送贽礼,因为在先已给过聘金,认为不需要另送了。    
    徐吾氏在屋内认真地观看了两位大夫的行动,选择了自己的情人。她认为公孙黑确实漂亮,但不能做自己的丈夫,而公孙楚表现出男子汉的气概,决定嫁给他。她的哥哥尊重这种意向,徐吾氏遂同公孙楚结为伉俪。这桩婚事到此并未结束,失败的公孙黑不甘心,要杀死公孙楚以夺取徐吾氏,公孙楚一怒之下把公孙黑打伤,于是招来流放之祸(《左传·昭公元年》),徐吾氏后来生活如何,不得而知。她在两大夫之间,不以品貌、爵秩取人,有其爱情的标准。    
    杨宇翔绘公孙楚射箭求婚图西晋贾午与韩寿的结合,有类似于《西厢记》中张生、莺莺相爱的某些情节。贾午是司空贾充的次女,贾充宴请宾客,贾午常常从内室窥视客厅情景。韩寿是贾充的幕僚——司空掾,常来参加宴会。他长得俊美,风度又好,被贾午看中。爱慕的感情不能控制,睡觉中也想到他,然而无从接近,就问身边的婢女,知道不知道他是谁。正好有一人原来是韩寿的奴婢,贾午就通过她与情人通音信,并约韩寿夜间跳墙进入闺阁。二人情好,贾午把西域进贡的奇香从贾充房间偷来送给韩寿。贾午有了情人,高兴异常,以至其父感觉到她“悦畅异于常日”,终于发现他们的往来,并承认既成事实,让二人成了亲(《晋书·贾谧传》)。    
    刺史徐邈的女儿,与贾午是同时代的人,也有一段选婿的经历。徐邈为给女儿择配,大会佐吏,令女儿在内室观看,暗中挑选。来客中有从事王濬,姿貌俊秀,年轻时不注意名节,后乃改变行为,立大志向。他在宴席中的表现,被徐女相中,告知母亲,徐邈就让他们结为夫妇(《晋书·王濬传》)。王濬后来在平定孙氏吴国中立了大功,官拜抚军大将军、散骑常侍。徐氏女真是慧眼识才。    
    以上诸女是在父兄监护下择婿的,而南朝荀阐之的女儿则是完全自主的。荀阐之,广陵人,官给事中,他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