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如此么?”高虞犀利的目光注视着王普,心中三分相信,七生怀疑!

不过他的心里,并未因此就放轻松来。反而忧心忡忡,不论如何,他现在已经在心中肯定了,李璟的南下舰队虽然并不是前来攻打淮南,但也绝没安好心。几万大军驻守于长江口胡逗洲,看来早已经是打算长驻无此了。

卧榻之侧,却有他人酣睡,这让淮南军以后还如何能安心!

第648章 御驾亲征

乾符五年,八月五日,大唐的圣诞节,应天节。

大唐的圣诞节,意思为圣上诞生节日,说白了也就是皇帝的生日。皇帝生日建节,成为节日,始自唐玄宗。唐玄宗八月初五生日,百官请以每年八月初五建圣诞节,名千秋节,举国欢庆,放假三天。

从此之后,唐朝的皇帝生日几乎都是法定节日,不过各个圣诞节的名字却不一样。

唐玄宗的生日是千秋节,他的儿子肃宗是天成地平节,或称地平节。宪宗生日起初称为“降诞节”,后在武宗时追改为“降圣节”;文宗生日名为“庆成节”;武宗生日名为“庆阳节”;宣宗生日名为“寿昌节”;懿宗生日名为“延庆节”;而当今的天子生日名为“应天节”,与玄宗居然是同月同日生。

天子的圣诞节那是极为隆重的节日,除了天下各地要举国同庆,大假三天外。

照例,上尊号,献详瑞,各种千奇百怪的事情,也趁着这个时候冒了出来。

卢携与政事堂诸相率群臣向皇帝上尊号:圣神聪睿仁哲明孝皇帝。

同时,各地的详瑞不进奏不断。

西川节度进献详瑞:赤免一对。

天德军进献详瑞:白狼一只。

静海军献详瑞:白象四头。

又有镇海军进献详瑞:白狐一对、白鹿两只。

一时间,天下各地各种白色皮毛的动物倒了霉,白狼、白猿、白象、白狐、白鹿、白兔、白熊、白虎等等,原本稀奇无比的各种白毛皮动物,一下子由各地藩镇州县捕获无数。争相进献长安。

捉不到这些白毛皮动物的,只能想办法去找各种嘉禾与灵芝,甚至还有各种树木连理等进献长安。

这些毕竟还是有实物的,有一些地方官员更是直接乱吹,什么天上降菩提子。屋梁上长出大唐万岁字样的许多灵芝。又有诸如江中涨水,浮出千年神龟,陀着天下太平的碑文。甚至有山裂,流出甘泉等等。

总之,皇帝一过生日,整个世界就乱套了。

不过这些胡扯的一般也就是底下的一些州县。

至于各镇的节帅们。每到这个时候,一般总要咬咬牙,向皇帝进献一笔钱粮的,而且数字还不能少。少于十万贯,那都不好意思送到长安来。

天下各镇的上供越来越少,两税收入不够支出。天子也就靠着每年的几次重大节日之际,收一收各镇的进献,填补下国库内库的空虚。

各镇节帅向皇帝进贡的寿礼,也是费尽心机,一份比一份贵重。

往年各藩镇不用说,自然是以镇国军大帅李璟进贡的最为贵重。前年,应天节。李璟进贡了一百万贯的贡品。去年,则是一口气进贡了五百万贯价值的贡品。

所有人都在猜测今年李璟又将会进贡多少贡品,有人猜测李璟今年将会进贡千万贯的贡品。毕竟,李璟今年可是被加封了郡王之位,又拿下了辽东辽西,拥有了十六个州的地盘,登州的商贸也是异常的繁荣,岂能不向天子表表忠心。

不过李璟的进贡还没到,倒是三川节度使,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东川节度使杨师立,山南东道节度使牛勖三人的贺礼引来长安百姓的侧目。三个依靠赌球取得三川节度使之位的田令孜心腹,这一次运来了足足一百船的奇珍异宝,黄金白银,其总价值达到了一千万贯。

这三位节度使的贡品。让整个长安都为之震动了。

守着天府蜀中,据有三川,这也算是大唐既无战乱,又最富裕的地方了。

不过三人一下子进贡这么多的钱财倒也不是自愿的,实际上三人进贡的所有贡品加起来,最后也就三百万贯左右,田令孜为了面子,把数字翻了三翻,弄了个一千万贯。

本来田令孜要求的是让他们弄一千万来,但就算三川富裕,这三人入川以来也是拼命搜刮,但一千万不是小数字,最后拼了命,也才弄了三百万。他们也知道现在田令孜的压力,朝廷战事不断,东南这个财源又已经连遭兵乱,向朝廷上供越来越少。

田令孜想要主掌朝政,便得让皇帝一心嬉戏,可内库没钱,皇帝玩不高兴,他的位置也是不保。

特别是他派去登州的税官和市舶使迟迟没有音信,而李璟在七月也没有向长安输送过一文钱后,田令孜现在手头越发的紧张。这次的应天节,田令孜希望能弄到一大笔钱,一面能满足皇帝的需求,一面能用来支持朝廷用度。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在这个时候大笔向天子送重礼。

振武军的于琄送了天子十匹马,大同军的辛谠送给了天子九块战国时燕长城的城砖。

吏部尚书崔安潜送给皇帝一副自己写的字画,河东节度使郑从谠送给皇帝一把河东的泥土。

前宰相郑畋送给皇帝的贡品,是一副描绘凤翔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画卷。

打马球归来的天子李儇,与张泰、西门思恭、杨复恭、田令孜等一众内臣,在内侍的指引下,检视观看着种种贡品礼物和礼单。

众人的脸上都十分喜悦,这次收到的礼物十分的丰厚。

“朕过个生辰,竟能发笔大财。”李儇看着内侍登记的礼单,光是三川便进贡了一千万贯。另外淮南镇的高骈、镇海镇的周宝都进贡了一百万贯。

就连泰宁军那个赶走杨知至的留后齐克让,感化军那个赶走节帅支详的留后时溥,还有新任的天平军节度使段彦谟,也都各进贡了一百万贯。他听说感化军与泰宁军、天平军数年来深受匪患,没想到。这三人却能拿出这么重的进贡来。真是忠心可嘉啊,当下笑着道:“天平军节度使段彦谟忠心可嘉,朕给他加左金吾卫大将军。泰宁军齐克让、感化军时溥也都是忠心耿耿,便正式下旨提升为本镇节度使。”

在场的几个大太监自然清楚这几人的百万贡品怎么来的,不外乎是从百姓和富户大族那里强行摊派而来的。而且这齐克让和时溥哪算的上什么忠心耿耿。不过是靠赶走了朝廷任命的文臣节帅,兵变上台罢了。说到底,都是些地方军头而已。不过,却是谁也没有多说什么。

齐克让、时溥、段彦谟几人虽不是什么忠心臣子,可他们送过来的钱却是真金白银的。

田令孜笑了笑,在那些奇珍异宝面前并没有驻步。反而在崔安潜的那副字画面前停了下来。

“天官的这份寿礼,倒极特别。”

李儇只是瞄了一眼,“崔尚书也好歹是崔氏之人,居然只写副字上来,朕不知道是该说他用心,还是小气了。偏偏郑畋与郑从谠他们居然也一个个都是如此。朝廷要是都如他们这样。朕这生辰,不过也罢。”

“崔、郑两族可谓天下望族,特别是听说两族如今与李季玉在登州联手搞海贸,每年赚的是钵满盆满,偏偏陛下的生辰,却只送这么一两副一钱不值的字画,嘿嘿。”田令孜在一边阴阴笑道。

李儇听了眉头皱起。明显有些恼怒,不过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却不知道安东郡王的寿礼是什么?”一直盯着登记帐本的李儇,突然皱眉问道。李璟自今年开始,每月向长安进献一百万贯钱财,这实是让李儇感到最为欣慰的事情。从登州源源不断送来的钱财,让李儇对于李璟这位国之柱城,可谓是十分喜欢。

不过自七月起到现在,长安却是一点从登州送来的礼物都没有收到,这不由的让他感到一丝疑惑。

一旁的田令孜见皇帝终于问起此事,立即向内侍呶呶嘴。当即内侍便捧来一副卷轴过来。

李儇愣了一下,崔、郑诸位大臣都送些字画泥土的,莫非李璟也要送他画?

“又是一副画么?”

田令孜心中阴笑,“打开一看便知道了。”

他早已经知道李璟送来的是什么,今年的应天节。既没有黄金白银铜钱,也没有丝绸布匹,既没有盐茶,也没有贡酒蔷薇露、更没有玻璃器皿和千里镜,战马名驹这些。

李璟从七岁他派出使者去登州后,到现在只送来了一副画。

两名内侍绘绘的将卷轴展开,展现在一众人眼前的,却是一副地图。

这副足有半间屋子大小的地图右上角,用瘦金字体有力的写着一行大字:“安东山川形势图”

巨大的地图之上,广阔的辽河流域上,诸多河流纵横,然后是起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