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7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一,我军新攻下营州,眼下营州未定,实不宜再次用兵。其二,契丹虽新败,但其实力尤在,冒然深入契丹,契丹人只需要远遁避战,我军便难以建功。其三,我认为我们下阶段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先将高句丽灭掉。其四,职下以为,眼下契丹内乱,加上奚和鞑靼又刚归附于我,与契丹相战。我们暂时只须坐观,便是最好的对策。”

李璟点了点头,对于这个大徒弟的表现越发的满意起来。

契丹虽然眼下开始向定居过渡,但说到底还是个游牧民族。镇国军眼下新得辽西,根基未稳,这个时候如果又开始一次大规模的用兵,深入草原征战的话,并不理智。中原与草原做战,最麻烦的一点就是中原人进攻草原的时候,草原人一旦见形势不利就会远遁,跟你玩敌进我退的把戏。

李璟现在辽西还刚打下,而且幽州的范兴隆先前还出兵攻打了平州。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去用兵契丹是十分不智的。

对付契丹,现阶段还应当是以夷制夷,发动奚、鞑靼和痕德可汗一起对付契丹。镇国军可以出钱甚至出军械,但绝不能掺与过深。

要想经营东北之地,李璟的策略还是稳打稳扎,逐步推进,打下一地,就掌控一地。不再使有反复的可能。

“七郎,辽西走廊修建情况如何了?”李璟转而问向李让。

“我军之前动用军民十万,从去冬开始修筑辽西走廊沿海通道。按大帅先前提出的路线,辽西走廊将从山海关开始一直修到安市,全程六百五十里路。整个工程量很大,按计划,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如果人力和物资都能充足,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打通。”李让如实回答道。

一年的时间很漫长,不过李璟也知道,一条六百五十里的道路,并不是那么好修的。特别是这条路,还将是头一次修,是没有基础的。

“需要多少物资和人力,你尽管做出计划报上来,我尽量满足你。”李璟敲着桌子,认真道。虽然有无终道走白狼水河谷道通辽,但这条路虽是老路,可并不快捷,而且尽在山中。李璟需要一条更加快捷,更加平坦的道路。

辽西走廊比无终道将更快捷,更安全。

这条路修好之后,从平州出山海关沿海直达安市,与整个辽东半岛联通起来,并且能与国内城、平壤城等东面更远的地盘联通。

有了这些道路,镇国军才能更加好的控制辽东辽西之地,而辽西走廊,至为关健!

第638章 十六州

“辽西走廊对于我们控制辽西辽东十分重要,因此,我们不但要尽快修通这条要道,同时,我们还得在这条六百五十里的要道上修筑军镇城池,扼守这条通道。我拟在辽西走廊上从西至东,修建绥中、宁远、锦西、松山、锦州五座城池,扼守通道。另外,无终道也不能放弃,还得进一步加强控制。从山海关到柳城,拟新增青龙、建昌、白狼、青山四城。”

堂上,李璟手握着竹鞭指着一副营州新城示意地图大声说道。

营州这块地方虽然看似不大,但对于李璟的整个东北战略来说却极为重要的一环。这里西接幽州,北临奚、契丹、室韦、渤海,东临高句丽、辽东半岛。

这是李璟战略计划中,从淄青到辽东,从辽东到辽西,然后辽西入关进幽州全盘战略中极为关健的一步。

辽西原本就有大小城池八座,现在李璟要扩通无终道,同时打退辽西走廊。在这两条干道上,还要修建九座新城。这对于在座的诸将们来说,都是让人惊讶的。

辽西虽然地方不小,可也只有一个营州。

原有八城,再新建九城,那就有十七城。

而现在整个营州的人口才六万多而已。

李璟指着辽西道,“诸位请看,我们现在所占据的辽东半岛,几乎都是丘陵地带。而辽西。同样差不多如此。除了靠近辽河一带是平原,辽西大多数地方都是丘陵。辽东丘陵地带与辽西丘陵地带夹着辽河下游平原。大家可以看到,整个辽河流域,都是一块极为平坦的冲积平原。这里土里肥沃,开发起来种粮,将成为一座粮仓。”

“而且,沿辽河往上,上游的西辽河与东辽河,同样是一片肥沃的平原。西辽河。也就是奚人的土河与契丹的潢水相汇后的河段,而东辽河平原,则是渤海国的扶余府。诸位,我们现在占据了辽东半岛和辽西,占据了这两片丘陵。在军事上,控制了这两片地方,我们也就等于随时能控制整个辽河下游平原。我们稳固辽东半岛和辽西。然后我们灭掉高句丽,便能控制辽河中上游。等将来我们有实力,我们还可以出兵西辽河和东辽河平原,甚至进一步控制现在奚人和契丹人控制的土河平原和潢水平原。”

指着地图,李璟心中十分兴奋。

李璟有一个很大的野心,那就是彻底的占领东北平原。

向西打到大兴安岭一线。推进到蒙古高原,向北一直拿下三江平原。将整个东北三大平原都尽皆收入囊中。

东北看起来苦寒,可与北方草原相比,却有个极好的优势,那就是这里的平原面积极广。据后世的记忆。东北三大平原的耕地面积,相当于整个中国耕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这是一个巨大的粮仓。不似草原,草原的降水量少,根本无法大面积耕种粮食,只能放牧。

而东北这一块广大的地区,除了寒冷一些,却是可以将之改造为农耕定居,建城垦田移民。

后来的辽、金、清等崛起,无不与占据开发东北平原有关。

当然,李璟也知道,想要占领整个东北平原并不容易,要开发东北平原就更难。

不过如果只是一步步来,先夺取辽河平原,并开发辽河平原,甚至只是先开发下辽河平原,这还是很有可行性的。

眼下东北的部族有渤海、契丹、室韦、奚、高句丽等族,但除了契丹,其它的都不强,甚至处于衰弱期。李璟相信,他只要全力经营,对付这些部族还是有信心的。特别是如今中原动荡将要开始,李璟可以招募大量百姓到东北来开发。

西阻大兴安岭,北阻小兴安岭,东面还有长白山山脉,可以说,这个地区其实很封闭,也更容易稳定。

控制了辽西之后,契丹和奚人已经都被赶回辽河上游,现在,唯一与镇国军争夺辽河中下游的,也就剩下了一个敌人,高句丽。

李振对于李璟一意要在这辽东穷水恶水里打转,有些不是太认同。在他看来,眼下大唐已经越来越腐朽,对天下渐失去控制权利。这个时候,李璟已经占有了极大的本钱,应当积极准备,向中原之地发展,以谋天下。怎么能把精力都放在这关外呢。

他举起手,李璟向他点头示意。

“郡王,先前我们进攻辽西之时,契丹人说动蓟州范兴隆出兵攻打我平州,后来闻得我军大败契丹便又退回蓟州。但无论如何,他已经出兵攻打我们在先,某以为,当立即出兵幽州,讨灭范兴隆,乘机将兴隆所控制蓟州、檀州二州拿下。”

不少将领立即附议,范兴隆居然敢太岁头上动土,这让诸将都十分愤怒。好久都没有人敢如此了,范兴隆这是找死。现在有了机会,当然得一举把范兴隆的地盘吞下。

敬翔摇着头反对道:“某以为暂时不该向幽州用兵,而是当继续巩固辽西辽东,同时向高句丽发动最后一击,将辽河平原掌控在手中。至于幽州,眼下幽州有李全忠、刘岳、范兴隆三人。若是我们此时向幽州发兵,不免引起刘岳等人联合抵抗,对我们来说,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李璟对敬翔的看法表示赞同,大好的辽河平原放着不取,跑去抢蓟州和檀州,这无终是舍大取小。虽然说蓟檀二州看似幽州境内,但其实,这却是在燕山一带,属于最贫瘠的土地。为了这两块地,引得幽州团结起来,实在不划算。而且李璟现在打算在关外打仗,扩充地盘,壮大势力。

闷声发大财,却不打算现在就用兵中原,太早暴露实力。

李璟的计划是等到今年冬,立即向高句丽发动全面攻击,直接把已经失去契丹和渤海两个盟友的这个敌人给连根拔起。

“那对范兴隆此前的进犯就不管了吗?”林武问。

“听说范兴隆早已经吓的痴呆了。”王重笑着道,范兴隆直接被吓的中风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各地。镇国军的将领们对此都十分的自豪,能够直接把敌人吓的中风的,估计也只有镇国军只此一家了。

“放心吧,我敢保证,就算我们不出兵讨伐范兴隆。用不了多久,范兴隆的人头也会放到我们的面前来的。”李璟毫不在意的说道。

五代之时,将领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把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